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黑龍江才有,是最大淡水魚,因魚籽太出名,被瘋狂捕撈接近滅絕
但是很多魚類也因為太好吃,或者有特殊用途,被人們無節制的捕撈,導致它們瀕臨滅絕。前幾日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了一種叫做「青海湖裸鯉」的魚類,讓大家了解了它,也知道了該如何去保護它,其實除了這種魚類之外,還有很多魚類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
-
過度捕撈 稀有的海洋魚類瀕臨滅絕……定置網非法捕撈公益訴訟案來...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一些稀有的海洋魚類瀕臨滅絕,定置網的使用就是罪魁禍首之一。2018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檢察院在生態巡查時發現轄區海域內存在大量定置網。取證後,該院要求文昌市農業農村局對定置網情況排查清理。但跟進監督時發現,使用定置網進行非法捕撈的行為依然存在。
-
研究表明:過度捕撈導致鯊魚瀕臨滅絕
該研究發現,鯊魚平均每月24%的活動空間都在延繩釣捕撈的範圍內。而對於那些有商業需求的鯊魚,例如北大西洋的藍鯊和短鰭鯊,它們的重疊率要高得多,平均分別佔其空間使用量的76%和62%,幾乎每個月都與延繩釣船捕撈範圍重疊。即使是受到國際保護的物種,如大白鯊,也與延繩釣船隊捕撈範圍重疊超過50%。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讓部分海鳥瀕臨滅絕
新華社倫敦12月12日電(記者張家偉)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鳥類聯盟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鳥類的生存狀況總體上看有好有壞,但許多海鳥正由於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面臨滅絕風險,需要加強相關保護措施。 全球鳥類生存狀況數據由非政府組織國際鳥類聯盟整理更新,供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使用。
-
花膠「大補」傳說下,僅剩9隻的「海中熊貓」瀕臨滅絕
為了獲取金錢膠,人們開始大肆捕撈黃唇魚,到了20世紀中期,我國的黃唇魚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隨後被列入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然而民間對於花膠的需求並未減少,於是黃唇魚的替代品——遠在美國墨西哥邊界加州灣的石首魚——被盯上了。但實際上,人們對花膠的需求不僅對了黃唇魚、石首魚的生存造成了威脅,還正在將世界上種群規模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海豚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
森林驛站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玩森林驛站遊戲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4月20日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是: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性冷淡,不願意談戀愛、棲息地被破壞。下面就是森林驛站4月20日每日一題答案了,小夥伴們回答正確即可在熊貓滾滾處領取獎勵。
-
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
18183首頁 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 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現代社會,人類吃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從單一的家畜到現在各種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海裡遊的都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也因為人類瘋狂的捕食,很多物種都面臨滅絕了。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當漁業捕撈量超過種群自我繁殖速度時,捕撈便無法再持續。半個世紀以來,全球被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數量增加了兩倍。而如今,有三分之一經濟魚類的捕撈量已經超過了其承受極限。當物種數量因為過度捕撈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很可能喪失一部分基因多樣性——僅是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個體來承擔物種基因庫這一任務了。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過度捕撈 瀕危程度堪比熊貓
金槍魚又稱鮪魚,因肉質肥厚多脂而多用作壽司和刺身的食材。日本料理中也根據金槍魚身體不同部位脂肪含量的差別為魚肉定級。對於一些比較講究的日式料理餐廳來說,藍鰭金槍魚肚子上的脂肪含量較高的那一部分肉,無疑是製作刺身的頂級食材。但是,由於過度捕撈,太平洋地區的金槍魚產量急劇減少,而在一些商人眼裡,稀缺的資源正式他們從市場裡撈金的大好時機。
-
全城熱益動物科普:「水中熊貓」白鰭豚,530萬年前的活化石
「水中熊貓」白鰭豚,530萬年前的活化石白鰭豚是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白鰭豚是幸運的,因為古時人類就把它當作神靈,於是並沒有大肆殺戮,但是由於我們的大量捕撈魚蝦,破壞了生物鏈的正常循環,還有環境開發的汙染,使白鰭豚瀕臨滅絕。20世紀後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數量銳減,在1989年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剩餘種群仍不斷消亡。
-
過度捕撈致野生魚銳減 部分種群出現滅絕跡象
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近日發布的資料顯示,因為過度捕撈以及海水汙染等原因,我省近海47個主要捕撈品種,已有27種過度利用,6種嚴重衰退。而在青島,膠州灣的漁獲種類也從上世紀80年代的100餘種降到了目前不足30種,部分品種甚至出現種群滅絕跡象。為了避免將來會有無魚可吃的一天,青島人不得不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長期防汙治汙,適度休漁放流,爭取還海洋魚類一個乾淨、安全的「家」。
-
海洋食用魚類數量過去40年銳減 或因過度捕撈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7日報導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從1970年至2010年,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與氣候變化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可食用魚類的數量大幅度萎縮,包括金槍魚、鯖魚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全球海洋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40年減少近一半,對人類食物供應至關重要的魚類的銳減情況更為驚人。
-
它是世上最大的淡水魚,已存地球2億年,因過度捕撈,現已滅絕
2020年開年不久,就有一則報導是「白鱘滅絕」,對於這種魚的滅絕感覺十分心痛。因為我小時候住長江邊,經常見到這種體型巨大的白色魚,我們四川人稱「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到現在卻已經滅絕了。水中大熊貓,長江裡的巨無霸三十幾年前,我還是長江邊的一個混小子,日常最愛做的事情便是去江邊找螃蟹、抓魚等,那時候的長江不僅是我娛樂的地方,更是一塊寶地!無論枯水期還是漲潮期,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寶貝。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自然保護聯盟定期確定物種的狀況,考慮到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從最不關心滅絕。其中一些主要瀕臨滅絕和可識別的海洋物種在這裡被命名。
-
從愛知到昆明|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當漁業捕撈量超過種群自我繁殖速度時,捕撈便無法再持續。半個世紀以來,全球被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數量增加了兩倍。而如今,有三分之一經濟魚類的捕撈量已經超過了其承受極限。當物種數量因為過度捕撈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很可能喪失一部分基因多樣性——僅是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個體來承擔物種基因庫這一任務了。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需求不斷上漲,捕撈也變得瘋狂。 自2010年以來,全球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增長了大約40%,水產養殖每年要使用10000至15000噸磷蝦產品。 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和人類這麼禍禍磷蝦,磷蝦依然非常頑強,像這個吃法,它不僅沒有吃滅絕,而且在南極區域預估擁有約50億噸的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