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上的新紀錄。龐大數量的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處理?12月22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此回應,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
趙民介紹,在修訂後的固廢法、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增加了快遞包裝條款,推動將《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列入了交通運輸部的立法計劃。推動出臺《綠色產品評價 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印發實施《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此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已連續多年納入郵政市場監管重點工作任務,開展快遞包裝監督檢查,對多起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
趙民還透露,國家郵政局突出抓好綠色採購、可循環中轉袋替代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綠色網點和綠色分撥中心建設等試點工作;分別聯合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出臺相關意見和標準,從標準化建設、綠色產品認證和政府採購等多個方面協同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推動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積極主動開展包裝科技研發,推進產學研協同。
趙民指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複雜性的工作,需要上下遊、全產業鏈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今年的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由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一步,將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王田 北京報導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