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之才不弱於李斯,為何不得韓王重用?

2021-01-21 騰訊網

韓非和李斯一樣都是荀子的學生,且二人都非常有才華,學成之後,一個奔赴秦國,一個選擇去自己的國家韓國。為何二人的命運大相逕庭?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韓非是我國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其思想融合了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言論著作。

韓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27歲的韓非投奔了荀子門下,學習帝王之術,一起學習的還有後來的秦國丞相李斯,二人在當時都是荀子最得意的學生,韓非之學並不在李斯之下。學成之後,韓非回到韓國,本想著能在自己的國家大展鴻圖,但事與願違,這位韓王不信任真正有治世之才的韓非,反而信任當時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姬無夜,但凡一個明君都要提防大臣位高權重,危及到王位,這位韓王不但沒有提防,反而把最喜歡女兒嫁給了他。

如果這還不夠,那麼韓王派遣水工鄭國去給秦國修渠足以說明韓王的智商,本想著以此來耗費秦國物力財力,結果此舉適得其反。讓秦國多了100萬畝農田,今後的戰爭秦國便再無後顧之憂!

那麼韓王為什麼會如此昏庸無能,連最基礎的選賢用能都做不到,其實這和一百年前的申不害變法有很大關係,申不害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術治」,術是一種駕馭大臣的方法,讓君主不要相信任何大臣,使得君主集權加強,限制了貴族的權力,後面的韓國君主也都紛紛效仿,但實行這種政策也產生了另一個後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

歸根結底,就是韓王這個人太昏庸,不能識韓非之才,能力再強的人得不到君王的賞識,才華也難以施展!

李斯(?-公元前208年)

相比之下,李斯走的道路就坦蕩許多,因為他所到之處是國力強盛的秦國,輔佐的是千年難得一遇的聖主秦王嬴政。李斯才華橫溢,秦王嬴政招攬天下之才,後為秦始皇出謀劃策,幫助他完成掃平六國,統一天下之大業。最初的一無所有,後一步步官至丞相,不過二十幾年。

賢臣需要明君,只有君主信任臣子,作臣子的才能創出一番豐功偉績!

相關焦點

  • 韓非離奇死亡的三大幕後兇手,李斯倒數,東皇太一是否參與其中?
    韓非之才被嬴政看中,可惜韓非沒有答應嬴政的招攬,後來韓非出使秦國中六魂恐咒而死,以下就是還是韓非的三位幕後兇手。第三:李斯李斯是秦國的丞相,同時也是韓非的同門師弟,完成學業後李斯前往最強大的秦國,希望發揮自己的作用能夠功成名就,後來在韓非的推薦下李斯在秦國投靠了新任秦王嬴政,李斯的天賦和學識沒有韓非深厚,就連名聲韓非也一直在李斯之上,所以李斯的內心一直嫉妒著韓非。
  • 國漫《天行九歌》男主韓非,如果韓非不死,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
    玄機科技作為國漫之光,對這部動漫的製作也是細緻入微,從人物建模到劇情發展嚴絲合縫,一點也不拖沓。其中的主角韓非從一開始便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愛,他的思路清晰,做事嚴謹,性格鮮明,完全符合了一眾網友對法學大家韓非子的所有幻想。劇中也是對他運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刻畫,使他的睿智更加吸引人,理性的思考、判斷和感性的待人、辦事,將他的人物形象推向了巔峰。
  • 李斯:千古第一相緣何被腰斬
    這個黃土堆下埋葬的就是滿腹經綸,協助秦國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譽滿天下,而又毀謗天下,最後又被腰斬鹹陽的秦相李斯……  「老鼠哲學」的志向  從李斯故裡歸來,總有一種歷史責任感壓在心頭,總想寫一寫這位千古奇相。於是我來到省社科院、試圖想通過專家揭開這個一代政治雄才為何落得被腰斬下場的千古之謎。
  • 秦國宰相李斯,暮年卻遭腰斬,家裡還被挖地三尺,令人唏噓
    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荀卿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他是打著孔子的旗號講學的,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樣墨守成規,而是從當時的政治形勢出發,對孔子的儒學進行了發揮和改造,因而很適合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完之後,反覆思考應該到哪個地方才能顯露才幹,得到榮華富貴呢?
  • 秦始皇最不該殺的人,若此人不死,秦國至少還能延續百年,他是誰?
    韓非出生於公元前280年,去世於公元前233年。韓非是秦朝政權建立之前,著名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商鞅變法之後,將法家思想推到一個新巔峰的代表人物。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韓非子的各項言論和建議都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說到底,秦始皇並沒有真心討厭韓非子,甚至兩人在政治主張方面不謀而合,已經到了好朋友的這種境界。
  • 天行九歌:韓非沒有死?九公子韓非會是陰陽家首領東皇太一嗎?
    終於等到天行九歌57集更新,這一集可謂看點頗多,尤其是焰靈姬欲探知韓非記憶對韓非使用火魅術,之後逆鱗劍靈出來護主的情節讓甜酒大呼過癮。逆鱗劍靈也由此暴露在了焰靈姬面前,不想焰靈姬對逆鱗確是如此了解。「亦師亦友,逆鱗之劍。
  • 大秦賦李斯結局是什麼揭秘 李斯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據悉,《大秦賦》的大結局中,是講到了呂不韋被貶,秦始皇嬴政拿回了所有的政權,真正的開始執掌天下,而那個時候李斯還沒死。李斯是後來被胡亥給賜死的,因為趙高想要當丞相,所以要除掉擋在自己前面的李斯,趙高妖媚惑主,胡亥完全被他欺騙。
  • 李斯位高權重為何終屈服於趙高,害了自己的女婿 扶蘇公子
    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早期李斯巡遊中的秦始皇病重後立下遺詔,讓蒙恬大將軍獨掌軍權,公子扶蘇趕回首都鹹陽主持始皇帝的葬禮,然而事情並未朝著正常的方向發展,大公公趙高密謀丞相李斯篡改了遺詔,賜死了始皇帝的大兒子扶蘇和戍邊大將軍蒙恬,改變了秦國的發展方向,為秦國二世而亡埋下伏筆。令人奇怪的是,李斯為何會與趙高聯手篡改遺詔害死自己的女婿呢?
  • 從文字學角度來說,李斯是否配得上千古一相的稱號?
    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書藝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
  • 天行九歌:韓非不但可能沒死,還有可能成為了東皇太一
    歷史上的韓非受李斯迫害死於秦國,而秦時明月中韓非似乎是中六魂恐咒而死,但無論是下咒還是下毒,都有可能是韓非想讓我們看到的死法。而公子韓非很有可能就是陰陽家的東皇太一。韓非很有可能是一個武功不下於縱橫的高手,想想荀子和齊魯三傑,哪個不是高手,作為齊魯三傑的前輩,韓非怎麼可能不會武功,就像荀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是因為所有問題靠著智慧就能解決,武力只是最下策,不是不會,只是不用罷了。
  • 天行九歌,韓非的去世時逆鱗在場?逆鱗與韓非是何關係?
    如果別人想要傷害他,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逆鱗的能力是十分強大的,那他為何到最後的時候還是會死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他明知道韓非將要去世,那為什麼不出手將他給救下?韓非的咒語是六魂恐咒,這種咒術不是一瞬間發作的,潛伏期很長。有人想要加害於他,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天會發作。更不用指望逆鱗救出韓非。韓非有能力看出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他肯定是料想到自己在哪一天將要去世。唯一的原因他就是代替別人受了這種詛咒,甘願搭上自己的性命,想一想這個人只有是逆鱗。
  • 李斯被誅殺三族,下場如此悲慘,緣何?
    說到李斯,大部分網友都覺得他是一個奸臣,秦二世而亡,除了趙高是罪魁禍首之外,李斯也難逃罪責,不過李斯最終的下場卻非常悲慘,胡亥將其處死之後,還誅殺其三代,李斯為什麼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 秦時明月:12大未解之謎,韓非、蓋聶、天明、少司命上榜!
    秦始皇嬴政又為何非要動用那麼大的人力得到天明這個孩子?他身上的封眠咒印又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他脖子上的半塊玉佩到底是什麼?為何他總是會夢見一個女人呢?是他的母親嗎?還有那隻鸚鵡,那到底是什麼地方呢?月神為何在機關城沒有殺他,還讓他去做他該做的事情去,這話有何深意?為何月神又會對秦始皇說蓋聶最終會死在天明的手上?
  • 天行九歌:別人是洗白弱三分,天澤是弱七分
    正所謂,黑化強三倍,洗白弱三分,這是動漫中最常見的設定,但凡是跟主角團走到一塊的反派,其實力基本上都會被削弱,越是強悍的角色洗白之後削弱得越厲害。不過,在國漫中,能將「洗白弱三分」這一真理貫徹到底的,除了《天行九歌》中的天澤,估計就沒其他人了。
  • 讀陸遊的《臨安春雨新霽》,感受詩人心有抱負卻不得重用鬱郁之情
    >這是南宋時期文壇之上最為璀璨的領袖詩人陸遊所作的一首詩,與詩人往常詩中所表現出來的雄渾豪放悲壯憤慨的風格有所不同,該首詩篇語言風格平和溫潤,遣詞造句方面也是極盡含蓄與平淡,顯得極為含蓄平實,但是蘊含在平和含蓄之後的感情依舊是鬱郁的、悲憤的,詩人巧妙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當中,已臻渾然天成的地步,明明描述的是詩人客居臨安時候細聽風雨與閒來寫草書的日子,可在詩人的筆下,卻將詩人隱含於心的鬱郁不得志與悲憤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 三救韓非,你看懂了嗎?
    三救韓非,你看懂了嗎?在「天行九歌」這部動漫中,逆鱗就是一個最玄幻的存在,和「秦時明月」中所有名劍不一樣的是,這把劍有自己的劍靈,而且還可以隨意控制二次元空間,可以把破碎的劍體隨意組合,甚至可以脫離主人獨自作戰,逆鱗的力量真的太強大了!
  • 天行九歌: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動漫中這幾個異性搭配絕對是最佳的
    俗話說得好,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充分說明了男人與女人在工作中的互補性,而在動漫中,我們看到的除了友情愛情之外,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搭檔之間默契的配合,小編感覺在《天行九歌》中的確有那麼幾個搭檔在一起非常默契。
  • 千古疑案:秦始皇之死,究竟是死於疾病還是死於謀殺?
    關於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謎團,秦始皇之死,可以說是最大的千古疑案,後世對此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死於疾病,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是死於謀殺,那麼,秦始皇之死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秦始皇為何會如此蹊蹺的死在巡遊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