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998年湖南發生的一場特大洪水災害,導致農產品損失嚴重,致平江縣醬乾產業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價,直接對醬乾產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為了養家餬口,平江縣農民迫切需要新的出路,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對廉價易得的麵粉成為首選材料。為了降低成本,外地醬幹作坊的師傅們一同研發了一種麵筋小食品的配方。這種麵筋小食品就是辣條的原型。
12月2日,一條關於辣條的話題攀上熱搜,原因是,根據相關平臺數據,2020年下半年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
1、「中國辣條,走向世界」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麵筋產業廣泛分布在以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慶為主的國內數十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又以湖南、河南兩大產地為首。
「買辣條一定要買平江的。」主播李佳琦曾經在他的直播間安利過來自他老家湖南岳陽平江的辣條。為什麼李佳琦傾力推介平江辣條呢?
李佳琦在直播間大力推薦的麻辣王子,就來自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傳承了正宗辣條的麻辣味,它的麻,來自於漢源花椒,麻度高,麻中帶香,麻而不苦;它的辣,來自於河南朝天椒,辣度高,辣而不燥,辣口不辣喉,口感更為地道正宗。
據蒙馬財經了解,全國辣條總產值有580億元,平江縣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達200億元左右。而2018年,GDP增速在嶽陽六縣市排名第一的平江,全年地區生產總值不過286.61億元。
從企業數量來看,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當中,平江縣境內有343家,同樣佔三分之一左右。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6家,各級龍頭企業14家。
更令人咋舌的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國上千家辣條企業中,由平江人創辦的佔比高達90%以上;全國99%以上的麵筋經營者,都是平江籍。
再說河南辣條,河南大名鼎鼎的辣條——衛龍,其創始人劉衛平也來自平江。2020年初,劉衛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衛龍食品的上市計劃正在逐步推進,去年會計事務所已進入審計程序,公司已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在運營管理。」11月25日消息,衛龍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計劃於2021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
據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預測,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其中,僅辣條品類年產值將近600億元。中國辣條出口160多個國家,日本超過美國 ,成為辣條最大進口國。
曾經一度被列為「零食黑名單」的辣條,如今已經邁開長腿,走出國門。那麼辣條究竟有過怎樣一段「黑歷史」以至被定義「垃圾食品」?
2、辣條為何曾經被定義「垃圾食品」
2005年12月,央視曝光了平江縣一家食品廠使用非法添加物,再加上骯髒不堪的生產環境,辣條「垃圾食品」的惡名被坐實。2007年,原國家質檢總局將平江列為全國食品安全重點整治縣,掀起了又一輪行業大整頓。
而2015年至2017年3年間,全國共有131家辣條品牌的195批次辣條被食藥監管部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央視315晚會上,一款名為「蝦扯蛋」的辣條食品生產車間內,遍地汙垢,而且主要做法就是在麵粉上添加各種添加劑。
各種各樣關於「辣條是垃圾食品」的傳言也一直跟隨著小孩們長大。那時是不是家長每次給零花錢,都會交代一句:「別吃辣條」,家裡大人一口咬定,隔壁開小賣鋪的女孩那麼容易生病發高燒,就是因為經常吃辣條。
如今的辣條廠家早已整改,畢竟,作為「國民零食」的辣條,已通過重重檢測,成功衝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你的辣條啟蒙是什麼呢?
(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