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耐用的新型生物塑料,可容納沸騰的液體

2020-12-07 cnBeta

用生物質代替原油和天然氣製造塑料材料具有許多環境效益,但這些所謂的生物塑料往往在一些關鍵領域表現不佳。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這樣一個缺點的辦法: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形式的PLA塑料,可以用來容納沸騰的液體。

與由生物質製成的塑料相比,卓越的強度和柔韌性、以及在高溫下的穩定性是傳統塑料所具有的優勢。最近,日本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們使用天然材料作為構件,製造出了一種具有最高耐熱性的塑料,而這項最新的研究再次推動了這些生物塑料的發展。

阿克倫大學團隊專注於一種名為聚乳酸(PLA)的常見形式的生物塑料,它的生產成本很低,是食品包裝、塑料瓶和餐具等物品的熱門選擇。然而,當它遇到高溫時會遇到麻煩。

「PL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100%生物基和完全可堆肥的聚合物,」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傑出教授Ramani Narayan博士說,他不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但他的工作主要是開發生物塑料。「但它的韌性低,熱變形溫度低。它在60°C左右就會軟化並發生結構性塌陷,因此在許多熱食品包裝應用和一次性容器中無法使用。」

在王世慶博士的帶領下,阿克倫大學的團隊通過重新想像PLA塑料的複雜結構,瞄準了這個問題。王世慶將其比作一串義大利麵條,組成塑料的鏈狀分子代表了各個麵條。塑料的韌性與這些麵條的交織程度息息相關。據該團隊介紹,通過調整晶體的形成方式,並將它們的尺寸限制在納米級,科學家們能夠創造出這些麵條高度交織的「鏈狀網絡」。

這項技術的成果是一種堅韌、透明和耐熱的聚乳酸塑料,並將其製成原型杯,可以裝入開水而不會收縮、降解和變成不透明。該團隊表示,這樣的杯子可以作為熱茶和咖啡等更環保的選擇。

雖然生物塑料的降解速度更快,生產時消耗的能源更少,而且比石油基塑料的碳足跡更小,但這種材料的某些方面仍然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是否有妥善處理生物塑料的設施,以及生物塑料的安全性。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生物塑料與普通塑料一樣,含有同樣多的有毒成分。

在任何情況下,塑料汙染問題都不會很快消失,所以在如何生產塑料方面有更多的選擇,可能會被證明是有價值的,以儘量減少其對環境的影響。該團隊已經為其技術申請了專利,並希望它能幫助擴大PLA塑料的吸引力。

「我們的新理解的影響可能最終會刺激PLA市場成倍增長,」王世慶說。

該研究發表在《Macromolecules》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乳酸生物塑料 可盛裝沸騰液體
    據外媒報導,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聚乳酸(PLA)塑料,這種塑料可用來盛裝沸騰的液體。據了解,雖然和傳統那些用原油和天然氣製造的塑料相比,生物塑料有很多環境效益,但後者往往也會在一些關鍵領域表現欠佳。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乳酸生物塑料 可盛裝沸騰液體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聚乳酸(PLA)塑料,這種塑料可用來盛裝沸騰的液體。據了解,雖然和傳統那些用原油和天然氣製造的塑料相比,生物塑料有很多環境效益,但後者往往也會在一些關鍵領域表現欠佳。比如,作為一種常見的生物塑料,傳統的聚乳酸材料生產成本較低,常被用來製成食品包裝、塑料瓶和餐具等物品。不過,該種材料不適宜存放高溫物體,因為其在一定溫度下會發生結構性塌陷。
  • 今日科技話題:高性能電極材料、冰刻研究、新型納米武器、北極航道監測試驗衛星、聚乳酸生物塑料、暗物質
    鐵死亡是一種鐵離子依賴的新型細胞死亡方式,其在形態、生化和遺傳特徵上都與凋亡、自噬等其它細胞死亡途徑不同,具體特徵是細胞內氧化還原穩態失衡。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是維持細胞內氧化還原穩態的關鍵分子之一,研究者發現通過選擇性消耗腫瘤細胞內NADPH可增強腫瘤細胞的鐵死亡。
  • 「安徽日報」新型仿生材料可替代塑料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然而,現有的生物基可持續結構材料,都受到機械性能較差或製造過程過於繁瑣的限制,從成本和生產規模上制約了這類材料的應用。
  • 新型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及其應用
    塑料工業是隨石油化工的發展而快速發展起來的,以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加工方便輕質耐用等優點,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地方便。但同時,由於大量的廢棄塑料製品難於分解,構成了日益嚴重的「白色汙染」,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處理高分子材料廢棄物這一熱點課題在全球得到普遍關注。所以,製備環境友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來代替傳統塑料,研究和開發可降解塑料成為治理汙染的有效實施方法,可降解塑料也由此成為國內外的熱門研究方向。
  • 科學家發現可對塑料進行生物降解的甲蟲
    由於分子結構獨特,聚苯乙烯是一種難以分解的材料,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發現將有助於解決廢塑問題。   該科研小組在《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刊物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並確認了幼蟲的腸道菌群可以氧化並改變聚苯乙烯薄膜的表面特性。
  • 微塑料入侵人體,新型可降解包裝材料大盤點
    酪蛋白包裝材料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文德默爾(Wyndmoor)的農業研究局乳品功能食品研究部的科學家用酪蛋白等牛奶蛋白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食品包裝薄膜。據了解,這種包裝材料相比傳統食品保鮮膜在隔絕空氣、保持食品新鮮度方面的性能要強500倍,它為市場提供了一種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裝替代品,比之前來自石化材料的包裝薄膜更具競爭性。
  • 儲罐內液體沸騰模擬
    一種典型的火災場景下發生的BLEVE描述如下:裝有高壓液化氣體(譬如石油液化氣LPG)的油罐車發生某種事故,從而引發火災。火對油罐的加熱有兩方面的效果。首先,儲罐中液體被加熱,引起儲罐中的壓強升高。儲罐中的壓強取決於液體的蒸汽壓,而蒸汽壓是溫度的指數函數,所以隨著液體溫度的升高,儲罐內的壓力會顯著增加。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4:34:23 據外媒報導,當今的鋰電池由陰極,陽極和液體電解質組成,
  • 讓電池更耐用 美國實驗室研發離子液體
    日前,有國內媒體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發人員認為離子液體可以取代傳統的電解液,並且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安全替代品,可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 二氧化碳基新型生物降解塑料量產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8年11月08日 收藏   30萬噸級裝置啟動建設  中化新網訊 昨日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傳來消息,該所王獻紅研究員團隊歷時20年時間實現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業化生產
  • 科學家發現棉花廢棄物的新用途:被用於製造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然而,由於最近在澳大利亞進行的一項研究,它很快就會被轉化為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她的團隊成員希望減少浪費,同時為棉農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並生產出「有害合成塑料的可持續替代品」。這促使他們開發了一種系統,其中使用便宜的環境友好化學品來溶解棉籽絨纖維以及其他垃圾。然後將所得的液體有機聚合物用於製備塑料薄膜,其樣品如下圖所示。該材料被放置在地上後無害生物降解,並且可以被用於棉花種植業,用於諸如捆包包裹或包裝種子和肥料。
  • 可替代塑料 科學家研發出生產高強度生物基材料方法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材料研究論文,介紹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生產高強度生物基材料的製造方法,這種材料可以作為塑料的替代品。  石油基塑料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挑戰,但難以找到與其機械特性相似的可持續生物基塑料取代它們。
  • 中科院成功研發海水可降解塑料 望在海南應用推廣
    為什麼要研發它?帶著這些問題,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海水可降解塑料,就是能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複合材料。」季君暉說,研發它是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替代難以降解的通用塑料,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海南當前已開啟『禁塑』工作,加上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得越早越好,範圍越廣越好。」
  •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生物墨水可3D列印軟骨
    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墨水,據稱這種墨水最終可能3D列印出可作為手術植入物的複雜組織
  • 中科院成功研發海水可降解塑料,希望率先在海南應用推廣
    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越早越好海水可降解塑料,是中科院理化所與海南省合作的核心。什麼是海水可降解塑料?為什麼要研發它?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季君暉。「海水可降解塑料,就是能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複合材料。」季君暉說,研發它是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替代難以降解的通用塑料,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海南當前已開啟『禁塑』工作,加上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越早越好,範圍越廣越好。」海洋塑料垃圾汙染超乎想像當前,塑料汙染已成為地球上直逼氣候變化的另一重大威脅,因為它正在急劇汙染每一種自然系統,並危及越來越多的生物。
  • 俄總防疫師波波娃:沸騰的液體殺死新冠病毒
    >7月30日,俄總防疫師波波娃表示,俄科學家在水中測試冠狀病毒感染試驗時發現病毒不會在脫氯和海水中繁殖波波娃表示,俄羅斯防疫工作在防治外,還同步進行了一項重要研究,以研究新冠病毒在各種環境物體(不鏽鋼、亞麻油地氈、玻璃、塑料和瓷磚等載體)上活性的存留時間,這種病毒可以持續長達48小時,因此,必須遵循在表面消毒處理方面的所有建議。
  • 【生物塑料】(3)利用非食用原料技術取得巨大進展
    非食用原料中纖維素前景看好 前兩篇文章介紹了(1)通用產品擴大利用生物塑料的情況,(2)面向電子產品等耐用產品進行的生物塑料技術開發。本文接著介紹(3)使用非食用原料的替代技術,為了解決未來的糧食問題,使用非食用原料在今後將變得愈發重要。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
    原標題: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近日,據外媒《NatureMaterials》報導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 HELIOS,它採用的是氟彈性體+表面活性劑的「獨特混合物」製作而成,質感上很像是透明彈性橡膠板。
  • 五種可望取代塑料的生物降解材料 你準備好了嗎?
    雖然塑料最終也能分解,但其過程可能要長達1000年左右,而且,它更可能會分解成微塑料,對動植物造成傷害。 然而,好消息是我們身邊常用的一些塑料用品和包裝其實是可以用生物降解材料來代替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近來常常聽到生物降解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