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鴿子洞理論被發現:有望顛覆基本自然法則

2020-11-24 IT之家

2月3日消息,來看看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將三隻鴿子放進兩個鴿子洞裡,同時保證同一個洞裡不會出現兩隻鴿子呢?

別擔心,答不出是正常的。按照自然的基本法則,至少有兩隻鴿子會被放在同一個洞裡。除此之外的任何情況都會違背傳統計數方法。

但據美國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稱,在量子力學主宰的世界中,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原因是,即使位於宇宙相反兩端的兩個粒子此前從未接觸過,也可以彼此相連。這一現象說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量子作用方式,對世間萬物都有影響。

這一效應與量子糾纏相似。量子物理認為,相互糾纏的粒子會一直保持相連狀態,一個粒子的行為會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表現,即使它們之間距離極遠,這種現象也依然存在。

但這一最新理論指出,宇宙粒子根本不需要事先與對方相連,就能出現這種現象。

「它們之間沒有接觸過,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存在。」查普曼大學的傑夫?託拉克森(Jeff Tollaksen)說道。恰恰相反,它們的表現會受到未來所做的測量的影響。

量子糾纏理論認為,不管兩個粒子之間距離多遠,其中一個粒子的行為都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鴿子洞思維實驗,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在他們的測驗中,電子就相當於鴿子。實驗人員讓電子從幹涉儀中通過,將其一劈為二。據期刊《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報導,研究人員隨後會在實驗結束後選出其中的一些電子,來影響這些電子過去的狀態。

通過測量每個電子運動的路徑,電子會被強迫選擇某個固定的方向。在經典理論中,如果兩個電子彼此相連,它們就會使對方偏離軌道。但每一對「在未來進行了測量」的電子都沒有出現偏離的情況。

「它們之間一定有某種聯動裝置,因為它們就好像知道對方的存在、刻意避開對方一樣。」《新科學家》寫道。

這意味著,同一個鴿子洞裡不可能出現兩隻鴿子。

但該研究推翻了傳統的鴿子洞原則,因為它發現了一種被稱為「量子鴿子洞原則」的新現象。

但這個理論對愛因斯坦無疑是一種冒犯,因為在兩個粒子中間傳遞信息的速度會超過光速,而後者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這支研究團隊來自查普曼大學量子研究機構,他們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論文中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發現。

「此次研究讓我們發現了一種有趣的、此前從未注意過的量子力學法則。」查普曼大學量子研究機構的雅基爾?阿哈羅諾夫(Yakir Aharonov)說道。

「如今,我們需要對一些基本自然法則進行重新審視了。」

「現在要談論本次研究的全部意義還為時過早。」該論文的共同作者,傑夫?託拉克森說道,「但我們認為此次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它解決的是如此根本性的概念。」

「如果你只有錘子這一把工具的話,你就得把所有東西都當成釘子來對待了。「託拉克森說道,「問題是,在解決量子世界是如何舉重若輕地聯繫未來與現在的這一問題時,這種類似於『錘子』的測量方式通常並不是最有用的工具。」

在過去20年中,該研究團隊一直在採用新的「弱測量」方式。託拉克森表示,這種方法就像是用你的手指輕輕觸碰某樣東西,而不是用錘子去砸它,強迫每隻鴿子待在單獨的鴿子洞裡。

這些研究結果也許會使基本自然法則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並讓人們更好地理解「非定域性」這一概念。

該理論認為,兩個粒子之間即使相隔極遠的距離,也能保持相互聯結的狀態,並對彼此的表現產生影響——即使它們分處宇宙兩端,這一現象依然存在。

「非定域性被尊為意義最為深遠的科學發現,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源泉。」託拉克森說道。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通過實驗證實了論文中提出的一些預測。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是宇宙的基本法則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為物理學理論。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理論上無法被破譯的密碼;當前最前沿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同時計算地球上每一粒沙子,並找出每一粒的不同;甚至人可以瞬間轉移(隱形傳輸)。以上想要實現,都需要量子力學研究出量子糾纏效應的高級應用。我們可以稱它為「上帝的智慧」一個欺騙我們眼睛的基本規則。它是全新的理論框架。
  • 當鴿子飛進量子世界的籠子
    簡單的鴿籠原理不簡單如果你把三隻鴿子放入兩個籠子裡,至少有兩隻鴿子會處在同一個籠子裡。這個看起來簡單明了的道理卻是數學上一個基本的數學原理,這個原理被形象地稱為「鴿籠原理」。鴿籠原理的違背對於量子世界來說,這種原理不一定總是成立的。最近,來自以色列的物理學家亞基爾·阿哈羅諾夫和他的同事設計了一個思想實驗,這個實驗被他們稱為「量子鴿籠效應」,因為這個思想實驗裡,量子粒子違背了數學中最基本的原理——鴿籠原理。
  • 違背了鴿籠原理的「量子鴿子」
    如果養了3隻鴿子,卻只有2個籠子,那無論怎樣安排,我們會發現至少會有1個籠子裡有2隻鴿子。這一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鴿籠原理或抽屜原理。
  • 超弦理論:顛覆一切的超級理論
    可以這樣說:量子論的法則支配著微觀世界的原子和基本粒子的行為。例如電子對之間的相互排斥行為是由於電磁力所造成的,而且是電子對之間相互交換了光子的過程。然而,即便擁有這樣的,顛覆當時人們三觀的學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的進步特別是微觀探測手段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比原子還小的微觀粒子出現在了理論模型中,並且被一次次地成功驗證。
  • 顛覆認知?弦理論如果被證實,研究者有望獲諾獎
    大千世界中,還有很多東西是不解之謎,困惑了不少物理學家,比如量子問題。與此同時還有很多高深的理論讓人摸不清頭腦。據了解,目前行業中受物理學家歡迎的一個前沿物理利潤是「弦理論」。弦理論非常「不靠譜」,該理論中有些觀點表示可以顛覆人們的世界觀,如果該理論可以被證實的話,那麼人們就可以初步了解宇宙的本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現在物理學發展的兩大基礎,而量子力學更偏向於微觀世界,存在著很多令人費解的問題,比如量子糾纏。
  • 顛覆物理學基本認知: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圖片來源:Pixabay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這一理論旨於在極微觀的角度上描述宇宙中的物理學,其著名的特徵是「反常識」。這一理論的標準解釋認為量子場內的變化不可預測且是瞬時的。試想一下,如果肉眼可見的宏觀世界和量子場中的原子以相同的方式運作,一團麵糊就能立刻變成一個香噴噴的蛋糕,而無需其中間過程。
  • 微觀宇宙:量子物理學將顛覆時空的定義
    假如當我們變小數萬億之後,進入微觀世界會看到那裡的法則遠遠不同於我們通常對宏觀世界的直覺認識這個理論的內容非常特別,它顛覆了人類傳統物理學的定義,一個量子可以同時存在於A與B的兩個點,也就是說他可以同時影響過去與未來,這個驚人的發現也讓人類科學界陷入了矛盾之中。
  • 房地產價值評估基本理論-價格形成法則
    房地產價格的形成法則就是對房地產價格形成與運動的客觀規律的簡要概括。具體來說,它是由房地產的自然特徵、經濟特徵及房地產價格的各種影響因素所決定的。其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十項法則:①供求法則;②替代法則;③機會成本法則;④變動法則;⑤收益與分配法則;⑥收益遞增遞減法則;⑦均衡法則;⑧貢獻法則;⑨適合法則;⑩競爭法則。
  • 中加科學家發現「誘導引力」理論缺陷 拯救暗物質論於顛覆邊緣
    中加科學家發現「誘導引力」理論缺陷 拯救暗物質論於顛覆邊緣  黃琨 • 2018-08-15 11:28:32 來源:前瞻網 E1501G0
  • 科考隊打開550萬年前洞穴,發現「外星世界」,顛覆對生命的認知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四處探索,發現新事物。曾經,科學家們為了找尋一個地方來建造核電站,在黑海附近,就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洞穴。這充分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視,因為這個洞穴以前從未被發現。而且歷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550萬年前,想必這裡面藏著許多誘人的事物。抱著極強的探索欲,專家們自然要進去一探究竟。
  • 顛覆光速最快,科學無法解釋,量子糾纏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古往今來很多的傳說和怪異現象,其中可能大部分為杜撰、誇大和歪曲事實,但也不乏一些是以人力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與其說超自然,不如說人類還未能找到其背後隱藏的規律和法則而已。量子糾纏現象亦是如此,人類對於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不過是百餘年的時間,至今也不過是觀測到了一些表象,而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 自然法則的哲學原理——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續論
    自然法則的哲學原理——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續論摘要:本文對以太模型大統一理論開展深入研究,進一步論述了以太空間和以太壓對物體的作用是一切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根源以太新理論的基本邏輯思路是從物質客觀存在、物質空間佔有的原始屬性、斥力與以太壓的平衡、以太壓對物體作用產生的慣性及四個基本力現象、到電磁波與各種自然現象發生原理,可層層遞推,相互印證,邏輯嚴謹,一切基本的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都得到完整統一而簡單明確、自洽又嚴謹、科學且合理的解釋,以太新理論極可能就是人們所從追求的萬物理論或最接近於萬物理論。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人類在物理領域,已經很久沒有重大的突破出現了,這並不代表人類科學止步,我們的科學技術一直在高速發展,只不過沒有出現甚至重大突破,比如發現引力,發現宇宙的誕生等等這樣世紀性的發現,每一位科學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但是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已經基本完善,當代科學家需要比前幾百年的科學家付出更多的努力
  • 科學家發現未知梨形原子核:或顛覆傳統理論
    因為它提供的結果將有望對粒子標準模型進行限定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4日消息,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近日《自然》雜誌刊載了一篇文章,其中論述了一種此前未知的梨形原子核的發現,這種不規則形狀的原子核將有望顛覆傳統的原子物理理論,並揭開宇宙中物質多於反物質的謎團。  原子核是由強核力聚合在一起的,這種力必須克服質子間的靜電斥力而將原子核聚集在一起。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如果我們漂在量子物理的海洋上,那麼掌握一些量子理論知識會使我們更好地欣賞自然奇觀。以下是中信出版集團旗下品牌「灰犀牛」官方澎湃號推薦的一些與量子有關的圖書,推薦大家讀一讀:入門級通俗讀物,為非專業讀者闡述量子力學
  • 愛因斯坦為何對量子力學如此厭惡?它顛覆了多少人的宇宙觀!
    量子力學描述了我們宇宙中最基本粒子的行為模式,每個原子由亞原子顆粒組成。
  • 量子理論是不是證明了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論是成立的?
    王陽明的心學倍受推崇因他提出「知行合一」,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理論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這點與當前的科學精神相吻合。量子力學尚在發展過程中,只是發現了一些特殊的量子現象。尚未形成一整套能自洽,且與宏觀物質規律相融合的量子理論。
  • 引力理論不可或缺,但它卻和量子理論相悖
    為解決這一問題,物理學家需要建立起「量子引力」理論;亦或者,既然愛因斯坦提出引力其實是時空的彎曲,物理學家需要為時間和空間的量子性質建立起一套理論。即便對理論物理學家這樣的高智商人群來說,這也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物理學家就知道,量子引力對建立自然法則秩序來說不可或缺。但80年過後,人們仍未找到解決方案。主要障礙在於實驗指導的缺失。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
  • 「空心」的光被發現:或顛覆量子力學基礎
    光的一種奇異現象可能正在顛覆量子力學的基礎。光子是構成光的粒子,它們構成了一個基於光的莫比烏斯環,其中表現出的動量特徵是此前科學家認為不可能出現的。這項發現可能會動搖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假設,後者是描述亞原子粒子世界的經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