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 需要「點」關注
中國汽車設計發展到今天,是一個非常艱辛的發展歷程。在前幾年,汽車設計在國內還並未與品牌或者企業戰略掛上鉤,甚至不會聯繫在一起。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消費者在發生變化,設計師的身份在逐步的發生變化,其實這個時代設計師或者說做這種改變的人是非常具有魄力的革新者。可以說發明家是解決了事情的有無問題,工程師是進行持續的迭代優化,而設計師是在不斷的通過創新來實現相應的目標和價值。長安汽車,便是做著同樣的事情!
自2012年以來,長安汽車一路高歌猛進,短短幾個年頭,便發展成為國內自主品牌先鋒之一。接下來,我們從設計的角度,了解一下長安汽車的進化史。
時間追溯到2010年北京車展,長安汽車帶來了一款概念車,名為「美人魚」!車如其名的美人魚概念車,其靈感正是來源於暢遊大海的美人魚形象,也象徵著期待綠色,崇尚自然的汽車生活理念,這款概念車也是長安融合歐洲設計理念的最新力作。
時隔一年,在2011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長安汽車為其全新的戰略車型C201舉辦了全球首發儀式,並公布中英文名稱:EADO逸動。
EADO逸動作為長安汽車全新C平臺上開發的一款戰略車型,正是之前美人魚概念車的量產版本,新車定位為緊湊型轎車。
在設計上,EADO逸動是由長安的義大利設計中心原創設計完成。在當時的國內自主品牌中,模仿、借鑑海外品牌成功車型的設計屢見不鮮。逸動的出現,讓長安汽車在乘用車市場以全新的姿態來面對消費者。
馬自達3星騁
長安悅翔V5
說到模仿,在2012年9月,長安汽車推出了悅翔的繼任車型—悅翔V5,在此之前,長安悅翔曾被消費者視為「小號馬自達3」,悅翔V5的出現更是印證了人們此前的觀點。
因為悅翔V5的前臉造型實在太像馬自達3星騁了,尤其是那標誌性的「微笑大嘴」。在當時,悅翔V5不但沒有得到肯定,還被消費者指責嚴重抄襲,銷量大打折扣。
其實,模仿與借鑑在自主品牌的設計發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是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是,模仿的目的在於創新,而非一味的模仿。在此敬告某些汽車廠商。
言歸正傳,在2012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長安汽車發布了其首款緊湊型SUV車型—CS35,這款由長安上海設計分部主導開發的車型,自主元素豐富,設計簡潔,線條流暢自然,並沒有借鑑痕跡,整體非常舒適。
顯然,CS35成功了。長安CS35的推出,也正式標誌著長安的「CS」系列產品拉開帷幕。
長安CS35的推出讓消費者看到了長安汽車在設計及製造工藝上的提升,2013年,長安再推緊湊型車型—致尚XT。
長安致尚XT應當屬於當時的時尚主義的前衛代表了,長安的設計師用「鋒銳」、「炫酷」、「年輕」、「動感」幾個詞彙總結了致尚XT的設計風格。致尚XT似乎證明了長安也有激進的一面,這款看似大膽的產品裡面依舊透著謹慎和智慧。
致尚XT的成功,讓長安汽車明白了「原創的力量」。因此在2014,長安CS75上市,再次把長安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長安似乎完全沉浸於致尚XT的成功並且難以自拔,從長安CS75早期的設計草圖中我們可以看到,CS75車型多處細節延續了致尚XT的設計風格。
不過,這個版本的造型很快被否定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不符合項目設立伊始提出的強壯肌肉感這一要求。
很快設計團隊拿出了第二版以及第三版的設計圖,可以看到相比第一版設計,第二、三版的車輛造型中延續逸動以及致尚XT的設計元素有所削弱,強壯的肌肉感、力量感有所增強。不過因為量產標準和品牌辨識度等問題,這兩個版本的設計方案都未通過評審。
最終,在經過了多次的創作修改後,長安CS75的造型就此確定,從最終的結果上看,整體造型飽滿,運動感、肌肉感十足。
在外觀上你可能發現它似乎部分借鑑了已被市場認可的攬勝極光。
從長安的角度考慮,對於這樣一款戰略意義十分重要的車型,借鑑小部分成功車型的要素,同時融入自家設計,這樣既不會設計出很古怪的造型,同時又有很明顯長安風格的解決辦法。
通過市場來看,長安CS75大獲成功,長安也再次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雖然多次對CS75進行改款,但每次都是不痛不癢。
逐漸的,消費者審美疲勞,長安也安於現狀。之後推出的CS95讓長安跌入谷底。長安似乎處在一個瓶頸期。這時候,長安或許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變革的機會!
懸崖勒馬 改變在即
2017年,長安的機會來了。4月7日,長安汽車召開了設計理念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設計哲學「生命動感」,並推出此概念下的全新設計理念——「智色雙旋」,未來長安汽車將統一產品理念和品牌精神,逐步形成產品家族化特徵。
「極流」概念車
「御嶽」概念車
在發布會上,長安發布兩款概念車——轎車「極流」和SUV「御嶽」,分別代表著長安汽車未來在轎車和SUV兩大領域的產品設計方向。
就在同年年底,長安最新「智色雙旋」設計理念下的首款產品誕生了,那便是睿騁CC。新車基於概念車「極流」打造而來,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不少概念車上的設計元素。
緊接著,「智色雙旋」設計理念下的第二款產品也順勢而來,在5年前,逸動的出現,改變了長安汽車的命運,5年之後,全新逸動再度來襲,承載著更多使命。
睿騁CC
全新逸動
乍看之下,睿騁CC和全新逸動看著跟親兄弟似的,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兩款車的設計細節不盡相同,睿騁CC表達更多的是沉穩老練,而全新逸動前臉整體帶來的視覺衝擊力更強,表達更多的是活力且有衝勁兒。
在家族式設計的大趨勢下,長安想憑藉睿騁CC和全新逸動作為自己的「形象大使」。而長安汽車設計總監陳政這時候說到:「家族設計語言不能朝令夕改,一定要經得起批判、耐得住寂寞,這樣才能從流行變成趨勢」。
因為陳政認為:一兩款車的設計談不上設計語言,只有當它成為公認的家族特徵時,才會在設計上有所升華,現在去評論為時尚早。所以,之後的長安悅翔、逸動XT等轎車都採用了相同的設計語言。因此,長安的家族式設計語言,便油然而生。
■■■■■
在SUV層面,長安的蛻變也令人震驚。2018年,長安推出了CS35的換代車型——長安CS35 PLUS。
回顧2012年推出的首款長安CS35,全新CS35 PLUS的造型顯得格外耀眼,遵循新世代的設計語言思路,這種稜角感與立體感在更為精緻的CS35 PLUS上顯得更加得體。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35 PLUS黑曜石樣式的前格柵採用了類似封閉式的設計,並且上面雕刻了一些裝飾線條,看起來非常精緻。這個細節設計也是首次出現在長安品牌中。
伴隨著當時首次購車人群年齡的普遍降低,再加上消費者心態的年輕化,長安CS35 PLUS也採用了更時尚的外觀,這種偏向年輕的設計風格更能引人注意。
到2019年,長安推出了CS85 COUPE,作為長安又一款戰略車型,CS85 COUPE承載的更多是長安對「跨界」的探索。新車定位為中型轎跑SUV車型,最大的亮點便是溜背式的造型設計。這一設計特點,讓長安踏入一個新的領域。
「御嶽」概念車
長安CS75 PLUS
長安於2017年發布兩款概念車後,「極流」早早就被量產化,而「御嶽」確遲遲沒有消息。2年後,長安CS75 PLUS以「御嶽」為基礎,高度還原了概念車的設計風格。
全新長安CS75 PLUS的首張設計手稿,是來源於設計總監陳政的一張餐巾紙上,頗具未來美感的CS75 PLUS帶來了最新家族化的「御嶽生命動感」設計語言。
量變引發質變
CS75 PLUS的推出,再次將長安推向一個新的設計巔峰,然而,長安並不安於現狀,力求尋找一個全新的突破點。可是縱觀長安整個產品線,貌似沒什麼值得去革新的了。就在這時候,長安明白了。
中國車企力求品牌向上,相比長城的WEY、吉利的領克、奇瑞的星途等,長安已經落後了,在面對一眾對手的「夾擊」下自然要有所行動,所以,長安UNI-T誕生了!
UNI-T誕生的重要意義在於,它宣布了長安旗下一個全新家族的誕生。長安稱之為「引力」家族,也是長安集團「產品向上」的一次有益嘗試。
作為長安全新家族中的首個新成員,UNI-T兼具著設計標杆的含義。第一眼看上去,長安UNI-T的設計與長安的家族設計還太不一樣,比如UNI-T上有著不少大膽又潮流的元素——誇張的前格柵、分體式大燈等。
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在「生命動感」基礎上進化出來的全新設計語言嗎?
UNI-T最顯著的外觀特徵無疑是它的前臉,長安為這一誇張的格柵取名為「無邊界格柵」,由中心的菱形元素向四周逐漸演化,複雜的型面變化讓格柵與整個前臉可以很和諧的融為一體。
如今,長安的設計不再為了功能去妥協,例如這「無邊界」格柵,它預示著在未來電氣化時代,格柵的作用將越來越弱化。更多的是在造型上的和諧與完美。
說到UNI-T設計最難的地方,設計總監陳政曾說過:是車輛四個型面交匯的轉角。
轉角處需要通過設計來實現型面之間完美過渡的效果,在UNI-T上可以看到延伸至輪拱處的前臉以及刻意縮短的後懸,都在營造一種將車輪放在四個角的運動感與穩定感。
作為長安汽車進軍高端品牌的重要一步,UNI-T搭載了不少潮流的設計元素。相比許多消費者關心的空間和實用性,UNI-T更加信奉「功能服從於形式」。這樣做的同時也為長安開闢了一片新的藍海。
綜上所述,長安汽車的設計發展離不開每一個長安人。而他,作為長安汽車的設計師,在長安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他就是:陳政。
2002年,陳政加入長安汽車,現任長安汽車全球設計總監。
2004年,陳政前往長安汽車駐義大利都靈辦事處,開始利用當地極具優勢的汽車造型設計資源,大力發展長安自己的造型設計團隊。
2012年,長安歐洲中心永久性基地正式啟動,在這期間,陳政帶領的長安歐洲、日本、重慶設計團隊通過不斷的創新與奮進,先後打造長安多款知名產品,包括上文提到的第一代長安逸動、長安CS35、致尚XT、睿騁、悅翔V7、CS75以及長安「智色雙旋」的設計理念等。
十八年的努力與執著,陳政伴隨著長安汽車,伴隨著中國汽車一起成長,長安汽車乃至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陳政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總結
從2012年至2020年,長安的設計經歷了起起落落,終於創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這無疑是中國汽車品牌對汽車產品認識提升的結果,更是市場競爭愈加充分的結果。
從模仿到原創,再到形成品牌設計語言和理念,這是一個汽車品牌要持續發展必定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並伴有陣痛,甚至會有走彎路的風險,這也考驗著企業決策者的魄力和勇氣。
在日本、歐洲,長安都建立了設計中心。在這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格相互碰撞。汽車不在是冷冰冰的機器,也不應該是高高在上讓人膜拜的藝術品,更應該像知己和夥伴。長安用設計思維進行戰略的轉型,才能打造更自然的品牌設計。
點擊播放 GIF 0.1M
各位隨手點個【轉發】或【在看】鴨!
木禾同學日後必定繼續努力,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有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