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汽車更貼心了?華為、小米入局,未來汽車會變成什麼樣?

2020-12-04 電叫獸

在今年,人們更加意識到了私有汽車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但是,對於很多傳統汽車來說,自帶的車機交互系統體驗可以說是參差不齊。一般來說,新能源汽車在車機交互上更為優秀。但是,很多傳統汽車車型依舊是市場的主流,在這些車型的車機體驗上,都是相對落後的。

如今,萬物互聯的趨勢下。汽車也被眾多的科技公司所關注。其中,蘋果早已經確認在開發智能汽車,蘋果的CarPlay也在很多車型中有著出色的體驗。此前一直有消息傳出華為要製造汽車,其實不然,華為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的「博世」一般,幫助車企生產出更優秀的汽車。華為提供智能車聯網技術,讓傳統車企在基礎行駛性能上鑽研,而車載智能設備,則是華為更擅長的事情。

華為汽車業務正式與消費者業務整合

根據最新的消息來看,華為強調,自己絕對不會造整車,而是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部件供應商,像是智能晶片,車聯網通信與系統等。從華為高管的公開回應來看,華為已經與沃爾沃、奔馳、寶馬、紅旗、比亞迪進行合作。通過HMS for Car可以將華為的智慧生態無縫地連接到汽車上。

目前華為HiCar已經和30多家車企合作,涵蓋了120多款車型。它目前的形態和蘋果的CarPlay和百度的CarLife都比較相似,可以通過有線和無線的方式,將智慧型手機的APP投射到汽車內部的中框屏幕上,可以實現多媒體、車載導航、汽車形式信息、人工智慧語音助手等豐富功能,華為HiCar還能夠控制華為的智能家居生態,體驗上也更優秀。

小米、vivo也積極布局車聯網技術

小米在智能家居上有著一定的領先,在2019年的時候,小米就和小鵬汽車合作,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貼到小鵬汽車上實現開門,並且小米也很早就推出了物聯網車載顯示屏。但是,小米與車企的合作較小,號召力並不如華為。

在11月19日的vivo 2020開發者大會上,vivo不僅推出了全新的Origin OS,還推出了Jovi智能車載,它首批將會覆蓋寶馬、奔馳、奧迪、雷克薩斯等品牌的500多個車型。它支持手機作為車鑰匙、查找汽車位置、停車位推薦,同時,還將支持近場控制功能,遠程預熱汽車、監控車輛信息,而Jovi語音助手也能大展身手。

未來汽車展望

現在各家都有著不同的車聯網生態,就和智能家居的生態差不多。未來汽車一定是屬於自動駕駛的智能化交通工具,現如今自動駕駛還處於技術的攻堅階段。如今的車載聯網系統,都是對目前駕駛體驗的一種升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駕駛和乘坐汽車,舒適和便捷是剛需。你更希望在汽車中加入什麼功能呢?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相關焦點

  • 華為再次發現新大陸!5G手機業務受阻後:全力進軍智能汽車領域
    眾所周知,自從9月15日晶片正式生效以後,華為手機業務就因為「缺芯」而受阻,最後還被迫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而根據各大知名機構預測,華為手機、新榮耀手機在明年都將出現銷量大幅度下滑尷尬局面,而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將降至4%,榮耀手機業務將降至2%,要知道在2019年華為手機(含榮耀)
  • 將航天科技與汽車工業融合,未來的自主汽車會是什麼樣?
    面對這一現實,WEY選擇與中國航天展開合作,將自己的logo與slogan印在了火箭上,而這也是中國航天首次與品牌聯合命名火箭名稱,當中國汽車與中國航天結合在一起,國貨之光變的愈加閃亮。而除了聯合命名火箭外,WEY還將與中國航天在質量體系、自動控制、新材料應用以及氫能源方面展開合作。
  • 傳華為入局汽車行業,充電10分鐘續航1000公裡
    近日,又傳出世界知名手機生產企業華為要進入汽車領域的消息。並曝光出華為去年就已經擁有200多人的汽車團隊。其概念汽車採用石墨烯電池,10分鐘充電即可行駛1000公裡。雖然曝光的概念數據有些誇張,但華為為自己涉足汽車產業鋪路已久。14年,華為與東風、長安展開關於汽車智能化的合作。隨後與寶馬、戴姆勒、奧迪等成立推動汽車智能化的聯盟。
  • 車載系統大戰:左邊是BAT,右邊是華為小米們
    據麥肯錫調查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突破1.9萬億美元,其中60%的商業價值源於軟體。其次,汽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有較強的增值服務價值。比如汽車的娛樂、導航、加油等服務,都為BAT拓展新的商業模式帶來了新機會。手機廠商後發力在網際網路企業如火如荼拓展市場的同時,國內手機廠商也開始向車載系統領域進發。
  • 華為小米接連入局OLED 量子點電視「不香」了嗎?
    今年上半年,華為推出搭載OLED屏幕的旗艦級新品華為智慧屏X65;前幾日,小米也強勢推出高端OLED電視大師系列新品。兩個品牌接連入局OLED,都為OLED電視陣容增添新的能量。另據外媒THEELEC消息,OLED面板龍頭廠商LG Display也計劃於本月重啟在廣州的OLED工廠,OLED面板產能也將得到充分的供應鏈。
  • 小米華為入局筆電市場:誰勝誰負?
    當前在筆電行業深耕多年的有國產華碩、神舟以及聯想,國際上則是蘋果、戴爾以及東芝等,這些品牌都經歷了多次轉型,並有著深厚的專利支撐,但是仍然無法在時代的浪潮下獨善其身,依然保持著戰戰兢兢的心態去做「逼」,可以說已經經歷了紅海以及血海期,進入了最後的紫海期,就在這個時候倔強的小米與華為卻正在布局筆電產業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牛牛敲黑板:馬斯克和何小鵬的爭論點在於:應該主要用什麼來當智能汽車的眼睛,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現在車上裝雷射雷達,帳還是有點算不過來,一個雷射雷達價格頂的上兩輛Model3。小鵬直接挑戰低價雷射雷達可能有點懸,但華為的入局讓這場爭論出現變局。
  • 華為來了,未來智能汽車還遠嗎?
    極客汽車有幸在本月中旬參觀華為上海研究院。並採訪了王軍,他表示,華為的優勢主要在於:軟體、算法、生態。而華為 HI 的誕生,或許會改變這一局面。總體來說,華為進軍汽車產業總共可以分為三種商業模式。當然,這之中更重要的是或許會催生出更為創新的車企-供應商合作的商業模式,這些是機遇,也是挑戰。
  • 華為智能汽車戰略深度解析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 2018 年華為全連接大會上發布 AI 解決方案時就曾提到: 「每一個行業都有可能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未來最能顛覆的一個產業就是汽車產業,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可能將中國 16 萬億產值的汽車業,包括周邊產業,徹底顛覆掉。」
  • 20年前預言的汽車科技已成現實,未來又是什麼樣子?
    但是關於智能化的發展,我想就算是20年前的我們,也沒有想到會發展這麼快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今的汽車智能化發展如何順便可以預想一下未來還會有怎樣的變化。AR導航這個功能我們並不是第一次見,之前在榮威的MARVEL X當中我們就已經見識過,但是它是基於一顆前視攝像頭將AR導航顯示在液晶儀錶盤當中,實際呈現的效果並沒有HUD更直接,低頭看導航還是會增加一些危險。
  • 特斯拉Model Y大獲成功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
    一款售價超過30萬的新能源車上市引發如此轟動,這在中國汽車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斯拉Model Y遭消費者搶購的背後所透露出的行業發展趨勢,顯然是值得所有車企特別是咱們中國品牌車企深思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下面咱們就來詳細分析!
  • 50萬的蔚來汽車和千元小米手錶結合,真的搭嗎?
    自從有了造車新勢力的入局,汽車企業與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互動也越加頻繁。近日,蔚來汽車就與小米開啟了產品端的跨界合作。3月16日,小米與蔚來正式宣布達成合作,將在小米手錶上推出一款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車控功能的蔚來App。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 | 圓桌論壇: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產業鏈的格局...
    第一個方面就是如剛才您所說的,汽車從最初的完全是一個機械裝置變成機電結合,到未來變成一個所謂生活的第三空間,越來越多軟體的成分,這是我們所習慣的以往的供應鏈裡面以機械部件為主或者機電結合慢慢地開始向更多的程式設計師參與的這樣一個行業,供應商的性質從提供有形的產品到提供無形的產品(代碼),從業人員從更多的機械工程師、電子工程師進入到更多的程式設計師、代碼員,所以博世全球有七萬多研發人員,目前三萬多是軟體工程師
  • 魅族入局智能家居,從全屋照明開始,但小米似乎更值
    不得不說雷軍的眼光足夠長遠,早期的小米科技在發展粉絲經濟之後,通過周邊產品積極進行生態布局,在外界沒有看懂的時候,一直戲稱小米的周邊生態就是「雜貨鋪」,但當逐漸有人看懂的時候,小米科技的生態已經非常完善,包括華為、OPPO等在內的多家智慧型手機品牌和網際網路品牌爭搶模仿,紛紛開始打造自家的周邊智能生態。
  • 「e汽車」牽手寧德時代華為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按下加速鍵
    未來5年,我們將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長安汽車?「如果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有一天時代淘汰了你,就真的與你無關了。」長安汽車前董事長張寶林2018年4月在長安汽車「創新 創業 創未來」戰略發布會宣布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進入新階段。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按理說,雷射雷達已經不在馬斯克的視野範圍內了,為何卻在這個時候因為雷射雷達而親自上陣懟小鵬汽車呢?有趣的是,在汽車圈子之外的華為也開始密集釋放關於量產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消息。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
  • 華為汽車產業深度剖析
    實現軟體定義汽車的關鍵變量即為:晶片+作業系統+中間件+應用算法 軟體+數據五大核心技術,未來誰能把握其中一環或將實現汽車產業鏈地位的提升。4) 開發環境更豐富,生態共享:華為提供的集成開發環境,和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的方舟 編譯器,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可以大幅提高軟體開發效率。
  • 中國紅+龍圖騰+矩陣鏡頭,華為P40被紅旗汽車扒了個精光!
    手機行業每年都會有眾多旗艦機問世,可是廠商對於這些旗艦機的保密性做得卻是相當到位,新機沒上市時很少有消費者能夠知道真機是什麼樣子,雖然總有渲染圖曝出,可仍然是真假難辨。華為P40作為華為的時尚旗艦消費者對於這部手機充滿了期待,而正當華為新旗艦P40系列發布在即,真機卻被紅旗汽車爆了光!
  • 面對小米、華為 酷開的「超級電視生態」之路會很難走
    與小米同時期押注網際網路電視的樂視倒了,隨之引發的便是整個行業集體沉淪的骨牌效應,隨樂視「英勇就義」的一大批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都一個共同特點:他們把重心都壓在了一個電視業務上,等於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樂視雖然也有手機業務,當然還有汽車、互金、體育、雲業務等等,從布局來看的確盤子夠大,也喊出其自己所謂的生態,由於太過於分散,反而沒了重點,相互之間又沒有打通,就像一款系統,各種軟體相互不兼容
  • 智己汽車剛剛亮相!BAT「賽」車誰更強?|極刻
    現如今,汽車行業經歷著能源形式的更迭,更向著深度智能化快速演變。智能時代,汽車應該是什麼樣的? 未來汽車能具備哪些功能?又會如何顛覆傳統駕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