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聯合領投地平線C2輪融資 摘下智能汽車「皇冠上的明珠」

2021-01-08 科創板日報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思坦)訊,本周四(7日),國內AI晶片龍頭地平線公告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根據公告,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L4/L5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

4億美元巨額融資,除了領投方之一寧德時代再投智能駕駛引人深思外,作為目前中國唯一實現車規級智能晶片前裝量產的科技企業,地平線以此輪融資為2021年的開端,為其高級別自動駕駛晶片研發的新徵程拉開了序幕,目標更是直指正站在風口浪尖的特斯拉。

地平線在公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將面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推出業界旗艦級的徵程5晶片(Journey 5),後者具備高達96 TOPS的人工智慧算力,同時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性能超越目前世界最領先的量產自動駕駛晶片——特斯拉FSD。

下一步,地平線還會推出性能更為強勁的汽車智能晶片徵程 6(Journey 6),採用車規級7nm工藝,人工智慧算力超過400 TOPS。

(小科註:TOPS為AI矩陣運算單位之一,對應用於圖像、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的運算處理的情況下,單位功耗將更低,計算速度更快。TOPS特指數據類型為整數型,常用於自動駕駛等領域,代表產品如華為昇騰系列晶片、地平線徵程系列晶片、寒武紀的MLU系列晶片等。)

車載AI晶片:智能時代核心、「皇冠上的明珠」

在「軟體定義汽車」成為業內共識的當下,隨著智能汽車晶片需要處理圖片、視頻等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面向控制指令運算的MCU不能滿足需求,汽車晶片逐步走向域控制集成化、異構化、智能化,AI晶片成為智能時代的核心,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

與MCU引領汽車由機械化走向電氣化時代類似,AI晶片正在引領汽車走向智能時代。據東吳證券分析師黃細裡2020年6月23日報告測算,AI晶片單車價值由2019年的100美元提升到2025年的超過1000美元,我國汽車AI晶片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9億美元提升到2025年的91億美元,CAGR 46.2%。

從各級別自動駕駛AI晶片單車價值預測,2020年L1-L3級AI晶片單車價值分別為50美元、150美元、500美元,隨著技術逐漸成熟2030 年下降到41美元、111美 元、315美元。黃細裡預計,到2023年L4級高級自動駕駛出現,AI晶片單車價值約為1500美元,到2030年下降到931美元。

另據觀研天下此前預測,全球自動駕駛汽車上的AI推理晶片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1.42億美元,年均增長135%至2022 年的102億美元,相比之下手機側AI晶片市場規模為34億美金,汽車AI晶片市場規模遠超手機側。

作為國內智能駕駛頭部企業之一,地平線野心勃勃的計劃也再次印證了智能駕駛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中國科技企業也在車載AI晶片國產替代的路上,越跑越快。但想要從下一個「科技富礦」掘金,國內科技企業所需面對的競爭,並不比其他前沿領域輕鬆。

特斯拉引領全球市場 國產力量不可小覷

據黃細裡在上述報告中分析,從競爭格局來看,特斯拉FSD晶片自研自用,減少非必要的軟硬體模塊,縮短研發周期,提高能效比,大量用戶數據優化算法,引領產業發展,屬於獨立一級。特斯拉以外,則另有三強處於第一方陣:

1)英偉達:全球GPU領域 AI 龍頭,擁有強大的生態,佔據L3級及以上市場,作為大廠對外提供開發平臺/晶片產品,是合資品牌的優選;

2)Mobileye:背靠英特爾的汽車AI晶片龍頭,生態封閉,佔據L3以下市場,對外提供算法+晶片解決方案,黑盒模式或影響長期發展;

3)華為:技術強勁,依託多項技術欲打造最強生態體系,對 應 L2+級以上市場,模式與 NVIDIA 類似對外提供開發平臺,是自主品牌的優選。

需要指出的是,地平線公告發布當天,據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始於去年1月28日的合作,將於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體系統、ICT技術和雲計算等方面的研發落地工作。

而地平線屬於強勢第2陣列,模式與Mobileye類似,對外主要提供解決方案類產品(晶片+算法),未捆綁銷售,AI晶片於2020年已搭載在長安UNI-T座艙域。自動駕駛域晶片尚未搭載量產車,現階段主要針對L2級及以下市場,對外提供晶片+算法方案。

綜合來看,地平線主要優勢在於:1)作為中立第三方,晶片和算法可分開銷售或一體式解決方案,受客戶信任;2)國產晶片,國內優選。主要劣勢:1)現階段算力較低,無豐富生態,創企等; 2)尚未通過功能安全認證,無自動駕駛晶片量產車。

此外,已於2020年成功登陸科創板的另一AI晶片龍頭寒武紀也是車載AI晶片市場有力競爭者之一,但其與地平線技術路線的不同,決定了其或從車路協同、雲服務(數據中心)等領域實現快速切入。

中信建投分析師石澤蕤2020年9月10日報告同樣認為,全球範圍看特斯拉AI晶片發展迅速,英偉達、Mobileye競爭實力較強,但以地平線為代表的本土車規級AI晶片公司有望在中國市場擊敗Mobileye,助力中國主機廠實現自動駕駛快速轉型。

相關焦點

  • 地平線 C2 輪融資 4 億美元,C 輪已經完成 5.5 億美元
    量子位獲悉,2021 年 1 月 7 日,地平線公告完成 C2 輪 4 億美元融資,由 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 7 億美元 C 輪融資已經完成 5.5 億美元。
  • 持續加注科技,雲鋒基金領投地平線C2輪融資
    1月7日宣布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C輪融資總額預計7億美元,將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 L4/L5 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  作為全球首家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汽車智能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成為目前中國唯一實現車規級智能晶片前裝量產的科技企業,並已經形成覆蓋從 L2 到 L3 級別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晶片方案的完整產品布局。
  • 寧德時代等領投!地平線完成5.5億美元融資
    中國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宣布完成C2輪融資, 本輪融資規模為4億美元,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至此, 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億元)。
  • 地平線獲C2輪融資 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
    地平線獲C2輪融資,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徵程5   1月7日消息,地平線官方宣布已成功獲得C2輪共計4億美元的融資,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和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 上汽智己汽車全球品牌發布,地平線徵程2助力搭建智能數字架構
    2021 年 1 月 13 日,「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智己汽車舉行全球品牌發布會,發布高端智能純電轎車和智能純電 SUV,新車型智能數字架構選用地平線徵程 2。根據規劃,智己汽車的首款量產版車型,將於 2021 年 4 月上海車展期間接受全球預訂,屆時將帶來更多值得期待的產品細節和用戶體驗方案。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聯合浦東新區、阿里巴巴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地平線與上汽集團在 2020 年 8 月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展開全面深度合作,共同進行前瞻性技術研究,打造具有上汽集團品牌特色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人工智慧終端應用。
  • AI風口:地平線完成超5億美元C輪融資,將加速汽車智能化落地
    對於人工智慧賽道上的玩家,幫助各界更快地進行數位化轉型和創新的同時,也將會有望獲得人工智慧發展機遇。需要指出的是,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大背景下,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為產業智能轉型提供支撐,這主要得益於計算能力、數據和算法上的突破。晶片則是其中算力提升的核心,以英偉達為例,全球科技巨頭均採用其GPU方案來訓練人工智慧系統,使得英偉達在資本市場備受投資者青睞,市值超3300億美元。
  • 投融快訊 | 地平線完成4億美元C2輪融資;天戲互娛完成3.6億元融資...
    導語:地平線完成4億美元C2輪融資;天戲互娛完成3.6億元融資;百布完成1.1億美元D+輪融資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 一周投融資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10 07:00:00 本周看點:禾賽科技、雷射雷達、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中科銀河芯、
  • 地平線B輪融資6億美元,成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晶片公司
    2月27日,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以下簡稱「地平線」)公告公司完成了6億美元左右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
  • AI晶片公司地平線融資6億美元
    來源:北京日報昨日,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創業企業地平線宣布獲得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的6億美元左右B輪融資,估值達30億美元。本輪融資後,地平線將繼續投入更多資源用於產品研發,其車規級計算平臺和第三代晶片架構有望在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至此,2018年全球排名前三的半導體企業中有兩家成為了地平線重要股東,國內數家一線汽車集團給予其上億美元投資,成為中國車企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最大規模的投資。
  • 矽基智能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近日,AI語音通話服務商「矽基智能」宣布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由國新央企運營基金、海松資本領投,浦信資本和B輪領投方騰訊繼續跟投加碼。據悉,此次融資是矽基智能成立三年以來的第八輪融資,也是NLP行業賽道國內規模較大的一筆融資。
  • 寧德時代下海 讓飛機船舶也用上鋰電池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在中國全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這幾年中,汽車廠商的表現依然難以令人滿意,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則成為了最大的亮點。寧德時代不僅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還獲得了大量合資品牌的訂單、在德國建廠,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塊招牌。
  • 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晶片的決賽已經開始了
    現在智能汽車的奧林匹克賽場,決賽已經開始了。智能汽車實際上就是4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從PC和行動裝置的經驗看,底層晶片的玩家一定是非常集中的。未來三年的話,如果做不到產業的前兩名,我認為基本上決賽就拿不到任何好的名次了。甚至第一、二名的份額差距都會非常大。所以我覺得未來三年會是非常關鍵的。  Q:除了特斯拉,2020年蔚來跟英特爾Mobileye合作似乎很不愉快,也想自己搞晶片。
  • 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原研究員陳景潤——力摘數論皇冠上的明珠
    就在一間僅有6平方米簡陋的房間裡,陳景潤(見圖,新華社發)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讓人類距離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遙。 1933年5月,陳景潤生於福建省福州市。他從小性格內向,喜歡演算數學題。高中數學老師講的一個故事讓他銘刻在心:1742年,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發現,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的和。
  • 地平線造芯:量產後要在三年決勝期內躋身前二
    如果把智能汽車比作「四個輪子上的計算機」,那麼AI晶片無疑是這臺計算機的「大腦」。晶片公司「地平線」正在做的事——便是為車企打造智能汽車時代的「大腦」。這引發了資本的廣泛追捧。地平線方面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慧晶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合作夥伴生態。聚焦賽道「智能汽車」地平線所聚焦的車載AI晶片,處於AI技術革命和汽車產業革命的交匯點上。繼PC和手機之後,智能網聯汽車被寄希望於引領科技史上的第三次智能化浪潮。
  • 地平線造芯:量產後要在未來三年內躋身行業前二
    12月22日,地平線宣布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 Neumann Advisors、國泰君安國際和 KTB,後續將有更多戰略投資人和國際級機構、產業資本加入。
  • 9月汽車出行大事件:威馬完成百億D輪融資,億咖通與華為達成合作
    除此之外,作為新型供應商的寧德時代、禾賽科技、Mobileye等也在持續推動自身業務發展。 威馬汽車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 9月22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了總額100億人民幣的 D 輪融資,這是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國資投資平臺、上汽集團、青浦投資平臺、楊浦投資平臺聯合領投,是上海的重大政企合作新典範。
  • 「e汽車」牽手寧德時代華為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按下加速鍵
    2020年11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品牌日上宣布,長安汽車正與華為、寧德時代攜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和一個超級 推出高端品牌,是時代的選擇 從上個世紀開始,長安汽車為了響應國家「軍轉民」戰略,開啟了第一次創業,成為中國微型汽車的引領品牌;2006年,長安汽車進入乘用車市場,開啟第二次創業,並用了10年的時間實現了產銷量突破1000萬輛的成績;2017年,面對汽車「新四化」所帶來的行業變局,長安汽車開啟第三次創業。
  • 地平線欲5年內成「行業前二」 最快2年內尋求科創板上市
    在汽車因為晶片缺少而停產的背景下,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地平線近期受到的關注頗多。12月22日,地平線(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地平線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Neumann Advisors和KTB,後續將有更多戰略投資人和國際級機構加盟。這一輪的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慧晶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
  • 新能源汽車大爆炸時代,也是寧德時代的「時代」
    根據上個月底寧德時代對外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為99.82億元,和去年同期的37.12億元相比增長了168.93%,並且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47億元,與上期同比增長153.35%。在新能源挑戰日益嚴峻的大浪潮中,寧德時代卻能「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