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鄭燮《詠梧桐》載: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來沒有間斷過,浩瀚無比的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人類太渺小了,只是滄海中的一星點,在古時候人們沒有科學技術的輔助,對於天上的東西了解不多,於是就有了剛開始的神學,後來人類逐步發展,對於太空有了一定的了解,建立了很多的太空空間站,才開始摸索真正的宇宙是什麼樣的。
從此每個國家都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比如在2003年10月15日這天,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日子之一,在這一天我國太空人楊利偉順利乘坐飛船進入太空,從此中國對宇宙的探索勢不可擋。但要說起世界上第一個登錄太空的,其實並不是人類,而是一隻狗,那是在63年前,蘇聯將一隻流浪狗送進了太空,現在都還飄浮在太空中,它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英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那是在1957年11月3日,蘇聯為了人類能夠順利進入太空,所以就選了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作為第一顆飛向太空的生命,那個時候蘇聯的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已經發射,萊卡從此就從流浪狗成為了一個英雄。它的任務巨大,科學家們為它配備了一個傳感器,希望能夠隨時監測萊卡的生命特徵,還在萊卡的身上放置了一個攝像頭用來記錄它的日常。但是當時萊卡並不知道它即將面臨的是什麼挑戰,在太空中萊卡會面臨比地球還要多的困難,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生命危險,雖說那個時候計劃的是萊卡在太空待一周,完成一周的飛行。但是那個時候人類剛剛涉足,沒有足夠先進的技術讓萊卡重新返回地球,這無疑是一個一去不復返的旅途。
就這樣萊卡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它的旅途,然而結果卻比科學家們預想的要壞的多,飛行了幾小時之後萊卡就受不了高溫以及過度震動而死去了。在火箭和衛星分離的時候,周圍的溫度極速上升,周圍的噪音也讓萊卡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在五個小時之後萊卡最終堅持不住倒下了,從此太空中就從此留下了萊卡。
從萊卡的生命特徵顯示,它當時的心率比平時增加了近兩倍,可想它在飛行過程中承受了怎樣的折磨,毫不誇張地說,連死去的那一刻都是痛苦的。萊卡本來可以有一個很平淡的生活,雖說是流浪狗但是也不至於會有這麼多的痛苦,在萊卡死去之後也引起了人們的譴責,認為這是對於一個生命的不尊重,就算是動物的生命也需要被尊重。
但是科學家們卻有自己的想法,認為這樣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在自然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人類的生命始終是排在動物的生命之前。回顧過去,萊卡的死亡是註定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畢竟那個時候的客觀條件就是缺乏先進的技術,就算能夠在太空中生活,也不能再返回到地球,後來人們還將萊卡稱為是「太空英雄」。
萊卡自然也值得被這樣稱呼,因為萊卡給人類帶來了精密的數據以及監測的保證,這對於人類探索太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也因為萊卡的犧牲,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邁了很大一步。至今萊卡的身體都還停留在太空中,為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萊卡最終活在了人們的心中,人們紛紛表示對它的悼念,即使它是動物,也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尊重。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好的是直到現在人們擁有了更多的經驗,也希望像萊卡這樣的悲慘的故事不再重來,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什麼生物都是一樣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參考資料:《詠梧桐》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