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紙電池:竟然是由細菌提供能量!

2020-12-01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紙電子,是最近剛剛興起的一項前沿創新技術。然而,賓漢姆頓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存在於一張紙上,由細菌提供能量的電池。今天,John一邊帶大家走近紙電子技術,一邊了解這項創新發明。

(圖片來源於:Seokheun)

先從紙電子說起

紙張,是我們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從紙幣到紙巾再到書本,都不開紙。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然而,紙張和電子又會有什麼聯繫呢?

目前,很多電子設備正在擺脫過去僵硬笨重的形象,走向柔性、可摺疊、輕量、生物可降解的新形態。然而,紙張正好具備了這些特性,而且也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同時,根據製造工藝的不同,紙張可以又有一些列特性,例如可以親水或疏水,多孔或水密,不透明的或幾乎透明等等。

紙張材料和電子相結合,就產生了紙電子產品。紙電子,可以做到十分廉價。紙張本來就很便宜,成本相對於塑料薄膜、矽等材料來說都很便宜。紙材料在電子領域應用廣泛,例如電子紙(一種紙張上的顯示設備),除此之外還有傳感器、生物分析、射頻天線、電池、電路板或者智能包裝標籤的基板。在未來幾年,我們還有望在消費電子領域,看到基於紙張技術的電子小產品。

下面舉幾個例子說明紙電子的相關應用(有圖有真相):

電晶體:柔性紙基板上的電晶體,使用有機或者無機半導體通道。這個示意圖展示了製造一個有機開關的方法。

(圖片來源於:Emily Cooper)

紙張可以用於顯示設備,反射入射光線,或者發出自己的光線。一種進行顯示的方法就是改變液體像素的表面張力。

(圖片來源於: Duk-Young Kim/Andrew J. Steckl/辛辛那提大學)

有機發光二極體也可以在紙張基板上構造,使得顯示器發光。

(圖片來源於: Jin-Young Kim/成均館大學)

輸送液體: 這些基礎的微流體傳感器,位於濾紙上。直接通道導致原型傳感器區域在二氧化氮下而變紅。

(圖片來源於: Xu Li/Wei Shen/莫納什大學)

紙電源: 位於紙基質上的柔性、可摺疊的太陽能陣列,使用汽相澱積法。這些太陽能陣列結合了五層,使用有機光伏材料,將光線轉化為電力。

(圖片來源於: Patrick Gillooly/麻省理工學院)

這項新發明和紙電子技術

這項新發明的領頭人,是託馬斯·沃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的助理教授 Seokheun "Sean" Choi,他同時也是賓漢姆頓大學生物電子和微系統實驗室的主任。

這項研究結合了生物技術和紙電子技術,能夠給一次性電子設備供電,它減少了製造的時間和成本,同時徹底改變了生物電池的用途,讓它可在遠程、危險和資源受限的區域作為電源使用。

對於電子紙技術,研究的領頭人Choi 教授這麼說:

「Papertronics(紙電子),最近剛剛興起,它是一種簡單且低成本的方式,為一次性醫療檢驗傳感器供電。這種獨立的、自我維持的、紙基的檢驗設備,能夠在資源受限的環境中,提供有效的救生治療。」

這種紙電池的製造方法和原理

Choi 和博士生 Yang Gao,在半張色層分析紙上,將呈帶狀的硝酸銀放置在一層薄薄的蠟下面,製造出正極。他們兩人隨後設計了一個位於半張紙上的由導電聚合物組成的容器,作為負極,然後將紙摺疊後,添加幾滴充滿細菌的液體,細菌細胞通過呼吸作用給電池供電。

Choi 說:

「設備分為幾層,由正極、負極、PEM(質子交換膜)組成,最終,電池需要手工集成,會存在潛在的問題例如紙層的錯位和幾層之間的垂直不連續性,最終會降低發電量。」

不同的摺疊和堆疊方法,可以顯著提高能量和電流輸出。科學家通過讓六個電池三行排列能夠產生31.51毫瓦的電壓和125.53微安的電流,以及通過六個電池六行排列的能夠產生44.85毫瓦的電壓和105.89微安的電流。

細菌紙電池的用途

點亮一盞40瓦的燈泡,可能需要幾百萬張紙電池。但是,在戰場或者災害環境下,可用性和便攜性是最重要的。另外,這些紙電池產生的能量足以為生物傳感器供電,這些生物傳感器可用於監測糖尿病人的血糖級別,體內的病原體或者提供其他救生功能。還有就是,這種微生物電池還可以起到淨化環境的作用,因為微生物可以分解汙染物。

Choi 說:

「在許多柔性和綜合的紙基電池中間,紙基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目前尚不發達。我們對此感到興奮,因為微生物可從任何形式的可降解源獲取能量,例如汙水。我們相信這種類型的紙基生物電池可以成為未來紙電子的能量源。」

研究的發表和相關研究

(圖片來源於:Seokheun)

這項創新,是Choi 關於紙電池開發的最新進展。他的團隊於2015年開發了紙電池原型,這是一種可摺疊的電池,就像紙板火柴一樣。今年早些時候,他們的設計受到了忍者飛鏢的啟發。

目前這項研究在《先進材料技術》雜誌上在線發表,將在2017年1月22日到26日拉斯維加斯召開的IEEE MEMS會議上發表。

參考資料

【1】http://www.binghamton.edu/mpr/news-releases/index.html?id=2467

【2】Yang Gao, Seokheun Choi. Stepping Toward Self-Powered Papertronics: Integrating Biobatteries into a Single Sheet of Paper.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2016; 1600194 DOI: 10.1002/admt.201600194

相關焦點

  • 盤點未來物聯網新能源——紙基電池
    關於紙電子 紙電子能為電子工程師提供靈活、持久、環保、廉價的優勢,而且擁有良好的機械性、介電性、流體性。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副教授Seokheun Choi、及其同事,創造了一種紙基的一次性電池,依靠細菌產生電流,並且由細菌在電池生命結束時吞噬電池。
  •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研製出新型紙基生物燃料電池
    科學家們已研發出各式各樣的紙電子產品,例如:電晶體、顯示器、電池、傳感器、智能標籤等。2016年6月,筆者曾介紹過 Choi 教授的團隊開發出摺紙飛鏢式樣的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給為一次性的紙基生物傳感器以及其他微型設備供電。
  • 分布式能量存儲:生物電池可以為機器人提供72倍的能量
    新型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密西根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表明,就像生物脂肪儲藏在動物體內的能量一樣,新型的可充電鋅電池也被集成到機器人的結構中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能量密度和廉價材料的結合意味著新型電池可使機器人的作用範圍增加一倍。但是,這不是極限。
  • 新型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比普通太陽能電池板產生更多的能量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裡分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製造更薄但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利用比現有太陽能電池和常規太陽能電池更多的太陽能新技術是鈣鈦礦-CIGS串聯太陽能電池,這意味著它由兩層組成。頂部是鈣鈦礦的薄層,鈣鈦礦是由碘和鉛製成的廉價材料。在先前的研究和試驗中已經證明了這種材料在捕獲太陽能量方面非常有效。將鈣鈦礦噴入由CIGS或銅,銦,鎵和硒化物製成的太陽能電池中。
  • 新型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比普通太陽能電池板產生更多的能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裡分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製造更薄但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利用比現有太陽能電池和常規太陽能電池更多的太陽能。
  • 生物形態電池可以為機器人提供72倍的能量
    密西根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表明,就像生物脂肪儲備將能量存儲在動物體內一樣,新型的可充電鋅電池也被集成到機器人的結構中以提供更多的能量。當機器人縮小到微米級或以下(目前的獨立電池太大且效率低下)時,這種增加容量的方法將特別重要。
  • 香港中大成功研發新型高能量電池 刷新能量密度紀錄
    新華社香港4月12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最近研發了一種高能量新型鋅-碘溴液流電池,能量密度達每升101瓦時,刷新了目前水系液流電池能量密度的紀錄。研究團隊預計這種電池可在5至8年內應用於電動汽車市場。
  • 英科學家發明細菌太陽能電池 白天夜晚24小時供電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29日消息,英國研究人員宣布在生物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獲得突破,將藍藻細菌當作墨水,像普通列印一樣將其列印到導電碳納米管上,製成一種生物太陽能電池板。這種生物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在白天和夜間同時發電,消除了傳統太陽能電池對於太陽光的依賴。這個裝置可以生物降解,從而可以作為一種理想的一次性太陽能電池。
  • 奇特細菌與金屬反應產生電流可作為生物電池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將細菌作為電池不久將為我們的電器設備提供電能,目前,科學家發現細菌表面蛋白質產生的能量可作為電源,這項突破性技術有助於形成源自細菌的環保電流,或者作為「生物電池」。
  • 新型可充電鋅電池可被集成到機器人結構中,以提供更多的能量
    它們可以達到更高的高度的一種方法是,如果它們的一些結構材料加倍作為能量儲存,就像動物的脂肪一樣。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用一種多功能電池演示了這種方法。他們估計,這項技術可以為未來的機器人提供高達72倍於當前配置的動力。
  • 突破性材料可能可以將細菌轉化為電池,傳感器等
    一種由碳納米管和二氧化矽納米粒子與DNA鏈編織而成的新型凝膠,使研究人員可以利用某些產電細菌的力量。來自德國卡爾斯魯厄技術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的答案是,將一些高科技納米材料結合成液態凝膠形式,這種液態凝膠形式由DNA鏈束縛在一起,在此過程中細菌可以生長,壯並抽出電子。科學家在《應用材料與界面》上寫道:「含希瓦氏菌的複合材料可保持穩定幾天並顯示出電化學活性。」
  • 科學家研製出細菌發電生物電池
    北京時間3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用細菌製成的電池很快將會為我們的電子產品提供電能。科學家已經發現,可以把細菌體表蛋白生成的能量收集起來,作為電能。這項重大突破將會導致由細菌產生的清潔電流,或稱「生物電池(bio batteries)」誕生。 該研究成果發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它顯示,細菌接觸到金屬或者是礦物質時,它們體內的化學物質就會生成電流,並通過細胞膜流出體外。
  • 科學家發明仿生蘑菇電燈 3D列印細菌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科學家發明仿生蘑菇電燈 3D列印細菌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來源:環球網 • 2018-11-08 17:36:36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 嚴振華)7月20日,南開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納米項目中期總結會在天津召開。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出席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我校科技處、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 1mm厚度26800毫安容量 「紙電池」你知道嗎
    這樣,就可以實現持續的電量輸入該電池經2000次以上放電測試,並沒出現明顯損耗,使用壽命是鋰電池的2倍。1mm厚度26800毫安容量 「紙電池」有多牛?這是一種由納米纖維素——與應用在紙張中的纖維素類似——製成的材料。在高壓水柱的作用下,這種「紙」的纖維能做到只有20納米厚,相比之下,人的頭髮直徑約為100000納米,是該纖維厚度的5000倍。
  •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列印柔性電池 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10倍
    近日,科學家為柔性設備開發出了一種實驗性質的化學電池,聲稱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 10 倍。該技術還能夠讓柔性電池商業化製造更加容易,研究人員表示電池能夠跟隨手機的設計調整,而不是手機設計遷就電池瓶頸。
  • 1mm厚度26800毫安容量的 「紙電池」有多牛?
    同時能夠實現持續的電量輸入該電池經2000次以上放電測試,並沒出現明顯損耗,使用壽命也是鋰電池的2倍。1mm厚度26800毫安容量 「紙電池」有多牛?這是一種由納米纖維素——與應用在紙張中的纖維素類似——製成的材料。
  • 1mm厚度26800毫安容量 「紙電池」有多牛?
    這是一種由納米纖維素——與應用在紙張中的纖維素類似——製成的材料。在高壓水柱的作用下,這種「紙」的纖維能做到只有20納米厚,相比之下,人的頭髮直徑約為100000納米,是該纖維厚度的5000倍。在納米纖維的外層,覆蓋著一層溶解在水溶液裡的帶電聚苯乙烯塑料。
  • IBM宣布:新型電池可實現5分鐘充電80%,能量轉換率超90%
    12月23日消息,據IBM Research實驗室宣布,目前實驗室已找到來自海水的提取物替代鋰離子等重金屬的方式,並嘗試研發一種新型電池,有望替代傳統鋰電池。據悉,傳統鋰電池一般使用二氧化錳作為正極材料、鋰金屬等其他重金屬作為負極材料,採用非水電解質的方式發電。
  • 美國研發碳氧化矽玻璃-石墨烯紙電池電極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工程師研發出一種類似紙一樣的電池電極,可幫助開發出更好的太空探索或無人機工具。  此種電池電極具備很多特性:比其他電池電極輕10%之多,循環效率接近100%,超過1000次充電放電循環;製作材料成本低廉,由矽行業附屬品製成;可在零下15℃時正常工作,可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