近日,「辣條一哥」衛龍衝擊IPO的消息有了新動向。據媒體報導稱,目前衛龍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計劃於2021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目前,衛龍官方對此事尚未回應。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衛龍食品的上市勢在必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衛龍食品所屬的生產和銷售商是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平食品」),此前發生多次股權變更。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曾表示,衛龍食品頻繁變更股權,是為在香港上市鋪路。從股權結構可以看出,衛龍食品的股權結構已從純內資變為純外資,這種股權結構在上市進程中將不需要內地證監會審核,從而加快衛龍食品在香港上市的步伐。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上市能夠為衛龍食品帶來大量發展所需的資金,便於今後的多品類布局。而中央財經大學訪問學者丁會仁博士指出,衛龍赴港上市無法繞開食品安全和過度使用添加劑等問題,不健康食品的標籤或許會對衛龍上市形成阻礙。
近年來,衛龍發展迅猛。據財報數據,公司2019年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43%。品牌創始人劉衛平在衛龍食品2020年合作夥伴大會上對外表示,今年衛龍的目標是72億元。同時,根據2018年計劃,衛龍2021年要賣100億。據悉,衛龍食品每天生產辣條三四千萬包,已經佔據全國辣條行業的10%。僅衛龍旗下的魔芋產品,年銷售收入就達到了8306萬元,同比增長170.03%。
湖南平江人劉衛平的辣條王國
天眼查數據顯示,衛龍食品創辦於1999年,所屬公司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平食品」),位於河南省漯河市,主要產品包括調味麵製品類、豆製品類、素食類和肉製品類等。其創始人劉衛平來自湖南省平江縣
和當下衛龍辣條的網紅標籤相比,劉衛平十分低調。基本很少參加露面的企業家大會,也極少接受媒體採訪。最開始創業時,只有劉衛平和弟弟兩個人經營這個小作坊。一起負責夥計,採購、製作、送貨。
2001年,劉衛平從一碗傳統牛筋面中找到靈感,推出了新產品麻辣絲。2002年,在改良設備後,辣條生產量猛增,轉年,劉衛平註冊了「衛龍Weilong」商標,「衛龍辣條」正式誕生。2004年,「平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之後,劉衛平投入數百萬元從歐洲買了一條生產線,把包裝機從半自動變為全自動。同時在內部建立起產品技術標準體系、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專門設立質量管理機構。
如今,衛龍已經推出調味麵製品、豆製品、魔芋製品、素食類、肉食類五大品類數十種產品。衛龍品牌也聞名於全國,成為當之無愧的「辣條一哥」。
衛龍辣條,處於營銷的中心
網際網路時代對於一個產品來說,除了產品質量過硬外,還需要一個好的營銷方式。可以說,正是網絡營銷讓這個逐漸被多數人當成是童年回憶的品牌,再一次佔據消費者心中的「辣條c位」。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至今,衛龍策劃了大量營銷事件,憑藉話題性十足的熱度事件,衛龍逐漸打開知名度,同時,「網紅」化的人設也提升了品牌好感度。比如2015年11月,衛龍辣條現身美國亞馬遜網站,標出的單價高達14美元,折合人民幣90多元。曾經區區毛錢的街邊小吃,如今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單,成為繼老乾媽之後的又一「國貨」代表。
除「蹭」熱點做營銷外,衛龍也大膽推出極具個性化的產品。2018年端午節,有網友喊話衛龍,表示想吃「辣條粽子」,一周後衛龍果然推出辣條粽子,並推出粉絲試吃活動。此外,衛龍也走出了國門。在2018年年初,英國廣播公司拍了一部三集紀錄片《中國新年》。片中,兩位英國人在街上買了幾包零食,其中就有衛龍辣條。
衛龍甚至玩起了跨界合作,並且腦洞大開地混搭。比如搭上了蘋果風、NBA總決賽、暴走漫畫、網絡黑客等各個看似毫不關係的領域,甚至跨界推出了《衛龍霸業》手遊遊戲。各種「奇葩」的跨界讓消費者不斷提升品牌熟悉度,也讓衛龍這個沾有時光氣息的老牌辣條逐漸鮮活起來。
此外,據媒體報導,今年疫情期間,除了為抗擊疫情提供30萬元的捐款和辣條,衛龍自3月份返崗後,給員工平均漲薪30%,月綜合工資增加1000元。同時,還調整年終獎發放標準,還計劃為河南漯河廠區招聘1000-1500人。在其他企業哭窮賣慘、降薪裁員的時候,衛龍這一波提高員工待遇的操作,又一次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2020年1月,「辣條年夜飯」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辣條餃子、辣條年糕、辣條湯圓......雖然網友直呼衛龍「太暗黑」,賺足了熱度和存在感。
由此,可以看到,這幾年的衛龍真切地認識到了網絡的重要性,也投入重金做品牌傳播……
湖南平江的辣條產業年產值達200億元
湖南平江是辣條的發源地,是「中國辣條之鄉」。相比於衛龍的甜辣味,平江大多數辣條企業則保留了辣條發明之初的麻辣味。據傳,全國90%以上的辣條經營者,都是平江籍。早年間,辣條在當地只是小作坊生意,之後不斷的發展,小作坊竟成了大生意。
知名品牌麻辣王子的創始人張玉東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全國辣條企業近1000家,行業年產值580億元,安排就業20萬人,其中,平江人創辦的企業佔90%以上,平江縣的辣條年產值達200億元,安排就業近7萬人。
張玉東表示,現在辣條的對標人群不再局限於中小學生,也包括了18歲至35歲等年輕群體。「針對年輕人的消費,辣條產業必須要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從產品的原料、工藝、品質、消費體驗上不斷創新,這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對於辣條產業發展的空間和發展新路徑,張玉東指出,這都是要基於當下消費人群的習慣和消費期待,包括辣條在內的所有的零食的發展趨勢,其實就是不斷朝著營養健康的方向去努力,能夠滿足市場的消費需求,捕捉未來的消費趨勢,確切保證消費體驗感的多樣化。就辣條而言,他表示,會更加注重產品的原料和配方的健康性,在保證辣條原有口感的基礎上,將油、鹽的比例下調,蛋白質含量提升,或者添加五穀雜糧的成分,讓辣條擺脫「垃圾食品」的標籤,成長為「健康零食」。
當下提到辣條,其實多數人是「心有餘悸」的。畢竟在他們眼中,辣條依然歸屬於「垃圾食品」,相關品牌也屢次被曝出質量問題,食品安全也一直是辣條難以「正名」的關鍵所在。
對此,張玉東表表示,一家食品企業只有將消費者體驗視為重中之重,才能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迎刃而解。「食品安全問題,必須是通過行業自律來解決的。」張玉東告訴記者,解決消費安全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就是引導辣條行業從過去的工廠思維轉化成消費者思維,為顧客設身處地的考慮問題。其二,在零食領域,企業要競爭思維。將這兩個思維相結合,在協調工廠該確保的食品安全問題上,自然而然就形成高標準。「比如, 確保生產中使用優質原材料、提高生產環境的規範等等。根據企業的經濟實力來做部署規劃。還有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針對產業轉型升級做出的重要舉措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的落地。因此,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全行業共同要推動的事情。」張玉東說。
2019年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針對調味麵製品(包括俗稱的「辣條」類食品)發布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辣條」類食品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麵製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並首次統一了辣條類食品分類及添加劑使用標準。這意味著,辣條行業也有了國家標準。據張玉東所說,現在平江的辣條企業,都在推動建成「潔淨車間」。據悉,自麻辣王子公司於2017年率先在辣條行業建設10萬級GMP潔淨車間後,各大龍頭企業紛紛跟進,湖南雙嬌食品、鹽津鋪子、金磨坊、翻天娃等都相繼建成10萬級潔淨車間。據媒體報導,10萬級GMP潔淨車間已經成為引領湖南辣條行業發展的新潮流。此外,張玉東表示,目前平江的很多辣條企業通過公開開放的形式,提高危機意識和行業規範意識。
據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預測,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其中,僅辣條品類年產值將近600億元。可見辣條在市場上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國辣條行業也逐漸受到重視,2020年9月15日,中國首個辣條專業班在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縣開班。據了解,該專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麻辣王子辣條品牌合作共建,班上總共有59名學生,課程為3年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公共基礎課,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二是專業課程,如擠壓膨化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這意味著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專業性人才被輸送到這個行業,讓辣條行業迎來新的發展節點。
對於衛龍上市的消息,張玉東表示,對於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大喜事,衛龍的老闆劉衛平是從湖南平江走出去的,是行業內值得尊重的企業家。衛龍是甜辣味辣條的代表品牌,衛龍上市將為辣條行業注入新的活力。作為同行業的我們應該在競合發展中實現優勢互補,通過共同努力,把辣條行業蛋糕做大。
瀟湘晨報記者姚方媛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