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漏水了這麼辦?科學家發現大量海水湧入地球內部

2021-02-12 瀟湘頭條

來源丨科學解碼(ID:kexuejiema)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美國華盛頓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伴隨著海底地殼運動,數量驚人的海水正湧入地球內部。科學家通過布置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地震儀發現,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間俯衝帶被灌入的海水量是預計的3倍。

據《生活科學》雜誌報導,最新測算顯示,每100萬年就會有30億Tg海水灌入地殼,單單1Tg就相當於10億千克。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上,該研究第一作者 Chen Cai說:「人們知道俯衝帶能夠吸入海水,但是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海水被吸入」,「原先的研究是基於地殼運動來源研究,但是只能顯示插入板塊最頂層3到4英裡的情況。

對於板塊厚度和水化合情況均不夠精確,我們的研究試圖彌補這些。如果海水可以滲透入板塊,就可以停留在那裡並被吸入更深層」。

研究者們通過在馬裡亞納海溝設置的19個地震儀收集了一年的震動數據,還從設置於島嶼上的7個地震儀中查看了數據。這些數據進一步揭示了太平洋板塊是如何深入海底裂縫的,海底的巖石又是如何吸入海水的。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海洋科學部一位項目負責人說:「這項研究顯示,俯衝帶將巨量的海水吸入深層地質,數量遠遠超出原來的預期。研究結果強調了俯衝帶對地球水循環產生的重要作用」。

漲知識:關於地球上的板塊

全球巖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及太平洋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由洋底巖石圈構成外,其它板塊均包括部分海洋和大陸地殼。

如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由於大洋中脊軸部或裂谷帶多為各大板塊之間的邊界,這裡淺源地震、火山活動頻繁。根據海底擴張學說,地幔巖漿在大洋中脊處上升並固結,生成大洋地殼,較老的地殼被推向兩側,使洋盆面積不斷擴張。


長按二維碼,免費關注瀟湘頭條微信公號  

關注湖南。觀察者。發現者。報導者。

 覺得不錯,請點讚和分享朋友圈吧 

相關焦點

  • 研究:海洋地殼板塊碰撞致超預期海水湧入地球內部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9日報導,日前,美國華盛頓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伴隨著海底地殼運動,數量驚人的海水正湧入地球內部。科學家通過布置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地震儀發現,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間俯衝帶被灌入的海水量是預計的3倍。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幾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馬裡亞納海溝剖面圖,最低處像一條裂縫吞噬海水海水被不斷吞噬最近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考察的時候,聽到海底傳來神秘的聲音,經過深入的探測分析,科學家竟然發現馬裡亞納海溝像一個漏鬥一樣不斷的吞噬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每年吞噬的海水總量高達數億噸,後來科學家還發現,不僅是馬裡亞納海溝吞噬海水,
  • 科學家發現每年有數億噸海水倒灌地球內部,這些水都去哪了?
    在2018年底,有研究機構在《自然》雜誌上發了一篇文章,指出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存在著大量海水倒灌進入地球內部的情況,這個數量達到了每年數億噸之巨,這篇文章在世人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些人甚至擔心如果長此下去,地球海洋中的水會不會全部倒灌那個「無底洞」中,地球也因此會變為一個「乾涸」之球。
  • 地球口渴了?每年有大量海水被地殼吸走,這意味著什麼?
    按照地質學家的研究,地球上的水並非看上去那麼簡單,有大量的水曾經被地殼吸走,地球像是「口渴」了一樣,把大量的海水吸入地殼內部,讓人感覺非常不可思議。在地球大洋深處,存在著眾多的地殼裂縫,這些裂縫會吸入眾多的海水,一直吸入到地幔的位置。地質學家認為,在地球內部的水資源量要比地球海洋的水量加起來還要多。
  • 科學家發現,每年約有30億噸的海水流向地幔層,這是怎麼回事?
    2018年11月份,科學通過研究馬裡亞納海溝的地震數據發現了一個令人困惑得結論:海洋中的大量水資源正在流向地球內部。地面的水流向地球內部並不奇怪,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生態系統,內外水的流通很正常。可是科學家這次探測發現的海洋大量水流向地球內部則不同,過去我們認為即使有地面水流向地球內部,最多流入地殼層的巖石中。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數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不降反升?
    米深度發現一種全新魚類,這種魚類竟然能夠突破8000米深的生命極限生活,刷新了科學家的認知,後來科學家把這種魚命名為獅子魚,獅子魚也成為目前生活在海底最深的物種。馬裡亞納海溝剖面圖除了發現獅子魚這種新物種,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該海溝竟然在不斷地吞噬海水,這個海溝就像一個漏鬥一樣每年吞噬數億噸海水,受到馬裡亞納海溝的啟發,科學家在世界各地也同時發現很多海溝在吞噬海水,據估算這些海溝每年吞噬海水的總量高達幾十億噸,按照每年吞噬10億噸計算,地球海洋存在的時間至少超過
  • 南極出現「末日冰川」,大量熱水湧入冰川底部,引發科學家擔憂
    而現在一項新研究表示,南極又出現了一種新情況,Thwaites冰川深海海底出現多條通道,大量熱水湧入冰川底部,正從底部融化冰川,於是專家將它稱為「末日冰川」,英國南極洲航空研究所(BAS)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湯姆·喬丹(Tom Jordan)博士表示,這種融化方式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 科學家讓海水消失後,發現人類祖先原來竟是從海底遷移到各個大陸的
    最近,科學家們給出了一個答案:人類很可能是從海底遷移到別的大陸上的。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在地球上海洋覆蓋的大部分區域,顯示出了海洋下的地表,其中包括海底最長的山脈,竟還發現了人類祖先為跨越障礙而建造的古老橋梁。
  • 科學家稱海底深溝在大量「吞水」,海洋的水是能否被吸到枯竭?
    海底深溝在大量「吞水」,地表的水是否會被吸到枯竭?眾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物質之一,地球水體總量約為13.86億立方千米,相比海底深溝「吞水」現象而言,地表水分蒸發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但人們對此並不擔心,因為這些被蒸發的水分最終會成雲致雨降到地表。
  • 科學家發現大西洋海底正在漏水,可能在未來消失,這是怎麼回事?
    當然也不是,萬事都有例外,比如地球另一邊的大西洋板塊和周邊大陸很多時候就相安無事,沒有頻繁的地震發生。不過有一個區域的兩次強地震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和質疑。這個地區就是葡萄牙附近海底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是一個非常平坦的地方,按理說這個地區沒有明顯的地震斷層,沒有水下山脈,沒有其它構造活動,地質情況應該相對穩定。
  • 海水會越來越鹹嗎 科學家卻在擔心海水會越來越淡
    有一首歌唱道: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的確,孕育了地球生命的海水又苦又鹹,那是因為海水含有大量的鹽分,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鹽分都提取出來,鋪在陸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鹽層。那麼海水為什麼會是鹹的呢,會不會越來越鹹呢?
  • 海底發現金字塔,存在生存痕跡!科學家:真的存在「海底人」
    有消息顯示,有研究人員在我國臺灣附近的海底發現了金字塔,並旁證了這裡存在「人類」生存痕跡。從一系列數據中得出,這裡的金字塔距今至少有1.2萬年,比地球上有史料記載的埃及金字塔還要早數千年。令人遺憾的是,海底發現的金字塔在相關史料中並沒有任何文字,研究人員只能看到一些人體雕像以及迴廊形狀的建築物。對於海底發現的金字塔,科學界一直眾說紛紜,外界對此更是腦洞大開,認為這些傑作絕非地球人所為,而是外星人在地球上活動的痕跡,同時也側證了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臺灣一帶,一直都有關於「立神巖」的傳說。
  • 馬裡亞納海溝海底10000米深處,傳來板塊摩擦聲響,日本感到不安
    珠穆朗瑪峰是地球最高點,那麼相對應的地球就會有最低點,可能很少人去關注地球的最低點,因為它不僅位於海底,而且很少人去挑戰這個地點,不是人類不想去挑戰這個最低點,而是根本不可能去挑戰,因此導致這個地球最低點鮮為人知,那麼這個地球最低點位於哪裡呢?
  • 火山在海底噴發,為什麼不會被海水熄滅?
    「地球很危險,你最好回火星去。」這是一個笑話,其實有一定的原因。你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是我們認為安全的地球實際上是地球表面非常薄的外殼。在這個地殼之下,到處都有高溫高壓巖漿暗流湧動。如果我們不小心,它會從縫隙中噴湧而出,形成可怕的火山噴發,從而嚴重威脅地球上的生命。
  • 都說水火不相容,為啥海底的火山沒被海水滅掉?
    「地球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地球很危險,還是回火星」等這些話題似乎都離不開地球,地球真的是神奇般的存在,畢竟它常常會給人類帶來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但地球其實是很危險的,主要是因為在地表很薄的地殼下,有高溫高壓的巖漿四處流動,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從哪個薄弱的角落噴發出來,這就是我們眼中的火山爆發。而火星的外表本身就低溫,火星的核心已經在時間不斷推移下,逐漸冷卻,所以就沒有地球這樣的危險。除了我們常見發現在地表大大小小的火山爆發,在海底世界也有這種景觀。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科學家在探索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大海溝時,發現在這個海溝裡,每年大約會有30億噸的海水會被地球內部吞噬。對於我們人類來說,30億噸的海水是非常多的,但是從地球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水是很少的。因為現在地球表面的水貯量(包括液態水、固態冰雪和氣態水汽)達到138.6億億噸,相比之下,地球每年「消失」30億噸水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 地球上的海水是如何出現的,海水以後會越來越「鹹」嗎?
    茫茫大海,碧波蕩漾,讓人迷惑不解:這麼多水從哪裡來?浩瀚的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近四分之三,海水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可見,海水是地球水的主體。那麼,水從哪裡來?海水為什麼含鹽?未來海水會越來越多嗎?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淡水!一鹹一淡,這淡水是怎麼出現在海底的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淡水!一鹹一淡,這淡水是怎麼出現在海底的隨著世界工業化程度的加深,汽車尾氣的排放,現在世界各地大氣環境都變得很差了。這些問題,導致了世界產生了溫室效應。在全球變暖的同時,世界各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乾旱。
  • 巨量海水或藏在地球內部
    科學家發現驚人現象,巨量海水藏在地球內部!每年的6月下旬,江南地區會迎來梅雨季節,持續降雨會形成洪水,城市的情況還好一點,農村地區就損失慘重了。洪水是種常見的自然災害,世界各地都能見到。相傳在遙遠的古代,中華大地上爆發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所有土地。是大禹挺身而出,找到了治理洪水的辦法。
  • 地球內部的海水循環?這些海水都到哪裡去了?
    地球內部的海水循環?這些海水都到哪裡去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地震多發的俯衝帶,也就是構造板塊相互俯衝的地方,大量海水被拖入了地球內部。現在研究人員認為,當地球的構造板塊相互俯衝時,它們向地球內部附帶的水量是之前認為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