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現代捕撈技術正在使小鯨魚和海豚瀕臨滅絕

2020-11-25 騰訊網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由於現代捕魚網的使用,每年誘捕和殺死數十萬隻動物,將近有十二種小鯨魚和海豚即將滅絕。

像瓦吉塔這類小型鯨類動物以及各種河豚在沿海區域、河口和河流中與人類共同生活了數千年。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漁民開始用更便宜,更耐用的合成纖維網代替棉網和大麻網去捕魚。

這些網不需要昂貴的設備或大型漁船,因此對全世界的小型漁民特別有吸引力。但是,鯨類(以及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如果被網鉤住就不能像被棉網捕獲一樣咬網逃離。

保護主義者曾經嘗試了至少30年的時間來開發能使動物避免或輕易逃脫的捕網,但尚未找出好的解決方案。他們還敦促政府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並徹底禁止使用刺網(合成纖維類的網),但這些措施通常都難以執行。

海洋生物學家本月在《瀕危物種研究》(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中報告說,現在,有11種鯨類小物種正瀕臨滅絕,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網的使用。

科學家利用捕撈當局收集的數據發現,中國的百吉河海豚「幾乎肯定滅絕了」。這些數據詳細記錄了人口規模,趨勢以及鯨類被捕到的網眼數量。

墨西哥的瓦吉塔海豚數量不到19個,「瀕臨滅絕」。西非的大西洋座頭鯨的長期前景也不容樂觀。對於僅在紐西蘭北島西南海岸附近發現的毛伊海豚亞種以及臺灣座頭鯨的生活狀況也令人擔憂。這種種狀況,都是由於刺網的使用帶來的。

參與這項研究的卡斯卡迪亞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和鯨類動物專家羅賓·貝爾德說,除非消除這種網,否則將來許多物種會瀕臨滅絕。

他強調,但這項舉動是需要「政治勇氣」的,因為政府將不得不做出不受歡迎的決定,例如制定禁止捕魚的保護區和執行嚴格的禁令。他說,不幸的是,這是「防止這些物種和種群滅絕的唯一途徑」。

作者:大臉君

參考文獻:doi:10.1126 / science.aba5342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關注「大臉科學視野」哦!你的關注就是大臉君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瀕臨滅絕的物種11:小頭鼠海豚
    在任何其他鯨類動物的分布最為有限的情況下,它只能在加利福尼亞灣北部,北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和東部的淺水域中找到Puerto Peflasco和Sonora。它也常見於科羅拉多河三角洲附近,人口密度最高,遺憾的是,我們對小頭鼠海豚的了解大部分都是基於檢查死標本。為了找出他們吃的東西,科學家研究了它的胃內容物,包括咕嚕魚,海灣鮭魚和主要沿著海底發現的魷魚。
  •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2008年08月12日 1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12日電 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鯨魚及海豚受到絕種威脅
  • 最小海豚瀕臨滅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小頭鼠海豚正將變成近幾個世紀以來第五種滅絕的海洋哺乳動物。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在陸地上,猩猩,黑犀牛,阿穆爾豹和大熊貓等動物是世界上最嚴重瀕危物種之一。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自然保護聯盟定期確定物種的狀況,考慮到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從最不關心滅絕。其中一些主要瀕臨滅絕和可識別的海洋物種在這裡被命名。
  • 鯨魚和海豚有多聰明?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 我們仍需要繼續探索,才能完全理解鯨魚和海豚到底有多聰明。鯨魚的大腦比人腦重5倍一些潛水員和科學家們在大海上與鯨魚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常常發現,自己無法想像這些海洋中最大的居民,它們的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知道,在動物界裡,鯨魚擁有最大的大腦,它們的腦重是人類大腦的五倍。寬吻海豚的大腦與身體大小的比率,僅次於人類。智慧是它們成功的一大原因。藍鯨是迄今已知的最大生物,重達140噸。
  • 世界上最小海豚僅剩12隻,明年將滅絕,西方認為是中國人造成
    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科學家表示人類正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21世紀物種滅絕的速度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長。據外媒近日報導,世界上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全球只剩下12隻,科學家推估它們將在明年就會完全消失在地球上。
  • 科學家發現龐大的滅絕海豚 具有鯨魚特徵的頂級掠食者
    海豚可能看起來像是海洋中俏皮、聰明的惡作劇者, 但事實證明,它們的祖先中至少有一種更偏向於有牙齒的、掠奪性的一面,與當代鯨魚有類似的特徵。周四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份報告描述了一隻已經滅絕的海豚巨大骨架如何顯示出與現代鬚鯨和齒鯨平行進化的跡象。這具15英尺長的骨架命名為Ankylorhiza,在南卡羅來納州發現,大約生活在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時期。從它的頭骨、牙齒、大小和鼻部來看,它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
  • 紐西蘭瀕危海豚種群面臨滅絕險境
    (來源:英國報業協會)赫氏海豚是紐西蘭海域的獨有物種,自從20世紀70年代尼龍漁網開始使用以來,它的數量已經由30000隻下降到約7000隻,本周四將在阿伯丁展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上,大家將看到這些數據。專家提出警告,面對破壞性的捕魚方式,地球上最瀕危的海洋性海豚的數量已經瀕臨滅絕。
  • 瀕臨滅絕的物種06:長江江豚
    我今天選擇的動物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它們是地球上僅有的六種淡水鯨魚之一,它們的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中迅速減少,它們是一種相對不為人知的物種,被稱為長江江豚,他們只是處於災難的邊緣。長江江豚是海豚的兩個亞種之一,它們是地球上唯一的淡水海豚種類。
  • 瀕臨滅絕的雙髻鯊被剝去了珍貴的鰭,排成一行並準備拍賣
    地球被海洋溫柔地包裹著,海水水體以及海洋中的各種組成物質,構成了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海洋環境。 自上個世紀以來,工業化的大規模捕殺,生態棲息地的破壞、物種滅絕、垃圾汙染,使海洋正在經歷無法逆轉的退化。殘酷的現實一再警告人類,因為海洋的汙染,很多魚類已經慘遭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鯊魚也即將走向滅亡!
  • 吃花膠導致小頭鼠海豚瀕臨滅絕?背後真相令人痛心!
    ,但仍然難以逆轉小頭鼠海豚走向滅絕的進行,該物種的數量已經從600隻下降到不足20隻;8、依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小頭鼠海豚很可能會成為自白鱀豚後,第二個因為人類滅絕的鯨豚類物種;. / Mammal Review(2006)不幸的是,體型最小、分布區最小的小頭鼠海豚也是世界上最為瀕危的海洋哺乳動物,據最新估計,其野外個體數量從1997年的600頭下降到現在的20頭左右。小頭鼠海豚有可能成為白鱀豚之後第二種在21世紀滅絕的鯨豚類動物。小頭鼠海豚逐步走向滅絕的原因讓人無奈。
  • 全球氣候變遷使海豚和鯨魚陷入生存絕境
    鯨魚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超過預期設想,更多的海豚、鯨魚類動物陷入生存絕境。科林·麥克裡德(Colin MacLeod)博士表示適合鯨類動物生存的海域面積正在萎縮,意味著動物規模的縮小。同時他警告說動物棲居地的萎縮將會是十分劇烈的,這將有可能導致其他動物的滅絕。
  •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現代社會,人類吃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從單一的家畜到現在各種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海裡遊的都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也因為人類瘋狂的捕食,很多物種都面臨滅絕了。
  • 小頭鼠海豚2022年即將絕跡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鼠海豚只剩下30隻
    小頭鼠海豚2022年即將絕跡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鼠海豚只剩下30隻(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儘管墨西哥海軍努力查緝非法捕魚網,但專家日前警告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小的「小頭鼠海豚」只剩下30隻,正在接近滅絕狀態!
  • 被譽為「水中熊貓」,因其魚籽出名而被過度捕撈,瀕臨滅絕
    有的魚因其自身口感好而被大量捕撈,而有的魚則可以用於一些特殊的用途而被大量捕撈,以至於它們瀕臨滅種。實際上,此前在別的地方也有該魚的身影,然而因為人們的過度捕撈,現在僅存於黑龍江。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魚籽吧。一些普通的魚籽獲取方式簡單,價格便宜。可直接從河流裡捕撈鯉魚或鯽魚,從他們體內獲得魚籽即可。但有一種魚的魚籽卻不這麼普通,就比如達氏鰉,它也被稱為黑龍江鰉,擁有頭尖,尾歪,體長,深褐色,無鱗的外形。達氏鰉是我國古老的魚類之一,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一億三千萬年前就已經有達氏鰉了。
  •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排入海洋  Emma Chou • 2020-11-12 17
  • 鯨魚正在返祖!紐西蘭再現領航鯨擱淺事件,一同上岸的還有海豚
    鯨魚就是其中之一,通過DNA測序,研究者發現,鯨魚可能在遠古時期和河馬,是同一個祖先起源。至於它們從陸地去往海洋的原因,答案也很明顯:根據生物進化的規律,因為氣候環境變化,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尋求新的生機。
  • 花膠「大補」傳說下,僅剩9隻的「海中熊貓」瀕臨滅絕
    為了獲取金錢膠,人們開始大肆捕撈黃唇魚,到了20世紀中期,我國的黃唇魚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隨後被列入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然而民間對於花膠的需求並未減少,於是黃唇魚的替代品——遠在美國墨西哥邊界加州灣的石首魚——被盯上了。但實際上,人們對花膠的需求不僅對了黃唇魚、石首魚的生存造成了威脅,還正在將世界上種群規模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海豚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 全球十大瀕臨滅絕動物!
    爪哇犀牛棲息地: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剩餘:少於60隻也許它們是地球上最最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它們珍貴的角是偷獵者的目標,它們棲息的森林被開發商開發。兩者都是導致該物種滅絕的原因。墨西哥小頭鼠海豚Vaquita棲息地:加利福尼亞灣剩餘:200至300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一個稀有鯨種,墨西哥小頭鼠海豚本身的數量,和被漁網困住是其將要滅絕的主要原因。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儘管沒有已知海洋物種僅因捕撈而滅絕,但捕撈作業對經濟魚類的影響導致的這種多米諾效應,使得生態系統在面臨進一步的環境變化時變得更加脆弱。 而漁業活動造成的直接影響,並不局限於捕魚時的目標經濟物種。 從南非維多利亞港出發的一艘小漁船正在南印度洋作業,主釣線有條不紊地一圈圈隨著船隻前進而拖入水中,他們的目標是金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