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脫離了叢林法則和弱肉強食的獸性,建立起社會規則後,人類文明就產生了。在漫長的歲月裡,人們一直在追求生產技術的進步,一直渴望探索更廣闊的天地。古人只能靠觀測天文來想像世界的結構,但現代科學出現後,人類對宇宙的實際探索就開始了。
進行太空飛行的人被我們稱為「太空人」,而進行過太空飛行的動物,則被稱為「動物太空人」。事實上,人類並不是首先到達太空的地球生物,第一個到太空的生物是一隻狗,它已經在地球軌道上滯留了62年,因為創造了「第一」,它的名氣很大。
這隻狗的名字叫做「萊卡」。在美蘇全力競爭的年代,誰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最早達成太空飛行成就、結果最成功的一方,而那時候太空飛行的科技手段並不成熟,科學家必須經過謹慎的測驗,才能將人送上宇宙飛船。
第一個載人到達太空、進行繞地球軌道一周飛行活動的宇宙飛船是「東方1號」,它在1961年完成了前蘇聯賦予它的使命。而萊卡的太空之旅比它早了4年,它原本很不起眼,更不知道太空飛行是什麼東西,它只是作為一隻流浪狗,被前蘇聯科學家們選中了。
在同一批的其他流浪狗中,萊卡的表現最「出色」,所以它坐上了「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星,衛星會把它帶到地球軌道上。它坐在太空艙裡,身體周圍裝上了感應器,前面有一個攝像頭,這些東西會把萊卡的心跳呼吸數據和生存情況傳回地面。
不過,這顆衛星並沒有制定返回的計劃,也就是說,萊卡的命運是為航天探索犧牲,為人類的航天活動做「先鋒軍」。原本官方是打算讓萊卡環繞地球生活7天後死亡,因此為它安裝了呼吸所需的氧氣循環系統等,但萊卡的死比所有人預計的都要快。
在升空飛行過程中,萊卡的心率不斷飆升,最後直接達到了平時的3倍,可見它的內心有多驚恐,或者說這次飛行給它帶來了多大的壓力。而且萊卡身上的太空衣隔熱效果也不好,短短5個小時後,萊卡就因為承受不了痛楚而死在了太空艙中。
萊卡成功進入太空的消息轟動了世界,儘管它最終死在了那裡,但這仍然意味著人類探索太空技術的巨大進步。如今62年過去了,萊卡的屍身還在地球軌道上靜靜地漂浮,在它死去的同一年,前蘇聯就發行了紀念它的郵票,後來,莫斯科附近又豎起了萊卡的紀念碑。
其實像萊卡一樣進入過太空的動物不少,蝸牛、老鼠、壁虎都曾經坐上宇宙飛行生物艙,只是並非每一隻動物都能承受外層空間的壓力。萊卡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狗」,被永久地記錄在太空飛行史上,它證明了動物能在微重力的未知效應中活下來,人就更不用說了。之後所有的載人飛行航空實驗,都站在了萊卡飛行之旅打下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