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間藝人何文華經過多年探索,利用酒瓶、花瓶、中藥材等,製作養生盆景,養生又美觀。圖為何文華培育盆栽植物。 劉玉桃 攝
走進何文華工作大棚,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瓷瓶呈現在眼前,瓷瓶裡栽種榕樹、水杉、沙柳等景觀樹枝繁葉茂,羊齒天冬、地椒子、降壓草、三七等中草藥生長旺盛。甘肅平涼民間藝人何文華說,將中草藥融入盆景是他多年探索,加入中草藥的盆栽,不僅美化室內環境,而且有養生的功效。
何文華說,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更加注重健康,中草藥藝瓷盆景擺放在家裡,可以淨化室內環境,調節溼度,抑制室內細菌,清新室內空氣,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
盆景作品。 劉玉桃 攝
經過多年摸索研究,何文華利用酒瓶、花瓶等,經過手工加工製作,創作出各式各樣精美藝瓷盆景。近幾年,他開始將中草藥植入瓶中,創作出養生盆景。
「像地椒子(又名香薷)紫色的小花香味撲鼻,當地人很早就以地椒水代茶飲,可防暑避暑,補肝明目,和胃止嘔,可製作觀花盆景。」何文華說。
1998年,何文華創建了自己的瓷雕工藝盆景工作室,他利用瓷質杯盤、茶具、花瓶、植物等,進行再創作。通過瓷雕、鑲嵌、打磨、栽植等程序,將植物與造型獨特的瓷瓶巧妙結合,創作出美觀雅致的藝瓷工藝盆景,使傳統的盆景藝術與陶瓷藝術得到完美融合。
由於瓶口小、透氣差,藝瓷工藝盆景植物易乾枯腐爛,為了解決此弊端,何文華對藝瓷容器進行了改良,在其底部用水鏽石進行粘合替換,解決了容器底部吸水、滲水差的問題。他創新的「一種水鏽石結構的花盆」技術獲得國家專利證書。
2016年1月,何文華被甘肅省輕工業聯合會授予「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何文華徒弟邊豔玲學習藝瓷盆景製作10多年了,她說,如今她可以結合日常所見,比如將崆峒山景拍成照片,回來後嘗試做盆景。
「盆景製作最難的就是切割技藝,因為有些瓶體非常薄,一不小心就會切碎,這就需要不斷練習,熟能生巧。」邊豔玲說,要完美呈現出自己最初設計的造型難度很大,除了造型、植物栽培,色彩運用、裝飾搭配,都要一絲不苟。
如今,邊豔玲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盆栽。「平時會留意收集石頭、貝殼等裝飾品,用時就有所準備,將很普通的東西變成一件藝術品,而且還有人出價買,挺不可思議。」
目前,很多客商慕名而來,何文華和徒弟每天忙碌趕製盆景。他說:「挺想外出走走,能學到很多東西,可以看到別人優秀的作品,取長補短,而且也可以推廣我們的產品,讓外界了解我們的養生藝瓷盆景。」(記者 劉玉桃 魏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