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過去了,世界上第一隻上太空玩耍的狗,還沒脫離地球軌道

2020-08-14 史話人物

如果說有什麼事業,最為刺激驚險,最為神秘莫測,也最受到萬人矚目,那麼一定是航空航天工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也會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就越來越狹隘,截止到2016年,全世界已經有528個人上了太空,然而對比起世界上70億人口,不得不說還是太少了。而在人類之前,實際上也有不少動物們,領會到了宇宙的魅力。



1946年2月20日,美國在獲得德國的v-2飛彈技術後,利用這種火箭,將玉米、黑麥和一批果蠅送上了109公裡高的真空地帶,來觀察太空輻射對地球生物的影響,他們也成為了第一批上太空的生物。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則是世界上第一隻上太空玩耍的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宣布了人類航天進入了新的時代,然而美蘇之間的航空角逐,也就徹底展開。


為了能夠搶先一步發射載人航天飛船,在衛星發射不久後,蘇聯開始了載人工程的計劃和實驗,最終科學家們決定,在一個月後,就將一隻狗送上去,來模擬人類遇到太空環境所遇到的問題。


選擇狗的原因,有很多種,首先狗的是哺乳動物,器官和人組成基本相似,其次它溫順聽話,同時個體較小,不會佔用太多空間,最終,研究人員確定了名單,一隻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狗「萊卡」成為了這個幸運兒。它將會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觀光的哺乳動物。

研究人員在萊卡的身體表面和皮下安裝感應器,用於檢測它的心跳和呼吸,而萊卡所待的地方,是專門為它設計的加壓密封艙,固定在火箭的頭部,艙內還有一個攝像頭。


搭乘萊卡的飛船,將會在57年11月3日起飛,進行長達7天的飛行任務,那麼萊卡的命運將會如何呢?這個問題引發了不少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擔心,不過當時的蘇聯表示,在完成七天的任務後,小狗萊卡會吃下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然後沒有痛苦的睡著並且離開這個世界。

最終這顆衛星完美發射,並且來到了距離地面1600km的高空,但是萊卡是否如同官方結局一樣呢?


很遺憾的是並沒有,到了2002年,參與前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發射的俄羅斯科學家馬拉山科夫告訴記者,萊卡實際上沒有存活七天,他在上天短短幾個小時後,就因為驚嚇和中暑衰竭而去世,原來安裝萊卡艙室的隔熱板出現了問題,上升後沒過多久,萊卡就成為了一隻「火燒狗」,而它身體的一起表示,這只可憐的小狗在去世前,忍受了很大的痛苦。

截止到如今,63年過去,萊卡依然在軌道上漂泊,和衛星成為了環繞地球飛行物的一部分,還沒有脫離地球軌道,因為太空沒有微生物,因此萊卡的遺體,倒也不會損壞。

而它的犧牲,也為後來的航天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人們也會永遠記住它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第一隻登上外太空的小狗,63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美蘇冷戰時期,人類邁出通往太空的第一步,讓很多人知道了進入太空第一人是來自蘇聯的加加林,但其實在他之前,蘇聯安全實驗室已經派出了一隻小狗成功登上了太空,萊卡就是第一隻登上外太空的小狗,如今63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 蘇聯曾把一隻3歲狗狗送去太空,63年過去,它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前言1961年4月12日,人類第一次成功實現了太空旅行,標誌著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更近了一步。事實上,對於浩瀚星辰的嚮往與探索並不僅僅是現代人的想法,古人也對除地球以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只不過,所有的相關進展都始於上個世紀。
  • 世界上「最偉大的狗」在太空中漂浮了63年,是偉大的航天英雄
    漂浮太空63年,它是是銀河系中最孤獨的「太空狗」。這個來自前蘇聯的「太空第一狗」萊卡比「太空第一人」尤裡·加加林更早進入太空,是第一個活著環繞地球軌道的狗,卻也是第一個死在那裡的地球動物。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 第一個到太空的生物其實是一隻狗,它已經在地球軌道上滯留了62年
    進行太空飛行的人被我們稱為「太空人」,而進行過太空飛行的動物,則被稱為「動物太空人」。事實上,人類並不是首先到達太空的地球生物,第一個到太空的生物是一隻狗,它已經在地球軌道上滯留了62年,因為創造了「第一」,它的名氣很大。這隻狗的名字叫做「萊卡」。
  • 第一隻上太空的狗,永久滯留地球軌道上,死亡真相卻被隱藏45年
    而在人類進入太空的歷史上,第一個被人類送入地球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隻狗,很多人可能難以置信,為何不是人,但這就是事實。這隻狗名叫「萊卡」,並且這是一隻流浪狗,但是它的命運並不是屬於「流浪」屬性,而是成為了人類的實驗品。
  • 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在太空中漂浮了63年,為科學奉獻寶貴生命
    在浩瀚宇宙中,有一隻狗漂浮了63年之久,它也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航天英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這隻狗的故事。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真正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那時的人類,對太空充滿了無知與敬畏,迫切的想要探索外太空,因為沒有人知道太空會有怎樣的危險,因此只能尋找一隻動物代替人類前往太空。
  • 62年前,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萊卡」,怎樣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漂流
    2011年,莫斯科一支名叫Powder! Go Away的樂隊創作了作品《萊卡還想回家》,用以紀念萊卡,也許很多人誤以為萊卡是某個人的名字,事實上萊卡是世界上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也是一隻永遠流浪在地球軌道的「流浪狗」。
  • 這隻狗成功登上外太空,幾十年過去了,它仍然在地球軌道流浪
    萊卡是一隻不一般的狗,三歲之前一直是流浪在街頭,三歲之後被抓到了莫斯科郊外的航天研究所,當然它並不是唯一一個被抓到這個研究所的流浪狗,在當時還有另外9隻和他年紀相差不大的狗共同生活。脫離了街頭生活的萊卡和夥伴終於可以享受到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接受一些訓練,最終表現最為優秀的萊卡被選中,成為了第1次成功登上外太空的狗。如今從1957年被發射升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徠卡仍然在地球軌道上流浪。
  • 紀念日 | 看哭了...第一隻飛上太空的「太空狗」,卻再也沒有回來!
    流浪狗「萊卡」是1957年11月3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28分,乘坐前蘇聯人造衛星升空,卻再也沒有回來。目前它的屍體與當年的太空艙還滯留在地球軌道上。一部近9分鐘的  動畫短片《太空狗萊卡 》描述了他孤單的單程太空之旅▼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引言「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這是來自於漢代《十五從軍徵》中的詩句,讓作者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當時是「雉」從梁上飛,2000年之後居然還有「狗」可以飛入太空。冷戰期間,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綜合國力和意識形態都是美蘇兩國競爭的對象。
  • 蘇聯曾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引言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這是來自於漢代《十五從軍徵》中的詩句,讓作者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當時是「雉」從梁上飛,2000年之後居然還有「狗」可以飛入太空。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進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人類,而是一隻狗。,為了儘可能保障航空航天的安全,動物們成了先驅者,蘇聯安全實驗使用的動物就是狗,加加林在升空之前也說過一句非常不體面的話: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狗叫「萊卡」,它是一隻流浪狗,在3歲時,萊卡在街頭被抓住了,它被帶到了莫斯科郊外航天和天空醫學所,和它一起被抓來的還有另外9隻年齡相差不大的狗。
  • 第一個上太空的地球生物,流浪狗「萊卡」
    那是在1957年,蘇美兩國之前的航天競賽剛剛開始進入加速階段。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並運行成功後,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急於表明蘇聯對太空的控制。1957年11月7日是布爾什維克革命40周年紀念日,這為蘇聯的另一次成功發射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赫魯雪夫要求進行一次震撼世界的「太空奇觀」。
  • 送上太空的流浪狗:漂浮於地球上空已63年,它是人類的英雄
    所以,把人送到太空一直被視為重要的航天技術。讓很多人意外地是,成功第一個到達外太空的地球生命不是人,而是一條狗。徵服太空的英雄為了探索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可行性,前蘇聯航天局走在了太空航天史的前沿。當時,航天技術還不夠成熟,將寶貴的航天員送上太空是極其冒險的行為。於是,前蘇聯航天局首先將航天飛行的技術在動物身上做實驗。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再也無法返回地球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和蘇聯在技術上的較量、發展速度令世界驚嘆不已,他們只看到了兩國之間的表面競爭,而忽視了背後的競爭。像這條曾經被送進太空的狗,今天還在太空裡遊蕩,再也沒有回到地球的可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當年,蘇聯將一狗送入太空實驗,62年過去依舊沿著地球軌道流浪
    --雷鋒幾千年來人類一直有著飛天的夢想,當人們看到天空上飛翔的鳥兒的時候,鳥兒震動的翅膀在他們心中激起了陣陣漣漪,於是他們心中已然有了一個飛行的夢想。千年過去了,萊特兄弟出生了,於是給世界帶來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實現了人類長期以來的夢想。
  • 63年前被送上太空的流浪狗,如今仍漂浮於地球上空,是人類的英雄
    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發展航天事業已成為整個人類文明往前躍進的重中之重,世界各國也都在航天領域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財力,即使付出任何代價也要把人類的太空人送上太空,以更好地探索我們頭頂上這片虛無縹緲的宇宙。我們都知道,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個離開地球進入太空的人。
  • 它被前蘇聯送上太空,被稱之為第一隻"天空狗",後來怎麼樣了?
    在前蘇聯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國家的科學家為了順利完成人類登月的目標,就在技術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將一隻狗送上了太空。那麼,這隻被譽為人類歷史上首次進入太空的&34;,後來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可以說,在這樣一隻智商較高的狗的幫助之下,蘇聯首次搭載生物進入太空的實驗也有了一定的成功基礎。
  • 那些去過太空的動物,一隻名叫萊卡的狗,現在還在飄在太空中
    ,一個月後,蘇聯計劃發射第二顆,同時衛星上還搭載一位特殊的「乘客」——小狗萊卡,它是第一個飛上太空進入地球軌道的地球生物。根據現有資料,這隻名叫萊卡的小狗並不是專門用來做實驗的,它其實只是莫斯科街頭的一隻流浪狗。為了成功實現這次的載狗航天飛行,前蘇聯的科學家們在萊卡身上安裝了感應器,用來測量它的體溫和心跳,進入太空後,這些數據就會自動傳回地球,供科學家們分析研究。科學家們將萊卡放入一個專門為它設計的加壓密封艙內,固定在火箭的頭部,還放置了一個攝像頭對準萊卡,以便記錄它的動態。
  • 天問一號即將跨越2億公裡,卻還沒脫離地球軌道,第一步還很漫長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於2020年7月23日,至今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70多天,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10月1日的消息,截至止到10月1日零時,天問一號已飛行路程約1.88億千米,距地球2410萬千米,飛行狀態良好,這時間距離今天(10月7日)已經又過去一周,天問一號飛行的路程即將跨越2億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