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矩陣,簡單的結構化思維工具,帶你走出混亂,理清思路

2020-12-04 螞蟻說成長

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結構化思維,遇到問題時這個思維方式可以引導你理清思路,減少混亂,從而快速解決問題。有小夥伴反映說這個步驟還是太多,不太好操作,那咱們今天就來介紹一個更簡單的,叫做二維矩陣。

簡單來說它可以將你大腦中所有想到的,按兩個維度,四種情況來進行區分整理,從而讓你的思維更加條理清晰。

最常見的就是時間管理中說的四象限了。

要安排任務優先級,一堆事情中,怎麼來決定哪個先做,哪個後做?可以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四種情況。

重要且緊急的,就是排第一位要先去做的;重要不緊急的,就排二位;不重要但緊急的,排第三位;不重要又不緊急的,排最後。這就是一個二維矩陣的應運過程。

除了這個,還可以用在好多地方,比如緩解壓力,減少焦慮上。

現在職場人普遍都壓力大,也比較容易焦慮,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想得太多,很多事情並不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也要去操心。

咱們之前也介紹過,要減輕壓力和緩解焦慮,要把事情分為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只去顧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它自己不可控制的盡最大努力即可,因為再操心,再焦慮,也是不由自己能夠決定的,想了也是白想。

如何來區分哪些是可控制,哪些是不可控的,同樣可以用二維矩陣來整理,按自己和決定兩個維度,劃分為自己能夠決定,自己不能決定,別人能夠決定,別人不能決定四種情況來進行。

自己想要升職加薪了,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達到崗位的明確要求,這個崗位需要有一個證書,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拿到,不需要由別人來決定,這就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事。

而像這個崗位需要有能加過某個項目,這種情況自己只能決定其中一部分,就自己去爭取參加這個項目,但最終能不能加入,這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需要由別人來決定的,也就是自己能決定過程,而結果由別人來決定。

而像崗位要求有團隊精神等,這個要求沒有明確的標準,自己也無法做出些什麼,有沒有團隊精神,完全是由別來決定的,所以是別人能夠決定的部分。

而自己無法做,別人也無法決定的情況就是第四部分了,就咱們說的老天的事。就算你能力達到了,別人也想讓你升職加薪,但公司沒有空缺的崗位,那也沒辦法實現。

這樣區分開以後,只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第一部分自己能夠決定的事上,和第二部分自己能夠做的部分上就可以了,其它的自己再怎麼想,怎麼擔心也是沒有結果的。

接著咱們再來換一個角度,用決定誰能升職加薪的角度來運用一下二維矩陣,面對這麼多下屬,該把崗位給誰?

同樣可以按能力和意願兩個維度劃分為有能力有意願,有能力沒意願,沒能力有意願,沒能力沒意願四種情況。

有能力也想升職加薪的員工肯定是要重點考慮的;有能力但沒有說過想升職加薪的員工是備選的;沒能力但有意願的可以作為儲備來進行,後續需要引導加強能力提升;而沒能力也沒意願的,根本不在考慮範圍內,甚至可以放到裁員名單裡考慮。

這裡也是提醒大家,想要升職加薪,一定要主動提出來,作為管理者來說,大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主動提,他也不會主動來去給你爭取的,而別人提了,肯定就優先考慮了。

以上就是二維矩陣的一些簡單應用過程,現在可以來想一下,你在工作生活中,哪些場景下可以用到這個思維方式呢?

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專注個人成長經驗分享,不講大道理,只講實用方法與技巧,關注獲取更多職場技能。

相關焦點

  • 思維混亂,是因為大腦沒有結構
    如果你能夠習慣用結構化的方式進行思考,你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都將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公司的線下門店,生意突然下滑,怎麼辦? 如果你不會結構化思維,你可能會這樣說... 除了表達和思考,結構化的能力還能幫助我們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我問你:過去一年,你都學了些啥呢? 如果你不會結構化思維,你可能會這樣回答...
  • 「每月閱讀一本書計劃」什麼是結構化思維?思維可以結構化表達嗎
    四,結構化思維不僅僅只是結構化的形式五,結構化思維的依然只是工具型思維04 總結01【 結構化思維 】思維導圖筆記————————————————02【 結構化思維我的刻意練習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寫文字或者交流時,都會採用一二三框架,123小框架練習。這是我的練習方式,我稱之為:簡單、粗暴、有效。1,我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工作外,都負責過許多群,在群發信息通知時,我都會刻意將其結構化的書寫。
  • 超腦力丨開發右腦潛能,思維導圖教你如何逆襲!
    思維導圖學習法(Mind Mapping)把看似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使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知識系統化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根據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的力量絕對不是個體力量的簡單疊加,而是呈幾何級數增長。就好比是撿葡萄,你一粒一粒撿,恐怕最多拿幾十粒,但要是把葡萄串成串,拿到的葡萄可能多幾十倍。
  • 戰略工具:從MECE法則到商業畫布(上)
    A:MECE法則是一個思考工具,它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縮寫,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也常被稱為「不重複、不遺漏」。Q:有什麼適用場景嗎?A:一般在公司裡向上級做工作匯報的時經常用到,採用EMCE法則的不重不漏法,可以梳理表達內容的脈絡,做到內容不混亂重複,思路清晰。
  • 象限圖、矩陣圖、五力分析圖是表達工具,誤用於思考反而束縛思維
    這是因為普通人平時都處在「第一層級思維模式」中,在「第一層級思維模式」中接收到的「概念(Concept)」都在顯性人體的「認知界面」上,根據「共同經驗」還原成「現實影像」。如果這個信息接收者,具有運用「第二層級思維模式」的能力,那麼,TA可以把這個「現實影像」在隱性人體「意識空間」裡轉化成「意識影像」進行感知。
  • 讀書可以明智,閱讀《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的感悟和洞見
    在閱讀《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一書時,我內心是抗拒的。看到書中多是我不熟悉的詞句,看起來晦澀、高深又繁多,尤其是讀前面三章時,內心真的很崩潰。第一章就那麼短短的兩頁,我反覆讀了幾十遍上百遍,一個詞一個詞的摳,弄不明白,思路又混亂。然後就往後翻翻,企圖找到點解釋和靈感,可是越看越多,腦海裡越混亂,整整思索並愁了兩天。
  • 把網狀思維變成線性思維,想要有效輸出一定要學會的「矩陣思維」
    相信有很多人都渴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廣闊的思考範圍,但對於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範圍是絲毫無頭緒的,完全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自己的思維盲區裡,而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可以快速幫助我們擴展思考範圍的思維模式——矩陣思維。
  • 善用矩陣思維,高效思考、解決問題
    本文通過六個矩陣思維的案例分享,介紹了讓我們高效思考、高效做事的工具。行走江湖,刀客們一定都會給自己配備武器,而我今天我也介紹一下,讓我為之受用的「思維之刀」「矩陣思維」,通過簡單的橫縱切分,就能使得我們更好的抓住問題的核心。 矩陣思維是指通過研究目標對象的關聯因子,進行邏輯分析與規整,抽取多個維度,構建高度結構化的矩陣量表,輔助系統決策的一種思考方式,它極具邏輯性和關聯性。
  • 高中函數知識點思維導圖怎麼畫?在線思維導圖工具教你輕鬆學會
    今天小編教大家怎樣使用思維導圖理清各個函數思路,很容易就可以學會函數啦。每個函數都有它的特徵,我們只要把這些特徵使用思維導圖將它羅列出來,理清每個函數的思路,就可以輕輕鬆鬆掌握各個函數的重點了。小編經常在【迅捷畫圖】在線網站上繪製各種思維導圖,下面的一張高中函數圖就是在該網站找到的模板。
  • 比思維導圖更簡單的圖形思維工具,讓你思考更有想法,表達更出色
    人與外界接觸,往往是使用自我表達力的過程:你參加公司會議,在會議上發表的意見;你寫的文章,文章中透露出你的觀點與思考等等。人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不在表達。現有的表達方式大概有4種:文字表達,語言表達,思維導圖與PPT表達。但這些表達方式於我們各有各的不便之處。文字表達:它有三不便。
  • 質量工具之矩陣圖
    矩陣是高等數學中的常見工具,也常見於統計分析等應用數學學科中。在物理學中,矩陣在電路學、力學、光學和量子物理中都有應用。當前非常熱門的計算機領域,如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神經網絡都是基於矩陣形成的算法。可以預見的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以質量知識庫等為基礎,質量管理也將向智能化進化。
  • 90後在讀博士幫你捋清論文寫作思路!金字塔原理優化行文結構
    究其原因,首先是「沒想清楚」帶來了思維混亂,而思維混亂進一步導致了「寫不明白」。也就是說,「想清楚、寫明白」是這一思維過程的關鍵。要如何才能做到呢?《金字塔原理》為我們提供了理清思路、高效寫作的方法。一、為什麼要用金字塔原理進行碩博論文寫作簡單的說,金字塔原理就是,一切論述都圍繞「塔尖」的中心論點展開,這就好比碩博論文,通篇都是圍繞所研究的核心問題、核心論點展開。進一步的,金字塔原理在總體結構、內部結構等更為細緻的方面,也為碩博論文寫作提供了借鑑。
  • 結構化思維:一隻兔子告訴我們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結果大不同
    可是追著追著,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為了呀!」兔子帶傷跑回洞裡,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
  • 大樹帶你10s了解結構化小組!
    申論A、B-省市縣級單位-面試是A類-結構化小組申論C-鄉鎮單位-面試是B類-結構化,僅供參考嘿嘿~結構化小組面試立刻知結構化面試大家都比較輕車熟路哈,就不做過多的闡述了,樹樹準備了一幅小漫畫↓帶你感受下結構化小組面試,到底是怎麼一個流程!
  • 思維混亂?是因為大腦沒有結構,該怎麼解決呢?
    因為思維沒有結構 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腦子裡的想法會不斷地湧現出來,看似有很多,卻雜亂無章,就像是衣櫥裡的一堆沒有整理的衣服,彼此纏繞,互相堆砌在一起。當有人問你,你能說說你有哪些衣服嗎?「嗯....我有很多衣服(想法)...」能詳細點說嗎?
  • MECE分析法,幫我們快速理清思路,只需4步就能掌握
    這就變得比剛才簡單了。這種方法,具有條理化和完整化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儘量理清出自己的思路,能夠在完整的思考邏輯下進行有效的分析,避免因任何原因而致使我們陷入困惑之中。MECE分析法如何展開呢?02尋找符合MECE分析法則的切入點尋找切入點的方法就是分析問題和目的,你想得到哪方面的結論,就從哪裡作為切入點。MECE的切入點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可以很多,甚至在分析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多個切入點進行分析。
  • 改變認知+升級大腦,結構化戰略思維是關鍵
    《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如何想清楚、說明白、做到位》的作者周國元曾在麥肯錫公司工作多年,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系統化地從理論、實踐等方面介紹介紹結構化思維,最終匯集此書。書中方法論和案例相結合,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將複雜的概念簡單化,便於讀者能更好地理解結構化戰略思維,進而實現自身思維升級。
  • 矩陣與矩陣乘積簡介
    然而,創建更複雜的數據結構是有幫助的,這正是需要引入矩陣的地方。介紹矩陣是正方形或矩形數組,包含兩個維度:行和列,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電子表格。通常會在數學上下文中看到術語矩陣,在Numpy上下文中看到二維數組。維度在矩陣的上下文中,術語維度不同於向量表示的維數(空間維數)。當我們說矩陣是二維數組時,意味著數組中有兩個方向:行和列。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思維導圖,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美國,它是一款從幼兒到職場一直都能用的思維神器。思維導圖的英文名叫Thinking Map,又稱心智地圖。它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一種特別簡單又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但你叨叨一百遍,娃好像永遠記不住,或者記住了也不會乖乖地跟你的流程走,永遠神遊在狀況外。但當我們給CC準備了這樣一張【睡前程序表】的時候,一切就非常清晰了。由此及彼,孩子做事會越來越有條理,大人也省心不少。這個思維導圖也非常適合帶娃讀繪本。很多媽媽抱怨過,C媽啊,同一個故事給娃講了很多遍,等問她的時候為什麼還是說不出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