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版「老乾媽」北上創業
「衛龍要在三年內實現100億元年銷售額。」2018年,衛龍創始人劉衛平放出豪言,相較於「衛龍」這一耳熟能詳的辣條品牌,外界對衛龍創始人劉衛平的事情知之甚少。
劉衛平是湖南平江人,平江地處湖南東北部,境內汨羅江蜿蜒而過。歷史上,平江民風彪悍,崇文習武人士眾多,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惟楚有才」絕非浪得虛名。
不過到了近代,平江卻沒落了,由於缺乏資源加上交通並不方便而逐漸淪落為國家級貧困縣,唯一保留下來的就是當地的醬幹。
在當地,平江醬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清朝康熙年間,平江的長壽醬幹還被列為宮廷貢品。可以說,賣醬幹是平江人養家餬口的必備手藝。
然而,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把全縣人民的希望都衝沒了。當時大豆價格瘋漲,從7毛多一斤,一下子漲到1.5元,整個醬幹行業哀鴻遍野。
好在當地醬幹作坊的三位老師傅,及時研發出了一種用麵筋做成的辣條,鹹味與辣味與醬幹相仿,價格卻便宜很多,從此,新一代的平江辣條橫空出世,99%的醬幹小作坊轉向了辣條生產。
因為平江主產大米,缺少作為原材料的麵粉,於是很多生產辣條的平江人開始往外走,他們沿著京廣線一路北上,信陽、鄭州、駐馬店、開封,盛產小麥的中原地區成了平江人創業的第二故鄉,在那一波人中,就有劉衛平。
2001年,劉衛平在漯河鐵東開發區開了一家食品加工廠,取名平平食品加工廠,並在公司成立後註冊了「衛龍」商標。
經過20年的發展,衛龍已經成為集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休閒食品品牌,生產的產品有大麵筋、小麵筋、親嘴燒、豆皮、魔芋爽、辣牛肉等。
如今,衛龍每天生產辣條約4000萬包,根據前瞻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我國辣條市場規模達到600億元,其中衛龍的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一位,約為5%,放眼全國,幾乎無人可與衛龍匹敵,衛龍一躍成為與老乾媽齊名的「民族之光」,劉衛平也因此有了男版「老乾媽」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