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一般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以及個別差異性。在考題中,學生可能會混淆階段性與順序性。今天即來詳細說說這兩個規律。
一、順序性
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關鍵詞即是:「由……到……」;「從……到……」帶有方向性。典型的例子即是三翻四坐八爬十歲喊爸爸。這是一個不可逆,不可逾越的順序。
對於我們的教學啟示即是:教學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
二、階段性
人的發展是一個分階段的連續過程,前後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的更替的,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的過渡做準備。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關鍵詞即是:「……階段」「……時期」。比如青春期,學生是叛逆的等等特徵。這個就屬於階段性。
對於我們的教學啟示是,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刀切」,不能「一鍋煮」。
三、兩者的區別
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把二者混淆,選錯。
所以在做題過程中,需要抓住關鍵詞進行區分。
順序性是著重在方向性上。出現「從……到……」「由……到……」即選擇
階段性著重在「……階段」「……時期」,出現此類關鍵詞即可選擇。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