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典解說
01經典感悟——順其自然,會減少很多麻煩。
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大道永遠順其自然而無所作為,卻又沒有什麼事是它做不到的。
大「道」看似無為,實則無所不為;看似無意,實則蘊含深意;看似不存在,實則無所不在;看似渺小,實則偉大;看似很遠,其實就在我們心裡;看似毫無用處,其實我們一直在使用它卻還不知道。
「道」先天地而生,是宇宙天地萬物的原始起源。正如第一章所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所以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其實都是道的一部分,當然其中最有靈氣的人也不例外。
大音希聲,儘管道不對你說什麼,但它早就制定好了冥冥之中的法則。山川有自己的靈秀,草木有自己的春秋,花鳥有自己的風流,蟲魚有自己的去留,飛禽有自己的遊走,走獸有自己的追求,人也有自己的哀樂憂愁。
所以作為萬物之中拔尖的人,就更應該起著帶頭大哥的作用。效法天地自然,追求順其自然。只有這樣你才能與到合同,與「道」合同,「道」就會幫助你,正所謂:「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反之,你背道而馳,萌生智巧詐偽,總是向著外部索求,最終反而事與願違。也正是應了那句「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卿性命。」
舉個例子,一個外地餐館在老王這裡預定了十幾頭豬,說是今天下午4點左右來取。老王心思活絡,想著多賺點錢,於是想出了一條妙計。
是這樣的,提前讓這些豬餓一天,然後在今天2點左右,往飼料裡面慘水泥,讓這些豬死命吃個飽。2小時後,等到餐館的人取,到時豬的重量會增加不少,錢當然就賺得更多了。
而外觀上看,卻看不出什麼異常。等到從餐館的人,拿了豬之後,錢貨兩清。萬一路上豬死了,也和他沒關係,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老王正為自己的聰明睿智洋洋自得時,哪曾想,突然接到接貨人的電話,說路上堵車今天來不了,估計要等到明天,或者是後天了 。
這下老王再也高興不起來了,這些豬估計明天就會因為撐死而沒人要了。
上文中的老王就是不懂得順其自然,非要弄些個花花腸子,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由此可見,不管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違背了規律就要受到懲罰。與其這樣,不如順其自然,會減少很多麻煩。
順其自然絕不是消極的生活態度,而是以積極進取為前提的。它不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有時還會有驚喜彩蛋。
比如有個人由於身體不好,在考研究生前,突然想不參加考試了。但他又轉念一想,反正已經準備了,而且錢都交了,不考白不考,不要浪費,就隨便考考吧!在這種心態下,整個考試過程中,他都很輕鬆,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結果發揮不錯,竟然考出了很不錯的好成績。
眾所周知,在重大比賽中,一靠實力,二靠心理素質。願望越強,負擔越重,最終反而會影響願望的實現。平時注意培養順其自然的心態,就能減輕緊張感,有利於超水平發揮。
所以無論是考試還是比賽都應該講究一個順其自然。
02經典感悟——順其自然是坦然,更是一種勇敢!
但是生活當中,不會總是事事如意。總有一些事情,你努力了但未能實現,這時你應該學會坦然面對,這是一種勇敢!
比如,蘇東坡面對貶謫,官場失利,卻選擇「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然地面對,反過來也練就了他超然的人生態度,這何嘗不是一種勇敢!
再比如說體育比賽,在眾多的參賽者中,只有少數幾個人可以站在領獎臺上,奪得冠軍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因為幾場比賽失利,而喪失了鬥志,那麼你將永遠無法站在領獎臺上,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坦然面對失敗的勇氣。
在工作中,由於種種原因,人們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比如說,一個人喜歡幹某項工作,可單位領導偏偏安排他去做另外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學著坦然面對,暗中充實自己,默默尋找更多可能性,這難道不是一種積極和勇敢嗎?
一句話,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有好的就會有壞的,關鍵還在於你如何去面對。
所以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又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又說「做事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你努力過、奮鬥過,不就足夠了嗎?你傾盡了全力,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了無遺憾了。
生活的本質是好與壞的雜合體,如果順其自然,會減少很多麻煩。這是坦然,更是一種勇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感謝你的觀看!如果你有所收穫,還請多多點讚、分享轉發!
今日問題:你認為「順其自然」是對生活的妥協,還是一種超脫?歡迎留言。
要戰勝對手,無需正面爭鬥,只需活用「柔」來成全對手!道德經36
人難免會犯錯誤,要學會寬恕,有大氣度,才能超凡脫俗!道德經35
道說大也小,有些人又何嘗不是平凡渺小,而又偉大崇高!道德經34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和別人比,不如戰勝自己!道德經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