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過度捕撈導致鯊魚瀕臨滅絕

2020-11-23 驅動之家

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全球研究發現,即使是海洋最偏遠的地方,面對工業化的捕魚,鯊魚幾乎沒有良好的庇護場所

來自26個國家的150多名科學家通過對近2000條鯊魚的活動數據與衛星標記相結合。利用這一跟蹤信息,研究人員確定了海洋中對多種物種非常重要的區域,即位於海洋前沿地帶的鯊魚聚集地區,位於不同水團之間的海洋邊界,這些水團具有很高的生產力和豐富的食物。然後研究人員計算出鯊魚聚集地區與全球延繩釣漁船重疊的程度。

該研究發現,鯊魚平均每月24%的活動空間都在延繩釣捕撈的範圍內。而對於那些有商業需求的鯊魚,例如北大西洋的藍鯊和短鰭鯊,它們的重疊率要高得多,平均分別佔其空間使用量的76%和62%,幾乎每個月都與延繩釣船捕撈範圍重疊。即使是受到國際保護的物種,如大白鯊,也與延繩釣船隊捕撈範圍重疊超過50%。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與延繩釣船捕撈高度重疊的鯊魚聚集地區往往也受到高捕撈力的影響,鯊魚潛在的「雙重打擊」將導致更高的捕撈率並可能加速鯊魚數量的減少。

同時研究結果表明,面臨著一個未來的工業延繩釣捕撈空間有限的空間,一些大型鯊魚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瀕臨滅絕。

研究人員提出,在鯊魚活動區域周圍劃定大規模的海洋保護區將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研究表明,鯊魚聚集地區的詳細地圖與延繩釣捕撈範圍的重疊,為決定在何處放置旨在保護鯊魚的大型海洋保護區(MPA)提供了一個「藍圖」,此外還需要嚴格的配額來減少其他地方的捕獲量。

相關焦點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過度捕撈-掠食者鯊魚可能會滅絕?
    海洋中令人聞風喪膽的獵手-鯊魚,在人類的捕撈之下,眾多種屬瀕臨滅絕,頂級掠食者終究難逃人類的魔爪。
  • PNAs:歐洲過度捕撈導致鯊魚種群瀕臨危險
    2016年2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北冰洋的漁業長期以捕撈烏賊與劍魚為主,在長達100公裡的捕撈線上放置了多達1200個吊鉤。然而,隨著烏賊與劍魚數量的大幅減少,漁業工人們開始對鯊魚進行捕撈,並通過售賣鯊魚肉與魚鰭謀取利潤。
  • 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鯊魚瀕臨滅絕
    最新的一項環保調查顯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鯊魚都瀕臨滅絕,此次調查覆蓋的範圍前所未有的廣泛,包括了64種鯊魚,其中包括大白鯊和雙髻錘頭鯊(hammerhead)。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鯊魚專家小組發布的這個報告稱,特別是那些在公海範圍內被捕殺的物種處於危險之中,超過一半的鯊魚都面臨死亡的威脅。
  • 過度捕撈 稀有的海洋魚類瀕臨滅絕……定置網非法捕撈公益訴訟案來...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一些稀有的海洋魚類瀕臨滅絕,定置網的使用就是罪魁禍首之一。2018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檢察院在生態巡查時發現轄區海域內存在大量定置網。取證後,該院要求文昌市農業農村局對定置網情況排查清理。但跟進監督時發現,使用定置網進行非法捕撈的行為依然存在。
  • 被譽為「水中熊貓」,因其魚籽出名而被過度捕撈,瀕臨滅絕
    有的魚因其自身口感好而被大量捕撈,而有的魚則可以用於一些特殊的用途而被大量捕撈,以至於它們瀕臨滅種。實際上,此前在別的地方也有該魚的身影,然而因為人們的過度捕撈,現在僅存於黑龍江。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魚籽吧。一些普通的魚籽獲取方式簡單,價格便宜。可直接從河流裡捕撈鯉魚或鯽魚,從他們體內獲得魚籽即可。但有一種魚的魚籽卻不這麼普通,就比如達氏鰉,它也被稱為黑龍江鰉,擁有頭尖,尾歪,體長,深褐色,無鱗的外形。達氏鰉是我國古老的魚類之一,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一億三千萬年前就已經有達氏鰉了。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鯊魚已在部分海域「功能性滅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22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對全球近20%珊瑚礁區域的調查顯示,鯊魚已在部分海域「功能性滅絕」,這是自有記錄以來珊瑚礁鯊面臨的最大的一次數量銳減事件。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邁克·海特豪斯和戴米安·查普曼在5年前開始一項名為Global FinPrint的合作研究,旨在以標準化方式調查世界上所有的礁鯊(該物種比漫遊公海的鯊魚更易發現)。在五年的時間裡,該團隊對371個熱帶珊瑚礁群進行了調查,拍攝並分析了超過18000小時的視頻。
  • 新研究表明 全球近1/4豚類及鯨類瀕臨滅絕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近1/4的豚類及鯨類都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破壞了它們的生存環境。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豚類及鯨類瀕臨滅絕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12日報導,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當漁業捕撈量超過種群自我繁殖速度時,捕撈便無法再持續。半個世紀以來,全球被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數量增加了兩倍。而如今,有三分之一經濟魚類的捕撈量已經超過了其承受極限。當物種數量因為過度捕撈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很可能喪失一部分基因多樣性——僅是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個體來承擔物種基因庫這一任務了。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自然保護聯盟定期確定物種的狀況,考慮到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從最不關心滅絕。其中一些主要瀕臨滅絕和可識別的海洋物種在這裡被命名。
  • 一些調查顯示鯊魚在一些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
    一項對世界上近20%的珊瑚礁地區的調查顯示鯊魚在一些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北京科技日報7月23日電(實習記者龍雲)22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對全球近20%的珊瑚礁地區進行的調查顯示,鯊魚在一些海域已經「功能性滅絕」,這是有記錄以來珊瑚礁鯊魚數量急劇下降的最大事件。
  • 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讓部分海鳥瀕臨滅絕
    新華社倫敦12月12日電(記者張家偉)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鳥類聯盟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鳥類的生存狀況總體上看有好有壞,但許多海鳥正由於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面臨滅絕風險,需要加強相關保護措施。  全球鳥類生存狀況數據由非政府組織國際鳥類聯盟整理更新,供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使用。
  • 吃魚翅會導致鯊魚滅絕嗎?
    2012年有一個姚明出演的公益廣告,廣告內容是鯊魚的魚翅被割,用來食用的問題,&34;。但是食用魚翅真的會導致鯊魚的滅絕嗎?IUCN的鯊魚專門小組對海洋鯊魚種類的瀕危程度進行了評估。除了圓齒槌頭鯊數量銳減外,平雙鬢鯊、短臂灰鯖鯊、大眼長尾鯊和普通長尾鯊都將被列入易危目錄中。虎鯊、黑鯊、牛鯊可能被列入易危或者近危等級。絲鯊將被列入近危等級。
  • 一份名單顯示,地球上最為獨特的鯊魚和鰩魚正瀕臨滅絕
    倫敦動物學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名單顯示 132 種在生物演化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鯊魚和鰩魚正處在滅絕的邊緣,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些神奇動物瀕危的原因。2007 年,倫敦動物學會於發起了一項名為「生存邊緣」(EDGE of Existence)的項目,這一項目旨在利用科學的方法識別出地球上「演化最為獨特而又瀕臨滅絕」(Evolutionarily Distinct and Globally Endangered, EDGE)的物種,並推動相關的保護行動。
  • 鯊魚被割掉魚鰭:後是怎麼死亡的?過度捕撈會導致什麼後果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外形幾乎沒有改變。因為有大多數人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導致大量鯊魚被捕捉,割下魚翅扔回海裡!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太殘忍了鯊魚被割掉「魚鰭」後會死亡嗎?
  • 從愛知到昆明|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但如果不改變捕魚方式,這種演化最終將趕不上捕撈強度,可能導致小黃魚種群的崩潰。小黃魚/插圖  黃桅商業捕撈對物種基因多樣性和進化方面的影響在繁殖能力低且生長緩慢的物種身上更為顯著。例如有些鯊魚可能要等到30歲才第一次產卵。由於亞洲市場對魚翅趨之若鶩,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附近,漁民的捕撈已經幾乎終結了整個路氏雙髻鯊的種群。
  • 最新研究顯示每年超過百萬頭鯊魚遭捕殺
    世界海洋保組織Oceana最新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08年,在毫無捕撈量限制的產業化規模漁業活動中,至少有130萬頭鯊魚被捕殺,其中有很多都屬於瀕危物種。據法新社報導,該組織在國際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護委員會(ICCAT) 於巴黎舉行的會議上發表的這項研究說,由於存在統計漏報,實際數字可能還會高出好幾倍。
  •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        瀏覽量: 275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環保人士警告說,西非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之間的海洋生態區由於過度捕撈
  • 野生救援協會發布最新鯊魚報告
    過度捕撈和不斷增長的魚翅需求是鯊魚瀕危兩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