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和大家例舉了4種
看的懂單詞卻翻譯不出的句子
尤其是在生活中跟他人交流的時候
舉個例子來說
當你老闆走到你身邊來了一句
To pull your finger out
你想了一下立馬把手都伸出去了
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
老闆正用極其複雜的眼神望著你
因為To pull your finger out 的意思是
加把勁
語言是很有意思的
翻譯的時候我們不能望文生義
所以在這裡為大家總結了
這背後的常見的4種原因
01 望文生義
這種情況的例子在上篇文章中提及很多
不太記得的夥伴可以去溫習下
主要就是直接根據單詞意思進行轉換
這樣會導致與原文的意思差了十萬八千裡
因此邏輯不通
或者翻譯出來是錯的
也叫「不會翻譯」
02 一詞多義和詞義空缺
對於一詞多義,舉個簡單的例子:duck

就像以上這種情況,大部分人只知道基礎意思為鴨子,但是如果放到右邊的範文中,大部分都不知道其有躲避的意思。
很多單詞搖身一變就會變成各種意思,如果是中考、高考、四六級、考研之類的考試,覺得自己明明單詞都認識,但就是翻不出來,大部分屬於這個情況——因為你沒有把意思記全
03 雙關語
雙關語也會增加翻譯難度,諧音雙關,利用單詞發音相同或者相近的特點而構成語義相關。

比如: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week).
這句話可以解釋為:七天不喝水,使人軟弱無力,然而七天又剛好是一個星期。這句話就是利用了weak和week同音造成歧義,讀來別有一番趣味。
再比如這個案例:
Men to the left,
because women are always right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語義雙關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這句話乍一看,好象是說:
時光像箭一樣飛逝,水果像香蕉一樣飛逝。
其實這句話後半部分的真正意思是:
果蠅喜歡吃香蕉
fruit flies/like/a banana.

04 俚語或習語
這個是由於每個國家自身文化背景所衍生了,一般是沒有規律可循,但這個也是經常翻譯不出來的主要原因。
舉幾個例子來說:
Catch the sun
皮膚被曬黑
不能翻譯成捉住太陽
Walking on sunshine
興高採烈;喜不自勝
不能翻譯成走在太陽上
還有很多出自於宗教文化,神話傳說
比如:
by the skin of my teeth
意思是虎口脫險
取自《聖經·約伯記》中的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約伯遭受了來自撒旦的可怕磨鍊,但是最終被上帝所救。
當然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很多。翻譯如婚姻,是一種兩相妥協的藝術,譬如英文譯成中文,既不能西風壓倒東風,變成洋腔洋調的中文,也不許東風壓倒西風,變成油腔滑調的中文,則東西之間勢必相互妥協,以求…兩全之計。
對於學習英語的人來說,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