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思想能反映現實,並且思想就是現實的本質,思想與現實合而為一。將思想與現實對立起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26)精神是自在自為的存在。思想是精神的產物,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思想即精神。語言文字是思想的物質外殼,字或詞的羅列形成的一段話或長篇的表述雖然可以反映思想,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思想的本身。語言文字只能近似地反映思想,而不能等同於思想。當人們聽或讀語言文字的時候,人們需要利用自己的想像和悟性。悟性使理解更加接近或達到本質,而想像則使理解千差萬別。黑格爾的邏輯學探討的絕對精神絕對不是語言文字,不是思維形式方面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精神的自身。這種探討超出了幾乎所有學者的思考範圍。人類的理性多麼偉大呀,純邏輯的思考可以達到宗教的結果,它能夠認識到最高真理。對黑格爾哲學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指責我是不同意的。遨遊於黑格爾的精神世界,我感覺到了與宇宙的同一,與眾生的同一。
(27)物質的宇宙是有限的,在空間上有限,在時間上也有限。這只能稱作小宇宙。而精神的宇宙是無限的,其實這時候有限與無限概念的對立已經沒有意義,它是超出一切基於語言文字而構成的想像的。在精神的宇宙裡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劃分。這精神的宇宙乃是主宰一切物質的宇宙以及生命現象的根本。生命從中析散出而形成靈魂。靈魂是絕對精神與肉體的中介。肉體則把我們固著在物質世界裡。
(28)思想是「我」的本質。我是什麼?從別人觀察角度看,我首先體現為一個肉體,具有身高、體重、相貌等外在特徵。但是這些東西是不實在的。因為一個人從胚胎到死亡整個發展過程,肉體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在襁褓中吃奶的嬰兒與風華正茂的青年與風燭殘年的耄耋老人相比都具有極大的不同,所以肉體絕非是我的本質。透過這些變動不居的外在的因素,我們看到思想成為人的唯一本質。我之所以是我,乃是因為我能思想,我首先體現為一個思想的存在,不管我是否換上了假肢,是否植入了電腦晶片。
(29)思想是世界的本質。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講,人人都有思想,當我和他思想相通的時候,我們即在某種程度上聯成一片。從人與事物的關係上講,當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反映了事物,按照以往習慣的說法,這個事物是客觀的,我的思想是主觀的。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世界並沒有主客觀的分別,所謂主客觀的說法只是我們人類的習慣語言而已,在這方面我們經常被搞得很顛倒很混淆。我們對事物的思想並非憑空捏造,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反映了這一事物,並且符合這一事物的本質,我們的關於這一事物的思想才能成為正確。這一思想已不單是我們的思想,也成為這一事物的本質,雖然它不會向我們表達。因為在我們認識它之前,它的這種本質已經存在。通過這一種方式我們與事物聯成一體,整個世界、所有眾生在某一高度融合到一起,所以說思想也是世界的本質。
(30)我有一個猜測,生命從高層次跌落到低層次,不是一個直線下墜過程,而是由一點開始呈三角形的向下擴大,在下面的投影就形成了數學上的原點和正負兩端。這原點便是正確的位置,兩端無論是正與負都是錯誤的,離原點越遠,錯誤便越嚴重。數學的坐標只是一個簡單的橫斷投影,而我上述所說的卻是一個分層次的辯證的立體過程。
《老子》說過:「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如果說原點是道,那麼跌落一層就是德,而德分成相對的善與惡。越往下善就越善,惡就越惡。在德之下層是仁,然後是義,然後是禮,或者是使用其他概念名詞之類,每一層都有正反兩個極端。正反相對是形而下之宇宙的規律,即便在性別上,人也要分出男女。那麼在形而上的宇宙裡,一切正反都合而為一,物質與精神也合為一體。
(31)「唯有思維才能夠把握本性、實體、世界的普遍力量和究竟目的。」(黑格爾語)為什麼思維具有這個能力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思維與世界的本質本來就是一物,至少是聯結在一起的。只有這樣,我們通過思維能夠掌握物質的本性才成為可能。否則的話,思維憑什麼能夠把握物質的本性?思維既是主觀的,因為它從我們的大腦中反映出來,同時它又是客觀的,它同世界的本質原本就是一物。我們通過認識思維來認識世界的本質,我們怎樣認識思維?是思維自身來認識思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反思吧。因為人的本質就是思維,世界的本質與思維又具有同一性,所以我們與世界在某種高度上是合而為一的。我們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主客觀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為了人們使用方便而已。
(32)幾何學的全部體系是從一些公理出發而建立起來的,那些公理是人類直觀便能確認、不證自明的。整個幾何學大廈除了這些公理之外都需要嚴密、明晰的證明,憑什麼這些公理就不需要通過人類理性的檢視就能堂而皇之的存在呢?任何一個證明都需要從一個令人信服的前題出發,可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我們就會發現自己陷入到了一個無法逃出的深淵。因為我們需要一個更新的前提來證明這個前題,然後又需要一個更更新的前提來證明那個更新的前提,如此循環以致無窮。正是有人利用這一難題攻擊形上學這個哲學體系。雖然黑格爾說過,真理的開端是自己證明自己,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論斷,但遺憾的是後來人並不信服。
(33)科學和宗教不應該對立。凡是正確的都應該稱為科學,科學只能有低級科學和高級科學形式的不同。我們所熟知的現代科學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數學化,而數學是邏輯思維的符號表示。由此觀之,《易經》的八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數學。哲學和宗教拋開了符號和任何一種物質形式,直接運用邏輯思維,這是更高層次的科學。
(34)我們知道,水波、聲波、電磁波都是波的一種,光也是波,它們的本質都是通過振動和起伏來傳播,唯一不同的是波長。電場、磁場、引力場都是場,生命也有場。不同稱謂的場本質相同,都具有波的屬性,各種場之所以異名乃是因為波的振動頻率不同。
(35)存在是最高的哲學範疇,而存在有兩種並且只有兩種形式:我們能看到的物質在表層,而場是我們看不到的宇宙的隱性存在。場規定並決定著物質。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粒子可以層層分解下去。有沒有最基本的粒子,在目前這還是一個疑問,但即便有也要受到場的規定和決定。通過場的作用粒子聚則成形,散則為虛,物質的形狀和性質也可以發生種種改變。任何物質的信息皆可以通過場來傳遞。
精神與場相通,是場的一種存在形式。我們通過精神亦即通過場來聯通並掌握宇宙萬事萬物,這就是精神力量或是直覺思維所以正確的根本原因。其實場就是精神,精神就是場。場背后豐富信息的決定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
(33)毫無疑問,物質是客觀存在。與此同時,我們原本以為精神是主觀的東西也並不正確。因為:第一,精神與場相通,場是客觀存在,精神同樣是客觀存在。第二,思想是精神的產物,作為世界正確反映的思想其本質與物質世界的本質相契合,思想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精神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上,只有感覺才是主觀的東西。思想可以為大家所共同接受,但感覺卻只能為個人所擁有,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感受到你的感覺。感覺善變而不實,在客觀世界找不到任何對應。對於每一個個體生命來說,感覺是虛幻的,純粹是心靈的自造物,是你用法術變幻出來的。
物體是物質的具體表現,也包括人的肉體在內,都是虛幻的。因為物體始終處於永恆變化當中,有產生有結束,有誕生有死亡,來源於茫茫宇宙終將回歸於茫茫宇宙,說到底全都是一些基本粒子在運動、組合而呈現出的形態。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精神是人的最高本質。通過精神的紐帶,我們與宇宙合而為一,正應了中國的古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學陸九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