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考點,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佔有一個非常穩定的考查地位。一般情況下,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理論總體是要有兩個客觀題的題量,而往往行為主義理論中主要有四個理論,那麼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就是這四選二的題目中的一個。
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人的一切行為歸根結底是反射活動,反射活動可以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種:
1.無條件反射是一種由先天決定的不需要學習就能產生的反射活動。
2.條件反射是一種後天習得的,由學習而獲得的反射活動。
因而在衡量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時最根本、最簡潔的依據就是先天和後天的問題,例如在考試中經常出現的「嘗梅生津」、「迎風流淚」等先天性的神經反射都屬於無條件反射。而一些醫學上的屬於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吞咽反射等基本神經生理活動也屬於先天獲得的反射活動都屬於無條件反射。
而一些相對高級的活動或人類文化和社會活動構成的詞語往往是條件反射的代表,如:「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都應該屬於條件反射,即有後天學習獲得的反射活動。而從本質上說只要是後天形成的反射就是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說又將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系統分為以實物刺激為主的第一信號系統和以言語信息為主的第二信號系統。因此,條件反射也就應該分為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和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發射。通常來說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是以具體刺激或物理刺激為主,而第二信號系統是以抽象刺激和言語刺激為主。因而在考查條件反射活動屬於第一信號系統條件反射還是第二信號系統條件反射時,主要看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中是否有語言參與,只要有語言參與的就算是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例如:「望梅止渴」、「談梅生津」、「談虎色變」、「畫餅充飢」等都屬於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那麼,有同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紅綠燈是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還是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呢?」很多同學認為這是物理刺激引發的條件反射所以算是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關於這一點我特意在幾部普通心理學的經典著作中進行的考證,其中曹日昌版普通心理學講類似紅綠燈的問題作為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的例子來闡述。在曹日昌版普通心理學中,對高級神經活動理論進行的較為系統的闡述,其中對於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的論述並非僅限於言語刺激引發的條件反射,而是只要在建立過程中有言語的參與就是第二信號系統的機能,即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同時思維本身就是藉助內部語言完成的,因而藉助思維推理而形成的條件反射也是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這一點也解釋了「一想到考試就緊張屬於第二信號系統條件反射的基本論斷」。
以上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幾個例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公教師考試(qgjsks)微信,了解教師考試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