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本質的另類哲學思考(下)

2021-01-15 無畏樂園

(25)思想能反映現實,並且思想就是現實的本質,思想與現實合而為一。將思想與現實對立起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26)精神是自在自為的存在。思想是精神的產物,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思想即精神。語言文字是思想的物質外殼,字或詞的羅列形成的一段話或長篇的表述雖然可以反映思想,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思想的本身。語言文字只能近似地反映思想,而不能等同於思想。當人們聽或讀語言文字的時候,人們需要利用自己的想像和悟性。悟性使理解更加接近或達到本質,而想像則使理解千差萬別。黑格爾的邏輯學探討的絕對精神絕對不是語言文字,不是思維形式方面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精神的自身。這種探討超出了幾乎所有學者的思考範圍。人類的理性多麼偉大呀,純邏輯的思考可以達到宗教的結果,它能夠認識到最高真理。對黑格爾哲學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指責我是不同意的。遨遊於黑格爾的精神世界,我感覺到了與宇宙的同一,與眾生的同一。

(27)物質的宇宙是有限的,在空間上有限,在時間上也有限。這只能稱作小宇宙。而精神的宇宙是無限的,其實這時候有限與無限概念的對立已經沒有意義,它是超出一切基於語言文字而構成的想像的。在精神的宇宙裡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劃分。這精神的宇宙乃是主宰一切物質的宇宙以及生命現象的根本。生命從中析散出而形成靈魂。靈魂是絕對精神與肉體的中介。肉體則把我們固著在物質世界裡。

(28)思想是「我」的本質。我是什麼?從別人觀察角度看,我首先體現為一個肉體,具有身高、體重、相貌等外在特徵。但是這些東西是不實在的。因為一個人從胚胎到死亡整個發展過程,肉體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在襁褓中吃奶的嬰兒與風華正茂的青年與風燭殘年的耄耋老人相比都具有極大的不同,所以肉體絕非是我的本質。透過這些變動不居的外在的因素,我們看到思想成為人的唯一本質。我之所以是我,乃是因為我能思想,我首先體現為一個思想的存在,不管我是否換上了假肢,是否植入了電腦晶片。

(29)思想是世界的本質。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講,人人都有思想,當我和他思想相通的時候,我們即在某種程度上聯成一片。從人與事物的關係上講,當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反映了事物,按照以往習慣的說法,這個事物是客觀的,我的思想是主觀的。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世界並沒有主客觀的分別,所謂主客觀的說法只是我們人類的習慣語言而已,在這方面我們經常被搞得很顛倒很混淆。我們對事物的思想並非憑空捏造,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反映了這一事物,並且符合這一事物的本質,我們的關於這一事物的思想才能成為正確。這一思想已不單是我們的思想,也成為這一事物的本質,雖然它不會向我們表達。因為在我們認識它之前,它的這種本質已經存在。通過這一種方式我們與事物聯成一體,整個世界、所有眾生在某一高度融合到一起,所以說思想也是世界的本質。

(30)我有一個猜測,生命從高層次跌落到低層次,不是一個直線下墜過程,而是由一點開始呈三角形的向下擴大,在下面的投影就形成了數學上的原點和正負兩端。這原點便是正確的位置,兩端無論是正與負都是錯誤的,離原點越遠,錯誤便越嚴重。數學的坐標只是一個簡單的橫斷投影,而我上述所說的卻是一個分層次的辯證的立體過程。

《老子》說過:「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如果說原點是道,那麼跌落一層就是德,而德分成相對的善與惡。越往下善就越善,惡就越惡。在德之下層是仁,然後是義,然後是禮,或者是使用其他概念名詞之類,每一層都有正反兩個極端。正反相對是形而下之宇宙的規律,即便在性別上,人也要分出男女。那麼在形而上的宇宙裡,一切正反都合而為一,物質與精神也合為一體。

(31)「唯有思維才能夠把握本性、實體、世界的普遍力量和究竟目的。」(黑格爾語)為什麼思維具有這個能力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思維與世界的本質本來就是一物,至少是聯結在一起的。只有這樣,我們通過思維能夠掌握物質的本性才成為可能。否則的話,思維憑什麼能夠把握物質的本性?思維既是主觀的,因為它從我們的大腦中反映出來,同時它又是客觀的,它同世界的本質原本就是一物。我們通過認識思維來認識世界的本質,我們怎樣認識思維?是思維自身來認識思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反思吧。因為人的本質就是思維,世界的本質與思維又具有同一性,所以我們與世界在某種高度上是合而為一的。我們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主客觀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為了人們使用方便而已。

(32)幾何學的全部體系是從一些公理出發而建立起來的,那些公理是人類直觀便能確認、不證自明的。整個幾何學大廈除了這些公理之外都需要嚴密、明晰的證明,憑什麼這些公理就不需要通過人類理性的檢視就能堂而皇之的存在呢?任何一個證明都需要從一個令人信服的前題出發,可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我們就會發現自己陷入到了一個無法逃出的深淵。因為我們需要一個更新的前提來證明這個前題,然後又需要一個更更新的前提來證明那個更新的前提,如此循環以致無窮。正是有人利用這一難題攻擊形上學這個哲學體系。雖然黑格爾說過,真理的開端是自己證明自己,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論斷,但遺憾的是後來人並不信服。

(33)科學和宗教不應該對立。凡是正確的都應該稱為科學,科學只能有低級科學和高級科學形式的不同。我們所熟知的現代科學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數學化,而數學是邏輯思維的符號表示。由此觀之,《易經》的八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數學。哲學和宗教拋開了符號和任何一種物質形式,直接運用邏輯思維,這是更高層次的科學。

(34)我們知道,水波、聲波、電磁波都是波的一種,光也是波,它們的本質都是通過振動和起伏來傳播,唯一不同的是波長。電場、磁場、引力場都是場,生命也有場。不同稱謂的場本質相同,都具有波的屬性,各種場之所以異名乃是因為波的振動頻率不同。

(35)存在是最高的哲學範疇,而存在有兩種並且只有兩種形式:我們能看到的物質在表層,而場是我們看不到的宇宙的隱性存在。場規定並決定著物質。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粒子可以層層分解下去。有沒有最基本的粒子,在目前這還是一個疑問,但即便有也要受到場的規定和決定。通過場的作用粒子聚則成形,散則為虛,物質的形狀和性質也可以發生種種改變。任何物質的信息皆可以通過場來傳遞。

精神與場相通,是場的一種存在形式。我們通過精神亦即通過場來聯通並掌握宇宙萬事萬物,這就是精神力量或是直覺思維所以正確的根本原因。其實場就是精神,精神就是場。場背后豐富信息的決定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

(33)毫無疑問,物質是客觀存在。與此同時,我們原本以為精神是主觀的東西也並不正確。因為:第一,精神與場相通,場是客觀存在,精神同樣是客觀存在。第二,思想是精神的產物,作為世界正確反映的思想其本質與物質世界的本質相契合,思想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精神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上,只有感覺才是主觀的東西。思想可以為大家所共同接受,但感覺卻只能為個人所擁有,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感受到你的感覺。感覺善變而不實,在客觀世界找不到任何對應。對於每一個個體生命來說,感覺是虛幻的,純粹是心靈的自造物,是你用法術變幻出來的。

物體是物質的具體表現,也包括人的肉體在內,都是虛幻的。因為物體始終處於永恆變化當中,有產生有結束,有誕生有死亡,來源於茫茫宇宙終將回歸於茫茫宇宙,說到底全都是一些基本粒子在運動、組合而呈現出的形態。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精神是人的最高本質。通過精神的紐帶,我們與宇宙合而為一,正應了中國的古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學陸九淵語)

相關焦點

  •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上部)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無畏樂園 著2020年前言寫完本書,一直擔心向外推出的時候不易被人接受,因為觀點比較另類,也因為大多數人的關注焦點不在此。但是這個問題又是於人生極為重要的,而且是我幾十年的研究體會,如果這些思想成果就此埋沒,不僅於我是遺憾,於眾生可能也會有一點損失。
  • 關於世界本質的另類哲學思考(中)
    肉體作為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愛到各種限制,比如需要吃飯、休息,需要穿衣、乘車,需要沐浴陽光,需要性愛。為了肉體的需要,人們執著地追求物質利益以及種種感官滿足,辛勤地布置、裝飾著這個精神的監獄,而且還希望它永葆繁榮、昌盛。這就是人類的迷失。(16)人的感性的存在首先是因為肉體的存在,沒有肉體幾乎可以說就沒有感性。
  •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中部)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無畏樂園 著2020年(接上)第十八節 康德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的批判哲學是他回答先天綜合判斷的先驗哲學體系。在他的著作中分析冗長、繁複,貌似艱深難懂,若簡而言之,他所謂的先天綜合判斷就是我們早就說過的佛性,或者叫本性、自性。
  •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下部)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無畏樂園 著2020年(接上)6.世界存在於虛空當中原文:「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哲學思考數學化就是科學。科學公式是死板的,只有賦予哲學解釋才具有靈魂。宗教和科學不應該對立。凡是正確的都是科學,心法也是科學。
  • 邏輯才是哲學的本質
    在邏輯原子主義的代表作《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一書中,羅素提出了「邏輯是哲學的本質」的新主張,標誌著邏輯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的問世。在羅素看來,黑格爾哲學不過是「邏輯之應用於現實世界」而已,必須朝著分析哲學的方向來變革邏輯。
  • 心靈的碰撞之六,量子世界的哲學思考
    1、笛卡爾的二元論和理性主義哲學笛卡爾認為,人類應該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笛卡爾甚至把全部自然知識等同於數學知識。笛卡爾自然哲學觀的核心理念是二元論,除了機械的世界外,還有一個精神世界存在,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佔空間,而動物只屬於物質世界。所有物質的東西,都是為同一機械規律所支配的機器,甚至人體也是如此。
  • 關於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的哲學思考
    哲學作為人類思維的最高表現形式,始終在支配著人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共產黨人的思想武器,則始終是我們的行動指南。因此,要做好體育工作,就要從哲學的高度進行思考,不斷地研究和分析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中的各種矛盾,探索解決的途徑,推動體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面對我國體育改革與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應當如何進一步從哲學層面上來對我國體育和體育工作進行思考呢?
  • 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哲學思考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來審視和思考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和主要矛盾,對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是認識氣候變化問題的根本出發點  氣候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馬克思認為,人靠自然界生活。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也是生物演化、人類誕生和文明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
  • 哲學思考是人類的天性麼?
    [摘要]2015年4月25-26日,LIFE教育創新首屆峰會在京舉行,以下為關於特級教師李慶明關於「教育如何培養思辨力」所做的發言。這個是有爭議的,皮亞傑在他的《發生認識論原理》一書中批評傳統哲學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後結果,開始注意對兒童的哲學研究,這一點被美國的哲學家馬修斯提出了嚴肅的批評,馬修斯認為皮亞傑低估了兒童的天性,因此有了兒童哲學的一些討論。兒童哲學有兩個含義,第一是關於兒童的,一個就是兒童自身的,前者不一定認為兒童就是天生的哲學家,而後者認為兒童是有自己的哲學思維,而且是天生的哲學家。
  • 白天畫畫,馬格利特「夢幻之繪畫」,畫的不是夢而是深深的哲學
    他是家中的長子,在母親的支持下,開始接觸藝術。1912年,也就是他14歲的時候,母親因溺水離世。關於他母親的死因,一直沒有答案。馬格利特前往布魯塞爾藝術學院學習課業。在這裡,他接觸到了立體派和未來派,後來在無意中受到契裡柯的啟迪,最終堅實地走向了超現實主義陣營。少年時代,馬格利特與眾多修習繪畫的學子一樣,一直在尋找一種創作風格。
  • 《第一哲學的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
    王立勝表示,趙汀陽先生的《支點》是一項關於哲學出發點的研究。他將「第一哲學」置於整個哲學史這一宏大敘事背景下進行追問和反思,在極具歷史意識的哲學思想之旅中尋求一種新的「形上學」的可能性。張盾嘗試對存在進行另一種解釋:存在既不是作為打交道的對象,也不是作為意識中呈現的現象,而是不斷重複自身的純內容,它的本質就是直觀;如果迴避自由問題和價值問題,也許能更好地抓住原初的存在,平凡才是存在的要義。  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程廣雲教授認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哲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牛津通識本質邏輯哲學論
    帶有明顯傾向性的概念就是那些關於本質以及語言的邏輯結構的概念。那種認為語言具有統一的性質,用單一的公式便可將其概括,認清這一性質就可一舉解決一切關於思想、世界、價值、宗教、真理等等哲學問題的思想是一種野心過大的看法——但這卻是早期的維根斯坦要求我們接受的。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駁斥了這種過分簡單的看法而提出相反的論點——語言乃是一個由各自具有其自身邏輯的不同活動所組成的廣大集合體。
  • 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全同性存在,誰又和誰全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它究竟是什麼?量子理論是20世紀科學進步產物,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日常所見的熟悉的物理定律不再成立。什麼是真實的物質世界,這一物理哲學的基本問題被再一次擺到面前。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理論的核心特性,量子相干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量子物理全新的哲學基礎,徹底擺脫傳統哲學帶來的認識論混淆和觀念糾纏。量子物理哲學有一個全同性原理,理解起來十分困難,要理解「測不準」的本質,還要解決一個哲學的觀察問題。
  • 現象學視野下的美育哲學
    每一個歷史階段的哲學觀念必定影響著當時美術教育的風向,並形成相應的美術教育思潮,20世紀幾種重要的美術思潮實用主義、工具主義、本質主義等都是受到當時哲學觀念的影響。當代哲學進入以意義研究為核心的時代,形成了分析哲學和現象學兩大哲學潮流。
  • 「有能力做」與「應當做」 關於人工生命研究的哲學和倫理思考
    人民圖片 文特爾本人曾表示,人造生命的出現「改變了自己對生命和生命運作的科學和哲學思考。」而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應用倫理學的興起,關於生命科學的倫理反思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此前關於人體試驗、克隆技術、試管嬰兒、胚胎幹細胞研究等現實問題都曾進行過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 河北:關於唐山陶瓷歷史與文化的哲學思考
    關於唐山陶瓷的歷史源流,唐山學界一直爭論不休,且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或言之,一直以來,沒有任何一種學術觀點能獲得權威性的理論地位。主張唐山陶瓷源遠流長,擁有八千年歷史者有之;主張唐山陶瓷起源於明永樂二年,擁有600餘年歷史者亦有之。  其實,關於唐山陶瓷的歷史與文化,是一個需要啟動哲學思維的深邃課題。
  • 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哲學的核心表達方程式
    世界不一定完全光明,但你可以完全的熱愛它。今天給大家分享《六項精進》。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雲思考就是哲學「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經典講演系列」是稻盛先生多年來不斷思考的結晶。我想將自己在編譯這系列書籍過程中的感想告訴讀者。「心之官則思」,每個人每天都在思考。
  • 所有的哲學思考都由「形上學」引發的嗎
    所有的哲學思考都由「形上學」引發的嗎?這裡我僅代表我個人的意見,不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意義。我這裡所說的形上學與我們平常在馬哲裡面學到的不一樣。讀到了這裡引發我們應該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但我們中又很少有人去思考形上學引發的問題「世界的本源是何物」、「超驗的理念世界」等本體論方面的內容。
  • 數學本質的哲學之辯
    作者通過歷史上大量的例子和故事,試圖梳理和展現一些重要數學概念的演進,從哲學、歷史、文化的角度全方位地探討數學的本質,澄清數學與物理世界以及人類認知的關係,從而幫助讀者理解數學在人類認識宇宙的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書問世十多年以來,已成為一本暢銷世界的數學思想史經典著作。去年本人得到出版社贈書,讀畢受益良多、頗有共鳴,特撰寫此文以饗讀者。
  • 宇宙的本質,科學搞不懂,而哲學早已參透
    人類自從大概7萬年前經歷了認知革命之後,就一直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就充滿了好奇,我們到底從何而來?又要去向何方?這個世界遵循著怎樣的邏輯在運轉?宇宙的本質是什麼?這一切的一切始終縈繞在人類的腦海裡。在現代化的今天。我們試圖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讀這些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