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表明:過度捕撈導致鯊魚瀕臨滅絕
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全球研究發現,即使是海洋最偏遠的地方,面對工業化的捕魚,鯊魚幾乎沒有良好的庇護場所。來自26個國家的150多名科學家通過對近2000條鯊魚的活動數據與衛星標記相結合。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這些鱈魚在早上七點半之前到達當地商店,第二天中午便可以出現在歐洲各地的餐桌上。捕魚人唯一的擔憂便是購買者太多,鱈魚卻越來越少。 蘇格蘭附近海域的鱈魚種群在上世紀70年代曾一度繁榮,自本世紀起卻已無法維持之前大規模的捕撈量。 魚,是全球約40%人口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漁業,是全球2.6億人賴以生存的保障。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鯊魚瀕臨滅絕
最新的一項環保調查顯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鯊魚都瀕臨滅絕,此次調查覆蓋的範圍前所未有的廣泛,包括了64種鯊魚,其中包括大白鯊和雙髻錘頭鯊(hammerhead)。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鯊魚專家小組發布的這個報告稱,特別是那些在公海範圍內被捕殺的物種處於危險之中,超過一半的鯊魚都面臨死亡的威脅。
-
從愛知到昆明|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這些鱈魚在早上七點半之前到達當地商店,第二天中午便可以出現在歐洲各地的餐桌上。捕魚人唯一的擔憂便是購買者太多,鱈魚卻越來越少。蘇格蘭附近海域的鱈魚種群在上世紀70年代曾一度繁榮,自本世紀起卻已無法維持之前大規模的捕撈量。魚,是全球約40%人口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漁業,是全球2.6億人賴以生存的保障。
-
鯊魚被割掉魚鰭:後是怎麼死亡的?過度捕撈會導致什麼後果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外形幾乎沒有改變。因為有大多數人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導致大量鯊魚被捕捉,割下魚翅扔回海裡!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太殘忍了鯊魚被割掉「魚鰭」後會死亡嗎?
-
過度捕撈致野生魚銳減 部分種群出現滅絕跡象
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近日發布的資料顯示,因為過度捕撈以及海水汙染等原因,我省近海47個主要捕撈品種,已有27種過度利用,6種嚴重衰退。而在青島,膠州灣的漁獲種類也從上世紀80年代的100餘種降到了目前不足30種,部分品種甚至出現種群滅絕跡象。為了避免將來會有無魚可吃的一天,青島人不得不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長期防汙治汙,適度休漁放流,爭取還海洋魚類一個乾淨、安全的「家」。
-
糧農組織:地中海和黑海鯊魚面臨滅絕危險
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由於毫無節制的捕撈和獵殺,地中海和黑海中的鯊魚數量急劇下降,現已瀕臨滅絕的邊緣。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糧農組織在3月14日發布的《地中海和黑海的軟骨魚類:狀態、生態和生物報告》中指出,過去200年來,地中海捕撈重量中鯊魚所佔的比例降低了97%以上,如果目前的捕撈狀況持續下去,鯊魚將面臨滅絕的危險。此外,據估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海海域鯊魚物種的捕撈量也下降了近一半。
-
人類過度捕撈,海洋種群過去 40 年減半
總部設在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基金會16日發布報告稱,受過度捕撈、棲息地受破壞、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海洋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40年中減少過半。這份名為「藍色地球生命力」的報告分析了1970年至2012年包括海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魚類在內的1234個物種的5829個種群,其數據總量超過以往,因此更清晰地展現出海洋生物界某些令人不安的景象。報告指出,與商業或自給性捕魚活動關係密切的海洋物種,其受影響程度最為嚴重,其中商業性漁業資源嚴重減少,例如金槍魚、鯖魚等食用魚的種群數量下降了74%。
-
過度捕撈-掠食者鯊魚可能會滅絕?
海洋中令人聞風喪膽的獵手-鯊魚,在人類的捕撈之下,眾多種屬瀕臨滅絕,頂級掠食者終究難逃人類的魔爪。
-
「世界金槍魚日」聯合國發聲:預計41%種群被過度捕撈
「世界金槍魚日」聯合國發聲:預計41%種群被過度捕撈
-
野生救援協會發布最新鯊魚報告
-
大眼金槍魚遭過度捕撈 大西洋漁業國商討對策
大眼金槍魚遭過度捕撈 大西洋漁業國商討對策趙曼君最新研究顯示,大眼金槍魚近年來遭到嚴重過度捕撈,資源瀕臨枯竭。塔克說:「總之,入海捕撈的船太多,魚太少。」 科學家在報告中警告,大眼金槍魚現存數量不及它「可持續捕撈量」一半。除非大幅縮減捕撈量,這一魚類的種群數量可能會在10至20年內「急劇萎縮」。
-
最新研究顯示每年超過百萬頭鯊魚遭捕殺
ICCAT有權設立捕撈配額和各種限制條款。海洋生物學家說,當全球都在關注大西洋金槍魚的境況時,卻有很多珍貴的鯊魚品種陷入了更加可怕的困境。「國際範圍內實際上並沒有針對鯊魚的管理措施。」Oceana的伊莉莎白格裡芬威爾遜(Elizabeth Griffin Wilson)說,「ICCAT有責任保護我們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
-
海洋食用魚類數量過去40年銳減 或因過度捕撈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7日報導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從1970年至2010年,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與氣候變化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可食用魚類的數量大幅度萎縮,包括金槍魚、鯖魚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全球海洋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40年減少近一半,對人類食物供應至關重要的魚類的銳減情況更為驚人。
-
一份名單顯示,地球上最為獨特的鯊魚和鰩魚正瀕臨滅絕
2007 年,倫敦動物學會於發起了一項名為「生存邊緣」(EDGE of Existence)的項目,這一項目旨在利用科學的方法識別出地球上「演化最為獨特而又瀕臨滅絕」(Evolutionarily Distinct and Globally Endangered, EDGE)的物種,並推動相關的保護行動。
-
研究稱過度捕撈導致漁民與海豚衝突加劇
新華社倫敦3月3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發布一項新研究說,地中海區域的過度捕撈活動導致魚群數量減少,不少海豚為搶奪魚類資源經常破壞漁網,使得漁民和海豚的衝突不斷加劇。 一個由埃克塞特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分析了地中海東部賽普勒斯以北海域過度捕撈活動給寬吻海豚帶來的影響。
-
過度捕撈已導致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孫聞)22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
-
過度捕撈 稀有的海洋魚類瀕臨滅絕……定置網非法捕撈公益訴訟案來...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一些稀有的海洋魚類瀕臨滅絕,定置網的使用就是罪魁禍首之一。2018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檢察院在生態巡查時發現轄區海域內存在大量定置網。取證後,該院要求文昌市農業農村局對定置網情況排查清理。但跟進監督時發現,使用定置網進行非法捕撈的行為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