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結構化思維,遇到問題時這個思維方式可以引導你理清思路,減少混亂,從而快速解決問題。有小夥伴反映說這個步驟還是太多,不太好操作,那咱們今天就來介紹一個更簡單的,叫做二維矩陣。
簡單來說它可以將你大腦中所有想到的,按兩個維度,四種情況來進行區分整理,從而讓你的思維更加條理清晰。
最常見的就是時間管理中說的四象限了。
要安排任務優先級,一堆事情中,怎麼來決定哪個先做,哪個後做?可以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劃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四種情況。
重要且緊急的,就是排第一位要先去做的;重要不緊急的,就排二位;不重要但緊急的,排第三位;不重要又不緊急的,排最後。這就是一個二維矩陣的應運過程。
除了這個,還可以用在好多地方,比如緩解壓力,減少焦慮上。
現在職場人普遍都壓力大,也比較容易焦慮,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想得太多,很多事情並不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也要去操心。
咱們之前也介紹過,要減輕壓力和緩解焦慮,要把事情分為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只去顧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它自己不可控制的盡最大努力即可,因為再操心,再焦慮,也是不由自己能夠決定的,想了也是白想。
如何來區分哪些是可控制,哪些是不可控的,同樣可以用二維矩陣來整理,按自己和決定兩個維度,劃分為自己能夠決定,自己不能決定,別人能夠決定,別人不能決定四種情況來進行。
自己想要升職加薪了,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達到崗位的明確要求,這個崗位需要有一個證書,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拿到,不需要由別人來決定,這就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事。
而像這個崗位需要有能加過某個項目,這種情況自己只能決定其中一部分,就自己去爭取參加這個項目,但最終能不能加入,這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需要由別人來決定的,也就是自己能決定過程,而結果由別人來決定。
而像崗位要求有團隊精神等,這個要求沒有明確的標準,自己也無法做出些什麼,有沒有團隊精神,完全是由別來決定的,所以是別人能夠決定的部分。
而自己無法做,別人也無法決定的情況就是第四部分了,就咱們說的老天的事。就算你能力達到了,別人也想讓你升職加薪,但公司沒有空缺的崗位,那也沒辦法實現。
這樣區分開以後,只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第一部分自己能夠決定的事上,和第二部分自己能夠做的部分上就可以了,其它的自己再怎麼想,怎麼擔心也是沒有結果的。
接著咱們再來換一個角度,用決定誰能升職加薪的角度來運用一下二維矩陣,面對這麼多下屬,該把崗位給誰?
同樣可以按能力和意願兩個維度劃分為有能力有意願,有能力沒意願,沒能力有意願,沒能力沒意願四種情況。
有能力也想升職加薪的員工肯定是要重點考慮的;有能力但沒有說過想升職加薪的員工是備選的;沒能力但有意願的可以作為儲備來進行,後續需要引導加強能力提升;而沒能力也沒意願的,根本不在考慮範圍內,甚至可以放到裁員名單裡考慮。
這裡也是提醒大家,想要升職加薪,一定要主動提出來,作為管理者來說,大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主動提,他也不會主動來去給你爭取的,而別人提了,肯定就優先考慮了。
以上就是二維矩陣的一些簡單應用過程,現在可以來想一下,你在工作生活中,哪些場景下可以用到這個思維方式呢?
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專注個人成長經驗分享,不講大道理,只講實用方法與技巧,關注獲取更多職場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