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18點,隨著一聲轟鳴,中國「神舟九號」宇宙飛船在甘肅耀眼發射。
與之同時冉冉升起的,還有一顆明豔的星星。
她被稱作「中國最美麗的東方啟明星」。
她也是中國第一位踏入太空的女太空人,真正的「天外飛仙」。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而如今,重回地球八年默默無聞,她再次以驚豔之姿,再做「大事記」。
2020年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花落劉洋.
「天問一號」備戰火星,時刻準備著!
消息一出,網上立刻炸鍋。
一為火星徵途。
二為這個消失已久一出現就「炸街」熱搜的女孩。
時隔八年,風採依舊,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再次王者歸來。
有些人的人生沒法用一句幸運概括,就像有的人生來,就是為了踐行傳奇和夢想。
起飛前的劉洋,還有一些比星空更璀璨的東西,應該被我們看見。
「寒門女孩的1680」
1978年,劉洋出生在河南鄭州。
她的父親是一名食品廠的助理工程師,母親是汽車廠的普通女工,這樣家境裡女孩,是不敢把航天當作夢想的。
尤其是中國的航天事業也不過是起步之勢,「太空飛人」距離普通女孩,大概還隔著一個太空。
只有具備極其強悍的體能和意志的人,才能挑戰航天人的極限。
而中國在這一領域,從未有過女性的涉足。
少女時期的劉洋,也不過是眾人眼中的「模範乖乖女」,亭亭玉立,品學兼優,正在憧憬著當一名醫生、律師、或白領麗人。
高三那年班主任的一次意外報名,卻真正改變了她的命運。
中國空軍第一次在河南省鄭州市特招女飛行員,沒想到,劉洋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了鄭州市首個被空軍長春飛行學院錄取的女飛行員。
命運改變的背後,從來不止幸運。更多的,是常人不能體會的堅韌與汗水。
體能最差,又是女孩,在飛行學院裡,劉洋成了公認的「鐵娘子」。
每天晨練時,別人跑5公裡,劉洋就跑7公裡,;
第一次跟部隊野營拉練,她練到腳掌起了水泡,寧願一步一步往前挪,也不肯上「醫療車」認慫。
70多公裡拉練回來,腳上的水泡都連成了片,醫生只好把她腳底板的表皮全部切除掉。
用她自己的回憶說道:如果那個時候,稍稍有一點放棄,也沒有今天的劉洋了。
四年後,劉洋以全優的訓練成績,破格被分配到空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成為中國的女飛行作戰員!
其實對一名飛行員來說,體能訓練,從來不是最艱難的事,真正的挑戰,都在藍天開始後。
飛機撞鳥,機翼結冰,剎車失效;
抗震救災,空投傘降,實兵演習……
這些聽上去心驚肉跳的詞彙,,每一個字眼背後,都是一個普通女孩最心驚肉跳的青春。
你們還記得去年國慶的熱播電影《中國機長》嗎?
在天空搏命,就是中國女部隊飛行員的日常。
哪有什麼藍天翱翔,有的只有使命與徵途。
在那片看不見的戰場上,是一個戰士的汗水和理想,在歷經生死淬鍊。
自1997年至2010年,整整飛翔十三年。
安全飛行1680小時,是戰士劉洋寫給中國藍天的最美好的回應。
然而一個女孩的野心,也在翱翔中日益升騰。
似乎有一個聲音在不斷吶喊:
「我渴望飛得更高。
我渴望成為離太陽最近的人。」
我渴望做那些打破規則,重新定義發生的,那一個。
「中國女太空人,劉洋」
大概是2009年,隨著「神舟」系列的日漸成型,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悄然啟動。
這一次,女航天員史無前例地出現在了招收計劃裡。
計劃說很清楚,女性天然弱勢,這次招收女太空人,是想要採集女性生理、心理在太空環境下的重要數據。
說白了,就像小白鼠。
而這個時候,劉洋已經30多歲。
報名成功並脫穎而出時,她已經是一名服役多年,飽受千錘百鍊的「老兵」。
首當其衝反對的,就是劉洋的父母。
生女一場,「生離死別」已是殘忍,劉洋卻堅定的表示: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理想。
進入航天員訓練大隊後,劉洋直面的,是極端挑戰人體極限的負荷訓練。
太空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憐香惜玉。
在這裡,生而為女就是最大的原罪。
這裡有全國最傑出的男航天員,劉洋要做的,就是和他們吃一樣的苦而比他們更優秀。
在太空人的訓練中,有種常規訓練叫「轉椅挑戰」。
一般人的承受時間在30秒,而為了訓練平衡力,航天員需要在高速轉椅上連續旋轉15分鐘。
劉洋第一次的成績是5分鐘,還差點因為過度訓練渾身冒汗,嘔吐到條件反射。
還有一種訓練叫離心機訓練項目。
指在火箭升空和飛船返回時,機械臂高速旋轉,人的全身就像被巨石壓住一樣動彈不得。
血液流向逆轉,腦部出現缺氧,「黑視」,甚至失明,太空人仍要保持清醒,正常駕駛。
什麼是魔鬼生涯?
也許中國航天人的訓練室,能給出你最煎熬的回答。
2012年3月,在長達2年的艱苦打磨後,劉洋終於不負苦心,以優異成績入選「神九」太空乘組,代號03。
「為祖國出徵太空」——
中國首位女宇宙航天員劉洋,就此誕生!
億萬中國女性的榮光,因為這一個女孩的傳奇和勇敢,成功發射在億丈高空閃閃發光。
(神九載人飛船發射珍貴視頻,劉洋等三名太空人成功完成為時13天的太空任務,完成中國航天史上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我永遠不會忘記,發射前在北京航天城迴蕩著的《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的動人旋律。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
這是被祖國和事業需要的幸福,
是代表億萬女性被極大信任的幸福,
這是將國家榮譽扛在肩頭的幸福,
你知道嗎,只要熱愛不死,性別永遠不會成為追夢的問題。
「中國女兒,信念不死」
有人曾說,航空是人類最後的理想。
無論外太空離我們多遠,人類基因裡對宇宙的濡慕從未熄滅。
就像《流浪地球》裡的場景,巨大的發動機推動著孤單的星球無邊流浪,人類的「火種」在星際永恆漂流。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這不僅是科幻小說,還是使命,是理想,更凝結著中國人的擔當與榮耀。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疫情時的英雄們是。
如今重出江湖,再戰太空的劉洋,亦是這一份信仰的化身。
從12年神九發射至今,八年來,她從未退出戰場。
重回宇宙,時刻準備——
中國兒女,永遠是召必回,戰必勝!
有人曾問過劉洋:
「你難道真的就不怕死嗎?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會回不來?」
她說:「其實,沒有人會不珍惜生命,但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些事情值得去奮鬥和犧牲。」
如今的劉洋,面容已不復年輕時的俏麗,中國飛人亦為妻為母,不變的,仍然是那一份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她說,在飛天之前,我她曾經給愛人留下這麼一條遺言:
「如果我真的回不來,變成了一顆流星,你一定要答應我兩件事情,一是要幫我照顧好父母,二是娶一個會做飯的妻子。」
她的先生只擁抱回曰:「我們要一起照顧父母,我等你回來。」
太空真的很神奇。
人在太空中身體會失重,心靈卻不會。名和利會越來越看輕看淡,情與義、國與家,卻越來越重逾千斤。
「到了太空,人的情感會被強烈地縮放——親情、友情、家國情,會被無限地放大;名利、得失、恩怨,會被無限地縮小」。
她說自己曾看過一篇文章——
有人問孫悟空,說大聖意欲何為?
孫悟空回答,踏南天,碎凌霄。
又問,若一去不返?
孫悟空說,便一去不返!
「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
這劉洋的誓言,也是顏顏聽到的,有關使命和信仰的最好回應。
哪有那麼多天生神才?
不過都是一群最最普通的人,偶然間做了不普通的選擇,所以一生辛難以命相博,以千萬人的利益為己任,縱前路荊棘漫漫,吾亦往矣。
八年,時光匆匆,不止時代在變,無數航天人亦從未放棄努力。
劉洋的背後,是千千萬萬不曾被看見的劉洋。
明朝時有個第一飛人叫萬戶,點火飛行前,他有這麼一段話,現送給所有如劉洋一般的中國兒女——
飛天,乃我中華千年之夙願
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
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路來
……
現在,我們真的來了。
記住她,劉洋!
好樣的,中國航天!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注洞見旗下帳號@男孩派 ,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