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故事:博士李強不愛科室愛工地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李強正在做實驗。

  核心閱讀

  上講臺、進上市公司、出國繼續深造……南開大學微生物系博士李強,就業時面對很多人羨慕的去向。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終選擇了一家小型研究所,奔波於各個工地,幫助企業處理汙染物。

  一方面,家人不理解,另一方面,工作環境差,沒有熱水、沒有暖氣,但看著微生物一點點吃掉汙染物中的有毒物質,李強覺得很值,「工地上最能實現我的價值」。

  看著醬黃色、散發著刺激性氣味的汙水流入反應釜,從另一端流出時變得清亮,李強摘下眼鏡,舒了一口氣,被汗水溼透的上衣緊貼在他「撲克牌」一樣的骨架上。

  李強今年剛從南開大學微生物系博士畢業,在眾多企業、名校伸出的橄欖枝中,他選擇了山東省臨沂市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水土保育研究所,奔波於各個工地,幫助企業解決汙水處理等問題。「我希望做點『落地』的東西,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他說。

  初到工地,汙水處理告失敗

  學微生物的經常跑工地,李強算是一個另類。

  他與工地結緣源於讀研一時參觀河北衡水某化工廠的經歷。發臭的黑水直接流入河道,滾滾黑煙直衝天空,當時,該企業由於排汙不合格,正面臨關停整頓的風險。已進入「汙水處理生物強化」專業學習的李強開始琢磨,能不能利用微生物菌群將汙水變清。

  實現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首先面臨的困難就是「理論有餘而實驗不足」。李強從最基本的實驗開始,每天把汙水小樣帶回實驗室,在燒杯、試管、反應皿「叮叮噹噹」的碰撞中度過一天又一天。為了解決衡水這家企業的汙水問題,李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連續觀察菌群工作成效,結果去汙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企業負責人把李強看作幫企業起死回生的英雄。李強也被強烈的成就感包圍。他向企業承諾:他們面臨的技術問題將不日解決。

  沒想到好景不長,正當企業準備將菌劑投放量擴大時,菌群開始流失,除汙效果逐漸減退。「為保證效果,流失多少就補多少。」李強抱著這樣單純的想法開始大量投放菌劑。可是這種「粗放」型環保很快就顯現出缺點:企業無法承受過高的成本。

  幾個月的調試無效,終於,李強決定不再「死磕」了,他收拾了行李從工地默默回到實驗室。同學好心提醒:「你一個理科生去搞什麼工程?好好寫幾篇文章得了,要不然你該有延期畢業的危險了。」

  「那段時間我真的想過放棄,如果實驗失敗好歹還能有個數據記錄,而我的失敗,連個數據都沒有。」李強坦言,讀研半年,有的同學已經開始在期刊發表文章,有的試驗進度有條不紊,而自己又回到了零。

  可每每翻看文獻、查閱數據,汙水處理的事情就像一個繞不過去的「梗」一樣在心裡「發酵」:如何提高環保菌劑的效率?如何把傳統的工藝可控、參數可控向菌群可控、代謝機理可控轉換?李強一閉眼,工地上的情景,企業負責人期待的眼神就都浮現在腦子中。

  再入工地,徵服欲望被點燃

  自從上次失敗後,李強一年沒進工地。這一年中,他經常跑到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拉著工程師聊天。「那些工程師常年工作在一線,熟悉很多新型填料,他們提出一種可能性我就會到實驗室『搖瓶子』,做小規模的實驗。」

  從實驗中李強逐漸積累了一些數據,總結出一些經驗,並在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論文。同時,在導師的指導下,李強參與研發了「土著微生物強化水處理」的新技術。

  「目前國內環保領域常用的汙水處理方法是投放含有微生物製劑的活性汙泥,這種方法存在致病菌流行和生態入侵的風險。我們的土著微生物強化水處理技術,將原生態位的土著功能微生物進行解析、分離,從而成為『特效菌劑』,去『吃掉』汙染物中的有毒物質。」李強向記者介紹,這種汙水處理方法,效率更高,同時風險、成本也大大降低。

  當時,天津某化工廠生產原料中含有大量高毒性物質,他們聽說了南開大學研發的新技術,迫不及待登門合作。李強帶上他的科研團隊再次走出實驗室,來到工地,看見那醬黃色散發著刺激性氣味的汙水,感到格外熟悉,「內心中的徵服欲再次被瞬間點燃」。

  利用「土著微生物強化水處理」技術,李強和他的團隊每天淨化汙水200噸到400噸。原本隨時面臨停業整頓風險的企業,汙水處理效果達標,並通過了天津市環保局驗收。該方案將運營成本降低2/3,為企業節省約20萬元/年。後來此方案又被天津其他兩家汙水處理廠採用。

  從此,企業邀約不斷。這些年來,李強參與處理的汙染物累計逾萬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不乏汙染重災區,光睡過的工地就有幾十個。「一個理科生,比工科生做的東西還要偏應用。」博士論文答辯時,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越中說。

  紮根工地,最能實現自我價值

  國外名校博士後、211大學講師、國企上市公司產品研發部學術帶頭人……多年的勤奮和用心積累讓畢業季的李強有了選擇的資本。出人意料,他選擇了一家小研究所,從此紮根工地。

  這一決定令所有人大跌眼鏡:「怎麼不去高校?」「怎麼不去一線城市」……

  遠在大連老家的母親更是強烈反對:「又是工地,風吹日曬不說,還是『有毒作業』啊!」

  李強的母親忘不了,一年前暑假李強回家,一進門都認不出了:原本白皙的皮膚變得黝黑,消瘦得好像站立不住,頭髮蓬亂,渾身都是蚊子叮的大包……

  李強的女朋友也不太支持他「泡」工地,每次去了工地,整個人就「失聯」了,有時候半夜會收到他的簡訊:剛收工。

  為什麼要去工地?

  他比親人更知道,工地生活有多辛苦:沒有熱水,沒有藥品,夏天凌晨3點多就要起床趁涼快開工,冬天沒有暖氣,有時和農民工一起住4人一「棚」的臨時建築,夜裡被毒蚊子咬腫……

  李強說,這幾年的經歷和自己的知識結構讓他已經離不開工地了,關注環保、參與環保已經從專業需要轉化成為了他的內在需求。「工地上確實是有毒作業,可我不想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工地上最能實現我的價值。」

  工作籤約前,李強仔細考察了當地的環保現狀:目前魯南地區的汙染比較嚴重,而當地環保工程公司對汙染物處理得不盡如人意,老百姓反映,每天煙囪裡冒出的煙都不是一種顏色。

  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李強已做好了規劃:如果當地重度汙染的局面能夠扭轉,他也許會轉而去其他地方繼續從事環保事業;如果一直不好,他就會一直會提取「土著微生物」去「吃掉」汙染物中的有毒物質,直到「吃完」為止。(朱虹 馬超)

相關焦點

  • 揭秘 | 龍愛量子偽科學騙局屢秀下限,中國科學院博士憤怒打臉!
    李強博士先要對大家說的是:對於很多人不懂的新名詞、新事物,可以在中國科學院每年5月舉行院所開放日活動中向科研人員了解情況,科學家們會耐心答疑解惑。以及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試驗(保密通訊,說白了就是只要別人偷聽你的電話,你立馬就知道),該項目由潘建偉團隊負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中科院與龍愛量子毛關係都沒有!中科院與龍愛量子毛關係都沒有!中科院與龍愛量子毛關係都沒有!
  • 博士比碩士究竟強在哪?一般人不了解,研究生根本比不了
    有的人回答說為了學知識,有的人則是為了好的就業,有的人為了讓自己更優秀。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到最後,肯定要做一份工作,畢竟,每個人都需要進入社會,去扮演屬於自己的一個角色。小時候,家長就經常督促我們學習,希望我們將來能考上好大學,讀好書,將來成為人上人,不為生活發愁、不為生活奔波。
  • 60%-70%的留學畢業生去了美國,清華北大畢業生都愛去美國
    近日,各高校紛紛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報告,其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大學的就業數據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我們這些非清華、北大的人看來,能夠考進這兩所中國頂尖學府的大學生,可以說是我國的頂尖人才,他們應該不愁就業。
  • 讓醫學生們又愛又恨的醫學生實習和規培
    在大學生、中專學生還是佔人口比例極少的天之驕子時代,在哪間醫院實習,就意味著畢業後很大機率在這間醫院工作。老師們認真給予實習生指導,實習生努力學習,人少機會多,那時醫患關係也沒有現在這麼緊張,實習生們有較多的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勤奮、悟性高的實習生,一年實習期下來,不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還培養臨床思維,醫學專業知識技能有了質的飛躍。
  •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
    哪類大學生就業難  我們將6月份仍在智聯招聘平臺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並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分析。  大專學歷就業最為困難  在6月份就業困難的應屆大學生群體中,本科生的比重最高(65.6%),大專生次之(26.2%),碩士和博士的比重分別為8.0%和0.14%。
  • 疫情當前,全國各地各科室寵醫專家在線義診,共同守護愛寵健康
    愛寵醫生攜手希爾思邀請各科室寵醫專家「值班義診」作為寵物行業的一員,愛寵醫生理應肩負起自己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因此,愛寵醫生根據動物醫學科室分類,邀請來自全國的各科專家「值班義診」。所有寵物主可以根據毛孩子們的情況,選擇專科的專家醫生來問診,專家能針對問題給出更權威的解答。
  • 我們愛科學,尋找恐龍博士贏大獎
    1979年2月,常州少先隊員率先向全國少年兒童發出「我們愛科學」活動的倡議:「人人讀一本科技書,講一個或聽一個科學故事,做一項科學小實驗,製作一件科技小作品,用科學解釋一種自然現象,了解一門科學在未來發展的遠景,為四化學科學,用科學」。倡議發出後,愛科學活動從此在常州大地上生根發芽,並很快走向全國,形成了全國青少年的普遍共識。
  • 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本次抽樣調查樣本的學歷分布具有集中性,絕大部分被訪者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本科生佔71.01%,碩士研究生佔28.45%,博士研究生佔0.49%,而專科生只佔0.05%。 調查顯示,認為就業歧視程度很嚴重的被訪者佔樣本總數的11.31%,認為就業歧視程度嚴重的佔33.54%,這兩者佔44.85%。認為就業歧視程度一般的佔45.92%,認為較輕微的佔5.78%,累計受到歧視者佔到96.55% ,認為不存在就業歧視的被訪者只佔3.45%。
  • 故事|不愛洗澡的小王子(我愛閱讀叢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他和皇后有兩個孩子,其中的奧利埃小王子找各種藉口不洗澡,也不洗臉.....國王說再不洗澡就讓他和小豬一起睡覺,皇后說再不洗澡就不給巧克力蛋糕吃,還有公主也說他身上的味道太難聞了,不和他坐一起。
  • 科學網—八年制醫學博士不愁就業 近三成起薪不足三千
    全國首次針對13所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八年制畢業生的就業調查報告近日出爐,結果顯示這些經過8年實現本碩博連讀的畢業生不愁就業,87%的畢業生被三甲醫院錄用,且工作地點絕大部分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方案研究
    我們現在將這樣的五個層次的需求分別應用到人力資源的日常管理以及試驗中去,在通過它對於滿足大學生就業需求為條件,最終設計出相關的就業政策以及以鼓勵與支持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匹配效率,減少非意願性失業等情況,與人力資源管理應用提供實踐支持,並且切實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方案。
  • 2020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智慧樹-知到
    ,關於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科學策略,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教育主管部門要根據宏觀經濟特徵和市場需求來設置審批專業,避免重複建設和不必要的內耗。B、高校在教育管理、課程設置等方面實施相應的改革,形成自己的特色,實施畢業生就業方式多樣化。C、大學生自身轉變就業觀念,從「精英主義就業觀」轉向「大眾化就業觀」,降低就業期望值。D、以上說法都正確。
  • 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研報告:就業狀況如何?
    家庭背景對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名牌大學畢業生優勢明顯。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630萬,「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激烈的競爭讓大學生倍感壓力,畢業即失業已經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即便是國內頂尖的大學,也難以達到100%的就業率。  為了對全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有清晰的認識,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和教育研究院於2010年啟動了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
  • 給不愛看書的小孩開出的「故事藥丸」
    給不愛看書的小孩開出的「故事藥丸」 【英】埃拉·伯紹德、蘇珊·埃爾德金 2019-09-23 17:51
  • 這些大學專業就業前景光明,但學起來很累,學生:又愛又恨
    很多人在報考志願的時候都會從就業的角度進行思考,想要考上就業前景光明的專業,這樣就能有好的未來發展。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有些大學專業雖然就業前景非常光明,但學起來很累。這裡給大家列舉一些學起來很累但前景光明的大學專業,學生都表示又愛又恨。
  • 大學生來濰就業創業有扶持政策!生活補助、見習補貼…
    生活 補助新來濰就業創業享受大學生生活補助我市為2018年1月1日後初次來濰就業創業的全日制大學生發放生活補助。這個「初次」是以初次在濰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為準,而且用人單位註冊地在濰坊的才算來濰創業的大學生。
  • 雙創賦能,愛善天使集團成為「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創新創業基地」
    其在公益創業教育下,強調知行合一,成立了國內首家公益創業研究機構,創辦了創業孵化器建立公益創業集群,並與愛善天使集團深化合作,在大學生創業支持,創業培訓等多方面進行了試點,對大學生群體進行全方位的賦能,並已在2019年舉辦了「愛善天使杯」大學生公益創業營銷大賽,共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平臺和機會。
  • 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抗疫在行動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如繁星點點分布在社會各個抗疫一線「戰場」,行動在社會最需要他們的地方,踐行志願者精神,展現大學生風採。圖:部分表揚信據了解,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 「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是一支已經成立六年多的愛心公益組織,支教、義賣、助學活動無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愛之翼」大學生志願服務分隊志願者義不容辭參與其中,他們有的在瑟瑟冷風中堅守路口日夜值守,有的深入千家萬戶走訪調查。
  • 圖書:《愛:攝影大師鏡頭裡愛的故事》
    編輯推薦: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     愛,對於那懂得欣賞攝影的人而言也是一塊瑰寶。藝術大師漫遊在世界範圍內捕捉愛的細節,這些出色的影像來自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艾略特•厄韋特、馬丁•帕爾、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朱麗亞•瑪格麗特•卡梅倫、布拉塞、維加和其他多位大師。
  • 慈谿四點施力全力保障大學生就業
    為積極應對「史上最難就業季」,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質保量完成穩就業重點工作,慈谿市人力社保局找準四個「施力點」出實招、出狠招、出新招,穩穩推進大學生就業幫扶工程,層層築牢就業民生之基。一是找準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