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零食」不再「垃圾」,辣條出口160國,增長超120%
這種麵筋小食品就是辣條的原型。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 1、「中國辣條,走向世界」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麵筋產業廣泛分布在以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慶為主的國內數十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又以湖南、河南兩大產地為首。 「買辣條一定要買平江的。」主播李佳琦曾經在他的直播間安利過來自他老家湖南岳陽平江的辣條。
-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 辣條龍頭衛龍上市在即
2018年,衛龍創始人劉衛平放出豪言,相較於「衛龍」這一耳熟能詳的辣條品牌,外界對衛龍創始人劉衛平的事情知之甚少。 劉衛平是湖南平江人,平江地處湖南東北部,境內汨羅江蜿蜒而過。歷史上,平江民風彪悍,崇文習武人士眾多,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惟楚有才」絕非浪得虛名。
-
國產辣條徵服160國,日本人徹底淪陷,成為世界最大辣條進口國!
說到美食,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可以當仁不讓地說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會吃的國家,中國美食是世界上最難得的!很多來中國留學的學生都對中國的美食豎起大拇指,一些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人即使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也忘不掉中國美食的魅力!
-
日媒:中國天然氣進口量激增 今年或超日本成全球最大進口國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日媒稱,預計中國將在2018年首次超過長期領先的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一位分析人士說,中國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需求急劇上升也可能影響到天然氣的國際貿易——後者主要基於長期合同——「這可能導致全球爭奪自然資源」。報導稱,今年1月至8月,中國進口了5718萬噸天然氣;相比之下,日本的進口量為5645萬噸。2017年中國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進口國。
-
英媒:印度本月將超越中國成液化石油氣最大進口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英媒稱,印度本月料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液化石油氣(LPG)進口國,因為印度在國內推動居民在做飯時採用液化石油氣替代柴火和牲畜糞便。印度2017年的液化石油氣月均進口量約為170萬噸,遠低於中國的220萬噸,但與進口量排在第三位的日本相比,則高出足足100萬噸左右。Dorian在本月所做的一項展示中稱,預計印度的液化石油氣進口仍有很大上升空間,因為在該國對汽油徵稅後,汽車對LPG的使用量增加。中國、印度和日本在全球液化石油氣採購中總共佔據了約45%的份額。
-
你知道童年美食辣條、泡泡糖、果丹皮英文怎麼說嗎?
小時候,最大的快樂莫過於一放學就領著一群同伴,衝向小賣部,從兜裡掏出兩塊錢跟阿姨交換一包幹脆面,然後大家圍在一起分享。沒錯,這麼多年過去了,小賣部裡那些高油高鹽,還滿是防腐劑調味料的零食仍舊是很多人心目中最硬核的零食。今天過節,多兒帶大家回憶殺,盤點那些年小賣部最暢銷美食的英文名。
-
wow~首個辣條班開班,共收59人。「辣條」用英文怎麼說?
最近,在辣條的發源地湖南平江縣,第一個辣條專業班開班,引發熱議。新聞報導稱,平江職業技術學院與一家企業聯合創辦了這個專業班,開設了許多專業課程,旨在為企業輸送人才。果不其然,#首個辣條專業班#衝上某平臺熱搜。該專業班由平江職業技術學校與麻辣王子合作共建,共有59位學生。專業開設擠壓膨化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等課程,為行業輸送人才。
-
衛龍上市,湖南辣條企業怎麼看
由此,可以看到,這幾年的衛龍真切地認識到了網絡的重要性,也投入重金做品牌傳播……湖南平江的辣條產業年產值達200億元湖南平江是辣條的發源地,是「中國辣條之鄉」。相比於衛龍的甜辣味,平江大多數辣條企業則保留了辣條發明之初的麻辣味。
-
這些味道稀奇古怪的薯片,你都吃過嗎?
進入中國市場後,更是開發了不少具有中國特色口味的產品,並與不少本土企業聯名,讓樂事薯片屢登熱搜榜單。 周黑鴨-辣滷鴨脖味。樂事與周黑鴨的這次合作讓很多消費者十分驚喜,甜辣口味的鴨脖,是很多女孩子的最愛,打開一包周黑鴨口味的薯片,熟悉的味道,仿佛有一種啃鴨脖的愜意。 大白兔-香濃奶糖味。
-
衛龍擬赴港上市:辣條撐起50億營收 20年發展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辣條行業規模每年保持30%以上同比增長,辣條銷售額從2009年的170億元上漲到2016年的500億元,估計2018年辣條銷售額已突破600億元。雖然手工作坊出身的辣條已發展成超600億規模的大產業,但是由於生產門檻低的原因,行業亂象不斷。
-
辣到懷疑人生的5款網紅零食,死神辣條不算啥,圖4至今沒人能吃完
網紅最大的特點就是另類,創新。和我們平時吃的零食有很大的區別,吃網紅零食的時候總是給你一種很新穎的感覺,接下來我們整理一下這兩年吃過的最辣的網紅零食,看看你能挑戰成功到第幾個?第一種:火雞面火雞面是一款韓國泡麵,在中國剛盛行起來的時候很多吃播都去挑戰,慢慢的火雞面就成了最受歡迎的一種網紅泡麵。
-
逼員工吃「死神辣條」,「辣條」英文可不是Latiao!說錯就尷尬了
可不是馳名商標 WeiLong 哦~辣條辣條的兩種英文表達:第一種:hot strip 辣條第二種:spicy gluten 辣麵筋;辣條「hot strip」根據字面意思直譯過來:「hot」除了「熱」,還有「辣」的意思;「strip」作為名詞,有「長條,板條」的意思,所以辣條直譯過來就是「hot strip」,說法上也是非常好理解的。
-
你吃了這麼久的辣條都不知道英語怎麼說?
辣條可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最愛,好吃又不貴,一般學校周邊各種小攤販都有賣,所以很容易購買,以前幾塊錢就可以買很多包辣條了,而且吃後很容易上癮。作為我們最喜歡的零食之一,辣條不僅火遍國內,更走出了國門。那怎麼用英語給外國人安利辣條等等這些麻辣的食物呢?Anaís Almeida/unsplash「辣條」用英文怎麼說?首先,我們要了解「辣」該怎麼說:Spicy [spasi]意為味道重的,加有香料的,也可以表示辣。
-
不看不知道,我國是全球最大稀土進口國,包下美國稀土產量的90%
提到我國的稀土資源,很多網友總是痛心疾首: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們為什麼毫無節制的出口,讓美日等國藉此製造出飛機、飛彈等尖端武器。然而,有兩個數據很多人卻沒有注意到,一是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二是美國開採的稀土90%都賣給中國了。
-
衛龍食品又傳IPO,651億元辣條市場,為何難出上市企業?
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水,一下子抬高了大豆的價格,平江縣的醬乾產業因此面臨危機,當地人開始麵粉代替大豆的方式,研製出一種叫做辣條的食品,鹹辣的味道與醬幹相似,但價格卻非常喜人。轉產之後原材料的成本確實變低了,但此地盛產大米,麵粉卻並不多。為了解決上遊原材料問題,當地人沿著京廣線一路北上,盛產小麥的河南漯河成了辣條的壯大地。
-
鐵礦石大宗進口:美國「釜底抽薪」,日本「反客為主」,中國呢?
這個地球上,曾經有三個國家有過大量進口鐵礦石的經歷,先是美國,然後是日本,目前是我們中國。我們來一起看看,大家都是大量進口鐵礦石的,為什麼境地卻差得那麼多? 一、美國是怎麼進口鐵礦石的? 70年代之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
-
60%靠進口,日本糧食憑什麼比中國安全?
其中,日本一國就佔據兩成,達到1200萬公頃。這個數字,已經是日本國內農田的3倍!日本海外屯田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治維新時期。150多年前,日本就通過向秘魯派出農場工人來拓展海外農場。到1908年,日本又在巴西、哥倫比亞等國海外囤田。二戰後,日本將投資目標從南美轉向亞非市場,海外耕地投資達到頂峰。
-
原產中國,被紐西蘭以國鳥命名,獼猴桃為何成了外國「招牌」?
原產中國的「進口水果」一定有很多人,曾經以為獼猴桃是一種進口水果。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物種,有的是動物,有的是植物。比如說最能代表中國的,無疑就是大熊貓。而我們的近鄰日本,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櫻花了。對於紐西蘭來說,這個標誌則是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幾維鳥被紐西蘭人視為自己民族的象徵。
-
出雲大社:日本最大神社為何要定期修繕?
在修繕的5年期間,這座日本最大神社所主祭的神明——大國主神的神體需要暫棲在拜殿中,直至正殿修繕完畢。這項每隔六七十年就會進行一次的活動便稱為「遷宮」。有記錄的最早一次遷宮是公元659年,距今1300多年。這項持續千餘年的傳統的背後,是有關日本誕生的神話傳說及未被歷史記載的權鬥戰爭。
-
明星馬蘇最愛吃的食品竟然是辣條,辣條危害太大,孩子得少吃!
這幾天,由於捲入李小璐「夜宿門」風波的馬蘇可謂風頭正盛,在小編眼裡對於馬蘇的印象是比較漢子,為人比較豪爽,至於對錯不好評判,不過在參加《十二道鋒味》時候,女漢子馬蘇也透露了她對辣條的愛是欲罷不能,說吃辣條就會有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