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簡介:為載人航天鋪路的小狗Laika的故事。
那是在1957年,蘇美兩國之前的航天競賽剛剛開始進入加速階段。在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並運行成功後,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急於表明蘇聯對太空的控制。1957年11月7日是布爾什維克革命40周年紀念日,這為蘇聯的另一次成功發射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赫魯雪夫要求進行一次震撼世界的「太空奇觀」。於是,在送入太空的包裹中,有枚包裹裝著一隻三歲小狗,最不可能出現在包裹裡面的這隻狗狗就是萊卡。
在美國人確定萊卡名字前,萊卡有好多綽號,美國媒體稱她為「Muttnik」。圖源:NASA
萊卡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流浪三年,因為流浪狗「好鬥」的天性和忍受極端溫度和飢餓的能力,流浪狗被這項太空任務收養了。萊卡因為她的性情溫和、個頭小、體重約5公斤(11磅),而從其他流浪狗中脫穎而出。萊卡的飼養員弗拉基米爾.雅茲朵夫斯基(Vladimir Yazdovsky)稱她安靜而迷人。
萊卡並不是第一隻被送入太空的狗,美國和蘇聯過去都曾將動物送入亞軌道飛行,另外兩隻狗『Mushka』和『Albina』也接受了史普尼克2號發射的訓練。徠卡和其他狗開始了一段緊張的訓練之後才開始了這次備受期待的飛行。在訓練期間,他們被關在越來越小的籠子裡,為進入太空飛船做準備。萊卡被訓練使用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特殊凝膠,這種凝膠將作為她在飛行期間的食物。萊卡還被放置在機器裡,用將在發射過程中感受到的噪音和加速度刺激她。
宇宙飛船本身也同樣是為乘客準備的,雖然只有四周的時間來建造飛船,但它配備了各種各樣的裝置來保持萊卡的生命。房間裡有一個用來吸收二氧化碳的氧氣發生器,一個溫度激活的風扇,飛船裡面有足夠的凝膠狀食物,足以讓這隻狗活上7天。
另外兩隻狗 『Mushka』 和『Albina』也接受了史普尼克2號發射的訓練。圖源:美國宇航局
最終,萊卡被選中了,而『Albina』是後備犬,Mushka是控制犬,所有的動物都安裝了檢測心率和血壓的感應器。然而,當時脫軌技術還沒發展出來,沒有人認為萊卡會倖存下來。在萊卡被放入宇宙飛船之前,她在一位科學家家裡享受了最後一天的自由,這位科學家帶她回家並和他的孩子們一起玩耍。
萊卡於1957年10月31日被安置在衛星上,並安裝了控制她移動的安全帶和鏈條。萊卡可以在史普尼克2號裡站立、坐下和躺下,但她卻無法轉身。11月3日凌晨,發射終於開始了,但出現了一些緊急問題。萊卡的心率從發射前的每分鐘103次跳到了每分鐘240次,而她的呼吸速度幾乎快了四倍。至關重要的是,史普尼克2號的鼻錐核心的吸盤沒有分離,導致熱控制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溫度上升到40攝氏度。雖然萊卡的脈搏在5到7小時後慢慢恢復正常,但她已經死了。
發射六天後,1957年11月10日,史普尼克2號衛星便用盡了電池,停止了傳輸數據。 最後於1958年4月14日,衛星在軌道上162天後重新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燒毀。
關於萊卡死因的報導多年以來一直相互矛盾,當時,前蘇聯官方公布了一個萊卡命運的「官方」版本:萊卡完成了長達一周的飛行任務,到達離地球1600km的高處;按照計劃,它在吃了最後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後安靜地死去。然而,真相最終浮出水面——萊卡會死在飛機上這一事實在動物保護組織中激起了憤怒的浪潮。儘管這項任務的倫理正當性在今天仍有爭議,但萊卡為人類探索太空鋪平了道路。
作者: Gemma Lavender
FY:司錚昊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