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配送商品 消費者「刷臉」取件 數位化讓快遞更「快」了

2021-01-21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3月,由菜鳥網絡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快遞無人車在河北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人們的日常生活早已離不開快遞。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比上年增長26.6%,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

當快遞業進入爆發式發展階段,如何讓快遞更「快」?

「黑科技」層出不窮

一輛裝滿快遞的無人車正在行駛,一路上,它能夠感知周圍環境,對行人、車輛等各類動態、靜態障礙物進行避讓,完成從驛站到智能櫃的快遞接駁運輸。

這並非設想中的場景。今年3月,由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臺菜鳥網絡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快遞無人車,在河北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據介紹,該無人車一次最多可以裝載200多個小型包裹。這正是當下智慧物流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改變正發生在快遞配送的各個環節。

在蘇寧無人倉庫裡,自動導引運輸車機器人可以承重800公斤的貨物行走自如。商品的揀選不再是人圍著貨架跑,而是等著機器人馱著貨架「跑」過來。在京東無人配送站,無人機將貨物自動卸下,貨物將在內部實現自動中轉分發,從入庫、包裝到分揀、裝車全部由機器人完成。菜鳥快遞智能櫃、蜂巢智能快遞櫃等引入「刷臉」功能,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消費者只需站在快遞櫃「刷臉」,即可完成取件或寄件。在家門口,收包裹「神器」菜鳥小盒自帶攝像頭,還支持手機一鍵開盒、遠程操作、容量自由伸縮。

日前,以「數位化再加速」為主題的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快遞行業的一些最新「黑科技」集體亮相,令人驚嘆:菜鳥AI(人工智慧)空間改變了「人找包裹」的傳統方式,刷臉後,包裹自動送到面前,更加貼心方便。菜鳥智慧倉實現了倉儲、調度、搬運的全鏈條無人化操作。動力球分揀線展現了快遞分揀新技術,佔地面積小,效率更高。「機械外骨骼」通過人體仿生學等技術,助力快遞員搬運重物。

「數位化」驅動發展

在人們的印象裡,快遞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數位化浪潮來襲,各行各業都在顛覆傳統的路上大步前行,快遞業也不例外。面對已經到來的大量包裹常態化時代,各家快遞企業紛紛加大對科技的投入,通過數位化轉型和技術創新降本增效,加快從「汗水型」向「智慧型」轉變。

《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814.5,同比提高23.6%,行業加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快遞業務量規模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佔全球快遞包裹市場一半以上。

「快遞業不僅在『長塊頭』,也在『長肌肉』,正從規模驅動轉向技術驅動。」在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開幕式上,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表示,數位化技術正在推動物流行業升級,每天1.8億包裹更加依賴技術。他舉例說,小小的電子面單,5年來服務了近800億個包裹,節約資金160億元,節約紙張3200億張,它代表科技進步的力量。

從手寫地址到電子面單,從人工分揀到自動化流水線——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的新物流時代正在走來。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快遞的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成為各大快遞企業爭搶的新高地。

阿里巴巴集團CEO、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在暢想智慧物流前景時說:「未來的物流一定是從數位化到數智化,數智世界將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時代。數位化是智慧物流的初心和基石。」

「拼服務」仍是重頭

隨著快遞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人們對其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服務行業,快遞業的數位化之路應以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為目標和追求。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通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用戶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得分為77.6分,同比基本持平。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為61.54小時,同比縮短8.46小時。72小時準時率為72.63%,同比提高7.93個百分點。

快遞籤收的方便和快捷,只是快遞企業服務質量的一個方面。未來,提升消費者的體驗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不是「黑科技」並不重要,能不能從中得到便宜、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務才是快遞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如何將技術與商業、用戶體驗有效結合,是快遞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當前,在利用科技降本增效的同時,快遞企業也愈發重視技術對於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的作用。多家快遞企業已陸續推出隱藏寄收件人全名、部分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的「隱私面單」。收送件時,快遞員需要通過掃描,才能獲得完整配送信息。順豐還設立了數據安全負責人,通過基礎信息安全及大數據安全、區塊鏈等相關技術,切實保障數據的安全運行。

「物流的科技化、網際網路化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高宏峰認為,下一步快遞行業還要協同產業及供應鏈,在倡導公民貫徹規劃標準、應用科技產品、健全配套政策、落實監督管理等方面開展創新工作。(記者 李嘉寶)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成功用照片「刷臉」取快遞,刷臉技術靠譜嗎
    近日,一則「小學生發現刷臉取件漏洞」的消息引發網民熱議。有媒體報導,多位小學生通過列印取件人照片的方式,用照片「刷臉」就輕而易舉地打開快遞櫃取件。涉事快遞櫃企業、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向記者回應,收到部分用戶反饋後,已下線智能快遞櫃「刷臉取件」功能。
  • 取自己快遞還得「刷臉」,我們的「臉」越來越不值錢了
    文| 於平 近日,上海一快遞代收點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不少市民對此質疑,此舉可能洩露隱私,「被人拿去人臉識別付款怎麼辦?」
  • 基斯克威爾官網:配送機器人應勢興起
    「最後一公裡」難題待解物盛行業苦「最後一公裡」配送難題久矣。對物流公司來說,用戶在網際網路上購置商品後,商家提供貨物及發貨信息,整個物流運輸就開端了。在經過重重分揀、運輸後,快件最後到達配送網點,再經由最近的配送網點,送到用戶手中,整個配送活動就完成了。而由最後的配送網點到用戶手中的環節,就是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裡」。
  • 單日快遞「億件時代」,智慧物流末端配送新模式嶄露頭角
    」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中國智慧物流研究院報告顯示,自2017年5月以來,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日均快遞業務量超過1億件,標誌著我國已經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在快遞業務配送單量、外賣頻次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於配送速度、服務質量等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在快遞業務旺季,劇增的訂單業務往往導致快遞從業人員處於高強度工作當中;此外,從財報公開數據來看,順豐、申通、韻達等快遞公司近年來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急需實現轉型升級。
  • 尾款人的雙11焦慮症:配送機器人能解?
    例如,中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通過智能櫃自提、網點代收、連鎖合作等解決方案,來緩解成本壓力並提升配送效率。不過,這些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並不能很好的解決物流「最後一公裡」難題。比如,蜂鳥代收櫃就曾因為收費問題而受到用戶的抵制,而「快遞+便利店」的合作模式,也存在監管、取件滯後的問題。
  • OneLink智能配送機器人正在為您服務,請憑碼取件!
    OneLink智能配送機器人主要應用場景OneLink智能配送機器人通過產品自身能力以及整合其他硬體、產品、系統平臺等能力,可為餐飲外賣、快遞物流、園區內部等場景提供文件、物品、快遞及·點對點任務快送園區內部快送:OneLink智能配送機器人可為園區內部提供便捷的「內部閃送」點對點服務,只需簡單輸入地址信息,文件、咖啡、倒垃圾等一鍵送達。
  • 豐巢設置刷臉取件,小學生用一張照片輕鬆破解?
    大家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打交道的除了外賣就是快遞了。蜂巢快遞一直以來以其便利性、隨時都能取快遞等特點,擁有一大批忠實用戶。然而今天,豐巢快遞丟人丟大發了!前幾天,嘉興一群四年級的小學生發現,豐巢專櫃刷臉取件有漏洞,無需真人到場,只要拿出事先拍好的照片掃一掃,就能被成功識別。識別時間只需一秒,幾乎百分百成功。哪怕這張照片人臉不是那麼清晰、位置不是那么正,也能打開櫃門取出快遞。
  • 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
    記者了解到,今年「雙11」快遞沒有送貨上門的情況並不少見,引發消費者吐槽和投訴。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將物品順利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不管快遞大小,都沒送上門趁著「雙11」打折,劉先生買了不少東西,其中包括幾袋10公斤或20公斤的狗糧。
  • 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公布 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躋身前十
    近日,中科院旗下《網際網路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評選的「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公布,哈奇智能(北京小狗智慧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憑藉社區到戶「無接觸式無人配送」解決方案入選此次榜單,並位列前十。
  • 22.5億件快遞包裹,是如何完成大遷徙送到你手上的?
    他的商品中,不僅有體積比較大的塑料桌椅,也有中等體積的塑料臉盆、垃圾桶,還有數量更多體積更小的衣架、封口夾、各種樣式的盒子,而且不少訂單都會一次性購買多種商品,「打包工人單單是在選擇合適的快遞箱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不少。」
  • 小石看法 | 無接觸配送,怎樣才能更安全?
    ,再將商品放置在固定場所,直至消費者來取。「無接觸配送」服務模式下,配送員經消費者同意將商品放置在指定地點的,視為交付完成,消費者應對商品無人看管導致毀損、滅失的風險有所預見,此時貨物交付的風險由消費者自行承擔;配送員未經消費者同意或未與消費者取得聯繫即將商品放置在指定地點的,屬於未完全履行送達義務的情形,不能視為交付完成,由此導致的商品毀損、滅失的風險應由電子商務經營者或快遞公司、配送員承擔。
  • 九號機器人的配送機器人能"變形":中午送外賣下午送快遞
    現如今,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不僅是快遞行業在大力推廣使用機器人,就連外賣企業也正在研發,在部分環節用機器人來取代傳統人力。九號機器人旗下的Segway Robotics團隊就研發了一款Segway配送機器人S2,非常特別的是,它能中午送外賣下午送快遞。
  • 哈奇榮登2020無人物流配送創新排行榜三甲|黑洞投資
    智能物流配送機器人搭載著「智慧物流」的東風普及開來,誰能創造更快更智能的配送奇蹟,成為了各巨頭發展商機的主要方向。「2020無人物流配送創新排行榜」的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就是屬於針對社區、酒店、醫院等場景,末端物流配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覆蓋室內和室外,可提供快遞、外賣、社區周邊超市商品等配送到戶的服務。
  • 達達Q3財報:京東到家GMV同比增長103% 達達快送日配送超千萬單
    集團旗下京東到家攜手合作夥伴以豐富的商品供給增強客戶留存能力,達達快送以完善的即時配送網絡高效履約,雙平臺在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細分賽道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穩居第一。 報告顯示,達達集團三季度營收為13.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5%。
  • 中通為成都市民配送30萬單蔬菜,生態圈協同展現同城配送能力
    相比較而言,線上預售、快遞配送/自提的模式提升了物資採買效率,方便日常生活,更有助於防控疫情,降低病毒交叉感染風險。中通快遞、商業、雲倉協同開展果蔬預售、配送服務,能夠充分發揮出供應鏈物流服務優勢,打通產、銷、倉、配環節,為消費者提供「從工廠到用戶,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鏈路一體化服務。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雙11全國快遞業務量23.09億件 比去年...
    23.09億件 妥投率達97.5%國家郵政局監測信息顯示,11月11日-16日,受網絡電商平臺集中促銷影響,業務量達到全年高峰,6天內共處理郵(快)件23.09億件,同比增長22.69%(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信息去年顯示,2018年11月11日~16日業務高峰期間,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郵(快)件18.82億件)。
  • 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
    delight9埃夫特CMA噴塗機器人10Wowwee智能互動機器人11優必選智能防疫機器人12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13哈工智能工業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14極智嘉Geek+智慧物流的AI機器人15GowildAI虛擬生命生態產品16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17珞石新一代柔性機器人、輕型工業機器人18快倉智能智能物流機器人+智慧大腦作業系統19普渡科技多場景配送機器人20中瑞福寧醫學機器人、養老助殘機器人
  • 菜鳥裹裹APP升級為菜鳥APP,消費者將更好一站式快遞「查、收、寄...
    菜鳥裹裹APP升級為菜鳥APP,消費者將更好一站式快遞「查、收、寄」服務2020/10/20 16:04:5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菜鳥APP來了。菜鳥10月19日宣布,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一站式快遞「查、收、寄」服務,10月20日起,菜鳥裹裹APP將升級為菜鳥APP,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菜鳥鄉村用戶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菜鳥APP來了。
  • 美團配送洪鍇:疫情後的即時配送
    同時,本地商家數位化意願加強,線上營銷訴求也進一步提升,且數位化有利於優化經營管理效率;從需求端來看,疫情加速了消費者線上化進程,中青年消費群體成為消費的主力,習慣於「想要即達」的消費行為,即時配送服務則提供了更高的品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