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論是不是證明了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論是成立的?

2020-12-03 搞笑叮噹貓

首先,王陽明的心學是相對於當時的理學「存天理,滅人慾」而言,更強調「心」的重要性,強調人的個性思想和感悟,反對壓製成統一的理性。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是指要了解物質的奧秘,首先應向內探尋人的心性良知。與西方的唯心主義「意識決定物質」還是有些許差別。需要和他的思想中其他觀點相論證。

王陽明的心學倍受推崇因他提出「知行合一」,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理論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這點與當前的科學精神相吻合。

量子力學尚在發展過程中,只是發現了一些特殊的量子現象。尚未形成一整套能自洽,且與宏觀物質規律相融合的量子理論。

目前比較流行和前沿的與量子相關的理論,比如弦理論或超膜理論,都仍處於假說階段。即根據量子觀察發現的一些量子現象,推導出來的理論,尚待更多的實驗驗證。

就目前已被公認的量子糾纏現象、量子測不準特性、疊加態,某種程度上超出了經典物理範疇,但不並足以顛覆對物質的基本認識和規律的總結。

量子的疊加態因觀察而確定,是針對微觀世界而言。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是針對人類與世界的關係而言。

二者的適用範圍並不重合,不矛盾,能相通,但並不構成互相驗證的直接關聯。

相關焦點

  • 量子這一物理學概念被發現之後,王陽明成為了「量子學的鼻祖」
    心學宗師王陽明憑藉自己的「言行合一」,收穫了由古至今、國內國外無數的「粉絲」。蔣介石原名瑞元,因痴迷王陽明「大中至正」一說,遂改名為「蔣中正」。而時至今日,將王陽明的思想學說奉為圭臬的仍大有人在,更有研究者鞭辟入裡,深入淺出。
  • 王陽明的「巖中花樹」和量子物理中「薛丁格的貓」是一回事嗎?
    ,希望打破王陽明提出的:「心外無物」的理論。量子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小粒子,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科。是近代和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是科學史上被實驗最精確地檢驗過的物理理論。我們不是科學家,也無須深入地去研究,但是我們一樣可以對量子力學產生興趣。
  • 量子理論證明靈魂存在?量子力學是唯物學科嗎?
    但是在上述文章講述的量子世界裡,如果你睡著了,這兩態都是真的,是並存糾纏的。是薛丁格的貓,又死又活。是既可能又現實,既確定又不確定,這就匪夷所思了。就是說,量子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形式邏輯等不同話語體系使用了相同的術語。用量子理論造福人類是好事,因為量子理論出現一些新奇的東西就說顛覆了唯物辯證法、意識決定物質了。那就荒謬了。
  • 什麼是量子引力理論?
    量子引力理論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它想要把廣義相對論量子化,進而統一包括引力在內的四種基本力。根據量子引力理論,宇宙中存在引力子,它是一個虛擬的粒子,可以傳遞引力。這就是量子引力與其他統一場理論的區別之處,一些通常被歸類為量子引力的理論並不一定需要引力子。什麼是引力子?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程朱理學是影響了歷史的重要理論。什麼是理學呢?就是把明「理」作為根本的學說。簡單來說就是,朱熹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後有氣,理和氣結合產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因此,朱熹提出:天下的萬事萬物都包含著究竟的「理」,一旦通理,就可以了知一切萬物萬事,也就是「格物窮理」。
  • 量子糾纏和靈魂伴侶
    許多科學家相信量子糾纏與其說是物理問題,不如說是哲學問題。此篇文章就是汲取王陽明先生的智慧,就是以東方哲學來破除量子力學之中的迷霧的。此文可以說是拋磚引玉的,有助於科學家在此領域不斷地去獲取更多的寶藏。如果僅僅流於理論,停留在數學計算,停留在波函數上,不去探求思想的本原,這就是科學傳統的沒落了的。
  • 瞎話量子、心學、美劇
    什麼是量子力學的疊加態我們先來看看量子力學著名的雙縫幹涉實驗。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及應用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王陽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心學體系。他對世間萬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就是在他看來,萬事萬物由心而動。心不動,則一切都不存在,也對心之主無意義。
  • 量子力學是什麼?是不是一個唯象理論?
    唯象理論,概率論,取象比類思維方式,時間空間對稱性理論,全息論,以及量子力學,地理科學,藝術等等非因果論基礎的認識世界的方法,才是人類認識未知世界,相對世界,未來世界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到目前為止,物理學界都沒有解釋清楚量子力學的本質。
  • 量子理論進入冰城教育一線|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量子教育實驗室...
    ZAKER 哈爾濱記者 鄭煒2003 年,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建翔教授發文《量子教育學:100 年前 " 量子爆破 " 的現代回聲》,第一次提出 " 量子教育學 " 的概念並做以闡釋 ……11 月 29 日,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 " 量子教育實驗室
  • 惹誰都不要去惹王陽明,為什麼?因為王陽明的「套路」防不勝防
    等到寧王率大軍傾巢而出的時候,王陽明帶著剩餘的主力突襲南昌,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拿下了敵軍的老巢。就這樣,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亂,在王陽明談笑之間灰飛煙滅。王陽明為何能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
  • 《科學》首次證明:量子物理學中,理論預測與經典對稱性的偏差!
    然而,在量子物理學中,這些對稱性並不總是能得到。在超冷鋰原子的實驗室實驗中,海德堡大學量子動力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證明了理論預測與經典對稱性的偏差,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上。在經典物理學中,理想氣體的能量與施加壓力成正比。這是尺度對稱性的直接結果,同樣的關係在任何尺度不變系統中都成立。
  • 中國科學家證明愛因斯坦光速不變假設不成立
    2020年12月下旬,國際著名科學開放資料庫scienceopen同時發表了取得廣泛突破性理論物理研究成果而三十多年來一直被封殺的中國的傑出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科普詩人東方學帝的兩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On the Relativity of the Speed of Light(論光速不變的相對性
  •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學實驗驚人證明 !
    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體極度難受,內心翻騰不已,幾次噁心欲吐,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親從老家來電話告訴他父親剛剛跌倒去世。 所有這些,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管兩個粒子(有共同來源)距離多麼遙遠,一個粒子的變化立即就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這就是量子糾纏。準確來說,所謂量子糾纏指的是兩個或多個量子系統之間存在非定域、非經典的強關聯。 量子糾纏涉及實在性、定域性、隱變量以及測量理論等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並在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者為何卻又反對波爾等人的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對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只是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發展到後期幾乎變成的玄學,他認為波爾、海登堡等人提出的哥本哈根式量子力學釋義是不完備的,只是接近真理而已,還不是真理。初始的量子力學僅僅限於對於某些物理量的量子化,即微觀世界,很多物理量不再是連續的,而是有固定取值可以量化的。比如能量、軌道、磁距等等。
  • 王陽明心學與中國近代哲學
    在《十力語要》中,他對此作了闡釋:「必須施設現象界,否則吾人所日常生活之宇宙,即經驗界不得成立。因之,吾人知識無安足處所,即科學為不可能。」所謂施設現象界,也就是肯定「萬象又莫非真實」。在這裡,承認現象界的實在性,已不僅僅是見體的前提,而且構成了日常經驗與科學知識所以可能的條件。從即用顯體,到以用(現象界)為科學的基礎,表現出溝通玄學與科學的運思傾向。
  • 愛因斯坦-薛丁格VS玻爾-海森堡,誰的量子理論是對的?下
    所以說如果被最終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那麼就一定要發展一種新理論,沿著中間態的路線去描述中間態,現有的理論,完全沒有描述過這個中間態。還有可能就是,這個實驗本質上不一定做對。但是,這種情況下,當前的理論依然要改:可能這種量子態之間相互獨立的這種假設就不對。反正,這兩種情況下,量子物理都要發生一定的改動。不管是不是承認量子力學的不可預測性(海森堡和波爾的理論就是說不可預測,量子力學的形態的轉化,完全無法預測它),即使海森堡跟波爾還是正確的,現有的量子力學還是要進行修改。
  • 如果有一天,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人生真的就毫無意義了嗎?
    隨著20世紀初期量子力學的崛起,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微觀世界的詭異現象的普遍存在,曾一度讓人懷疑意識真能影響到物質的存在狀態。這其中最著名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講的就是事物原本處於疊加狀態,一旦科學家進行了觀測幹預,處於疊加狀態的事物立馬就會坍縮成一種固定的狀態。這個實驗難道證明宇宙之外真的存在「拉普拉斯妖」,而這個「拉普拉斯妖」正是智慧生物的意識?!
  • 王陽明:在光明中,黑暗中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作為一介書生,王陽明帶兵打仗無往不勝,秘訣就是三個字「不動心」。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
  • 量子力學能證明什麼?能證明靈魂存在嗎?
    量子現象證明了微觀世界具有不確定的特性,但這怎麼就跟靈魂扯上了關係?不知道有些人究竟是從哪裡看出來,量子現象可以至少證明靈魂的存在?在宏觀世界中,我們可以準確預測一個宏觀物體在某一個時刻的運動狀態,其速度和位置都是能夠同時確定的。
  •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只有六個字和四句話
    今天看到一個問題,有人問:「最近王陽明這麼火,是不是有點吹噓過頭了?」在沒讀王陽明之前,我對他並不了解,興許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但讀完度陰山寫的《知行合一王陽明》,覺得一點沒有過頭,他確實很厲害。但《知行合一王陽明2》,卻有畫蛇添足之感。一是內容重複,與第一部相比,重複度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