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敘事體系裡,第一次將服務提升到與整個製造實體地位相同的程度。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經貫徹到長安的產品策略和企業戰略遂行中。
文/《汽車人》張敏
廣州車展是長安汽車新任總裁王俊履新後第一個重要車展。這位在產品研發、策劃、銷售都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高管,和董事長朱華榮研發出身不同,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做產品出身」的汽車人。
他也經常自陳為「頭號客戶經理」。倡導客戶思維、服務導向,是王俊對於長安戰略的踐行。早在5年前,他任長安汽車副總裁的時候,就踐行長安要「從純粹的產品導向轉向客戶服務導向」。
在他說這番話兩年後,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逐漸過渡為消費者主導(不止是議價能力)的時代。企業創新能力的爆發、先進的消費者理念,恰恰是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
在長安半年報中,對提升客戶體驗用了「狠抓」一詞,表明長安管理層對客戶滿意度的執著程度,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因為財報不是政策內刊,這種傾向性強的詞彙很少見。
作為戰略踐行者,2016年,王俊就提出將客戶體驗放在第一位,是在細分市場取得突破的重要手段。如今回頭看,誠哉斯言,預見性和對產品戰略方向的嗅覺,令人欽佩。
用戶導向的產物
如今的UNI車系,正是長安秉持用戶思維、採取用戶導向思維的產物。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UNI高端序列的第二款量產車型UNI-K首發。
王俊在發布會現場承諾,UNI產品序列不斷進化,持續打造「未來科技量產者」的形象。承載未來美好生活的UNI,期待也絕不止於產品。
作為具體措施,王俊談到,長安以用戶為圓心,在「研、產、供、銷、用」全鏈條上與更多夥伴合夥,開啟UNI「星球成長計劃」。
何謂「星球成長」?就是構建「天上一朵雲,空中一張網,線上一平臺,線下全場景」的未來生態圈,實現「新實體產業+新服務產業」的真正融合。
在長安敘事體系裡,第一次將服務提升到與整個製造實體地位相同的程度。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經貫徹到長安的產品策略和企業戰略遂行中。
長安將迅速開放第一批UNI線下創新體驗中心,用戶將以惟一的身份ID暢遊UNI星球,無縫銜接購車維保、社交互動、價值變現等線上線下全場景車生活服務,一起共建、共創、共享未來美好生活。
在UNI星球上,用戶可以定義產品功能。使用中一鍵下單、敲定日常維保,在停車場、加油站直接「刷車」支付,用大數據來私人訂製保險,在長安「社交圈」中找到興趣共通者,激發靈感,獲得收益,也可以把創意變為現實,成長為真正的UNI合伙人。
客戶是合伙人,這一提法振聾發聵。產品不再是單純的產品,而是充當客戶與廠家的連接器。合伙人不是空頭銜,合伙人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UNI產品的走向。更高效、環保的動力總成,更富效率的電氣化、更快速的電子架構,滿足合伙人的期許。
王俊透露,UNI系列首款轎車產品,以及與用戶共創的UNI-T主題版車型,將在明年發布。
與「星球成長計劃」同時發布的UNI-K,採用符號式設計手法,從無邊界進氣格柵到星戰前大燈,從Y型日間行車燈到航天飛行旗尾部擾流板,呈現出未來派的模樣。
UNI-K有顏有實,顏是顏值,實是實力。藍鯨2.0T GDI發動機,匹配愛信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功率171kW、峰值扭矩390N·m,動力性和燃效雙在線。
方舟計劃
只有基礎性能強大了,才有資格談論科技。UNI-K的自我進化智能架構——方舟架構,更值得誇耀。
雖說現在無車企不平臺,但方舟架構仍然充滿革命性的4.0時代的全新造車理念,車型從A0一直覆蓋到C級,動力選擇從燃油到混動,架構上已經預置了自動駕駛能力。
王俊透露,未來5年中,長安汽車將陸續推出105款新車,這其中的幕後推手便是方舟架構。
方舟的設計和「套娃」無關,支持多種軸距和懸架。麥弗遜、雙叉臂前懸和扭力梁、多連杆、整體橋後懸都可選配,重心的降低讓駕駛員視野有9%提升,而且讓座艙空間更加合理多變。
從UNI-T和剛剛發布的UNI-K來看,方舟架構兼容8種發動機狀態,兼容48V低壓輕混、高壓混動和PHEV,匹配8種變速箱模塊,動力組合高達16種。
通用化設計的好處不言而喻,品控變得更容易,質量更均一,更適合長安這種頭部自主企業發揮其規模生產和採購的優勢。
方舟架構預置36個雷射、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還有5G-V2X通訊模組,實現L3級自動駕駛,有可靠的硬體基礎。事實上,長安已經具備在量產車上部署L3級自動駕駛的能力。經過長期的路測和模擬測試,政策向前延伸一步,長安的自動駕駛部署也將向前一步。不會有技術追逐政策的事情,而是技術等待政策的明朗化。長安的技術儲備深厚,可見一斑。
星球計劃之於夥伴關係
長安與寧德時代、華為聯合宣布,將共同打造一款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但現在外界還不知曉細節。王俊在媒體溝通會上透露,該品牌產品前期研發工作已經完成,即將進入量產階段。這一合作標誌著步入「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正在進入快車道,按照王俊的說法,「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
長安的合作夥伴,遍及博世、德爾福等傳統Tier1供應商,也與騰訊、英特爾、科大訊飛、北鬥星通等科技企業合作,王俊所稱的「星球夥伴計劃」,實際上也包含業內域外各路夥伴,而非單指個人消費者。
與這些實力夥伴合作,長安組建的「北鬥天樞」聯盟,目前擁有20多個成員,共同打造長安智能車雲平臺,希望能夠為用戶提供車載微信、AI智慧助手、數字鑰匙、夥伴雲相冊、超級ID等服務,並可以通過OTA迭代升級。
星球計劃的雲、網、平臺、場景的構想,正在逐步構建中。
新高端呼之欲出
長安提出「第三次創業」的時候,人們認為長安將會面臨長期的業績壓力,但現在,長安反彈的速度驚人。今年1-10月,長安汽車銷量158.4萬輛,同比增長14%。其中,長安自主品牌銷量達77.5萬輛,同比增長22.6%。
更重要的是,長安汽車五六款車都具備爆款和流量明星的實力,夯實了長安的銷量業績。在此基礎上,即將面世的全新高端品牌,讓長安汽車品牌向上水到渠成。
王俊稱,長安著手建立的四大品牌計劃:長安、歐尚、凱程、新高端品牌,其中兩個乘用車、一個商轉乘、一個商用車,都在進行創新的極致探索,不存在守攤、闖蕩的分工。輿論猜測,內部恐怕建立一定的「賽馬機制」,以促使內部良性有序競爭。不過王俊沒有證實這種猜想。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譚本宏曾經提到幹部的內部激勵機制,目的則是將幾萬人的活力激發出來。
王俊在媒體溝通會上強調「共創」的概念。他說:「千萬不能用過去的模式去度量我們的合作,不是簡單賣軟體、賣服務的關係,而是我們未來要共創產品,甚至在未來的生態上共同受益。」王俊這番話顯然指向尚未發布的長安高端品牌。
而UNI-K實際上為長安走向高端的品牌發展,提供了探索方向。把握用戶需求、擁抱科技變革,長安必須成長為不斷自我賦能的科技公司,通過深化「智慧夥伴」,不斷進行抽象-具象化進程,反覆迭代。
王俊解釋說:「消費者不會聽你挺抽象的一個概念,必須要有具象化的體驗,要麼是產品,要麼是服務。」
今年以來,朱華榮、王俊帶領長安汽車迅速進入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軌道。銷量持續領跑行業、品牌形象不斷提升,一系列積極變化,仍是第三次創業積澱和創新的結果。(文/《汽車人》張敏)【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