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範並促進我國幹細胞治療研究,保證幹細胞製劑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在現階段國際上已取得的有關幹細胞生物學知識、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進展和細胞產品質量控制技術的基礎上,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規範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了《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以下簡稱《指導原則》),經反覆研討修改後已形成徵求意見稿,並於2013年3月在全國徵求意見。現將有關問題解讀如下:
一、背景情況
近年來國內外以幹細胞為主的細胞治療研究發展迅速,在治療退行性疾病、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及移植物排斥反應、肝硬化、糖尿病等領域已啟動了多項臨床試驗研究。作為新型治療手段,對幹細胞製劑的安全有效性需進行全面地研究和評價,製劑質量也直接決定著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幹細胞製劑的研發需經過製備、質量控制、臨床前研究(體外及體內試驗)到臨床試驗的全過程。然而,我國現階段尚缺乏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的相關技術指南,難以正確引導和規範幹細胞製劑的相關研發工作。
二、基本原則
本《指導原則》的起草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則:
1. 遵循科學性原則,以風險控制為主要考慮點:在體現科學性方面,本《指導原則》儘可能地整合現階段幹細胞生物學、臨床治療研究和細胞質量控制研究的新進展,確保起草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在對幹細胞治療相關風險因素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之上。
2. 參照細胞治療及生物製品相關指導原則:在產品的複雜程度上,幹細胞製劑類似新生物技術產品,但較之更為複雜。作為細胞產品,其質量要求應基本符合WHO建議的有關生產用細胞基質的質量要求。本《指導原則》主要基於這一指導思想,在具體內容上,主要參考了國家藥監局2003版《人體細胞治療研究和製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中國藥典、WHO、歐盟、美國FDA及ICH有關細胞和生物製品研發的相關指導原則及參考文獻。
3. 體現適用性原則:本《指導原則》是一種適用於各類幹細胞製劑的指導原則,因此在起草每一章節的內容時,主要考慮各類幹細胞製劑的共性內容,避免特性內容及過於具體和細化的要求影響了本指導原則的廣泛適用性。
4.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制定本《指導原則》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穩步推進我國幹細胞研究向前發展,因此在考慮國內目前幹細胞研究技術水平及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同時著眼於發展,以便使該《指導原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三、主要內容
本《指導原則》共分五個部分,即前言、幹細胞製劑的質量控制、幹細胞製劑的臨床前研究、名詞解釋和參考文獻。前言部分簡要地介紹了幹細胞及幹細胞治療的基本概念、國內外幹細胞治療研究的概況、幹細胞製劑研發的基本程序和原則。第二、三部分是本《指導原則》的主體部分。名詞解釋是對本《指導原則》中出現最頻繁或較難理解的名詞給出的中文解釋,同時提供了相應的英文對照。參考文獻中列出了起草本《指導原則》時所參考的主要文獻。
幹細胞製劑的質量控制方面由4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幹細胞的採集、分離及幹細胞(系)的建立」,提出了對細胞供者的要求,總體原則是從源頭上確保幹細胞無病原微生物汙染和明顯的遺傳性致病因素;其次,提出了在製劑製備階段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細胞製劑的製備」,提出了對幹細胞培養基、滋養層細胞的質量控制和對製備工藝管理及驗證的要求。第三部分是「幹細胞製劑的檢驗」,該部分提出了製劑檢驗的基本原則、質量檢驗和放行檢驗的主要內容,以及質量覆核要求;第四部分是幹細胞製劑的質量研究,其主要考慮是,根據幹細胞學科的不斷發展,幹細胞製劑的研發人員和細胞質量控制研究的專業人員,應不斷地擴展對幹細胞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穩定性研究,不斷地提高對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的技術能力。
幹細胞製劑的臨床前研究由兩部分組成,主要是在臨床前研究階段對幹細胞製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研究和評價。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由於現階段國內外幹細胞研究尚處於探索和發展階段,技術上也不夠成熟,而且我國以往缺乏針對幹細胞製劑的技術指導原則,因此本指導原則暫作為試行文件發布,今後將根據執行情況適時進行進一步修改、充實和完善。
(二)對幹細胞質量檢驗和質量研究的不同考慮:幹細胞製劑質量檢驗中所列出的內容,主要是基於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對幹細胞製劑質量的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國細胞質量專業檢驗機構能夠開展的內容提出的,同時兼顧了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一般應作為必須完成的檢驗工作;而幹細胞製劑質量研究中所列內容,主要是鼓勵研發人員和專業質量檢驗機構針對目前有關幹細胞質量存在認知上的疑難或是深層次的科學問題進行研究,以建立新的針對幹細胞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穩定性的檢驗技術,現階段暫不考慮將其作為常規質量檢驗內容。
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