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克裡斯蒂安·格拉姆:發明細菌分類方法的生物學家

2020-12-0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英媒稱,革蘭氏染色法的發明者漢斯·克裡斯蒂安·格拉姆(舊譯「革蘭」——本網注)是一位具有開拓意義的生物學家,他發明的分類法使多達3萬種正式命名的細菌得到了研究。格拉姆出生於1853年9月13日,谷歌塗鴉最近紀念了他的誕辰。格拉姆與德國病理學家、微生物學家卡爾·弗裡德倫德爾合作,於19世紀80年代初在柏林發明了革蘭氏染色法,該染色法如今仍是微生物學中用來在顯微鏡下識別細菌的最重要的染色技術之一。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9月13日報導,格拉姆最初將試劑滴到肺組織樣本上,並發現了兩種細菌著色的差異。現在已知這兩種細菌是肺炎鏈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格拉姆觀察到的差異是細菌細胞壁成分不同造成的。有些細菌的細胞壁是由肽聚糖——糖和胺基酸的聚合物——構成的,這些「革蘭氏陽性」細菌細胞保留了染色劑的顏色,在顯微鏡下呈紫色或棕色。不含肽聚糖的其他細菌未被著色,被稱為「革蘭氏陰性」細菌,呈紅色。

報導稱,在1940年至1960年期間,革蘭氏染色法盛極一時。1974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皮爾斯·加德納撰文寫道:「我們認為,對患有急性細菌感染的病人進行身體檢查時應包含革蘭氏染色塗片,並應將其納入所有醫生為重病患者進行初級治療的醫療措施中。」

近年來,革蘭氏染色法被用來幫助識別新的抗生素。在與耐藥性的鬥爭中,這些新抗生素是關鍵。2015年,藥品市場有兩種新抗生素上市,其中之一是泰斯巴汀。研究人員經過反覆試驗,在土壤中進行篩選,尋找進化到能殺死競爭者的細菌,從而意外發現了泰斯巴汀。

報導稱,革蘭氏染色法非常重要,因為這種檢查發現了泰斯巴汀。泰斯巴汀似乎通過針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群細胞壁上的脂質和其他分子,從而對這類菌群產生攻擊。如果使用得當,發現泰斯巴汀的研究人員也許能為細菌性疾病找到可行的治療方案,而且不會受到耐藥性的威脅——至少30年內有效。

報導稱,雖然將細菌區分為陽性或陰性對大多數細菌識別系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有研究人員認為,革蘭氏染色法容易出錯,而且「控制不善,缺乏標準」。儘管如此,革蘭氏染色法仍然是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中最常見的實驗之一,也是治療細菌感染和挽救生命的一項重要技術。

相關焦點

  • 細菌染色法——革蘭氏染色法
    1.細菌染色法由於細菌的細胞極其微小又十分透明,因此用水浸片或懸滴觀察法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時,只能看到其大體形態和運動情況。若要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和構造,一般都要對他們進行染色。這一染色方法由丹麥醫生漢斯·克裡斯蒂安·革蘭於1884年所發明,最初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間的關係,後推廣為鑑別細菌種類的重要特性之一。通過這一染色,可把幾乎所有的細菌都分為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是菌種分類鑑定的重要方法。
  • Cell:生物學家將竊聽細菌通信的病毒變成細菌殺手
    2018年12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Bonnie Bassler和研究生Justin Silpe鑑定出病毒VP882能夠竊聽細菌對話,隨後有點像間諜小說裡的情節,他們發現一種利用它攻擊大腸桿菌和霍亂弧菌等致病性細菌的方法。
  • 澳研究人員用基因測序「修正」細菌分類
    新華社雪梨8月29日電(陳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用基因測序技術繪製出細菌進化樹,這一方法有助於改進以往的細菌分類法。  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研究人員主要使用一種被稱為元基因組學的方法,對自然環境中的細菌樣本直接進行測序,進而繪製出細菌進化樹,更好地對細菌進行分類。
  • 水庫細菌群落分類組成與抗生素耐藥功能基因變化過程研究獲進展
    抗生素自發明以來被廣泛使用,曾經被認為是可以治癒任何細菌感染的靈丹妙藥。然而,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21世紀以來細菌抗生素抗性(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導致抗菌藥物治療失效時有發生,因此抗生素抗性基因被認定為新興汙染物。
  • 課外拓展丨關於生物分類,你知道多少?
    分類就是遵循分類學原理和方法,對生物的各種類群進行命名和等級劃分。地球上現生的物種以百萬計,千變萬化,各不相同,如果不予分類,不立系統,便無從認識,難以研究利用。分類的對象是形形色色的種類,都是進化的產物。因而從理論意義上說,分類學是生物進化的歷史總結。分類學是綜合性學科。生物學的各個分支,從古老的形態學到現代分子生物學的新成就,都可吸取為分類依據。
  • 瓊脂、細菌、螢光,看看來自生物學家實驗室的繪畫大賽
    看看這些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裡在培養皿裡用細菌來作畫。這就是前兩日風靡的瓊脂板繪畫大賽(Agar Art Contest)。科學家不僅要正確引導細菌的生長,還要配合視覺美感,更要配合螢光,這樣作一幅畫,可真要頗費一番心思!第一名:《神經元》。
  • 知百科|「吃」塑料的細菌
    塑料從上個世紀在實驗室裡誕生到現在不過百年,是最讓人驕傲又令人糾結的發明之一。這些輕便、結實、造價低廉的東西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卻也製造了幾乎同樣大的麻煩。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總量近3億噸,其中只有9%的塑料被回收。這些塑料垃圾需要400年,甚至更多時間才能被降解。
  • ROMNEY羅姆尼憑藉漢斯(HANS)系列摘取設計界奧斯卡「紅星獎」銀獎
    ROMNEY羅姆尼憑藉漢斯(HANS)系列摘取設計界奧斯卡「紅星獎」銀獎    近日,2020中國設計紅星獎頒獎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其中ROMNEY羅姆尼的」HANS漢斯」燈具照明系統以其優秀的設計獲得權威專家評審的好評,再次以優異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品牌實力。
  • 科普:為什麼生物需要分類:生物分類的方法(視頻)
    1.生物分類學生物分類學是研究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學分支。分類就是遵循分類學原理和方法,對生物的各種類群進行命名和等級劃分。 分類的對象是形形色色的種類,都是進化的產物。因而從理論意義上說,分類學是生物進化的歷史總結。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 科學家發明仿生蘑菇電燈 3D列印細菌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科學家發明仿生蘑菇電燈 3D列印細菌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來源:環球網 • 2018-11-08 17:36:36
  • 科技創新大賽 看看溫嶺學生們為垃圾分類發明了什麼
    「……正在為你打開對應垃圾桶,垃圾桶將在5秒後自動關閉(操作者放垃圾入桶),感謝您參與垃圾分類,再見。」「請說『小拉小拉扔垃圾』。」「小拉小拉扔垃圾(溫嶺方言)。」「你好,請說出垃圾種類。當鄭絲嘉說出「小拉小拉,芝麻開門」時,四個分類垃圾桶即全部打開,進入維護狀態,說出「芝麻關門」時,四個垃圾桶即自動關閉,不用動手,使垃圾分類更準確,更加人性化。
  • 疫苗的正確打開方式:將病毒重新分類-虎嗅網
    這些發現可能會對病毒的分類、形成、進化和感染宿主以及確定針對病毒設計疫苗的方法的策略產生重大影響。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研究表明,屬於相同結構譜系的病毒基於其所組成的蛋白質,採用一致的二十面體衣殼布局,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研究病毒的進化。
  • 加高中生成塑膠袋剋星 發明細菌快速分解(圖)
    用細菌快速分解,從上千年縮至3個月  高中生成「塑膠袋剋星」  由於塑膠袋造成的「白色汙染」早已成為地球公害,因此它被稱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但伯德認為,它始終會被微生物分解,所以只要找出可以分解塑膠袋的原料——聚乙烯的細菌,再將這些細菌集中便行了。在老師的指導下,他發現將綠膿桿菌和甲氰菊酯降解菌混合使用,將會令分解塑膠袋的速度大大加快。這兩種細菌均屬於假單細胞菌,而伯德的研究是全球首度證明假單細胞菌可以分解製造塑膠袋的原料——聚乙烯。
  •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被生物學家搶走,最尷尬一幕發生在1998年
    繼去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物理學家之後,今年這個獎又被三位生物學家搶走了。據諾貝爾官網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消息: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生物化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P·史密斯(George P.Smith)、英國生物化學家格雷戈裡·保羅·溫特(Gregory P.Winter)爵士獲獎。
  • 中國生物學家韓春雨「一鳴驚人」 發明世界一流新技術
    5月8日,《知識分子》發文《韓春雨:「一鳴驚人」的中國科學家發明世界一流新技術》,介紹了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團隊發表的NgAgo-gDNA基因編輯技術的學術貢獻和意義後,引發巨大反響。 文章稱,最近幾天,中國生物學界沸騰了。其中有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有年輕研究員、活躍的研究生,大家議論紛紛。
  • 開罐器比罐頭晚發明48年
    罐頭的歷史是這樣的:19世紀初期,世界海上貿易十分發達,船員們因為長時間生活在海上,吃不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經常身體生病,甚至還患了嚴重的壞血症,於是法國政府懸賞12000法郎獎金,徵求一種長期貯存食品的方法。
  • 陳根:「漢斯」會成為人類的另一雙手嗎?
    近日,來自義大利理工學院和義大利國家工傷保險研究所 INAIL 假肢中心的科學家們報告了一種叫做漢斯的假手——漢斯包含了關鍵的仿生特性,使得這個假手與人類的手非常相似,甚至能夠恢復90%以上的上肢截肢患者的功能。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機器人學》上。
  • 認識細菌(1)--細菌分類
    把眾多的細菌因為染色方法的不同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 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
    漢斯·李波爾看中了這個商機,他在荷蘭的米德爾堡,開了一間眼鏡店,成為了一名專業的眼鏡師。漢斯·李波爾的眼鏡店開起來之後,生意並不怎麼好,但是他生性樂觀,沒有覺得很失落。相反,由於他的性格幽默風趣,還很受當地小孩子的喜歡。小孩子們有時候拿他店裡的透鏡出去玩,他也不說什麼。1608年的某一天中午,幾個小孩子又來到漢斯·李波爾的店裡拿透鏡去玩。
  • 解析顯微鏡的分類以及發展史
    解析顯微鏡的分類以及發展史發明過程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