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車車侃歷史:西域餘聞之唐招提寺的故事

2020-12-06 百家號

洪州指現在江西省省會南昌市一帶。南部口岸廣州自然聚集著眾多前來交易的胡人。鑑真東渡日本之後不久,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討伐叛軍的田神功率部進入鑑真的故鄉揚州。田神功的軍隊軍紀混亂,在城中肆意掠奪。據《新唐書》記載 一殺商胡波斯數千人。居住此地的波斯人是否全部遇害不得而知。單被殺者就有數幹人,想必揚州的『商胡波斯」應有數萬人。

在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聚集於貿易港廣州的貨物,其流通路線可經由水路連接至江西。因贛江的連接,江西南昌,也就是唐代的洪州成為了物資集散的中心地。從洪州至鄱陽湖,再通過長江流域密布的水路連接大運河的起點揚州。也就是說,水路交易的各處要衝均有大量胡人居住。

小說中也時常有胡商登場,田神功的軍隊大量屠殺胡商,大概是因為他們通過交易獲得了巨大財富。在日本,芥川龍之介有篇改編自唐代小說的著名作品《杜子春》,其中說到獲取巨財的地方就是「波斯邸」_波斯人的住宅。胡商可說是富豪的代名詞。揚州人鑑真應當自幼就有許多接觸胡商的機會。說不定胡人安如寶就是揚州人也未可知。

話題再回到唐招提寺的藥師如來佛像。具有西域壁畫某些特色的這座佛像的作者到底是誰呢?所謂作者,不只是實際拿著鑿子雕刻的工匠,還包括擔任指導的人。一定有人先畫好樣圖,再指導工匠們依照圖紙進行雕刻,算是所謂的藝術指導吧。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腦海裡不由地浮現胡國人安如寶的身影。

在唐招提寺所見的西域的影子,不只是鑑真和上坐像眼部的手術疤痕以及藥師如來立像。如果把安如寶的存在考慮在內,可以說,我們所見的唐招提寺本身,就被包容在一一層薄霧般的西域氛圍之中。如唐招提寺這個名稱所示,「唐」才是核心意義所在。如果沒有從唐朝渡海而來的鑑真和上,自然也不會有唐招提寺。

現在的唐招提寺是一座宏偉的大伽藍。其實鑑真和上在世的時候,寺院還沒有如此氣派。相當於伽藍中心部分的金堂[21 以流利伸展的屋頂聞名。而今金堂已成為唐招提寺的象徵,人們在介紹唐招提寺時,必定要附上金堂的照片。其實金堂建成於鑑真死後。

據說在唐招提寺的主要殿堂中,鑑真在世時建造的只有講堂。寺院的中心通常應該是金堂,因本尊置於其內,金堂也叫本堂。鑑真在建本堂之前,先建了講堂。講堂當然是教學佛法的場所。據記載,這座講堂用的是大內拆除古舊宮殿時分得的舊木材。我可以理解鑑真和.上的心境。簡素、實用一這才是鑑真和上所重視的。金堂是寺院的臉面,就像家裡的客廳,以裝飾要素為重。鑑真和上想要建立的是研習律學的道場,最必要的是授課和學習的空間,也就是講堂。所以鑑真首先建造了講堂,並且沒有使用新木材。

鑑真和上抵達日本進入奈良後,最先參觀的地方,肯定是東大寺的大佛殿,那座五十尺高的鍍金銅佛像是日本的驕傲。東大寺大佛於鑑真抵達奈良前兩年舉行了開光儀式。帶領鑑真和上參觀的,是東大寺別當3良辯。鑑真雙目失明,無法看見大佛的身姿。一個名叫延慶的通譯僧陪伴在鑑真左右,鑑真對大佛的了解,不外乎通過延慶的言語說明。除了延慶的通譯,還有法進、思遷等隨行東渡僧人的講解,他們肯定也會不斷向鑑真和上解說親眼所見的大佛的情狀。

大帝太上天皇,引天下之人共結良緣,鑄金銅像,座高笏尺五十尺。良辯講解道。然後又問一唐中有如此大像乎?鑑真和上通過通譯回答更無。可以想見良辯聽後得意滿面的模樣。連唐朝都沒有如此規模的金銅巨像,而且這還是唐朝高僧親口承認的。

對於此事,鑑真和上作何感想呢?這句「更無」,是出於深深嘆服, 還是出於無奈?關於這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我們只有試著用推理來解答。 也許鑑真和.上心裡想的是 一一-以日本的國力, 何當如此奢華.....

唐招提寺初期的簡素可以作為上述推理的一一個根據。東大寺是國立寺院,而唐招提寺是私立的,兩者在財政基礎上一定有著巨大差距。比起金堂,講堂才是必不可少的,而講堂的建材來自大內拆除朝集殿時處理的舊木材。這件事成為唐招提寺「貧窮說』的重要根據之一。

貧窮說」的另一個根據, 源於國寶「鑑真和上像」的單薄。如前所述, 這座塑像採用的是脫活乾漆的製法。先塑一個大致形狀的泥坯,表層覆以麻布,用漆反覆多次塗抹,漆幹透之後,再把內部的泥坯取出而成。據說當時漆料十分貴重。漆像當然以塗抹層數多而厚為佳,然而用於粘接的漆是高價商品,在預算有限的情況 下,只得減少漆的用量。因此,塑成的漆像自然比較單薄。從表面上或許看不出,聽說這尊鑑真和上像因為用漆量少,實際重量比預想的要輕許多。於是有人想像,這私立的貧窮寺院,一定連足夠數量的漆都無法保證。

塑造這尊漆像時,還有一一個特殊條件的制約也應考慮在內。鑑真和上當時已近垂危,弟子們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描摹師父的形象。利用古舊木材建造講堂,與其說是為了節約預算,不如說體現了鑑真一切從簡的無言訓誡更為妥當。

天平寶字二年( 758),鑑真辭去僧職,遠離了宗教行政事務。不知是否與權力鬥爭有關,一年之前,皇太子道祖王被廢,取而代之的是大炊王。擁立大炊王為皇太子的是藤原仲麻呂。仲麻呂是這場政治鬥爭的勝者,同時他也是鑑真的強力後援者。所以鑑真的地位應當更為鞏固,而不會有所動搖。

保守的佛教界對外來者鑑真和。上雖然有著根深蒂固的抵制情緒,但鑑真此次辭去僧職,不應被視為政治_上的失勢。應當考慮到的是他雙眼失明,年屆七十一歲。這樣的話,以下詔書的內容就很容易理解了。其大僧都鑑真和上,戒行高潔,白頭不變。遠涉滄波歸我聖朝,號日大和上,恭敬供養。政事躁煩,不敢勞老,宜停僧綱之任,集諸寺僧尼,欲學戒律者,皆屬令習。

朝廷在解除鑑真的大僧都4這個行政職務的同時,授予他「大和上」的稱號,並號召諸寺僧尼向他學習戒律。 除藤原仲麻呂之外,鑑真還有眾多強力的後援者。如果鑑真提出要建立戒律專修的寺院,絕不會缺乏慷慨相助的人。

唐招提寺在當時之所以是一一座貧窮的寺院,我認為多半出於鑑真和.上的意志。會不會正因為耳聞了東大寺的奢華,鑑真才把唐招提寺的戒律道場建得簡樸質素以作對照呢?鑑真把唐招提寺的後事託付給義靜、法載、如寶三人。義靜與法載是鑑真的直系弟子,這時已不年輕。所以後事應當更多地落在年輕的西域僧如寶的肩上。 不是不理解師父以簡素為宗旨的想法,但既然受託後事,也不能不把寺院的興盛當作自己的義務。

正因為有「大和上」稱號的存在,寺院才能保持簡素而無不妥。鑑真和上離世之後,簡素的寺院看起來難免顯得破落不堪。如寶為把唐招提寺建成- -座氣派的寺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唐代西域與吐火羅
    「吐火羅語」、「吐火羅人」,是19世紀80年代以來,西域歷史研究中難以避開的一個課題。2011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學術討論會上,會議主辦人梅維恆認為,根據這樣的新觀點,可以重構歐亞文明歷史的新章。但是,這實際上是一個需要認真分析、審視的新觀點。西域自漢代開始正式進入中國版圖。到唐王朝時期,對西域大地的統治,也有了較西漢更為成熟的模式。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吐火羅人與西域古國
    龜茲在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國都延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國東通焉耆,西通姑墨,北通烏孫。有人口8萬餘,傭兵2萬餘。在西域城郭諸國中最為強大。漢武帝通西域後,龜茲夾在西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多次反覆,襲殺漢使。
  • 一代名僧唐玄奘,其實是個無籤證、無保鏢、無裝備的「偷渡者」?
    玄奘西行求法的17年間,遊遍110個國家和傳聞的28個國家,對西域的各國歷史、政治、地理交通、民族風俗了如指掌。因而唐太宗需要玄奘這樣的人才來做他統一西域的「軍師」,在玄奘回國後,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多次規勸玄奘棄緇還俗、共謀朝政。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了解
    一說到「寺廟」,咱中國人通常會連著一起說,但其實「寺」和「廟」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場合,最近有部叫《慶餘年》的劇挺火,主角範閒被安排去了「鴻臚寺」,裡面全是古代的「外交官」,那麼問題來了,「寺」裡不該住著和尚嗎? 別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到底啥叫「寺」,啥叫「廟」,千萬不要再弄混了。
  • 歷史上的五大收復西域的名將,保家衛國,都是華夏英雄
    自漢武帝時起,西域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今天,更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就來盤點,歷史上,收復西域的五大名將,保家衛國,都是華夏的英雄。西域車師國納入東漢版圖。東漢朝廷開始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於是任命耿恭為戊己校尉。永平十八年八月,漢明帝去世,朝廷正是大喪之機,沒有派出救兵。於是車師再度反叛,和北匈奴一道進攻耿恭所在的疏勒城(今新疆喀什)。耿恭激勵士兵進行抵抗。耿恭帶領三百人對戰匈奴兩萬大軍,堅守了數月之久。
  • 逸聞趣史|歷史上玄奘西天取經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走出茫茫沙漠,玄奘來到絲綢之路上著名的高昌王國,《西遊記》裡火焰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信仰佛教的高昌國王太佩服玄奘了,決心把玄奘留在高昌。他每天用最好的吃喝招待,就是不讓玄奘走。玄奘無奈,只好用絕食來顯示自己的決心。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對西域這一地理概念 ,漢朝人有一個逐漸認識、了解的過程。漢初,人們把河西走廊地區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史記,驃騎列傳》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犇」。匈奴渾邪王當時駐牧於今張掖、武威一帶。可見這一地區也曾被稱為西域。
  • 文物與歷史:古代西域生活中的希臘神話元素
    公元前2-1世紀,西域諸國湧現出了一批具有古希臘特色的文物,體現了那個時代希臘文化在當地具有的強大影響力。古希臘史詩裡的故事原型陶畫後來的希羅多德講述中亞草原部落的歷史時,就曾參考了這部敘事詩。這個故事後也被收入希臘神話,成為藝術家經常創作藝術品的題材。即使亞洲腹地的希臘裔後代或者印度藝術家,已經不知道這個圖案的本來意義,依舊會通過模仿和臨摹的方式,將技藝模仿下去。
  • 曾是西域古國的新疆烏什縣,藉助載體打造歷史人文景觀
    陽光深邃,打開塵封的歷史,一幅絕色和嫵媚的畫卷鋪天蓋地而來。在這塊孕育千年時光的文明古地,誰能想到竟隱藏著一個未知的世界。一條河流哺育了無數的生命,也開闢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發展。生態在這裡不斷釋放著巨大的能量,讓所有的生靈徜徉於幸福的海洋。
  • 歷史中的西域,吐火羅人文明的發現,引起中外學界的討論
    如果您不信,請看荒漠埋藏著的歷史密碼。1989年7月,在今拜城縣克孜爾鄉的一片開闊地上,鄉政府正組織所屬村賽馬刁羊,一匹奔馬突然踩陷進坑中…古龜茲人墓地被意外發現。由於這片開闊地將要因修建克孜爾水庫而被淹掉,所以考古所對墓地進行了四次搶救性發掘,先後發掘出160餘座墓葬。
  • 《惟我獨仙》:唐家三少唯一古典仙俠類經典
    《惟我獨仙》,作者是唐家三少,是一部古典仙俠類型的網絡小說。主要講述了西域小村中的孤兒海龍偶入仙山,卻無心求仙,誰知因緣際會,得到高人(六耳獼猴和孫悟空)真傳,繼任人界連雲宗宗主,成為仙界日曜星君,捲入天下道魔紛爭的故事。
  • 南安洪梅鎮靈應寺祖師公生辰 吸引1萬多名遊客
    17日晚,洪梅鎮靈應寺燈火闌珊,煙霧瀰漫。這裡車水馬龍,人們手中都提著裝有香、花、燈、水果的紅色袋子。原來,當晚是靈應寺祖師公李文愈的生辰。  靈應寺始建於五代後唐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農曆六月廿一是靈應寺祖師公生辰,當晚吸引了1萬多名遊客前來拜佛燒香。」靈應寺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黃日進說。  靈應寺雄偉壯觀,富有民俗風貌。
  • 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剎 南安洪梅靈應寺內聽傳奇
    該寺始建於後唐年間,殿宇雄偉,氣韻生動;歷代不少高僧、文士來此流連忘返,留下大量詩文、對聯和墨寶;弘一大師曾在此住錫半載,為塔題寫碑文;武狀元黃培松亦與該寺結下不解之緣;寺內還長有演繹生命奇蹟的「倒拋竹」靈應寺內聽傳奇
  • 兩漢時期的「西域質子」,在中原和西域文化交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黔客君按「質子」是漢代以來出現的一種特殊人質,它通常以王侯的子弟作為抵押品藉以達到某種政治目的,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史上一種普遍的現象,尤其以漢、唐、元幾代較為盛行,數量龐大。兩漢時期,有一類人在中原和西域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非常特殊,它就是來自西域各國的「西域質子」,是中原和西域民族文化傳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黔客君探一、「西域質子」從何而來?
  • 「有故事的河流之澽水奔濤」五寺聳峙佑黎民
    在我市西北峰巒疊嶂的群山中,曾有無數座寺廟隱藏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五池寺。五池寺是人們對東池寺、西池寺、南池寺、北池寺、中池寺五座寺廟的統稱,寺名皆因山名而得之。五池寺本為五峙寺。《韓城乾隆傅志》記載:「五峙山在縣西北。峙在萬山中為岑,凡五:深巖邃谷,人跡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