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幻想——一艘載有流浪狗的太空衛星

2020-11-19 文史類小茶館

美蘇冷戰時期,蘇聯為抵禦美國核武器優勢,維護自身的國家安全,蘇聯舉全國之力大力發展遠程彈道飛彈。1956年,蘇聯成功研製並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這讓美國芒刺在背,美國總統艾森豪正式批准成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推動水星計劃,美蘇太空競賽開始。

美國於1957年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但該衛星在軌工作只有22天,就在大氣層中燒毀。蘇聯緊隨其後就發射了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這顆人造衛星是第一個攜帶動物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但是沒有回收計劃。

當時蘇聯科學家們考慮到前期技術的不成熟和風險係數極大,就不得不考慮了用動物代替人類進入太空的計劃。於是在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前期科學家們就找到一隻流浪雌犬,並給它取名為萊卡,科學家們認為流浪犬比家犬更能忍受太空站極端而殘酷的環境,而且雌犬被用於事業是因為它們的性情和它們不需要抬腿排尿的生理習慣。當萊卡被科學家們選中之後就開始了大量的訓練,包括長時間的站立、穿太空服、被放入發射中的火箭模擬器等等,使得萊卡能夠適應太空艙中的狹小空間。1957年,萊卡搭乘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成功進入了地球軌道,這也是地球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然而這對於只有三歲的萊卡來說,是一個有去無回的終極旅程,由於科學家們的技術有限,並沒有計劃衛星返回技術,這使得萊卡註定無法回到地球。直到2002年,當時的科學家們公布了萊卡真正的死因,萊卡被綁在座位上,牢牢地鎖住,太空艙內原本設定的溫度超過15°時,將會又風扇自動為其降溫,但是發射不久以後就發現艙內溫度不斷上升,降溫的風扇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在發射幾小時以後,地面人員就再也無法接收到萊卡的生理數據。這也就是說在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在發射後的幾個小時,萊卡死於高溫和恐懼 。在太空飛船分解後,萊卡永遠的留在了太空,成為了人類航天歷史上的一個英雄。但是對於萊卡來說,也許地球上的流浪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前蘇聯曾將3歲流浪狗送入太空,為什麼63年後它還在太空流浪?
    人類第一次實現太空旅行發生在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飛船搭載著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在太空長達108分鐘的旅行,至此人類終於實現了太空夢。可是人類人類之所以能夠登陸太空,還得感謝一直流浪狗,而這隻流浪狗在63年後的今天依舊流浪在太空軌道上,也許不會有回到地面的那一天了。那麼,為什麼一直流浪狗卻被人類永遠記住呢?
  • 作為一隻流浪狗,它被蘇聯強行送入太空,現在狀況怎麼樣了?
    除了科學家之外,普通人也都對太空充滿了好奇之心。尤其是在人類剛開始掌握了基本的探索太空的能力之時,很多人便常幻想著有一天能進入太空,好好欣賞一下太空中的景象。甚至曾幾何時,美國還就自己人和蘇聯人誰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這樣的問題向蘇聯相關部門發出過「詢問」。只是誰也沒有想到,蘇方給出的答案竟然既不是蘇聯人,也不是美國人,而是一隻名叫萊伊卡的來自蘇聯的流浪狗。
  • 第一個上太空的地球生物,流浪狗「萊卡」
    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並運行成功後,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急於表明蘇聯對太空的控制。1957年11月7日是布爾什維克革命40周年紀念日,這為蘇聯的另一次成功發射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赫魯雪夫要求進行一次震撼世界的「太空奇觀」。於是,在送入太空的包裹中,有枚包裹裝著一隻三歲小狗,最不可能出現在包裹裡面的這隻狗狗就是萊卡。
  • 首個升上太空的流浪狗,至今還在浮在宇宙,莫斯科為它設立紀念碑
    在科技發展的步伐下,人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太空的探索,古人就曾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和「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蔚藍浩瀚的宇宙,一直囊括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幻想。從讀書之時,我們便對太空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宇宙太空也從未停止過發散它的魅力。當然引人入勝的不只是浩渺的星辰,更是星辰中的萬千的變化。
  • 62年前俄羅斯為實驗太空飛行器,讓流浪狗第一個上太空,結果如何?
    現在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世界各國像是比賽一樣,爭先恐後往太空當中打衛星,有一些衛星是真正可以為地面的工作起到輔助作用,有一些衛星則是提前布局,想要多探測一些未來能用到的先進數據,這些都無可指摘。例如62年前,俄羅斯為了實驗太空飛行器的安全性,就想辦法讓流浪狗第1個上太空,那麼這條名垂青史的太空狗,最後的結果如何呢?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秘,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空。一望無垠的天際,到底是什麼樣子,夜晚仰望星空,那些一眨一眨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樣的面孔?人類是渺小的,要想見識宇宙的神秘,必須主動邁出一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在做足了準備之後,終於向地球之外探索了,這是裡程碑的一步。
  • 63年前被送往太空的流浪狗,現仍漂浮在地球上空,它是人類英雄
    ,建立了很多的太空空間站,才開始摸索真正的宇宙是什麼樣的。但要說起世界上第一個登錄太空的,其實並不是人類,而是一隻狗,那是在63年前,蘇聯將一隻流浪狗送進了太空,現在都還飄浮在太空中,它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英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紀念那些為太空做出貢獻的動物們!流浪狗也成為航天英雄
    但第6次任務就沒那麼幸運了,一隻「準備執行任務」的狗叫剝皮(Bobik),意外在送進火箭之前落跑,科學家趕緊臨時在餐廳附近抓了1隻流浪狗代替,取名叫ZIB(意指當剝皮的替身),這次任務升上100公裡的高空後,ZIB平安回地球。
  • 全世界最孤獨的流浪狗,被送上太空做實驗,至今未能返回地球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世界上最孤獨的流浪者,它被人類送上太空做實驗,不幸的是,至今都未能返回地球。它是一隻名為萊伊卡的流浪狗,經常穿梭於垃圾桶之間,生活雖然艱辛,但是卻也頑強的活著。萊伊卡通過了一系列的檢測,最終成功的成為一名動物太空人,參加了蘇聯的太空敢死隊。之所以選流浪狗為敢死隊成員之一,是因為科學家認為流浪狗的心理素質和生理承受壓力更強,更能忍受太空中殘酷和極端的環境。
  • 送上太空的流浪狗:漂浮於地球上空已63年,它是人類的英雄
    所以,把人送到太空一直被視為重要的航天技術。讓很多人意外地是,成功第一個到達外太空的地球生命不是人,而是一條狗。徵服太空的英雄為了探索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可行性,前蘇聯航天局走在了太空航天史的前沿。當時,航天技術還不夠成熟,將寶貴的航天員送上太空是極其冒險的行為。於是,前蘇聯航天局首先將航天飛行的技術在動物身上做實驗。
  • 63年前被送上太空的流浪狗,漂浮於地球上空,是英雄還是悲哀?
    在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就已經在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之下發射成功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雖然此次衛星上尚未搭載任何生命,但是卻開啟了關於人類太空探索的新篇章。在前蘇聯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美國也在緊鑼密鼓地追擊著。
  • 首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命,竟是只流浪狗,它的結局被隱藏了45年
    早在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就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的世界上第一個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世界第一個個宇宙飛船「東方1號」,進入離地面181~327千米的空間軌道,從此開啟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新時代。
  • 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功臣——蘇聯流浪狗?它們還是太空功臣
    在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飛船發射成功後,赫魯雪夫要求人們在一個月內將一隻狗送入太空。萊卡是一直在莫斯科街頭尋找食物地雌性混種流浪狗,它被蘇聯航天局的員工抓獲後,被光榮卻不幸地選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狗。萊卡離開地球以後,蘇美的太空競賽並未停止。
  • 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成了英雄,但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卻只能慘死
    當人們提及「流浪狗」時,都會率先想到什麼呢?是骯髒,是狼狽不堪、可憐兮兮,還是脾氣怪異呢,總之都不會是稱讚它們的詞彙,因為人們不知道流浪狗也能成為英雄。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前蘇聯為了確定人類真的能夠進行太空之旅,他們選擇了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為人們探路,而結果顯然也不負眾望。但是萊卡這次的旅途註定是悲慘的,很多相關人士透露,根據蘇聯實驗室的人員在萊卡身上安裝的監視器顯示,萊卡早就在發射衛星的那一刻被發射時產生的震蕩與熱度夾擊成了熱狗,並非如外界流傳的「萊卡在太空上度過了浪漫刺激的一周才慢慢死去」那般。
  • 最著名的太空犬「萊卡」,為了人類的太空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為了實驗讓人類登上太空的夢想,1957年,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隨著蘇聯「伴侶2號」人造衛星升入太空,成為了第一隻進入地球軌道的動物它曾是一隻無家可歸的流浪狗,能被選中第一個進入太空,對於它不知道是有幸還是不幸,看著它的照片有些心酸,它也許不會知道它要去那裡,要幹什麼。當時的實驗人員在最後給它告別時流淚了,內心的自責讓他請求萊卡原諒他們的無情和殘忍。
  • 63年前被送上太空的流浪狗,如今仍漂浮於地球上空,是人類的英雄
    然而,地球上最先進入外太空的生物並不是人類,而是一條流浪狗,它比加加林還早4年進入太空。這條流浪狗叫做「萊卡」,1957年11月3日就被人類送上了太空,如今其遺體和當年的太空艙仍滯留於地球軌道,在太空中漂浮了63年之久,可謂是全人類的英雄。
  • 第一條進入太空的狗子,萊卡。本是一條流浪狗
    Sputnik 2 的主要任務是將一名活著的乘客送到太空,工程師選擇狗作為乘客,因此開始尋找合適的狗。他們從莫斯科街頭撿到一隻三歲的流浪狗,把她帶回總部,起名為萊卡。科學家選擇使用流浪狗,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動物已經學會忍受極度寒冷和飢餓的狀況。
  • 衛星抓衛星,史上第一次!私人公司捕獲太空墓地軌道衛星
    你以前可能聽說過太空中的衛星被反衛星飛彈擊中,碎片滿天飛,嚴重影響太空安全的案例,卻從未聽說過墓地軌道上的衛星不能使用了,派飛船上去修理,然後又重新投入使用的故事。最近,一家名為諾斯羅普·格魯曼的私人公司(Northrop Grumman),就開了這樣一個先河,派出一艘機器人飛船,為英特爾衛星公司修復了一顆通信衛星,並將其重新定位在新的軌道上。
  • 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在太空中漂浮了63年,為科學奉獻寶貴生命
    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真正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那時的人類,對太空充滿了無知與敬畏,迫切的想要探索外太空,因為沒有人知道太空會有怎樣的危險,因此只能尋找一隻動物代替人類前往太空。
  • 第一個進入宇宙的生物,竟是一隻流浪狗?它後來怎樣了?
    科學家對這隻流浪狗進行了嚴格的訓練雖然目前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各個國家已經運送了很多太空人進入太空,但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不過才幾十年,在科技才剛剛起步的時期,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是淺顯的,因此科學家也不敢貿然將人類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