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開啟「裂變」式增長新時代

2021-01-13 汽車天涯說車

最近電視劇《大秦賦》結束了,網絡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被其恢弘的歷史布局圈粉,也有人吐糟它冗長的劇情。

說實話,在《大秦帝國》四部曲之中,我最喜歡的是開局《大秦帝國之裂變》,不僅是侯勇、王志飛老師的精彩演繹,關鍵是內容,自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內部就像「核裂變」一般釋放著巨大能量,從偏安西部一隅,到走上中原歷史舞臺,最終成就大秦之天下。

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正如大秦帝國之裂變,長安汽車也迎來了自己的「裂變」時刻。

1月7日,長安公布2020年銷量數據,整個長安汽車集團勢如破竹,以14%的同比增速、超200萬輛的成績,穩居各大車企前列;最耀眼的當屬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978398輛,同比增長20.6%,是目前銷量排名前十車企中唯一增幅超20%的品牌,這份成績在疫情影響下下跌成為主旋律的2020年含金量十足。

艱難的轉折

熟悉長安汽車的朋友都知道,去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長安這幾年的表現就和大秦走出函谷關踏足中原前一樣,起起伏伏。

2014年是長安的第一次高光,因為逸動、CS35和CS75三輛車的出色表現,長安順利拿下當年銷冠,特別是逸動,在那個合資轎車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時代,它和帝豪是國產轎車唯二的亮色。

隨後兩年長安在轎車和SUV領域齊頭並進,連續把持著自主品牌銷冠的位置。轉折出現在2017年,不僅銷量被吉利反超,和長城的差距也被拉大,但一切在2020年,迎來了轉機。

首先是銷量,97.8萬的數據是長安系自主品牌乘用車近三年來的最好成績。

其次,長安在轎車和SUV兩大領域的銷佔比更趨於平衡。2019年僅CS75、CS55和CS35三款車型就佔據了長安55.7%的銷量,2020年三大系列銷量再進一步至47.2萬輛,但在家族內部比例卻縮減到48.1%。

能做到這一點得益於長安轎車陣營的迎頭而上,去年在逸動PLUS的加持下逸動系列熱銷174912輛,銷量同比幾乎翻了一倍;銳程CC同樣表現不俗,累計銷量達到27459輛,這兩款轎車在長安家族佔比也從2019年的10%左右,一舉躍升至20.7%,成為不可忽視的新銷量增長極。

對於每一個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車企,在中國市場和大眾、豐田一較高下的自主品牌而言,轎車和SUV兩大領域的全面發力,既能保障他們在風雲變幻的車市擁有更好的防禦力,也能真正贏得未來,吉利就是最好的範本,毫無疑問長安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從容。

再者,長安家族內部支柱車型越來越多。如果說2019年還只是CS75PLUS一枝獨秀,那麼去年則是多面開花,CS75、CS55和逸動三款車型銷量均突破十萬,真正的一門三傑。

但比起銷量的進步、轎車市場的發力,在天涯君看來,對於長安來說影響深遠的還是品牌力的躍升,這既是「技術長安」的深入人心,也是長安在設計領域的自我革新。最直觀的體現是,如今長安家族推出的每一款新車幾乎都能在細分領域引發轟動,成為爆款。

2019年換新上市的CS75PLUS第二月便銷量破2萬,助推CS75系列穩居榜單第二;長安歐尚X7也能保持月均一萬的銷量,在競爭激烈的8萬級SUV市場殺出一條血路;還有去年6月上市的全新車型UNI-T,連續六個月穩居萬輛俱樂部,全年累計銷量達到68556輛,成為去年當之無愧的網紅SUV。

長安「變法」

從2017年的消沉到2020年的全面爆發,長安式「裂變」並非短暫的一蹴而就,事實上正如秦孝公壯士扼腕,重用商鞅,力圖變法開啟了大秦的輝煌一樣,長安今日的「裂變」也得從三年前的「變法」說起。

當然,在長安人眼裡他們更願意用「第三次創業」去形容這一次意義深遠的變革,核心就是自主品牌的弱勢領域——三大件。

為了真正趕超合資,在三大件領域實現技術反殺,自2009年起,長安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中,短短十年累計投入496億研發費用,按照當時的市值,這筆資金可再造兩個長安。高投入為長安帶來了高產出,接下來長安藍鯨動力不僅連續四年登榜「中國心」十佳發動機,長安更是連續5屆10年蟬聯中國汽車研發實力行業第一。

到了近兩年長安技術紅利開始逐步釋放:2019年,一個十年都不過時的發動機技術平臺——長安藍鯨NE動力正式發布,同年有著地表最強1.4T之稱的藍鯨NE1.4T高壓直噴發動機上市;2020年是長安的技術爆發期,藍鯨NE平臺第二款1.5T直噴發動機開始啟用,UNI-T率先搭載,緊接著具備量產能力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面世。同年,長安牽手華為、寧德時代發布方舟架構,一個在智能化領域具有革新意義的全新平臺。

也正是在三大件、智能化領域技術的不斷升級,對於長安來說才「有米可炊」。比如逸動PLUS過去的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1.6L自吸動力太過保守,在換裝了1.4T+7DCT之後,銷量反彈;CS55PLUS也因為應用了性能更強大的藍鯨NE 1.5T發動機,才在實力上和尺寸稍大的CS75PLUS(主銷1.5T不是藍鯨NE 1.5T)有效區隔,形成差異化競爭,得以在CS75PLUS一路走高的同時,開闢新增量。

如果說長安「變法」的核心是堅守技術以便在合資下壓的消費市場立於不敗之地,那麼「變法」的關鍵是設計領域的自我顛覆,讓長安和馬自達一樣真正樹立了獨樹一幟甚至引領未來的造型語言。

CS75PLUS的出現可謂一鳴驚人,它運動、激進又極具個性的造型一亮相就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不僅僅代表著長安汽車在設計領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更意味著自主品牌第一次在設計上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和蛻變。

這種運動化設計思路在UNI-T身上同樣可以看到,只是UNI-T再進一步,在個性化的主基調下,長安通過獨創的「無邊界前臉」又賦予了其引領未來的科技感。隨著逸動PLUS在轎車市場詮釋了長安家族的新造型,以及長安UNI家族另一款新車UNI-K的亮相,不長安的個性化路線已經和馬自達魂動設計一樣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有了技術和造型支撐下的長安,2020年的崛起自然沒有懸念。

總 結

對於大秦而言,商鞅變法是帝國走向強盛的開始,對於長安來說,第三次創業的「變法」也是其崛起的開端。

2020年長安的裂變時刻是過去三年長安「變法」效果的初顯,在技術領域的厚積薄發,在造型設計上的敢為人先,讓長安在銷量上迎來了裂變式增長,更重要的是,技術長安的蛻變,讓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願意追捧長安,擁有長安,長安UNI-T銷量持續破萬,UNI-K盲訂訂單也不斷攀升就是最好的證明。

相關焦點

  • 自然增長的指標制定與裂變式增長的極限
    為了搞清楚問題,我假設了一個最簡單的情景(概念:裂變指的是當用戶是自然增長狀態下時,一位用戶能帶來數位新用戶,這時我認為最開始的那位用戶產生了裂變;這種增長稱之為裂變式增長,你可以用細胞分裂來比喻它)如果我們完整地從個體層面闡述用戶增長這件事,它會是這樣:
  • 「熱點傳遞」三個步驟,深扒裂變式用戶增長的秘密!
    很多企業在在做內容推廣的過程裡,想要讓用戶裂變式增長,卻發現過程太難,無從下手。想要做好裂變增長,就需要先搞清楚你的用戶是什麼樣子的人,日常喜歡觀看什麼樣的內容,以及他們最關注的點是什麼。雖說裂變增長的本質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想要做好也並不容易,具體應該怎麼做,我們從三個步驟來深扒裂變式用戶增長的秘密,不妨來了解一下。1.抓住標籤定位增加裂變幾乎所有企業都希望通過用戶裂變來降低推廣的成本,但真正做到的並沒有幾個。
  • 長安汽車深度研究:黑暗持續還是黎明將近? - 第一電動網
    長安福特 2013 年推 出 SUV 翼虎和轎車福睿斯車型熱銷,帶動長安福特銷量快速上升,長安汽車銷量在 2016 年達到高峰, 總銷量突破 306 萬輛,同比增長 10.3%,市場份額達 10.9%。
  • 【汽車人】王俊:長安踐行用戶思維
    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經貫徹到長安的產品策略和企業戰略遂行中。 文/《汽車人》張敏 廣州車展是長安汽車新任總裁王俊履新後第一個重要車展。這位在產品研發、策劃、銷售都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高管,和董事長朱華榮研發出身不同,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做產品出身」的汽車人。
  • 長安汽車保定公司籤468輛新能源汽車合同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屹) 長安汽車9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保定長安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分別與河北泊頭、承德、涿州等地公交系統公司籤訂了共計468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合同,總金額達3.52億元。
  • 呱呱墜地的CS75 PLUS 開啟長安工業4.0時代
    作為長安重磅車型的CS75可謂是人皆盡之,而眼前這臺被冠以PLUS稱號的CS75卻完全有悖於人們的印象,似乎更像是一臺「明日座駕」。蝶翼式的中網造型、首次採用的LED貫穿式燈帶,以及兩側霧燈區尺寸誇張的進氣口,勾勒出了CS75 PLUS極為前衛的面孔,宛如一臺明日座駕。另外,車身側面的設計同樣驚豔,懸浮式車頂帶來更具流暢造型的動感姿態。
  • 【汽車人】王俊:長安踐行用戶思維_易車網
    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經貫徹到長安的產品策略和企業戰略遂行中。文/《汽車人》張敏廣州車展是長安汽車新任總裁王俊履新後第一個重要車展。這位在產品研發、策劃、銷售都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高管,和董事長朱華榮研發出身不同,用他本人的話來說,就是「做產品出身」的汽車人。
  • 2020回顧之長安汽車:200萬臺銷量的背後是長安人的執著
    對於國內的汽車市場來說,2020年也尤為神奇:從2020年下半年起,國內車市整體回暖,呈現出同比環比皆增長的大勢。而在眾多品牌中,正在第三次創業中的長安汽車顯得尤其顯眼:據長安汽車2021年1月6日晚間公告數據,長安汽車(集團全系列)2020年12月汽車總銷量約20萬輛;2020年全年累計銷量約200.37萬輛。
  • 「e汽車」牽手寧德時代華為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按下加速鍵
    未來5年,我們將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長安汽車?「如果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有一天時代淘汰了你,就真的與你無關了。」長安汽車前董事長張寶林2018年4月在長安汽車「創新 創業 創未來」戰略發布會宣布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進入新階段。
  • 長安汽車用一場「丁達爾效應」實驗,告訴你什麼才是健康汽車
    5月6日,長安汽車在其位於重慶的全球研發中心,舉辦了以"長安'芯'健康'芯'—長安汽車全系PM0.1防疫實驗室"為主題的實驗直播活動。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公司新聞發言人;CS75 PLUS設計總監陳政也化身實驗達人,通過丁達爾現象向全網展示了「PM0.1高效複合抗病毒過濾器」在高濃度煙霧粉塵環境下出色的強淨化能力。
  • 只玩裂變還不夠,你應該還會搭建病毒式增長模型
    「裂變」玩法可謂是網際網路產品界的當紅炸子雞,很多產品都正在或者希望靠裂變來實現用戶增長,那該如何分析和預測這種病毒式增長對用戶數的影響?我們應該學會搭建病毒式增長模型。
  • 26種聲學材料營造太空艙級靜謐體驗 長安汽車這款高端序列車型開啟...
    繼2020年取得超200萬輛的銷售業績後,新年伊始,長安汽車又頻頻有所舉動。1月10日,長安汽車定於今年上市的高端序列第二款車型UNI-K開啟內測模式,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首次完成了這款新車「寬適靜謐大空間」的動態體驗。
  • 從增長黑客到流量池:微信生態下的裂變玩法全拆解
    「增長」隨著「增長黑客」概念的爆發式傳播,逐漸取代以往市場獲客方面的詞彙。而直到美國人肖恩·埃利斯和摩根·布朗合著了一本名字也叫《增長黑客》的書之後,「增長」隨著「增長黑客」概念的爆發式傳播,逐漸取代以往市場獲客方面的詞彙,以至於「市場」都快被「增長」所取代,比如:CMO變為CGO。
  • 長安福特:如何開啟「V字型」拐點?_易車網
    三是產品結構明顯優化、質量提升,今年1-10月份長安福特SUV銷量增長60%,且主力全是高價值車型,明星車型探險者每月能賣到三四千輛的銷量。四是長安福特經銷商盈利面明顯增加,今年有65%-70%的長安福特經銷商都賺錢了。
  • 長安UNI-T:始於顏值,忠於實力
    長安汽車變了,變得愛美了。這一點,在其全新序列「引力」的首款車型UNI-T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長安CS75 PLUS和逸動PLUS只是長安中期改款車型向「美」的試水,那UNI-T絕對是長安散發出自信的美的結晶。
  • 長安汽車:腳踏實地讓第三次創新創業落地,讓蛻變看得見
    三年之後,長安汽車是不是按照當初定下的戰略目標在整齊劃一地穩步前進?會不會出現口號式改革——雷聲大雨點小?讓我們先用一些數據或品牌標誌性事件來簡要回答以上問題, 雖不能概全貌,但「窺一斑而知全豹」。總之,長安汽車這兩年的改變和進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對於汽車企業來說,銷量是一切話語權的前提。
  • 長安汽車品牌字體——長安引力體正式發布
    2020年9月26日,長安汽車在2020年北京車展發布亮相高端產品序列概念車-Vision V,詮釋「新科技智慧美學」,同時品牌發布會採用全新品牌視覺形象,長安汽車與方正字庫團隊共同開發設計完成的全新品牌專屬字體——長安引力體也正式亮相。
  • 網友:長安UNI-T的訂單速度
    今年日內瓦車展的取消對汽車業界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但這並未影響汽車廠商推出新車的熱情。3月5日,長安汽車在重慶和義大利都靈兩地同時進行UNI-T新車線上亮相發布會,並進行全球直播。此前,長安汽車正式將UNI定名「引力」。據悉,新車將會在6月份左右正式上市。
  • ...長安汽車高端產品序列UNI引力及概念車Vision V亮相北京車展
    今年6月推出的UNI-T逆勢火爆,拉開了長安全新高端產品的序幕,長安於本次車展順勢發布乘用車高端產品序列UNI引力,並推出該序列概念車Vision V,一同亮相的還有長安汽車全新品牌形象,對於未來,長安汽車也做好了詳細規劃,將持續深入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長安UNI引力致力於成為未來科技量產者未來的汽車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承載著人們對美的定義和情感訴求。
  • UNI-T與長安的進化論
    這一序列的首款車型UNI-T則是他們認為的,未來出行工具應有的樣子,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就曾如此評價過這款車:「它是當之無愧的未來科技量產者」,名字裡的那一橫代表著廣闊的知識面,一豎代表著某一領域的專精。T型,也代表著長安汽車近年來的進化路徑。聊起今天長安與UNI-T,如何也繞不過去兩年前的那個戰略——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