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單位改革,到底摸索的怎麼樣了?

2020-12-23 中國礦業報

趙臘平/文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地勘體制基本上沿用了前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辯證地說,這套體制曾經在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地質找礦事業的迅速發展中發揮過巨大作用。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這套體制的弊病也日益顯現,改革勢在必行。故20餘年來,地勘行業不斷探索適合國情的發展之路,條件逐步成熟,路徑日益清晰,改革從未停步,成效不可小覷。

一、地勘單位改革歷程的簡單回顧

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財政撥款銳減,地質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為了求生存、圖發展,地勘隊伍衝破等待、依賴意識,開始走向社會,「三化」即「地勘單位企業化、地質成果商品化、地質工作社會化」付諸實踐,地勘行業開始探索地勘工作改革之路。

地勘單位改革正式啟動應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1999年4月9日,為了解決地勘行業政事不分,事企不分,責權不明,隊伍臃腫,力量分散,工作重複,效率不高等問題,剛剛組建的國土資源部與中編辦、體改辦出臺《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隨後的2001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地質勘查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隨後,原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加強地方和行業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的意見》。至此,國家層面有關地勘隊伍實施屬地化管理之後,地勘行業管理體制構架和運行機制的制度安排或者說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

回過頭來看,在地勘隊伍還沒有完全融入地方,適應屬地化管理,特別是地勘單位剛剛從長期計劃體制的襁褓中掙脫出來,本身沒有多少在市場中打拼的經驗,更談不上資金積累,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實現企業化經營」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當初在「我國部分省份完全按照『企業化經營』的路子進行地勘單位改革時,推進難度很大,效果也不明顯」。

很明顯,高層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深化地質勘查隊伍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著手解決「在改革和發展中還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問題」。

這些政策與措施包括:國有地質勘查單位轉讓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的探礦權、採礦權,符合規定並經批准,其價款的部分或全部轉增為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國家資本金。對企業化經營的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按照有關規定,經評估後可以採取出讓、租賃、作價出資 ( 入股) 或授權經營等方式處置。繼續保留已實行屬地化管理的原中央直屬地質勘查單位基本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各地要努力解決已實行屬地化管理地質勘查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欠帳過多問題。認真落實住房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相關政策。已實行屬地化管理地質勘查單位的住房改革支出,按照當地的統一政策執行。未改制為企業的,仍執行國家有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制度的統一規定; 地方在落實增加工資政策時,要保證地質勘查單位與其他事業單位享受同等待遇。同時,地質勘查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當地基本醫療保險、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切實加大地質勘查行業宏觀指導力度,繼續加強對地質勘查行業的綜合管理職能,制訂有關政策、法規,健全完善商業性地質工作的市場環境。等等。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當年7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印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及9個配套文件,明確事業單位的類別、劃分原則及時間表。從此,地勘行業改革進入全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視野,地勘行業改革有了比較與借鑑。

我個人認為,過去20年來地勘行業的改革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1999--2005):屬地化管理、探索自我生存階段;第二階段(2006--2010):事、企混合運行即「戴事業的帽子、走企業的路子」階段;第三階段(2011年至今):納入國家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序列階段。

二、我國地勘單位改革的幾種模式

地勘行業改革經歷了20餘年的歷程,由於地勘隊伍實施屬地化管理、各省對地勘單位改革的訴求不一,加上後來地勘行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戴事業帽子、走企業路子」即事企混合運行等諸多原因,一段時間,我國地勘行業改革呈現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局面,訴求希望各異,節奏快慢不一,路徑不盡相同,進程效果各異,但仍然可以將這些探索大致歸結為以下幾種類型或摸式:

(一)定位地勘隊伍的整體公益屬性,確定地勘單位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明確其具體職能。

以廣東、寧夏為例----

廣東省:早在2009年就已將地勘局改名為地質局,公益屬性取向明顯。廣東省新一輪地勘行業改革是以2011年3月中央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為依據的。廣東省一班人對中央「指導意見」的理解是,地勘行業事業單位改革的出發點不是減人、減機構、甩包袱,而是要逐步建立公益目的明確、布局結構合理、投入機制完善、治理結構規範、微觀運行高效、監管制度健全的現代地勘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地勘事業的健康發展。

2012年12月,廣東省編委辦公室下發《關於廣東省地質局所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的通知》,廣東省地質局所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實施方案同時出臺。廣東省這次地勘單位改革,沒有把「歸口管理、逐步企業化經營"作為地勘單位改革的唯一模式,而是遵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廣東省的省情,對省內的地勘隊伍進行調整,強化地勘隊伍的公益屬性。

廣東省將廣東省地質局下屬的25個地勘單位中的23個定位為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等不同情況,又將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兩種。僅將其下屬的廣東省地質建設工程集團總公司和廣東省地質工程公司2個地勘單位定位為轉企改制單位。

定位為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就必須有充足的公益性事業可幹。事實上,廣東省是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經濟越發達,對地質工作的需求越大。但廣東省地勘系統不滿足於此,他們要把地質工作真正地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事業。他們對同一地級市的地勘單位進行了合併,並在東莞、中山這兩個原來沒有地勘單位的地級市新組建了公益性地勘單位,明確規定每一個地級市的地勘單位都要加掛「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的牌子,實行「省市結合、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並對這些地勘單位的職能做了具體要求。這樣,一個紮根於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完整的地方地質工作體系就構建起來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2015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下發通知,對寧夏地礦局及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進行調整,將寧夏地礦局更名為寧夏地質局,轄公益一類地勘單位9家,公益二類地勘單位2家。經費按自治區同類事業單位經費準予以保障,全面回歸公益性,關停並退處級企業,解決歷史遺留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夯實公益地質服務工作。公益二類單位為轉企做準備。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在對地質局與煤田地質局進行整合的基礎上,將寧夏地質局轉為自然資源廳管理,公益職能進一步強化。

從目前狀況看,北京、湖北、青海、甘肅似乎也接近於這種模式,湖北省地勘局早幾年已更名為「湖北省地質局」。

(二)以地質勘查工作的公益性為主要取向,實行事企分離,成立一家或幾家地礦公司或集團。

以安徽、山東、湖南、江西為例---

安徽省:地勘單位改革從2013年起。當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決定對省政府直管的地礦局、煤田局及華東冶金地勘局及所屬事業單位進行改革。2014年8月,安徽省編辦分別印發文件對三大局及所屬事業單位進行類別劃分和機構編制調整。從分類情況來看,三大局局機關及局屬專業型地勘隊伍基本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共16個;而局屬綜合類地勘隊伍及局屬院校則大多劃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共24個。

201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分類推進地質勘查單位規範管理和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2016年11月,省財政廳先後印發《關於省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財政補助政策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勘查單位財務及國有資產管理的通知》,2017年1月,財政廳、省編辦印發《關於做好事業單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財綜〔2017〕47號)。

從安徽省出臺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來看,地勘行業分類改革的政策主要有五:一是分類人事管理制度。地勘單位實行編制總量控制,只減不增。公益一類地勘單位在審批編制內設崗,現有空編主要用於從事基礎性、戰略性地質勘查任務的單位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公益二類地勘單位在備案編制內設崗,並賦予其靈活的人事管理權。二是差異化的財政補助政策。公益一類地勘單位根據正常業務需要,提供相應經費保障,在職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經費按核定的標準據實補助,平均9萬元左右;公益二類地勘單位事業發展經費按編制內實有在職人數和年人均4.5萬元標準,以項目支出形式補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2018年開始,按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相關政策補助。三是全面推進事企分開。地勘單位與所辦企業,在全面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的基礎上,實現人事、財務、資產管理等完全分開。公益一類地勘單位舉辦的企業通過劃轉、出售、改制等方式逐步與舉辦單位脫鉤。地勘單位工作人員不得在所辦企業兼職兼薪。四是明確對外投資行為,收支兩條線。地勘單位依法取得的國有資產收益必須納入部門預算。公益二類地勘單位原則上不得進行跨行業投資,嚴格控制非主業投資。公益二類地勘單位通過合作方式取得的礦業權投資收益,其稅後收入應及時、足額上繳省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五是地勘單位所辦企業按企業化管理,執行企業收入分配製度。

山東省:是繼陝西省之後,全國第二個在地質勘查行業推行事企分開運行的省份,但山東省、陝西省各自選擇了不同的改革路徑。

山東省的做法是,保留山東省地礦局和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兩局均為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局機關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由省國土資源廳履行行業管理職能。山東省地礦局所屬15個地勘單位全部劃為公益二類;山東省煤田地質局下轄7個正處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山東省規定,劃歸為事業單位的地勘單位今後將不再履行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不得以任何名義投資設立經營性企業或經濟實體,而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進一步加強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上,加大戰略性資源找礦力度,全面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

2016年8月,山東省政府按照「穩步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的國有資本納入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體系」的精神,將省地礦局和省煤田地質局2個部門所屬69戶企業分別整合組建為山東地礦集團和泰山地勘集團兩戶省管一級企業,其產權劃入省國資委和省社保基金理事會,由省國資委持有70%股份、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30%股份。2017年5月,地礦集團和泰山地勘集團兩大集團揭牌成立。

據了解,山東省給予地勘單位改革的扶持政策主要有:一是提高地勘單位的財政資金保障水平;二是事業人員身份轉換充分尊重本人意願,實行三年過渡期,期滿後可回到事業單位。

湖南省:地勘單位全面改革始於2019年9月24日。當天,湖南省政府出臺《湖南地勘單位改革總體方案》。基本原則是強化地勘事業單位公益屬性,突出做好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實行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全部剝離地勘單位與地質無關的輔業。

總體思路是,將省地礦產局、省核工業地質局、省有色地勘局、省煤田地質局 4家地勘局合併為省地質院,作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根據地調、地勘、地災、地環等公益性職能,在省地質院下設若干研究所(中心);根據地勘職能和市州現有情況,設若干地質大隊(中心);將所有院所隊(中心)的輔業全部剝離,組建一個企業(或企業集團。

湖南省為地勘單位改革設立改革過渡期,給予相關政策支持。一是在財政投入上,基本支出按照事業在職在編人數和預算定額標準予以保障,項目支出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優先保障;二是在人員安置上,對院所隊科學核定編制,實行總量控制,富餘人員逐年自然消化。按照自願原則,鼓勵現有職工去企業,實行「老人老辦法」;三是在遺留問題處理上,如地勘單位退休人員補貼地區差問題,納入本次改革統籌研究解決;四是在土地、礦權、稅收、資產處置等方面,依法依規給予支持和優惠。

江西省:地勘單位改革從2020年10月21日起全面鋪開。當天,江西省委辦公廳、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印發江西省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次日上午,江西省召開「全省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會」,對全省的事業單位進行了集中部署。

江西省對改革提出的要求是,堅持管理扁平化、隊伍專業化、經營集團化方向,按照地質研究、地質勘查、工程建設三大業務板塊,分類整合、分步改革,促進地勘事業轉型升級,建立符合新時代國家地質資源戰略、適應市場化要求的地質工作體系。

具體改革內容是:整合省地礦局(正廳級)、省核工業地質局(正廳級)、省煤田地質局(副廳級)、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副廳級),組建省地質局,正廳級,省政府直屬,歸口省自然資源廳管理,主要承擔組織開展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職責,負責推進地勘隊伍改革。整合地質系統的地質調查研究、地質災害防 治等機構及相關職能,組建省地質調查勘查院,副廳級,由省地質局管理,主要承擔地質調查勘查、地質科學研究、地質災害防治等技術保障職責。綜合業務、資質、地域等因素,將地質系統分散的地質隊伍整合為25個左右專業性地質大隊,不再使用事業編制新進人員,合理控制規模。以江西中煤集團為龍頭,以工程建設為主幹,組建企業集團

江西省為地勘單位設立了時間表:2020年11月底,完成組建省地質局、省地質調查勘查院,機構掛牌,班子配備、人員調整到位;12月底完成事業單位法人登記, 調整經費保障方式和崗位設置。2021年4月底,由省地質局完成制定地勘隊伍整合和企業集團組建方案。在各地各部門自評基礎上,開展全省改革評估。

據了解,不少省份選擇或趨向於選擇這種模式,但整合程度不同,政策也不盡相同,具體操作也有區別。

(三)以整體轉企業為取向,成立一個集團或若干公司。

以陝西、遼寧為例---

陝西省:於2008年12月啟動全省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省屬4家地勘局(地勘、有色、煤田、核工業)均已改制成企業,分別成立了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陝西省煤田地質有限公司和中陝核工業集團公司。

同時,為保留公益性地勘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礦產資源保障,陝西省組建成立省地質調查院(正廳級)作為開展省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重要支撐單位,承擔中國地質調查局和省政府在陝西省開展的公益項目。

2016年12月26日,經陝西國資委批准、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依法改制為陝西地礦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省:於2016年6月宣布遼寧省地勘單位事業轉企業改革正式啟動,遼寧省地礦局、有色局、核工業地質局、東北煤田地質局、冶金地質勘查局、化工院等六家地勘單位合併成立「遼寧省地質礦業勘探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產50億元。2016年12月23日,遼寧地勘集團正式掛牌成立。2017年5月22日,遼寧省政府官關於新組建省屬企業集團理順產權關係、妥善安置職工的有關政策終於落地。當年12月2日,遼寧省以遼編發﹝2017﹞56號文下發了關於撤銷省地礦局等5局1院及所屬單位編制的文件,收回所有事業編制。

上述兩省改革的共同點是整體轉企,分別組建一個企業集團或數個企業集團;但改革的措施和政策方面有較大差異。目前,陝西企業集團成立較早且有相關配套政策,已取得明顯成效;遼寧的改革實施時間不長,效果如何,尚待時日觀察。

三、唯其探索不易,改革彌足珍貴

眾所周知,地質勘查工作是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與一般的研發單位或產業部門不同,地質勘查工作是一種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地球科學理論與技術手段結合的工作。地質工作過程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的調查研究過程,不像產品的生產過程,工作結果也不是產品,而是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摸清的地質情況(提高的認知),或提供的技術服務或有關資料、信息。

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的需求不斷增大,地質工作服務的領域也不斷拓展,衍生或發展到地質災害治理、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勘察、巖土施工等領域。嚴格意義上說,這些都是地質工作的延伸服務,可歸於廣義的大地質,似不宜再歸為狹義的地質工作。地質勘查這種性質決定這種工作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國外也沒有可以借鑑的先例或經驗,這就決定了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難度很大。

正因為如此,我國地勘單位在20餘年的改革探索、取得的成效以及積累的經驗,顯得尤其可貴。儘管從總體而言,這些改革尚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完善,有待進一步的實踐檢驗,目前尚很難斷定哪種模式或路徑就是成功的,哪種就是失敗的。但確定無疑的是,無論是純公益取向,還是堅持其公益屬性、實行事企分開,還是完全改企,都是地勘單位改革可供選擇的路徑選,也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題中之意,我們都應當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鼓勵改,鼓勵試,穩步推進,逐步完善,最終找到可以複製推廣的最佳路徑、最好模式。(作者系高級記者,中國礦業報社副社長兼總編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或錯誤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文中援引了《2019年度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發展報告》中的部分資料,在此謹向原作者和地質出版社致謝!

相關焦點

  • 福建《地勘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發布
    原標題:福建《地勘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發布   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日前發布《地質勘查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地方標準編號DB35/T 1445-2014)。福建省在推進地勘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 國有地勘單位商業性地質礦產勘查應具備的條件和運作方式
    如何做好商業性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已是大多數由事業性質向企業化過渡的地勘單位面臨的重大課題。作者試圖就國有地勘單位商業性地質礦產勘查應具備的條件、運作方式與前景作一簡要闡述,以供探討。  (4)政府加強地質勘查的行業管理,允許國有地勘單位直接從事礦產開發,並通過法規建設和深化改革,把部分有條件的國有地勘單位,培養成集礦產勘查開發於一體的礦業公司。  2.出臺符合運作實踐的優惠政策  (1)財政資金應當繼續支持商業性地質礦產勘查。
  • 湖南省地勘局下發通知要求:在改革進程中嚴明「六大紀律」
    &nbsp&nbsp&nbsp&nbsp根據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湖南省地勘局地勘單位改革於今年正式啟動。為保證地勘單位改革順利進行,該局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於近日下發通知,嚴明改革進程中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等六大紀律要求,強調各單位黨委、行政要從事關地勘事業發展的高度認識改革、參與改革、推動改革。
  • 國土資源部出臺《地質勘查單位質量管理規範》
    日前,國土資源部出臺《地質勘查單位質量管理規範》,旨在統一地質勘查單位的質量管理標準,切實發揮質量管理體系在地勘單位管理中的主導作用,整體提高地勘單位科學管理水平,確保地質工作質量。    《規範》對地勘單位質量管理基本要求、組織機構和職責、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設施管理、工作環境管理、立項、投標及合同管理、實物採購管理、外包管理、項目實施過程的質量管理、項目質量檢查與驗收、質量管理活動的評價與改進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規範》定位為地質勘查行業標準,是對地質勘查單位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 ...紀錄及創新項目活動暨勘查技術進步先進單位評審交流會議在並召開
    馬斅民指出,近年來全局各地勘單位以文明機臺、文明工地等工作的創建為契機,在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效益,改善野外一線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局產業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結合近期賀天才副省長調研地質地勘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馬斅民就今後全局勘查技術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發揮勘查技術施工優勢,以清潔能源勘查,深部取芯等為抓手,取得更大突破;二是要繼續完善現有標準化機臺、工地建設方面的制度,並因地制宜在各地勘單位確保制度落到實處;三是要在項目中積極引入成本管控和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強化管理不斷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四是要結合省政府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和我省「
  • 山東黃金地勘「野人」的荒野探礦
    山東黃金地勘「野人」的荒野探礦 2019-07-26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技能人才水平怎麼樣 用人單位說了算
    浙江工人日報訊 (記者羊榮江 通訊員喬渝、屈錦珂)開展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重大制度改革。近日,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杭州召開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現場推進會。
  • 檔案管理:檔案的立卷歸檔方法改革,到底有什麼意義?
    自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開始,企事業單位為尋求發展紛紛開始注重檔案信息地利用,根據不斷地摸索,確定了檔案管理的三項基本工作,收集、整理、利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檔案,檔案的整理階段就要對其進行「立卷歸檔」。隨著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趨勢,立卷的方法也開始進行變革,那麼方法改革對於檔案管理工作有什麼意義呢?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立卷方法改革的意義與必要性。文尾有福利,看完記得收藏喔。往期文章也分享了很多關於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0年度地勘能力建設項目-環境調查與檢測設備...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0年度地勘能力建設項目-環境調查與檢測設備採購項目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採購單位地址 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東路 21 號中國煤地大廈 採購單位聯繫方式 吳老師010-63903921
  • 關於2020年度安徽省地勘土地測繪工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通過...
    經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王軍等161名同志通過2020年度安徽省地勘土地測繪工程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具體名單見附件)。電話:0551-62553221、62553251 郵編:230088附件: 2020年度安徽省地勘土地測繪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通過人員情況一覽表2020年12月22日2020年度安徽省申報地勘土地測繪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通過人員情況一覽表.pdf如果內容不能正常顯示:請安裝pdf軟體 [在線安裝], 或下載本
  • 廈漳海底隧道工可階段地勘完成 投資預估130億
    導報訊 (記者 王龍祥 張偉華 通訊員 廖靜怡文/圖)昨日,導報記者從漳州開發區了解到,廈漳城市軌道交通R3線工程可行研究階段地勘基本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9月底提交。  據悉,福建省、廈漳兩市領導高度重視廈漳城際軌道R3線規劃建設,並紮實推進。
  • 關於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改革問題的通知
    關於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改革問題的通知
  • 全國事業單位改革拿出時間表 強化公益屬性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說:「經過了長期的醞釀、準備、調整,國家層面的中長期改革指導意見將對下一步中國事業單位改革起到重要的宏觀性、綱領性、指導性作用。」此外,已經形成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結構在改革中很難被打破,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改革加以解決。  國家行政學院宋世明教授說,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織支撐,成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以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能。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0年度地勘能力建設項目-巖石物理力學測試設備...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0年度地勘能力建設項目-巖石物理力學測試設備系統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採購單位地址 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東路21號 採購單位聯繫方式 吳華睿 010-63903921 代理機構名稱
  • 疫情之後,勘察設計單位如何應對改革工作?
    2020年初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國家的經濟生產和深化改革工作停擺了一個多月。根據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總體要求,2020年是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大限」之年,屆時,對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將全部轉企改制,註銷事業單位法人,核銷事業編制,部分公益類的事業單位也將全部轉為企業。受疫情影響,改革的目標和進程會有一定的延後調整嗎?
  • 李春德治療到底怎麼樣
    那麼,李春德治療到底怎麼樣?一、李春德治療到底怎麼樣每年完成各種兒童顱內複雜腫瘤手術近600臺,下丘腦錯構瘤手術量之最,兒童顱咽管瘤,松果體區腫瘤及四室腫瘤個人年手術量最多,對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的綜合治療、髓母細胞瘤分層治療、顱咽管瘤下丘腦功能的保護。
  • 劉尚希: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有助於激發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
    劉尚希建議,要加快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把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釋放出來。  首先關於科研事業單位加快改革的問題。現在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比較緩慢,科研事業單位的體制,還是隸屬於政府的某個部門,是有行政級別、有編制的,這對人才的發展、對創新是一種束縛。如何與當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相適應?那就是要加快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把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釋放出來。  其次是就業方面的問題。
  • 財政部通知中央預算單位明年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說明了2011年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有關事項。通知全文如下:  關於中央預算單位2011年深化國庫集中支付     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     財庫[2010]138號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
  • 時間單位和距離單位
    年與光年,一個是時間單位,一個是距離單位。年的時間單位僅限於地球公轉區域,離開地球公轉區域,太陽系、銀行系,年的時間換算都是不成立的,光年的距離單位可能也只是科學理論上的假設。地球往返的時間思考,天上一日,地上千年,也只是一種假設和神話傳說,真正的情況可能要比想像的更加複雜。人類登上太空和月球,宇宙飛行器著陸火星,中國大山深處的天眼,外太空到底是怎樣一種情形。
  • 國際制單位改革了,你的體重會因此減少嗎?
    國際單位制修訂2018年11月16日,世界科技界將齊聚法國凡爾賽,對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提案進行表決。如果提案被通過,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中的4個,即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將全部改由自然常數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