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咋樣了?

2021-01-09 港哥說教育

現在大家的心目中,國內大學首屈一指必屬清華和北大啦!其原因不說自明。那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差不多應該是現在的清北的地位啦!那它現在啥近況啦?

我們先看看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個啥子情況:

1902年5月,湖廣總督張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三江師範學堂開始籌建,開啟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詳見「三江師範學堂」)。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1927年3月,北伐軍攻佔南京,6月,以國立東南大學為基礎,併入原由該校衍生的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和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及江蘇境內四所公立專門學校,在首都南京改組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2月,因「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規,校名改為國立江蘇大學(後只稱江蘇大學),此舉遭到學校上上下下反對,1928年5月16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大學委員會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1937年11月,中央大學西遷至重慶沙坪垻,在重慶大學借出的松林坡建造校舍開學。1946年11月,國立中央大學遷回南京。1947年,國立中央大學設有文、理、工、法、農、師範、醫共7個學院35個系,為當時中國學科最全,實力最雄厚的綜合院校。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南京市軍管會接管國立中央大學,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中央大學」校名在大陸成為歷史。

在這段歷史中可以看出,因為歷史的原因,學校幾易其名,但能在48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亞洲第一,可以看出這所學校的底蘊所在啊!然而,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向蘇聯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了院系調整,南京大學的好多專業都被分拆與其他院校相關院系組建專業型大學,通過拆分出的學校,就可以看出南京大學/中央大學的實力所在啊!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文、理學部分與金陵大學的文理部分合併組建了文理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在國內的實力自不必多說,僅次於北大清華,位於第二梯隊前列。絕對的中華牛校啦!從60年開始,國家的重點建設一次沒落下過。

東南大學: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建築工程系、電機工程系以及農學院食品工業系共6個係為基礎,併入金陵大學化學工程系和電機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學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和食品工業系,成立多科性的工業大學,名為南京工學院。位列四大工學院之一,後更名為東南大學,東南大學的工科實力自不必多說,可以比肩華中科技大學啦!從60年開始,國家的重點建設一次沒落下過。

南京工業大學:1958年,南京工學院的化學工程系劃出成立南京化工學院(今南京工業大學主體)。

江南大學: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遷往無錫,成立無錫輕工學院(今江南大學主體)。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江蘇大學:1960年,以南京工學院機械二係為基礎籌建南京農業機械學院,次年遷往鎮江並更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今江蘇大學主體),1978年鎮江農機學院入選88所國家重點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以南京大學農學部為主體組建南京農學院,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4年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以南京大學師範學院和金陵大學教育系、兒童福利等系科為基礎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河海大學:1952年,以南京大學水利係為班底,併集合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的相關院系組建了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更名為「河海大學」,並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森林系和金陵大學森林系合併成立南京林學院,1985年,更名為南京林業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960年1月建立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5月,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分出,在南京江北龍王山下獨立建校,更名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入選88所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5月,升格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1932年8月,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時為國內唯一的國立商科類本科高校,1950年8月2日,更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9月17日,財政部正式發文,批覆同意學校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是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52年,學院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9年,學院被定為全國16所重點高等學府之一。198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國家的重點建設一次沒落下過。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組建為新的復旦大學。

可以看的出來,一個國立中央大學先後分立出來12所大學,而這12所大學在當今有多厲害你是知道的,好吧!讓你從另一個視角理解了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漲知識了吧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國立大學排名,國立中央大學才是當時的巨無霸!
    大家都知道,國內當前的很多知名高校都擁有過百年的校史,其中部分在民國時期就已經聲明顯赫了。小編最近得到了一份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的一份各公立大學第一志願報考人數名單,這份名單很清晰的表明了當時各所大學的實力和排名情況。其中,裡面很多大學如今依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高校。
  • 民國五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領銜,清華、北大均入選
    民國的高校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而在民國高校中,名校也是最引人注意的一個方面,關於民國時期的高校,有「四大名校」和「五大名校」的說法。這五所名校全部都是國立大學,因為我們知道,在民國時期,有國立大學,省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之分,相比較而言,國立大學是高校中最頂尖的一部分。這五所高校分別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浙江大學。這五所高校即便是在抗戰時期條件極其艱苦局勢下,依然堅持教學和科研保持了非常高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 曾經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國立中央大學到底是啥厲害之處的?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第一學府,也是學科最齊全實力超強的綜合性大學。那它強在哪呢?據統計,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是7院37系,北大6院26系,清華5院23系,浙大6院28系……國立中央大學的當仁不讓的民國最高學府。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位於玄武區四牌樓2號。其前身三江師範學堂,是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時於1902年創立的。不久,一分為二,分別改名為兩江師範學堂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南高)基礎上建立起東南大學,它是南京最早的國立綜合性大學。1927年,改名為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2月,更名為江蘇大學;同年5月,又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
  • 僅僅一個學院就成為985工程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如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最好的大學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兩所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有點不盡人意。但是你們知道在民國時期我們國家有一所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嗎?它就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成立於南京,是民國時期的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學科和設備最齊全的大學,是全國僅僅有的兩所綜合性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不在是全國首都,國立中央大學接到教育部通知被分流。
  • 為什麼武漢大學前面要加"國立"兩個字?
    ,那是民國時期的教育建制,民國教育部直屬武大,如今的武大也屬於部屬院校,與『』國立『』相匹配,但教育部命名為『『武漢大學』』,2000年合併他校,教育部審核文件也沒有提出改名。  在民國時期,由國民政府教育部主管的官辦大學和學院,前面冠以國立二字。比如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武漢大學等等。
  • 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繼承者
    國立中央大學,真的曾經是亞洲第一的大學嗎?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學生,為什麼要為了爭奪國立中央大學的繼承者而吵得不可開交?正是由於國立中央大學至高無上的地位,今天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學生,還常常在網上為了誰才是它的正統繼承人而吵得不可開交。那麼,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到底是什麼來歷?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什麼要爭當國立中央大學的繼承者?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真正的繼承者?
  • 曾經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為何慘遭「蘇聯式」解體?
    這所高校既不是清華大學,也不是北京大學,而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成立於1902年,最早叫三江師範學堂。1928年改名為國立江蘇大學。隨後又改名後國立中央大學,也正是那段時間,國立中央大學的綜合實力亞洲第一,就連當時日本的東京帝國大學也不是其對手。這所高校也是我國民國期間,學科規模最大,院系最齊全的頂級大學。
  • 曾經亞洲第一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拆分出來哪些有名的高校呢?
    中央大學作為中華民國時期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在1928年定名國立中央大學時,這所學校就設立了文、理、法、商、工、農、醫、教育8個學院。當時,這所大學執中國高等教育之牛耳,為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均有較大差距,即使合併後的西南聯大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
  •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以一校之力分拆出5所985、12所211大學!
    中央大學舊址國立中央大學源於1902年開始籌建的三江師範學堂。1927年,國立東南大學等江蘇省9所專科以上學校合併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為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高等學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立中央大學西遷重慶,1946年還址南京,時年9月,中央大學擁有7個學院、37個系、6個專修科、26個研究所,以及全國1/3的「部聘教授」,是當時大學系科設置之最。1948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立中央大學位居亞洲第1、世界第9!1949年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接華東教育部通知,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 國立中央大學最後成了哪所高校?南京大學還是東南大學?
    歡迎關注:大學視野中國高校史上最「多產」的高校,非國立中央大學莫屬,這所高校曾經號稱「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然而,在特殊歷史時期,國立中央大學所衍生出來的高校(舊南京大學)被分拆,很多院系被獨立出來,變成了數十所高校,而且
  • 陳其祿:穿越回民國,你還能考上大學嗎
    頓時,大家都有了一個夢:穿越回民國考大學,與大師同寢論道……醒醒啊親,民國考大學真沒那麼容易。你不信?現在就帶你穿越回去。這樣一來,考大學就成了體力活,比如1931年中央大學的入學考試是7月初,而南開大學的考試則在7月底,不少考生先從全國各地湧向南京考試,接下來又要急急忙忙趕火車,去天津考南開……總之,趕考就是個體力活。算一算,民國考大學除了拼體力,還要拼荷包。幾場考試下來,3至5大洋的報名費還算是小事,旅費則動輒幾十大洋,這就不好受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民國考生們的成功率,是用白花花的銀子堆起來的。
  • 《教育記憶》:當年「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有多厲害!
    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成立於南京,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諸多名家曾在該校任教。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始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1921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建為「國立東南大學」,是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 安師大發現民國時期學生名冊 生源涵蓋全國各省
    安師大發現民國時期學生名冊 生源涵蓋全國各省 2008年06月04日 14:43 來源:大江晚報 發表評論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民國圖書資料時,發現一份《國立安徽大學三十五學年度學生名冊》。
  • 重返民國的3條時光之旅,是全南京的民國記憶,還是網紅地標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南京的頤和路,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與習慣了在遊客面前「拋頭露面」的總統府不同,頤和路公館區更像「養在深閨」。梧桐斂去喧囂,延伸出布滿民國建築的寂靜街區,恍如隔世。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 臺灣四所最著名的國立大學
    內地考生入臺讀大學早已不是新鮮事,很多同學都被臺灣大學獨有的氛圍和學術環境吸引,小編整理臺灣最著名四所國立大學的相關資料,和同學們分享。: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世界排行榜:第124名(2008年)  1928年,「國立」臺灣大學建立,前身是日據時期的臺北帝國大學。
  • 民國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
    根據1912 日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權限》的規定,南京臨時政府設立陸軍部、海軍部、外交部、司法部、財政部、內政部、教育部、實業部、交通部。(二)北洋政府時期中央行政機關北洋政府時期政權組織更迭頻繁,從1916年至1928年13年期間先後出現15任總統、38屆內閣。
  • 就業大數據:南京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數據,看來好學校真惹不起
    南京大學源於建國之前的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高等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當然在1952年高教體制改革時,這所名校被前後分拆組合成9所高校,包現今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九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