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處理?重複使用率僅為5%:快遞包裝需種7億棵樹才能中和碳排放

2020-12-05 快科技

11月11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擺脫塑縛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70198億元,年人均快遞業務量從2000年的0.01件增長到36件。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消耗各類快遞包裝材料消耗941萬噸,在2000年這個數字為2.06萬噸。

報告顯示,2018年在快遞包裝材料生產、使用和處置過程中共產生1303萬噸碳排放,需種植約7.1億棵樹才能中和。

調查發現,快遞紙箱類包裝廢棄物僅不到5%被重複使用,按重約80%紙箱被回收,約15%混入了生活垃圾,平均每噸快遞垃圾填埋所需費用為705元,2018年填埋138萬噸快遞垃圾需垃圾處理費用9.7億元。

同時報告指出,廢棄快遞包裝材料混入生活垃圾,不僅加大了環境承載壓力,也造成管理成本的增長。若不採取有效措施,至2025年填埋快遞包裝處理費用將達42億元,碳排放量也將達到5706.10萬噸。

報告建議,推廣應用可循環包裝箱(袋)、降低過度包裝等舉措將在節能減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830億件快遞的幕後代價:處理垃圾需43億,種7億棵樹才能吸汙
    這堪稱中國速度,200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0億件,八年後的2014年突破100億件,六年後超500億件,快遞業一飛沖天背後主要得益於網購的迅猛發展。按照2020年的數據計算,相當於中國14億人人均每月收取約5件快遞。不過,快遞業務量狂飆猛進背後,垃圾汙染問題也日益嚴峻。
  • ...當天全國處理5.35億快件 我們丟掉的快遞垃圾,能繞地球多少圈?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雙11」當天全國處理5.35億快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同比增長28.6%,再創歷史新高。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6年和2017年《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消耗編織袋約31億條、塑膠袋約82.68億個、包裝箱約99.22億個、膠帶約169.85億米。僅膠帶總長度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
  • 「雙11」包裹量5.35億!我們丟掉的快遞垃圾,能繞地球多少圈?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雙11」當天全國處理5.35億快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同比增長28.6%,再創歷史新高。在人們足不出戶買遍全球的同時,快遞過度包裝造成的汙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 市郵政局:上海快遞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9%,一年節約12億張快遞用紙丨...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一周年,7月2日上午,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唐家富、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餘洪偉、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嚴永康介紹一年來市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主持新聞發布會。
  • 我國快遞突破800億件,包裝廢棄物去哪兒了?國家郵政局回應
    就在昨天,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上的新紀錄。龐大數量的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處理?12月22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此回應,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 剁手之後,我們來聊聊快遞包裝的回收
    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快遞包裝所帶來的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汙染。一件普通的快遞,根據商品種類的不同,一般會有塑膠袋、封套、快遞膠帶、包裝箱以及編織袋五大類包裝。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6年我國快遞包裝塑膠袋使用量達147億,包裝箱達88億,快遞膠帶3.3億卷。在節能減排的號召下2017年狀況有所改觀,但形式依舊嚴峻。
  • 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治理?國家郵政局: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我國郵政快遞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就在昨天上午,快遞業務量突破了800億件,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上的新紀錄。」這是12月22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披露的數據。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 快遞塑料包裝屬於什麼垃圾該如何處理?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 快遞塑料包裝屬於什麼垃圾該如何處理?時間:2020-11-16 14:38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 快遞塑料包裝屬於什麼垃圾該如何處理?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你為馬雲的大數據貢獻了多少?
  • 830億件快遞背後:垃圾處理費達43億,有人靠紙箱成中國女首富
    這堪稱中國速度,200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0億件,八年後的2014年突破100億件,六年後超500億件,快遞業一飛沖天背後主要得益於網購的迅猛發展。按照2020年的數據計算,相當於中國14億人人均每月收取約5件快遞。不過,快遞業務量狂飆猛進背後,垃圾汙染問題也日益嚴峻。
  • 種1萬億棵樹,就能逆轉全球變暖嗎?-虎嗅網
    >這項雄心勃勃的超大型樹木種植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06年,聯合國環境署第一次提出「十億棵樹倡議」,要用一年的時間在世界範圍內種下10億棵樹,以緩解全球變暖。截至2011年,在該倡議的資助下,全球範圍內一共新種植了120億棵樹。2018年3月,在聯合國環境署等國際組織的推動下,一些國際知名人士在摩納哥共同籤署了「一萬億棵樹宣言」,把種樹這件事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 種1萬億棵樹,就能逆轉全球變暖嗎?
    美國總統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加入「一萬億棵樹」活動 | 圖源@觀察者網 / 嗶哩嗶哩視頻網站這項雄心勃勃的超大型樹木種植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06年,聯合國環境署(UNEP)第一次提出「十億棵樹倡議」,要用一年的時間在世界範圍內種下10億棵樹,以緩解全球變暖。截至2011年,在該倡議的資助下,全球範圍內一共新種植了120億棵樹[2]。
  • 上海明確年內快遞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7%以上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透露,目前已會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申報制定地方標準《快遞綠色包裝基本要求》,現正等待批准。3月28日,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召開了郵政業生態環保工作會議,明確在國家郵政局行業綠色發展「9571」工程基礎上,大力實施「9582」綠色升級工程,即:2019年本市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7%以上;50%以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年底前循環中轉袋(箱)使用率達到85%以上;2500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2020年第500億件快遞誕生!僅用時8個...
    僅用時8個多月9月10日,據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第500億件快件誕生,僅用時8個多月就完成500億件快遞業務量。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我國郵政快遞業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其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快遞業務量1月份低位運行,2月份快速恢復、轉為正增長。
  • 吉林小學生製作創意手工:快遞包裝不再是廢品
    雙十一過後,吉林省吉林市的小學生們便利用快遞紙殼等舊物製作創意手工藝品,倡導並踐行低碳環保生活。  吉化第六小學副校長徐光介紹,學生們新近製作的數百件手工藝品,原材料均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廢品,如紙殼、雪糕棍、酸奶瓶、易拉罐包裝等。
  • 汙泥處理處置碳排放研究系列——碳排放研究背景及方法
    9月30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了「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繼續做出艱苦卓絕努力,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做出更大努力和貢獻。」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植萬億棵樹:應對氣候變化 貢獻中國碳中和目標
    全球 76 億人口僅佔地球生物總重量的科研結果已證實,結合樹木的碳捕獲潛力在地球上合理的土地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是以最低成本實現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 1.5℃內的最佳途徑之一。截至目前,美國分會已經獲得在2030 年前保護和恢復 8.55億棵樹木的承諾目標、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承諾,以及幫助實現該目標所需要的相關行動。
  • 回收率小於20% 網購狂歡後,快遞垃圾怎麼辦?
    根據國家郵政局提供的數據,今年「雙十一」期間可能產生超過15億件包裹,全年快遞業務量將達到400億件。巨大的快遞量也帶來巨大的快遞包裝消耗,由此產生的快遞垃圾如何處理成為社會亟待解決的難題。對此,快遞協會專家建議,綠色包裝是發展趨勢,消費者自身也應提高環保意識。  「雙十一」狂歡之後的近一個月內,北京廢品收購站的生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 吉林某小學學生製作創意手工:快遞包裝不再是廢品
    雙十一過後,吉林省吉林市的小學生們便利用快遞紙殼等舊物製作創意手工藝品,倡導並踐行低碳環保生活。吉化第六小學副校長徐光介紹,學生們新近製作的數百件手工藝品,原材料均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廢品,如紙殼、雪糕棍、酸奶瓶、易拉罐包裝等。
  • 實施「碳中和」九號機器人一直在行動,2019年減少碳排放62萬噸
    電動出行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環節,在短交通行業,九號機器人一直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主動實施碳中和已有八年之久,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以綠色、節能的產品為降低環境汙染、延緩氣候變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九號機器人2019年年度盤點顯示,截至2019年底,九號機器人騎行用戶數達1465萬,全球用戶騎行總裡程超過32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