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皓洋 實習生 劉俊
「呂老什麼時候再來給我們上課啊?能不能留一個您的聯繫方式呀?」9月25日,樂山市五老志願者呂仲榮在樂山市實驗中學給七年級九班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航天知識講座。孩子們聽得意猶未盡,期待著呂仲榮下一次的講座。
今年已經84歲高齡的呂仲榮是第八屆「四川關愛明天十佳五老」評選活動的候選人之一。1997年的春天,剛從航天部火工技術研究所退休的呂仲榮回到家鄉樂山定居。「我一回來,關工委的老同志就找到我,邀請我加入。」呂仲榮回憶道,「當時他們對我說,關工委很缺航天領域的五老志願者,希望我能根據自己的經歷,給市裡的青少年學生開些科普講座。」「我說,那我試試看吧。」沒想到這一句話,竟然讓他在關愛崗位上幹了23個年頭。
「有範兒」的航空航天報告,吸引大批青少年粉絲
呂仲榮是原航天部航天火工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兼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先後在廈門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後來調航天系統從事科技工作。在完成我國「洲際飛彈、潛射飛彈、同步軌道通信衛星」 國防科研生產任務中,成就顯著,正是航天領域五老志願者的不二人選。
呂仲榮至今已為青少年開展航空航天科普講座200餘場。講座從以「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到「楊利偉乘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遨遊太空」再到「從大飛機C919看我國航空事業發展」。從不因循守舊,總是結合時事,輔以自己在航天系統的經歷,通過大量的圖片、翔實的數字,運用與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實例,深入淺出,新穎活潑,特別「有範兒」,很受青少年的喜愛。
「現在的青年學生,真是很可愛的。」談及宣講時的情形,呂仲榮笑彎了眼,「有時候講完了,這些孩子還會排隊讓我給他們籤名,甚至有讓我直接籤在衣服上的。」偶爾,呂仲榮也會遇到告訴他自己將來有志於航天事業的學生。「我總是告訴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
「有趣味」的航模培訓,給青少年心中種下藍天孟
以航模特長生身份進入樂山一中就讀高中的文尚元,組建了學校的航模團隊,專門針對航模進行各種研究,並在高二這年成立了自己的航拍公司,拍攝的微電影《美麗樂山》獲得全國微電影比賽一等獎。這一切都離不開呂仲榮的啟迪。
從2011年至今,呂仲榮為航模比賽參賽隊員開展了六屆航模培訓。航模培訓除了飛行知識、無人機操作等專業航空知識普及課程,還有寓教於樂的航模製作、無人機越障比賽等實踐操作等課程,既動腦又動手,課程生動有趣,參與活動的青少年不僅學習到了航空知識,還體驗了飛行器的製作和操作,在青少年的心中種下了一個藍天夢,為他們揭開了飛行領域的神秘面紗,插上了飛天的翅膀。
「有看頭」的科普專欄,為青少年點亮科學的夢想
自學電腦,主編專欄,沒有什麼是呂仲榮不能學、不能做到的。專欄近二十年共出刊約180餘期,受益青少年達數十萬人次,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滿足青少年對現代科學技術的了解欲望,喚起青少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熱情,在廣大青少年群體中營造了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
1953年,呂仲榮考取北京礦業大學機電系,由於家境困難,去北京的路費都是向政府申請資助的。他回憶道,「為了省錢,買了兩斤便宜的香蕉和同學當晚飯,留下坐公交的車費,在北京前門火車站睡了一晚。」「不平坦」的求學經歷讓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日軍空襲的親身經歷讓他對黨和國家充滿熱愛之情。呂仲榮作為一位從顯赫崗位退休的科研工程師,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只講奉獻不提條件,一張老年公交卡陪伴他走遍樂山市的大中小學校和街道社區製作科普專欄、開展科普報告,20多年來堅持自己來自己去,風雨無阻,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發揮餘熱、傾情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