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 霍金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發布了:關於黑洞信息悖論

2021-01-08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作者:李澤南、王淑婷、張倩

史蒂芬·霍金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已經被物理學家們發布在預印版論文平臺 arXiv 上。在這篇題為《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的論文中,霍金與其他一些學者共同探討了自己畢生研究的方向:當物體落入黑洞時信息將何去何從。

今年 3 月 14 日,霍金去世,享年 76 歲,但他的聰明才智對科學社區的貢獻卻仍未停止。作為一位備受尊敬的物理學家,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如今已在網上公開,這篇論文再次討論了神秘的物理世界。

該論文名為《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共同作者是霍金的合作夥伴 Sasha Haco、Malcolm Perry 和 Andrew Strominger,試圖解決理論物理學家們稱之為「信息悖論」的問題,它是於霍金三月去世前幾天完成的。這篇論文目前可以從預印版論文平臺 arXiv 上免費獲得,其中還包含對霍金深深的敬意:

「失去這位可愛的朋友與夥伴,我們深感悲痛,他對黑洞物理學的貢獻一直激勵著我們,直到生命的盡頭。」

這篇論文是對霍金職業生涯的一種收尾,收集了他關於黑洞量子結構最後的一些研究成果——霍金在過去 40 年裡一直在研究這個主題。

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探索了物理學界懸而未決的最大問題之一。他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落入黑洞的物質真的會消失嗎?根據物理學定律應該不可能消失。這一悖論令人困惑,因為它將引起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對立。

在這篇論文中,霍金及其合著者提出,一種叫做「軟毛髮」(soft hair)的東西可以解決張力問題。「毛髮」指的是視界(黑洞的邊界)上的光子。在視界的「軟毛髮」區域會儲存落入黑洞的物質的有關信息。這意味著這些物質的信息其實並沒有從宇宙中消失,而是看起來像是消失在明顯的視界之外。

「這是研究歷程中的一步,但絕不是完整的答案,」該論文的共同作者 Malcolm Perry 告訴《衛報》。「在此之後,我們面前的未解之謎變少了,但還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技術來驗證史蒂芬·霍金的偉大思想。」

這一難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1915 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解釋重力如何從物質的時空彎曲效應中產生,以及行星為何圍繞太陽旋轉。但是愛因斯坦的理論也對黑洞做出了重要預測,尤其重要的一點是黑洞可以完全由三個特徵來定義:質量、電荷和角動量。

將近 60 年後,霍金加入了這項研究。他認為黑洞也有溫度。因為熱的物體將熱量散失到太空中,黑洞的最終命運是從宇宙中蒸發,不復存在。但是這帶來了一個問題。根據量子世界的定律,信息永遠不會消失。那麼,當一個物體墜入黑洞時,它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例如一個衛星原子的性質——將何去何從?

「問題是,如果你把東西扔進黑洞裡,它看起來好像消失了一樣,」Perry 說道,「如果黑洞消失了,那扔進黑洞裡的物體的信息要怎麼恢復?」

在這最後一篇論文中,霍金及其同事展示了有些信息如何被保存下來。把一個物體扔進黑洞,黑洞的溫度會因此而改變。一種叫做熵(用來測量物體內部無序程度的指標)的特性也會如此。溫度越高,熵就越高。

在霍金去世的前幾天,Perry 與 Strominger 一同在哈佛大學撰寫這篇論文。他們對於霍金當時的病情並不了解,並通過可視電話通知這位物理學家有關論文內容的更新。這可能是霍金生前最後一次學術交流。「當時的霍金很難與人溝通,我打開了揚聲器,解釋了研究的進展。當我解釋完之後,他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微笑。我告訴他我們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他知道最後的結果。」Perry 表示。

論文: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

論文連結:http://politis.com.cy/editor_images/10-2018/meleti_hawking.pdf

參考內容:

https://techcrunch.com/2018/10/12/stephen-hawking-final-paper-black-holes-soft-hair/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8/oct/10/stephen-hawkings-final-scientific-paper-released

本文為機器之心報導,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物理悖論】關於黑洞信息悖論——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
    牛油果按:不久前在arXiv雜誌預印本上,發表了一篇「身份特殊」的文章,這是一個系列的第三篇,圍繞黑洞儲存的信息展開。文章充斥著一條條貼著醒目的霍金標籤的詞彙:黑洞、霍金輻射、霍金等式、信息悖論。是的,它在霍金去世之前的幾天才剛剛完成。牛油果在我們能看見蟲洞嗎?
  • 霍金生前最後一篇科學論文發表:黑洞中存在無窮盡的「柔軟的頭髮」
    據英國《衛報》消息,霍金生前最後一篇科學論文《黑洞的熵與柔軟的頭髮》已被其合作者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馬爾科姆·佩裡編寫完成並發表。該論文闡述了「當物體落入黑洞時信息會發生什麼」的問題,霍金認為,黑洞中存在無窮盡的「柔軟的頭髮」而非「無跡可尋」,並闡述了計算黑洞熵的方法,這也是其過去40多年一直的工作重點。
  • 霍金去世前幾天完成的論文發表,為黑洞信息悖論提供解決思路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霍金生前所參與完成的最後一篇與黑洞相關的論文該研究工作旨在解決「信息悖論」,但霍金生前的時候並未完成這項研究的全部內容,因此現在才由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共同作者完成了最後的修改,並發表在了網上。此前,曾有一篇題目為「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 的論文刊出,並被認為是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
  • 霍金的最後一篇科學論文發表:黑洞和柔軟的毛髮
    編者註: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篇科學論文已經由物理學家發表,他們與這位今年3月14日已故的宇宙學家合作,一起研究霍金畢生致力於理解當物體落入黑洞時信息會發生什麼,向我們解釋了如何提高我們對宇宙永恆奧秘之一的理解。這項研究解決了理論物理學家稱之為「信息悖論」的問題,在霍金去世前完成的。
  • 霍金去世前的最後一篇黑洞論文在網上公開
    據Engadget報導,霍金去世前的最後一篇研究性論文近日在ArXiV網站公開,該論文由他和劍橋、哈佛的專家合著,名為《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黑洞熵與軟毛髮)》。熵理論估計不少人略知一二,而「軟毛髮」則是霍金近些年提出的概念,是指存在於黑洞事件視界附近的零能量粒子。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揭秘沉入黑洞的信息去向
    一璞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最後一篇署名Stephen W. Hawking的論文,公開了。沒錯,正是那位今年3月14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這是他生前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甚至知曉論文更新時,霍金的回應已經非常艱難。
  • 霍金的五大理論:黑洞信息悖論與時序保護猜想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霍金的五大理論。霍金的第四大理論是「黑洞信息悖論」。黃博士給小姐姐寫了一封信,拿到信後的小姐姐嚇毀了,壓根看都不敢看,於是她怕信燒了,誰TM看你給我寫的信,我把它丟在風裡。小姐姐想,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黃博士寫在信上的那些噁心情話,徹底消滅在人世間,但黃博士卻說:你燒吧,你燒吧,你永遠燒不掉的。
  • 國際先驅導報:霍金破解黑洞信息悖論遭質疑
    【提要】霍金今夏宣布他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以來,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紛紛表示質疑,認為其結論無法驗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今年7月21日,英國科學家霍金宣稱他已經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又稱黑洞信息佯謬),這立即成為轟動一時的頭條新聞。黑洞信息悖論是他本人於1976年發現的。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
    這是他生前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甚至知曉論文更新時,霍金的回應已經非常艱難。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篇霍金生前的最後之作,究竟在研究什麼?黑洞信息悖論這篇論文名為 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 (《黑洞熵與軟毛髮》),署名作者共4人。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虎嗅網
    這是他生前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甚至知曉論文更新時,霍金的回應已經非常艱難。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篇霍金生前的最後之作,究竟在研究什麼?黑洞信息悖論這篇論文名為 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 (《黑洞熵與軟毛髮》),署名作者共4人。
  • 霍金最後論文發表:和愛因斯坦觀點相反?黑洞並非「禿子」?
    文/濤聲依舊霍金最後論文發表:和愛因斯坦觀點相反?黑洞並非「禿子」?我們對於黑洞有著很多想問的問題,黑洞裡面到底是什麼?黑洞是否就是連接著另一個宇宙的出口,在黑洞當中時間是否停滯了?還有很多問題,科學家也得不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其中有一個問題一直被很多科學家重視,那就是:「掉入黑洞的物體都去哪兒了?」據英國《衛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9日,已經逝世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發表了出來,這篇論文的名字叫做《黑洞熵與軟毛髮》,這份論文黑心探討的就是黑洞的相關問題,那麼軟毛髮到底是啥呢?
  • 黑洞信息悖論:霍金花費了30年的時間驗證,結果選擇認輸
    黑洞信息悖論直指黑洞的特性,它能否將吞噬的信息消化掉,讓它消失。霍金認為可以,經過30年的研究,他選擇了認輸,承認自己失敗了。黑洞吞噬了信息黑洞信息悖論霍金的這一理論直接挑戰了量子力學,因為量子力學信奉的是信息守恆,就像能量守恆定律一樣,信息是不會消失的。至此,黑洞信息悖論形成。
  • 黑洞信息悖論:霍金花費了30年的時間驗證,結果選擇認輸
    黑洞信息悖論直指黑洞的特性,它能否將吞噬的信息消化掉,讓它消失。霍金認為可以,經過30年的研究,他卻選擇了認輸。至此,黑洞信息悖論形成。而以普瑞斯基爾為首的科學家反駁了霍金的理論,他們堅定地認為信息還在黑洞裡面,不會憑空消失,雙方為此還打賭了。其實在量子力學看來,宇宙中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能否發生不過是概率的問題,這種隨機性覆蓋了所有事物。薛丁格方程便是量子力學對信息守恆的驗證,已經得到了科學界的普遍認可,這也是普瑞斯基爾如此理直氣壯地反駁霍金的原因。
  • 霍金去世前關於黑洞信息悖論提出了不可思議的解決方案
    黑洞最終會消失,但能留下的唯一痕跡就是它們發出的電磁輻射—這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根據霍金的計算,輻射將不會帶有任何關於黑洞吞噬的信息,被吞噬的信息將會永遠消失。這跟我們現代物理學的理解並不一到致,現代物理學認為它是可以逆轉時間的,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它們向前或向後運行,宇宙中的進程看下來是一樣的。
  • 黑洞並不吞噬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或被解決
    原標題:黑洞並不吞噬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或被解決  數十年來,物理學家們一直認為,黑洞是終極墓穴,是吞噬信息的實體,隨著黑洞的萎縮以及最終消失,黑洞內的信息也會消失殆盡。但美國科學家最近通過計算證明,黑洞內的信息並不會消失,黑洞外的觀察者能夠恢復黑洞曾有的信息。
  • 黑洞不黑:霍金最新論文稱信息可從黑洞內部逃出
    而現在,這名已經74歲的物理學大師在一篇他最新發表的文章中進一步擴展這項理論,並在文章中指出這一問題的關鍵答案就在於一種存在於黑洞事件界限內部且沒有能量的粒子,也就是所謂「柔軟毛髮」。近日,有關這一理論備受期待的,包含了詳細計算過程的論文終於出現在預印本論文網站「arXiv」上,引發各界關注。  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進一步釐清信息如何從黑洞中逃離,並解決著名的「黑洞信息悖論」問題。
  • 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發表: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3 月 14 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逝世,就在今天,霍金在去世前 10 天最後修改過的一篇論文被發表在了《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霍金生前著作文章無數,他最後修改的這一篇一經發表便引發大量關注,人們想看看霍金最後留了什麼話,畢竟,從此以後世界再無霍金,這也是人們緬懷霍金的一種方式吧。這篇文章無疑還是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霍金最熟知的領域。核心思想就是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 黑洞會把我們生存的地球吞噬麼?霍金生前的學術論文會是答案麼?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黑洞會把我們生存的地球吞噬麼?霍金生前的學術論文會是答案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自古以來都沒有停止過,然而當我們說起太空中最神秘的東西,那就莫過於黑洞了,因為黑洞至今也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現在如果讓一個人說說,到底什麼是黑洞?
  • 霍金是對的!科學家稱:在實驗室創造的「黑洞」證實了霍金輻射
    在第一張黑洞圖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輪到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為他畢生的部分工作辯護了。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霍金輻射假設,由於量子物理和引力的不同因素,黑洞從表面發出輻射。為了驗證這一理論,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轉向了聽起來很瘋狂的科學:創造他們自己的黑洞。
  • 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被解決了,這是真的嗎
    但是在事件範圍之外,黑洞被預測會發射輻射。霍金1974年的論文首次證明了這一點,但該論文也導致了一個尚未解決的悖論。但是對於黑洞,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如果您將一本書扔進一個黑洞,那本書將包含各種信息:頁面的順序,頁面上包含的文本,構成頁面和封面的粒子的量子性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