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日進思想的思考

2021-03-01 德日進Teilhard之友

很多時候總會突然有一個時間點你知道你要去做些什麼。也許我們稱之為偶然,但或許這會是註定要發生的。而你、我、自然、宇宙都是巧妙的偶然,也將是發現的開始。

居裡無意發現了鐳、謝皮羅洗澡的時候發現了自轉。我們在感嘆這些偉大的人在如此巧合的情況下發現了真理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其實是有什麼在帶領著人類認識發現並研究這些現象。好像進化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裡我開始困惑了,於是德日進很簡單明了的寫到生命的偶然性和物質複雜化是有著密切的關係。越複雜,越進化。於是他通過生物學的例子來解釋這個現象:美國古生物學家梯利•愛定格就馬科的大腦進行研究,馬的大腦逐漸變大,腦溝也增多。始祖馬的大腦是很原始的但是到雅科仕馬的時候面對複雜性的的發展變的活躍。所以因為自然變的複雜不是原始社會,人類與動物也隨之進化,被引領著。因此人類或是動物只是生命的現象。

那麼當生命開始有意識的時候進化又是如何繼續的呢?當人們懂得吃穿住行之後考慮經濟政治的時候,因為格局的多樣性,我們開始學會交流和創造。(還是要多說的人類只是進化的一環,我們更像個搬運工替自然進行接下來的進化)人類開始形成群體和部落漸漸發展成社會。然後我們開始無法滿足僅有的資源,開始想到大洋彼岸存在的別的部落,那為什麼他們原始的時候不考慮這個問題呢,答案還是因為社會的複雜讓他們意識到另一個部落的存在。緊接著開始有了地中海文化,發現美洲,世界貿易。一切也就解釋通暢。

而因為世界的連結,就產生了這個重要的發現—精神智慧圈。70年前當德日進提出未來世界會產生形成若干個支幹相連接,特別是中心會變為大腦化,通過自我的計算和更新形成反應人類彈跳的集中體現的時候,他就像預言家一樣預測到了網際網路,此時我心情異常的激動,這是多麼大的構想!作為種群當中突出的個體,德日進又是如何做到的。對於群體進化顯然不如這個更吸引人。

當面對大組織的前進的時候,個體的發展尤為重要。從外部條件考慮,地球是個極大的地方充分給了你很多資源,然而更加取決與內部。本領、訣竅、知識、熱情還有足夠的堅定。所以不要怪資源不夠,就算失敗了,還是有相當多的資源等你發掘,只要你的內部條件一直保持著。所以自卷亦是自我培養變的尤為重要。當望眼整體時你所創造的價值就對發展起到很大的影響了。

打到這裡我也就很累了,我畢竟知識和閱歷很少。要學的複雜性還很多,但是當德日進講到人的簡單性其實可以與複雜性並存。迷茫也就少一些了。最後感謝德日進感謝所有編書的人。一次心靈的淨化。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思考自身的價值也思考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這將是我未來的道路。感謝!

相關焦點

  • 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現實思考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加強明確了方向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遵循。中國冶金政研會原會長趙國珩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談了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現實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創新,要與黨的執政理念和工作指導思想相適應,使之跟上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 1. 樹立與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相符合的理念。
  • 關於時間的思考,永不會結束
    此後數十年間,它開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時間革命:鐘錶時間進入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激發了科學的火花,改變了社會的面貌,重構了人與時間的關係,推動了關於時間本質的思考。託馬斯·德·帕多瓦認為:「從我們的時間文化來看,17世紀可謂設置了全新的標準。」客觀、數學的鐘表時間不僅改變了日常生活,也衝擊著原有的社會結構,打破了君主和教會對時間制度的壟斷。
  • 關於網際網路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
    所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基於對當前網際網路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思考在網際網路環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面對網絡原住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教師首先要有親和力,使得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其次,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思想困惑,通過師生互動進行引導;再次,要堅持創新,不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要與時俱進,且努力實現創意與技術的結合。
  •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現代思考
    所以兼容並包,與時俱進的統治思想的協調作用在封建晚期被人民認可與接受。 最後,各種思想的特色與作用效果。儒家思想則可以較好地消除這種權力欲,孔子孟子都主張「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也」。他們從道德出發,使權力欲被世人唾棄。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儘管這種說教顯得有些迂腐,但在約束權力時仍有一定的功效。另外在國家致力於經濟發展的階段,韜光養晦的時代特點下,儒家政治中重文輕武的傳統是應該被提倡的。在國內的穩定上,以德治國同樣是儒家的經典之一,而這種德應是敬畏之德,而非德的泛化。
  • 關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思考
    這些原則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內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意義重大而深遠。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中得以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指引青年成長
    原標題: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指引青年成長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始終堅持把青年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領導和推進青年工作與青年事業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新時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點,多次發表關於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講話,開創性地圍繞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戰略思考和指導部署,形成科學系統的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對於做好新時代青年價值引領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堅定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力量之源。
  • 關於世界本質的另類哲學思考(下)
    (25)思想能反映現實,並且思想就是現實的本質,思想與現實合而為一。將思想與現實對立起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26)精神是自在自為的存在。思想是精神的產物,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思想即精神。語言文字是思想的物質外殼,字或詞的羅列形成的一段話或長篇的表述雖然可以反映思想,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思想的本身。語言文字只能近似地反映思想,而不能等同於思想。
  • 尚建飛 |錢穆解讀老莊思想的「思想線索」
    與藉助「真」「神」梳理莊子人性論的進路不同,錢穆選擇以「樸」「德」作為澄清老子人性論的線索。在對比《莊子》和《老子》的用語習慣之後,錢穆發現,《老子》中很少使用「真」字、「神」字多被用作鬼神,只有「樸」字能夠與《莊子》中的「真」字相當:「『樸』乃未成器前之一名,乃一種無名之名也。由人生界言之,樸之前於器;猶由宇宙界言之,象之前於物也。」
  • 切割而進,爛泥溝的採礦工——記全國勞動模範忙德書
    切割而進,爛泥溝的採礦工——記全國勞動模範忙德書 2020-12-01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哲學思考:思想史上的偉大論辯》丨理性主義還是經驗主義?
    只有少數人會思考我們如何獲得知識,或者有知識意味著什麼。笛卡爾和休謨都持有極端的立場,二人的相互論辯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的確為哲學發展帶來累累碩果。對笛卡爾來說,通過純粹的,或者說先驗的推理——例如「我思故我在」和神的存在證明——得到的知識給了我們關於現實的極為有價值的信息。而對於休謨,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東西既是我們知識的來源,也是我們認識論的局限所在。笛卡爾是極其雄心勃勃的。
  • 關於中國諾貝爾獎的思考
    我到圖書館去查文獻資料,我查到了漢斯和肖洛1976年發表在《光通訊》上的一篇關於「雷射冷卻氣體原子」的論文。當我學懂了這篇文章後,「雷射冷卻氣體原子」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為,我明白,原子鐘的精確度是受限於原子的熱運動速度,如果能降低原子的溫度,即減低原子的熱運動速度,那麼原子鐘的精確度就會大大提高。這不僅對於原子鐘研究,而且對於原子物理以及基本定理的驗證研究都有重大意義。
  • 關於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的哲學思考
    哲學作為人類思維的最高表現形式,始終在支配著人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共產黨人的思想武器,則始終是我們的行動指南。因此,要做好體育工作,就要從哲學的高度進行思考,不斷地研究和分析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中的各種矛盾,探索解決的途徑,推動體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面對我國體育改革與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應當如何進一步從哲學層面上來對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進行思考呢?
  • 《哲學思考:思想史上的偉大論辯》:閱讀偉大的書籍
    因而,我自己的這本書大部分是關於它們的內容,將涉及的作者包括柏拉圖、羅素、亞里斯多德、聖奧古斯丁、尼採、穆勒、康德、笛卡爾、休謨……偉大的思想家們。(還會有一些簡短的章節談到兩位偉大的中國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令一本哲學著作堪稱偉大的原因在於,作者在其中對一個因好奇而得的問題給出了全面的解答。
  • 恩格斯重要思想以前可能忽略了
    顧海良從去年開始思考如何紀念恩格斯,最初是想針對學界一些觀點寫文章。針對國外學者研究恩格斯晚年思想,寫了個7萬字的稿子;又針對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立論」思潮,寫了個五六萬字的稿子。  但顧海良放棄了。在進一步研究和感悟恩格斯思想中,他發現,一兩篇文章講不清這裡面的問題。
  • 只要思維不停止,寫作就不會停止(關於日更寫作的一些思考)
    只要思維不停止,寫作就不會停止(關於日更寫作的一些思考)這是一篇自己對於寫作的表白,以及自己寫作的方式,靈感的來源,以及今後的打算。②讓思想有安放的地方其實就是個人的一些想法,能夠找個安置的地方,而寫作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手段。我個人90%的文章,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再結合當下的例子,以及身邊朋友的經歷,然後穿插而成的。
  • 女性主義視域中的《雙城記》女性形象 ——論完美露西的虛幻與德伐日太太的兇殘
    從女性主義視域細讀文本,以現象學還原的精神追溯人物原型,解剖社會偏見,探討露西和德伐日太太兩位女性人物形象建構過程中的作家成見與時代局限,進而發現完美露西的虛幻與兇殘德伐日太太的萬劫不復。狄更斯筆下的德伐日太太暴起熊熊大火,把維多利亞時代的婦德俗約燒得殘灰不留。她的母性如殘暴的母獸捍衛著死者的怨靈;缺乏溫柔的女權本質破壞了家庭神聖的「夫道中心」思想;對待革命的態度更是決絕可憎,將怒火也燒到了無辜者的身上——任何人也不能憑藉他的德行和功績逃脫她嚴酷的審判。其「窮兇極惡」,比復仇三女神有過之而無不及。
  • 關於促進海南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提案
    一、重要性(一)加強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是貫徹習近平「3.18」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相關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
  • 阿蘭·巴迪歐:電影是一種思想,其作品就是現實
    這就是巴迪歐思想的一個特徵:通過思考個案,從一部具有特性的藝術作品出發去建構一個體系。這些文章為過去五十年來的電影描繪了一段不同的旅程,從具有現代性的導演(茂瑙、安東尼奧尼、奧利維拉、塔蒂、戈達爾)到美國當代電影(《黑客帝國》《木蘭花》《完美的世界》),以及他個人的電影經歷(居伊·德波、1968年電影、閃電小組的戰鬥電影等)。
  • 進化的方向——重拾拉馬克用進廢退思想
    思想就像種子,會紮根繁衍傳播開來 ——題記DNA、大腦-神經系統、社會信息系統分別是細胞、動植物、人類社會體系的信息系統,其運轉、演化都由自身信息系統主導大腦通過思考學習實現信息變化,表現在人的行為上,讓其更有競爭力,在社會和自然的選擇中勝出,這與DNA信息變化推動細胞進化是相同的。大腦思考學習推動人行為的進化,表現在個體的成長中,這屬於個體進化,雖然無法像DNA那樣直接遺傳給後代,但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將知識傳給下一代,這也是一種遺傳。遺傳的本質是信息的傳遞,DNA通過複製自身實現了遺傳,大腦無法複製自身,卻可以通過語言交流,實現信息的遺傳。
  • 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抄襲事件
    2015年的1月19日是美國一年一度的「馬丁·路德·金日(Martin Luther King Day)」,以紀念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標誌性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