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西玲,今天給大家說說中國古代小故事
千裡尋父記
清代有位楊士選,字有負,是吳縣人。父親叫楊公瑞,到河南一帶經商,賺取利潤。幾次虧本,本錢折盡,鬱鬱不樂,患了疾病,回不了家。他的幫手徐生,來吳縣談他的情況。楊士選當年只有十三歲,聽說後大驚而起,對母親說:「父親病危,遠在兩千裡之外,形影相弔,無依無靠,我做兒子的不能侍奉他,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呢?我今天就上路。」急忙打點行裝出門而會。船經過黃河時,東南方烏雲密布,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旁邊的小船許多都傾頂了,船上的人嚇得臉都變了顏色。楊士選暗暗禱告:「我的壽命是應當死,只希求能見父親一面,死也沒有遺憾了。」一會兒風停了,小船安然無恙,抵達懷慶,人們稱這個船為孝子船。在此之前,楊公瑞病在旅館裡很長時間,與家裡不通音訊,自忖活不了,晚上夢見神人告訴他說:「你兒子要來了。」等楊士選來到,父親又驚又喜,病情梢稍減輕一點,楊士選就帶著父親回到家鄉。
楊公瑞剛開始經商時,家道已經敗落,到現在更加窘迫,又過了兩年,楊士選娶唐氏為妻,遇上荒年,米價昂貴。楊士選與妻子只吃一些米糠批谷,問或磨一些豆子吃,而對父母則儘量供應豐盛一點。父親病了想吃批把,當時他爪已經極到下堡去住,下堡很偏僻,買不到批把。因下堡靠近洞庭東山,楊士選就渡大湖去買機把。船行到湖中央遇到大風,波浪衝撞,同船的幾個人都掉到湖裡淹死了,只有楊士選被漁船救了上來。漁失前天晚上夢見神人對他說:「明天楊孝子有災難,我從中保護,要借你一臂之力,必有重賞。」等到把楊士選教上船,一問果然姓楊。而楊士選身上沒有一文錢,不知道神人所說必有重賞是什麼意思。這天晚上月亮很明亮,漁夫把船停在湖邊,撿到一錠銀子,才相信神人說話一點不假。楊士選的妻子唐氏,是姜展的女兒,也很孝順,婆婆得了毒瘡,醫生說沒法治了,唐氏含淚替她吸吮,吸出幾碗毒血,婆婆痊癒了,而唐氏卻染上毒瘡,病了三年,也不讓婆婆知道。後來遇到村裡一個老大大,給她一副藥吃了,毒瘡病才好了。李客山曾作傳記錄這些事情。
〔說明〕此文中兩夢,出於虛擬,把孝子神化了,寫出孝行
感動了神,這是古人的擬託。
孝子楊士選,字有貞,吳縣人,父公瑞,業賈,走中州,營什一之利。屢揭其貨,鬱而成疾,欲歸不得。父之客徐生者,來蘇言其狀,士選時年十三,聞之,瞿然驚起,白母曰:
「父病危,隔二千裡,熒熒無侍,有子不得侍,何立天地間。兒今日行夾。」速束裝出門,舟經黃河,顧視東南雲氣昏,未幾風雨大作,鄰舟友者無算,舟人相顧失色。士選竊禱曰:「某數固應死,擔願一見父,死無恨矣。」有項風止,舟競無恙。抵懷慶,人呼為孝子舟。先是其父病逆旅久,家問不通,自度無生理,夢神人語之日:「爾子當來。」比士選至,父驚杏,病少愈,還奉父歸。方公瑞業賈時,家已中落,至是益窘,遺二載,姿婦唐氏,值歲荒,術價騰責,士選與其妻忍餓,帷展糠批,間屑豆食之,而於父母曲盡甘旨。父病忍食批把時移居下堡,村僻不可得。
下堅近洞庭東山,因渡太湖覓之,中流遇風,波浪衝擊,同舟數人皆溺,獨士選以漁船救免。漁人前夕夢神呼曰:「明日楊孝子有厄,吾從中保護,煩爾一手之力,必有重賞。」急救至船,潔之,則楊社也。而身無一錢,不解所謂厚賞也。是夜月明,泊舟湖濱,得白金一定,始信神言之不臾。楊妻唐氏,序生薑哀女,亦有孝行。姑病拉,醫言不治,氏含泣吮之,出毒血數碗而愈,而己亦病拉者三載,不令姑知。後遇村樞授之藥,a以痊。李客山作傳記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