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Mat系列講座持續報名 | 從學術科研到產業創新,全球頂尖專家與您分享「鈣鈦礦LED」研究前沿

2021-02-23 Wiley威立

EcoMat是Wiley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出版的綠色能源環境領域的先進材料開放獲取旗艦期刊。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EcoMat邀請到9位全球生態材料領域的頂尖學者,通過四場線上講座活動與大家共同探索「下一代綠色能源與環境新材料」(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11月18號(周三)晚19點至22點,本系列的第二場講座「下一代綠色能源與環境新材料」-鈣鈦礦LED即將開啟。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三位在全球鈣鈦礦LED研究領域實現裡程碑突破的頂尖學者:首爾國立大學Tae-Woo Lee教授、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以及普林斯頓大學Barry Rand教授。除了學術研究的卓越成就,三位專家在產業創新方面也具有豐富的經驗。他們將在講座中分享其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和應用前景,並就鈣鈦礦材料及LED領域內研究動態與熱點、研究成果發表與商業化應用等熱點議題與主持人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王建浦教授和參與觀眾一起深入切磋交流。

「下一代綠色能源與環境新材料」 – 鈣鈦礦LED(Perovskite LED)

2020年11月18日 晚間19:00 – 22:00 (北京時間)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系教授。2002年獲得韓國科學技術院化學工程學博士學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機、有機-無機混合和碳材料在柔性電子、印刷電子、顯示器、固態照明、太陽能轉換中的應用。2008年獲得韓國總統頒發的韓國青年科學家獎。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light emitters and their display applications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have been emerged as promising light-emitting material with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charge-carrier mobility, solution processability, high color purity, color tunability and low material cost. However, low electroluminescence (EL) efficiency of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PeLEDs) at room temperature have been a challenge that must be overcome. Here, we present high-efficiency PeLEDs using various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EL efficiency limitations where the perovskite emission layers are in forms of (1) 3D bulk polycrystalline films, (2) multi-layered (quasi-2D structure) polycrystalline films, (3) colloidal perovskite nanoparticles (NPs) film.

多倫多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加拿大納米技術研究首席科學家,同時負責多倫多大學國際事務。曾任納米圖像傳感器初創公司InVisage Technologies的創始人及首席技術官。

Perovskite optoelectronics

Perovskites show promise in both photovoltaics and light-emission. I will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the photophysics of these materials that underpin both progres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e.g. achieving the ultimate limits of efficiency, stability) in perovskite-enabled optoelectronics. I will then focus in on perovskites as active layers in silicon: perovskite tandems and perovskite: perovskite tandems. I will then discuss progress in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perovskite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field.

普林斯頓大學電氣工程系和安德林格能源與環境中心副教授。發表了超過115篇同行評議期刊文章,同時擁有20項美國專利。

Mitigating roll off to make brighter metal halide perovsk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materials are promising for light emitting applications. In this talk, I will discuss our recent work on perovskite-based LEDs, where we have established a general protocol for preparing ultrathin, smooth, passivated, and pinhole free films of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with various compositions, by incorporating bulky organoammonium halide additives to the stoichiometric 3D perovskite precursors. In addition, we have found that a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roll-off of perovskite LEDs is heating. By avoiding heating through numerous strategies, we are able to reduce roll-off and report record-bright perovskite LEDs.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博士導師。2009年於英國劍橋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曾分別在三星電子韓國總部和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興趣為有機及鈣鈦礦光電子器件與物理,為國際上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或複製以下報名連結,僅需1分鐘即可完成參會註冊:

https://www.diaochapai.com/survey3095099

*直播觀看連結將於活動前一周發至您郵箱(直播講座將以英文進行)。

直播間限500人參與,請及時註冊鎖定席位。直播時嘉賓會優先與直播間觀眾互動,回答觀眾的問題。如果報名人數達到上限,主辦方會開通B站轉播。

本系列12月及1月講座已同時開啟報名,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各場講座具體信息並提前預約直播間席位。


EcoMat是由香港理工大學與Wiley共同出版的開放獲取旗艦期刊。聚焦綠色能源與環境領域的先進功能材料。

EcoMat旨在成為國際高質量的跨學科科學研究交流平臺,歡迎具有高影響力的創新跨學科研究前來投稿。該期刊的讀者群廣泛,將包括全球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及政策決策者。

EcoMat秉承Wiley嚴謹的辦刊原則,執行嚴格公正的同行評議,以最高質量作為標準,出版前沿科學論文。所有文章在接收後將立即在線發布並可以被引用和免費獲取,無需訂閱。

2019-2021年,作者無需繳納任何文章出版費。

最新一期EcoMat現已上線,複製連結瀏覽: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5673173

相關焦點

  • 全球頂尖學者助推紅A紅球藻產業 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論壇舉辦
    9月27-30日,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在南昌召開,全球應用藻類學界頂尖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討業界尖端科研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趨勢。作為在大健康等多個領域具備巨大應用價值和深入開發潛力的應用藻類,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由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步舉辦,論壇聚焦紅A紅球藻應用價值、產品研發及發展趨勢,分享了國際學術界的前沿成果和觀點。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
  • 打造光伏產業技術新高地 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在...
    近日,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在秀洲召開。鈣鈦礦研究機構、電池與組件製造商、關鍵裝備及配套材料供應商、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等200餘名企業代表及專家齊聚秀洲,全方位探討鈣鈦礦與疊層技術在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中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第二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成功開幕,全球頂尖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11月19日,由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正式開幕。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心超,愛思唯爾全球戰略合作副總裁、細胞出版社期刊《免疫》主編李統胤博士致開幕詞。
  • 諾丁漢大學卓越燈塔計劃(寧波)創新研究院系列講堂開講啦
    11月13日北京時間晚上七點整,諾丁漢大學卓越燈塔計劃(寧波)創新研究院系列講堂正式開講。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和皇家工程院兩院院士馬丁波利亞科夫爵士通過線上交流,為200多位來自中國、英國和馬來西亞的專家學者和師生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的綠色化學前沿講座。
  • 對話全球頂尖科學家,「亦莊學院」開講
    該系列活動定位為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普及、前沿產品發布,主打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大型科技前沿新知系列講座,是北京經開區作為高新科技集聚高地推出的傳播科技前沿新知的品牌文化活動。白洞是否存在」「地球之外是否有其他生命」等問題,與觀眾進行了深入的科研分享和交流。
  • 【科學講座】傅伯傑:地理學:從知識、科學到決策
    2018年5月15日晚7點,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Ⅱ第71講在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地理學:從知識、科學到決策」,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傅院士在這次講座中,概述了地理學的基本知識,詳細介紹了地理科學的發展,並闡述了地理學與決策的關係。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 諾獎得主麥可·楊教授訪華 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再度啟航
    在為期兩天的訪問中,吳朝暉校長會見了項目團一行,楊教授發表了系列主題演講,並與浙大師生深入交流互動,分享前沿洞察和學術成果,講述榮譽背後的探索歷程,激勵年輕一代勇於創新,發掘科學的無限可能。隨後,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還將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對話全球頂尖科學家,「亦莊學院」第一課開講
    該系列活動定位為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普及、前沿產品發布,主打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大型科技前沿新知系列講座,是北京經開區作為高新科技集聚高地推出的傳播科技前沿新知的品牌文化活動。 講座後的互動環節,就「是否能真正抵達黑洞」「黑洞是否還有其他形態」「白洞是否存在」「地球之外是否有其他生命」等問題,與觀眾進行了深入的科研分享和交流。
  •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固態照明創新產品技術研討會舉行:探討2017年LED...
    值此時機,「2017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固態照明創新產品技術研討會」將於3月至4月期間舉行,探討LED棋端技術進展及其應用趨勢,邀請來自照明領域的專家、意見領袖、技術大咖,分享市場觀點,前沿技術進展及市場趨勢。   本次研討會是由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主辦,LEDinside(中國LED在線)、OFweek承辦,並首次聯合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共同舉辦。
  • 預告| CSIG圖像圖形學科前沿講習班:智能駕駛與機器視覺
    本期講習班邀請了智能駕駛與機器人等重要方向的知名專家、國內外評測冠軍及獎勵獲得者作分享,幫助學員在了解學科行業熱點、提高學術水平的同時,增進其與智能駕駛領域學者間的交流。雷鋒網新智駕作為本系列講習班的首席合作媒體,將全程參與報導,第一時間奉上講座的精華內容,同時後期的PPT內容也可以在新智駕微信公眾號(AI-Drive)獲得,敬請關注。
  • 青年科學家論壇報告徵集:5分鐘快速了解一個科研方向
    為了促進優秀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成長,第五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Carbontech 2020)特設青年科學家論壇。論壇開啟「5分鐘了解一個科研方向」模式,突破思維限制,重點討論科學研究中存在的技術難題與科學問題,幫助廣大青年科研者整理研究邏輯,思考為什麼做研究?如何推進研究進展?如何解決目前遺留挑戰以及未來的技術瓶頸?
  • MPlant在線講座—學科前沿系列(一)Soybean Genomics and Green Revolution
    為促進學術交流、分享植物科學最新進展,Molecular Plant 和 Plant Communications 編輯部聯合組織了「MPlant在線講座—前沿技術系列」,已邀請了10多位知名專家在線講解了最新技術進展、與年輕學者和研究生分享和交流了許多技術細節。
  • 趙保丹:破解鈣鈦礦中隱藏的能效密碼|「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
    在本屆榜單上,雖然缺失了「創業家」的身影,但是我們看到了許多在具有產業化潛能的領域堅持科研使命的獲獎人,也看到更多散布在海外頂尖學術機構的科學家們,用自身不改初心的堅持努力,取得了世界級標竿成就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獲獎者,都取得了世界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與發現。我們將陸續發出對 35 位獲獎者的獨家專訪,介紹他們的科技創新成果與經驗,以及他們對科技趨勢的理解與判斷。
  • 生命科學學院開展「連線自然科學 感悟學術人生」系列講座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鵬琳 徐平宜 周瑋婷 鍾賽越)近期,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第三十三期團校開展了「連線自然科學 感悟學術人生」系列講座,邀請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凌懿教授、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系系主任丁丹教授立足生命科學專業,線上線下相結合,面向全校「物質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大類學生分享科研經歷。
  • 鈣鈦礦LED研究獲重大突破,外量子效率達到21.6%
    鉛滷化物鈣鈦礦是近些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類廉價且光電性能良好的半導體材料,並在發光二極體(LED)、光伏電池、雷射、光電探測器等方面得到廣泛的研究。雖然溶液處理的鈣鈦礦材料在各個光電領域均已表現出不俗的性能,但其性能始終受制於缺陷介導的非輻射損耗。使用有機分子進行缺陷鈍化是一類很有前景的方案,然而由於缺乏對鈍化分子構效關係的深刻理解,這一方案的實施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
  • 重磅丨「鈣鈦礦」引爆太陽能發電技術革命!全球行業大咖「蘇州論劍」
    此次論壇由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光伏領跑者創新論壇、協鑫集團聯合主辦,蘇州協鑫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加拿大標準協會技術支持。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的鈣鈦礦電池研究機構、電池與組件製造商、關鍵裝備及配套材料供應商、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分析諮詢機構、終端用戶代表等行業企業及專家共同參與,全方位解析鈣鈦礦電池產業鏈各環節技術與市場等焦點話題,探討鈣鈦礦電池行業技術研發和發展走勢。
  • 山東省外國專家講座暨臨沂大學先進功能材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10月24日,山東省外國專家講座暨臨沂大學先進功能材料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臨沂大學舉行。先進功能材料領域知名專家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Dusan Losic教授,山東大學侯士峰教授,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崔光磊研究員,西安理工大學李喜飛教授、王獻輝教授受邀參加研討會並作學術前沿報告。
  • 從前沿科技探索實驗室KooLab的幾次重磅亮相 看酷家樂的科研孵化力
    酷家樂是一家商業模式驗證成功的科技公司,一次次高新技術探索、一個個產業場景應用築就了酷家樂的科技形象,它的科技之力已深入人心。在酷家樂所有的技術探索中,KooLab最能代表酷家樂對科研能力的看重。KooLab,是酷家樂的前沿技術實驗室,一個專注探索計算機圖形圖像學、AI人工智慧等全球尖端科研成果,並積極推動應用落地的「高能」技術團隊。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量子科技學術前沿專家創新大講堂」日前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舉行。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