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位女教授:項目獲30.9萬歐元資助,入選歐盟瑪麗·居裡學者,成就斐然!

2020-08-10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招辦

實驗室裡,她孜孜以求探索著高深的技術;講臺上,她傳授知識播撒智慧的種子。她是&34;——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張華

張華,1976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 歐盟瑪麗·居裡學者、北京市長城學者、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焊接知名專家。先後就讀於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攪拌摩擦焊、腐蝕與防護、冷噴塗層、先進連接技術等。曾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武裝預研項目、歐盟人才項目、北京市人才項目、航天院所委託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其他各級課題。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多項發明專利。曾獲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2年,張華申請了MC-IIF項目,當年項目申請總數為1462項,最終191個項目成功獲批。張華教授申請的項目&34;以93.8的高分、綜合評價A,成功獲得30.9萬歐元的資助。隨後,張華教授於2013-2015年在英國焊接研究所順利完成本項目為期兩年的研究工作。

教學工作:言傳身教,薪火傳承

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34;。在教學和學生培養過程中,張華教授通過&34;,以學生為中心,因學論教。&34;這是張華教授在教育學生時所堅持的理念。她以熱誠、嚴謹的教學態度,精心上好每一堂課,耐心教導每一位學生。

同時,張華教授一再強調,不可以讓學生成為只會被動接收知識的&34;,為此,她豐富教學手段,積極採取主題分享、小組討論等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主動思考,培養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她經常告誡學生&34;。

科研工作:勤學篤行,不斷創新

在科研工作中,張華勤學篤行,堅持追求卓越,積極創新。在她看來,科研不斷創新才能推動時代的進展,而科研是充滿無窮樂趣的知識海洋。張華表示:&34;

張華教授在焊接領域成績斐然,並一直致力於推進攪拌摩擦焊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和發展,尤其是在航空領域的推廣應用。&34;

此外,培養創新人才是新時代教師的教育責任與使命。張華以開拓學生思路為基點,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科研和創新能力,立志於把學生培養成國家棟梁之才,同時,非常重視學生的科學道德修養和良好學術作風的培養。她付出時間、熱情與精力,悉心教導、指引每一名學生,並且總是告誡學生:&34;、&34;。張華認為,每個學生都是聰明而又好學的,只要給予他們合適的土壤,他們就能長成參天大樹。

學生工作:助力成長,攜手同行

在擔任班主任期間,張華以父母之心行為師之道,關愛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主動與每名學生定期交流。&34;她曾敏銳地察覺到班裡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情緒低落,並在第一時間就和這名學生的父母進行溝通,幫助這名學生回歸到正常的大學生活中。

同時,張華積極幫助學生擴展學術視野,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成功邀請英國焊接研究所、萊斯特大學、蘭卡斯特大學等7所海外院所高水平專家10餘人次來校進行學術講座;哈工大、重大、同濟等8所重點高校的知名專家來校講學交流十餘次

此外,她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16級研究生趙常宇在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中獲優秀報告一等獎,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國際會議上做口頭報告並獲競爭性極強的&34;獎。學生們與國內外同行同臺競技毫不遜色,獲得同行肯定,自信心和對北石化的認同與歸屬感不斷增強,這也帶動了更多優質生源選擇來學校就讀。

十幾年春華秋實,桃李滿天下。學生的茁壯成長是她的追求,科研的豐碩成果是她的目標。在張華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將會有更多的科研成果開拓學術研究、促進社會發展,也會有更多的學生揚帆起航、實現自我價值,這份勤勉踏實的精神也會薪火相繼、歷久彌香。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北京石化學院報

相關焦點

  •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教師獲「瑪麗•居裡學者計劃」項目資助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9-05-15 21:51:13
  • 南航青年教師榮獲歐盟「瑪麗·居裡學者」項目資助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周標副教授收到歐洲研究委員會通知,成功獲得歐盟「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與創新框架下「瑪麗·居裡學者」基金的資助,將赴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
  • 北京青年博士斬獲歐盟又一重量級獎學金,資助超22萬歐元!
    Individual Fellowships,MSCA-IF)項目資助。其隨後將與英國伯恩茅斯大學-國家計算機動畫中心(Bournemouth University,National Centre for Computer Animation)Jian Chang教授團隊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研究課題為&34;,項目資助約22.5萬歐元,資助期限24個月。
  • 歐盟「瑪麗居裡」博士申請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畢業前不久,瑪麗認識了比她大8歲的皮埃爾·居裡。1894年的一天,瑪麗·居裡應邀去弗利堡大學的一位教授家去玩,在這位教授家她結識年輕人皮埃爾·居裡,自此次見面到今後的科學工作中,他們的感情一直處於升華中。1895年皮埃爾·居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物理學教授。同年皮埃爾·居裡與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結婚。
  • 14個瑪麗居裡博士職位
    「瑪麗居裡」項目全稱為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簡稱 MSCA,命名于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博士,由隸屬於歐洲議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的歐洲研究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主管。
  • 200人入選2017年國家傑青 將獲5年400萬科研項目資助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 魏豔)今天早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外發布了201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共有來自96家單位的200名科學家入選。入選者將獲得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供的5年400萬的科研項目資助。
  • 近日,東北這位教授入選美國光學學會一項"重要名單"
    近日,美國光學學會(OSA)公布了2020年高級會員名單,共179名光學科學家入選2020美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其中,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王鵬飛教授與其他27位來自中國科研機構的光學科學家共同入選。這是哈工程教授首次入選美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
  • 南華大學學子獲首屆核領域瑪麗·居裡獎學金!
    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公布了首屆核領域的瑪麗∙居裡獎學金(Marie Skłodowska-Curie Fellowship Programme, MSCFP)資助名單,南華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核工程與核技術系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李玉雯和2020屆本科畢業生劉奕路成功獲得,是中國地區僅有的2名獲得者,這是學校核科學與技術學科開展「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的又一突出體現
  • 科學英雄:瑪麗·居裡
    這一成就只有其他三人能與之匹敵。 瑪麗原名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華沙。她開始向她的父親學習,她的父親是數學和物理領域的老師。早年,她以驚人的記憶力而聞名,16歲時,她成功地完成了在俄羅斯中學的學業。不幸的是,由於她的父親在失敗的投資中損失了很多錢,她後來被迫在這個國家自由但民族主義的大學裡從事教學工作。
  •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毅然回到中國教書育人
    她曾獲歐盟居裡夫人獎學金,是國外高度重視的女科學家。2015年更是獲得了德國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高達165萬歐元,幾乎相當於1300萬人民幣,這樣的獎勵力度,在中國絕對是頂尖的存在。當初,德國設置超級大獎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就是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讓科學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而不用為資金憂愁。
  • 西工大6名青年教授獲得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0日電(李崧維)近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辦發〔2018〕270號),全省共有33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李慧平,材料學院李宏偉、範曉麗、謝科予,理學院顧軍渭,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黃慶華等6位青年教授獲得資助。
  • 同濟大學「美女博導」莊曉瑩:32歲獲德國千萬大獎,毅然回國任教
    然而,有這麼一個中國女科學家,2015年拿到了該獎項,獎金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放在當下幾乎高達1300萬人民幣,她成為了全球第七位華人獲得者,並曾經因為該獎項資助,在漢諾瓦大學連續介質力學研究所,與計算力學領域國際頂尖學者彼得·烏利格斯教授合作,研發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 華人學者獲加拿大政府資助 將在華人社區開展抗疫課題研究
    華人學者獲加拿大政府資助 將在華人社區開展抗疫課題研究 2020-03-07 21:27: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澤華 責任編輯:
  • 再獲大獎!去年曾拿下100萬資助,北京教授榮獲這項青年科學家優秀獎!
    9月7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第三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獲獎人員名單。北京工商大學生態環境學院院姚志良教授,榮獲第三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優秀獎!》還名列《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資助經費100萬元。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1 位華人學者入選
    俞益洲 香港大學(HKU)博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美國UIUC兼職教授。2002年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獎(CAREER Award),分別於2005年和2011年兩次獲美國計算機協會動畫年會最佳論文獎,2007年獲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學者合作基金(海外傑青)資助。
  • 武漢這位教授:連續6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坐擁10餘項美國專利
    5月7日,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愛思唯爾(Elservier)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武漢紡織大學電子電氣學院劉侃教授再次入選該榜單&34;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劉侃教授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6年入選該榜單。
  • 陝西2位女教授:雙雙破格晉升,如今還同時入選「女科學家」名單
    近日,為表彰優秀女科學家的貢獻,經"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評審委員會評審,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獲獎名單公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英教授入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盛敏教授的安全自組織無線通信網絡團隊入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
  • 居裡夫人,兩次諾貝爾獎之外,遇到的污衊與成就
    瑪麗·居裡,作為少數被寫進教科書的女科學家,被人們所熟知。她於1903年和1911年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在兩個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她開闢了新的物理學分支,獲得了各種獎章與榮譽,作為一個科學家,她獲得的成就毋庸置疑。即使這樣,她卻差點被一場感情風波所打垮,而所有這一切,本不應該完全由她來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