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人們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逐漸變成了現實,比如說克隆羊的出現,比如說人類登上月球等等。在科技發展的步伐下,人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太空的探索,古人就曾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和「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蔚藍浩瀚的宇宙,一直囊括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幻想。
從讀書之時,我們便對太空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宇宙太空也從未停止過發散它的魅力。當然引人入勝的不只是浩渺的星辰,更是星辰中的萬千的變化。然而面對廣袤無垠的宇宙,人類終究還是脆弱渺小的。
千百年來,我們進行著對宇宙探索,科技在進步,我們對太空的夢想也與時俱進地發展著。1961年,蘇聯航天員加加林首次登入太空,然而他並非是第一個登入太空的生命,在他之前曾經有一隻叫做萊卡的小狗,作為一個平凡可愛的生命卻是第一個登入太空的英雄。它承載著探索太空的巨大責任。但它最終在一去不復返,那麼現在它在太空中過得如何呢?
二戰之後,蘇美兩國便展開了在各個領域的爭霸活動,他們不但要在政治、軍事、經濟上分出高低,也要在太空領域一決雌雄。於是1957年,蘇聯進行了第一次人類登入太空實驗,但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成熟,使得他們不敢貿然將人類送入太空。
於是在發射第二顆人造衛星時,他們便果斷選擇了拿動物做實驗。這次人造衛星實驗上搭載了一隻可愛的小狗,這隻名叫萊卡的小狗就成為了第一個飛入太空的生命。這隻小狗是蘇聯科學家找來的一隻流浪狗。
其實在物種的選擇上,蘇聯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狗是人類經過幾千年馴化而來的,因此比較溫順,並且狗的忍耐力比較頑強。再加上萊卡本來就是獨自一人過著流浪的生活,因此能夠適應孤獨的太空環境。
萊卡的生命無疑是可憐,它並不知道這次衛星實驗對它意味著什麼。在科學家的培育下,它學會了長時間的站立,以及自己穿上航空服。後來科學家還把它關進了狹窄的籠子中,讓它適應太空艙內窄小的生活環境。
它雖然已經脫離了孤苦無依的流浪生涯,但是也並沒有迎來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光,因為它接下來要面臨的是地球上最危險的殘酷實驗。在萊卡被送入太空之前,科學家們還在它身上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科學家們給它配備了傳感器,用於實時監控它的生命跡象,便於為人類提供登入太空的參考數據。還把它放入一個專門設計的加密膠囊中,讓它固定在衛星內,防止其四處奔跑,影響數據的監測。並且還為它安上了一個攝像頭,來記錄它在太空中的生活作息。
科學家的計劃是將萊卡送入太空一周以後停止實驗,然後在萊卡的最後一頓晚餐時,為它提供一頓有毒的食物。讓它在太空中結束短暫的生命。科學家不打算將萊卡送回地球,不是因為他們太過殘忍,而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不夠完善,送出去的衛星沒有返航系統。讓這個叫萊卡的太空英雄安詳地離開,或許對它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科學家們也有百密一疏之時。隨著振聾發聵的轟鳴聲響起,搭載著萊卡的火箭升上天空,火箭與衛星分離時出現了劇烈的震動,再加上衛星本身和大氣層的摩擦,導致衛星上的隔熱層迅速脫落,艙內的溫度驟然上升。
萊卡在進入太空後不久就狂吠不止,在強烈的震動和高溫之下,飛行幾小時後萊卡就失去了生命。傳感器上的數據顯示,萊卡在太空中心率增加了兩倍,並且各種壓力指標表明,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遭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並沒有安詳的離開。
萊卡就這樣在太空中永遠地離開了。面對這種情況,國際輿論對蘇聯進行了大力的聲討,認為他們這種做法極其殘忍,不尊重生命的平等。當然也有人認為,拿一隻流浪狗做實驗總比把人送到太空去死要強。
現在回想起來,萊卡的一生是孤獨可憐,卻又悲慘壯闊的。由於沒有返航系統,導致這次衛星探索最終肯定會以失敗告終。但是它的生命也是有價值的,它以一隻流浪狗的身份,完成了一次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
它在太空中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吠叫,就像嬰兒的第一聲啼哭一樣,喚醒著冰冷沉默的太空。人們在自己對生命的敬畏之下,就讓萊卡成為了一位太空英雄,它代替人類踏出了探索宇宙的關鍵一步。它為科學家們提供的精密數據,對於人類今天能夠成功進入太空,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萊卡的一小步正是科學探索的一大步。
時至今日,它的屍體依然漂浮在太空中,由於沒有空氣的侵蝕,或許它的屍體能完好無損地保存著。它的貢獻是巨大的,它的犧牲為載人航天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萊卡,就在莫斯科專門設立了一座紀念碑,來懷念它對人類科學探索做出的巨大貢獻。
萊卡雖然壯烈犧牲了,但是它的傳奇並沒有銷聲匿跡,現在莫斯科的街道上依然佇立著那座萊卡紀念碑,每年都有無數人慕名來到這裡,悼念緬懷這隻曾經的太空英雄。
同樣,萊卡身上也傳遞著一種精神,那就是人類不但肩負著對宇宙探索的重任,也要敢於面對宇宙帶來的困難和挑戰,不畏艱難險阻,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精神,才能實現人類對宇宙的最終探索。可以說萊卡點燃了自己的生命,卻照亮了後來的科學發展的前進道路。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