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車」牽手寧德時代華為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按下加速鍵

2020-12-07 易車網

未來5年,我們將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長安汽車?

「如果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有一天時代淘汰了你,就真的與你無關了。」長安汽車前董事長張寶林2018年4月在長安汽車「創新 創業 創未來」戰略發布會宣布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進入新階段。

從2018年到2020年,長安汽車積極轉型,產品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智能化自動駕駛轉型,企業從單一的生產商向生產商+出行服務轉型。已經有158年歷史的長安汽車在全行業轉型期間實現了逆勢成長,是在「黑天鵝」影響下難得能夠實現銷量正向增長的車企之一。

長安汽車官方數據顯示,長安汽車10月單月累計銷量為161465輛,同比增長30.5%。今年1~10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已達1,195,669輛,同比增長14.3%。長安汽車的「第三次創業」初見成效。

實現了「量」的累計後,長安汽車開始尋求「質」的飛躍。

2020年11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品牌日上宣布,長安汽車正與華為、寧德時代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這標誌著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規模已經逐漸清晰。

推出高端品牌,是時代的選擇

從上個世紀開始,長安汽車為了響應國家「軍轉民」戰略,開啟了第一次創業,成為中國微型汽車的引領品牌;2006年,長安汽車進入乘用車市場,開啟第二次創業,並用了10年的時間實現了產銷量突破1000萬輛的成績;2017年,面對汽車「新四化」所帶來的行業變局,長安汽車開啟第三次創業。

到了2019年,長安汽車戰略轉型的技術成果開始得到反饋。在推出PLUS系列、藍鯨動力總成等產品和技術後,長安汽車銷量業績出現回暖。2020年3月,長安汽車推出全新高端UNI序列,標誌其正式進軍中高端市場,首款新車UNI-T月銷量持續破萬輛,這幫助長安汽車銷量開始實現突破。

據透露,UNI序列下的第二款車UNI-K也將於今年廣州車展亮相,屆時,長安汽車能否打造下一個「銷量爆款」車型的謎底也將揭開。

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長安汽車完成了從商業車到乘用車,再到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轉型。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長安汽車再一次化身「先行者」,牽手寧德時代以及曾經堅持「不造車」的華為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對此,朱華榮表示:「品牌自信源自用戶自信,用戶自信則來自於企業的技術自信、產品自信。長安汽車是一家勇於創新、開放包容的企業,而華為、寧德時代是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也是長安汽車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將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用戶的需求,共同推動全面數位化出行成為現實。」

到此,長安汽車在2018年許下的發展獨立品牌的諾言已經實現。據朱華榮透露,長安汽車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的首款產品即將進入量產解決,同時他還表示,未來5年長安汽車將推出105款產品,其中包括23款新能源產品。

無疑,此時長安汽車的第三次創業已經進入了全新階段。

長安汽車的新利器:方舟架構

從與寧德時代和華為的合作,長安汽車也向外透露了集團未來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電氣化與智能化。已經有了明確發展方向的長安汽車順勢推出基於「科技長安 智慧夥伴」全新品牌定位和研發4.0時代全新造車理念打造的方舟架構。

從大眾的MQB,豐田的TNGA、現代的i-GMP,到吉利超級母體、長城的檸檬,再到如長安汽車推出的方舟,平臺、架構造車理念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2019年朱華榮在接受採訪時說過:「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必有一戰,這是躲不過的,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嘗試與合資直面競爭。」此次長安汽車推出的方舟架構或許就是其直接與合資品牌「交戰」的利器。

據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介紹,依託智能化和大數據的能力,方舟架構可以實現車身、底盤等整車基礎性能迭代進化,同時集自動駕駛前置化布局、電子電氣架構、基礎模塊化平臺、高安全基準和完備的流程保障體系,能夠完整覆蓋從A0級到C級的所有車型。

同時他表示,方舟框架在智能化的背景下,對長安汽車提升整車基礎性能具有關鍵作用。

據了解,長安汽車方舟架構兼容8種發動機狀態,排量覆蓋1.2-2.0L,兼容48V低壓混動、高壓混動、插電混動3種電氣化動力,匹配8種變速器模塊,具備16種動力組合模式。

方舟架構下的產品還將繼續使用藍鯨動力,0-100km/h加速時間最大縮短24%。而通過降低發動機曲軸中心12mm,動力布置傾角由前傾7.5゚優化至後傾10゚等技術方式,也使得方舟架構下新一代產品動力總成更緊湊、布置更合理,重心也隨之下降20-65mm,帶給用戶最小提升9%的更寬闊前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方舟架構具備了高階自動駕駛前置化布局,支持安全可擴展的智能駕駛配置。核心布置預留的36個傳感器,高精度地圖和定位,5G-V2X模組,2個高算力域控制器,冗餘制動、冗餘轉向和冗餘電源等。新產品落地後將實現中國品牌首個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

同時,長安汽車與騰訊、華為等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打造出長安智能車雲平臺,接入了 「北鬥天樞」聯盟20餘位成員,構建創新研發生態圈,並通過OTA實時迭代,讓產品智能化配置可以「永葆青春」。

結 語

158歲的長安汽車見證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多次變動,也跟隨著這些變動多次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但始終不變的是其對正向研發的堅持。

到目前為止,長安汽車每年收入的5%都會投入到研發領域,「十一五」至今已經累計投入1000億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長安汽車已經形成了「六國九地」研發體系,以及涵蓋16個領域的194個國際先進實驗室。另外,規劃顯示,長安汽車預計2025年將建成5000人規模的軟體開發團隊,軟體開發人員佔比提升至60%,並實現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的目標。

未來5年,我們將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長安汽車?這是158年來長安汽車不斷給我們的期待。(文/e汽車 劉英男)

相關焦點

  • 長安汽車:腳踏實地讓第三次創新創業落地,讓蛻變看得見
    11月14日,長安汽車開創性地走入央視財經頻道《第一發布》,發布「長安·長安 ——長安汽車品牌日」。長安汽車發布了「科技長安,智慧夥伴」的全新品牌定位,智能和電氣化的「方舟架構」第一次亮相,同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還宣布,為順應時代發展和用戶需求,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高科技的高端智能產品也即將推出。
  • 華為來了,未來智能汽車還遠嗎?
    創始人任正非籤發了「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的決議文件,我相信汽車行業也沒有任何一個玩家敢輕易忽視這隻衝進來的「大白鯊」,因為畢竟,他是華為。《長安將與華為、寧德時代合作推出全新高端品牌》《華為雷射雷達上車,價格或低至數百美元》
  • 新能源只是序幕,智能汽車時代來臨
    與此同時,華為、寧德時代、長城汽車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和滴滴也合作推出智慧出行新物種。蔚來、小鵬、理想三家中概股新能源汽車不但一度躋身美股最高成交序列,蔚來還被美國養老金買入配置。對於造車新勢力,新能源時代正式來臨。但新能源只是其中一步。在出行領域帶來更大變化的,是隨著5G和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無人駕駛技術。
  • 當電池成為汽車「心臟」,車企與寧德時代們爭奪控制權
    就連堅定的外採電池支持者福特汽車也在近期妥協,11月13日,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公開表示,「隨著純電銷量的增長,現在福特正考慮自主生產電池。」 頗為有趣的是,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宣布,公司將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新的高端汽車品牌。
  • 長安汽車:開啟「裂變」式增長新時代
    艱難的轉折熟悉長安汽車的朋友都知道,去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長安這幾年的表現就和大秦走出函谷關踏足中原前一樣,起起伏伏。2014年是長安的第一次高光,因為逸動、CS35和CS75三輛車的出色表現,長安順利拿下當年銷冠,特別是逸動,在那個合資轎車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時代,它和帝豪是國產轎車唯二的亮色。
  • 寧德時代聯合領投地平線C2輪融資 摘下智能汽車「皇冠上的明珠」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思坦)訊,本周四(7日),國內AI晶片龍頭地平線公告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根據公告,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L4/L5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
  • AI主動服務,車載微信,從UNI-T身上看長安如何用軟體定義汽車
    兩年前,豐田也與合作夥伴成立了一家名為「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Advanced Development」的新公司,其使命是為了「加速軟體研發速度,通過招募世界級軟體工程師增強豐田集團的實力。」
  • 新能源汽車大爆炸時代,也是寧德時代的「時代」
    寧德時代在一開始的時候更多的是為我國的一些傳統自主造車企業提供動力支持,例如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等等,但隨著這一兩年來造車新勢力的大爆炸,很多車企也已經進入到了量產交付環節,而他們本來就「勢單力薄」,所以最重要的動力單元這個重任還是選擇了採購,其中就以蔚來、威馬等為主。
  • 【汽車人】王俊:長安踐行用戶思維
    長安將迅速開放第一批UNI線下創新體驗中心,用戶將以惟一的身份ID暢遊UNI星球,無縫銜接購車維保、社交互動、價值變現等線上線下全場景車生活服務,一起共建、共創、共享未來美好生活。
  • 華為智能汽車戰略深度解析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 2018 年華為全連接大會上發布 AI 解決方案時就曾提到: 「每一個行業都有可能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未來最能顛覆的一個產業就是汽車產業,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可能將中國 16 萬億產值的汽車業,包括周邊產業,徹底顛覆掉。」
  • 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的「無鈷之旅」
    據《金融時報》報導,特斯拉已同意從寧德時代購買不含鈷的磷酸鐵鋰(LFP)電池,用於在中國生產 Model 3 車型。面對這一消息,寧德時代僅是低調地回應了一句「有能力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合適的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給客戶帶來價值。」
  • 【汽車人】王俊:長安踐行用戶思維_易車網
    長安將迅速開放第一批UNI線下創新體驗中心,用戶將以惟一的身份ID暢遊UNI星球,無縫銜接購車維保、社交互動、價值變現等線上線下全場景車生活服務,一起共建、共創、共享未來美好生活。經過長期的路測和模擬測試,政策向前延伸一步,長安的自動駕駛部署也將向前一步。不會有技術追逐政策的事情,而是技術等待政策的明朗化。長安的技術儲備深厚,可見一斑。星球計劃之於夥伴關係長安與寧德時代、華為聯合宣布,將共同打造一款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但現在外界還不知曉細節。
  • 2020回顧之長安汽車:200萬臺銷量的背後是長安人的執著
    對於國內的汽車市場來說,2020年也尤為神奇:從2020年下半年起,國內車市整體回暖,呈現出同比環比皆增長的大勢。而在眾多品牌中,正在第三次創業中的長安汽車顯得尤其顯眼:據長安汽車2021年1月6日晚間公告數據,長安汽車(集團全系列)2020年12月汽車總銷量約20萬輛;2020年全年累計銷量約200.37萬輛。
  • 獨家|對標特斯拉:華為智能汽車動力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方向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22日,長安汽車(000625)從互動易答投資者問時曾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池主要使用三元鋰電池,主要供應商有浙江萬向、LG、CATL(寧德時代)等」。11月14日,在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對外公開宣稱,長安汽車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 淺談長安方舟架構,不但車型豐富還有滿滿的科技感
    在這種大背景下,長安汽車在之前的長安汽車品牌日上,首次發布了自己的方舟架構。其實已經上市的UNI-T便是基於該架構打造的首款車型。而在剛剛開幕的廣州車展上,方舟架構首次近距離和我們見面了,下面就讓我們趕快去見識一下它的技術亮點吧。
  • 對標特斯拉:華為智能汽車動力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方向
    11月25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BU)和消費者業務BG IRB完成業務重組,其業務管理權由華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掌控。其中,消費者業務BG IRB重組後改稱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要負責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和組合管理。
  • 中國最大的汽車供應商,全球排名第15,不是福耀也不是寧德!
    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主機廠和供應商的實力往往是成正比的,比如德國有博世、採埃孚、大陸,日本有電裝、愛信精機,美國有李爾、博格華納,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國際一流的汽車供應商作為支撐,德系車、日系車和美系車才得以屹立於世界汽車行業的頂端。再來看看國內汽車市場,主機廠的數量非常多,但供應商體系卻很落後,真正有實力的中國汽車供應商少之又少,被大家所熟知的也就福耀玻璃和寧德時代了。
  • 汽車行業的2019:野蠻人、攪局者、變革者、生存者
    三家的投入不可謂不大,但目前的成果表現不盡相同。 2019 年, 寶馬集團在全球市場實現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 50 萬輛,奔馳和奧迪剛剛推出 EQC 和 e-tron 等新能源車型,但兩家的母公司已經宣布將在電動化方面大力投入。
  • 「獨家」寧德時代再訴塔菲爾新能源專利侵權,涉案標的達8000萬元
    記者 | 周小颺1繼涉案金額達1.2億元的防爆閥專利訴訟後,全球最大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300750.SZ)又將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塔菲爾新能源)告上了法庭。此前,寧德時代已將塔菲爾新能源告上法庭,因寧德時代認定後者侵犯了其電池防爆技術專利。寧德時代內部人士曾對界面新聞記者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月初受理了此案,涉案標的金額達1.2億元。塔菲爾新能源此後發表了聲明,稱無意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公司是否對寧德時代構成侵權,都尚待調查和審理。
  • ...長安汽車高端產品序列UNI引力及概念車Vision V亮相北京車展
    今年6月推出的UNI-T逆勢火爆,拉開了長安全新高端產品的序幕,長安於本次車展順勢發布乘用車高端產品序列UNI引力,並推出該序列概念車Vision V,一同亮相的還有長安汽車全新品牌形象,對於未來,長安汽車也做好了詳細規劃,將持續深入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長安UNI引力致力於成為未來科技量產者未來的汽車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承載著人們對美的定義和情感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