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應用中投放獎勵視頻廣告的手遊開發商來說,可以了解一下基於廣告展示量(CPMs)的兩種付費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每一次完整觀看廣告都會有相應付費。第二種方式是用戶在觀看視頻後,如果有進一步針對廣告的操作才產生廣告費用。例如,點擊安裝並打開應用、註冊或者完成一些前期操作等。
這兩種方式通常被稱為CPCV或CPI模式,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些術語的實際含義。
CPCV vs. CPI
CPCV代表按完整觀看付費(Cost per Compete View),這意味著當受眾觀看完視頻廣告後,開發者便會得到相應報酬,而受眾無需進行進一步操作。
而CPI則代表按安裝量付費(Cost per Install),這意味著開發者在受眾觀看視頻廣告並進行安裝、並打開後才能獲得報酬。廣告內容使用戶產生興趣,並引導用戶去安裝指向的應用或遊戲,從而切換到App Store或Google Play。
CPCV模式的原理
在CPCV模式中,所有廣告展示都是採用相同的付費額度。只要實現了預期展示量,廣告主就會為每次視頻觀看支付相同的金額。
例如,如果媒體主能基本保證一定的視頻播放效果,廣告主會以展示量付費(CPM)模式在電影預告片中投放廣告。在這種情況下,「投放效果」可以定義為完成視頻的觀看、點擊電影宣傳的登錄頁面、通過訂閱郵件以接收有關電影特別宣傳的郵件。
CPI模式的原理
在CPI模式中,廣告主在每增加一次安裝和打開後會付費。對他們來說,相較於廣告播放,廣告投放產生要求的數據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當廣告主為新的應用程式投放廣告時,若採用的是CPI付費模式,就希望受眾在觀看完視頻廣告後安裝應用程式。當他的應用程式符合受眾當時的需求,這種更加個性化的投放就會比CPCV按照廣告展示計費好得多,因為感興趣的受眾極有可能立即進行操作。
收益最大化
了解CPI和CPCV模式的差異有助於您實現最大化的市場營銷效果。首先您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媒體屬性選擇一個適合的模式,從而實現廣告與受眾群體的精確匹配。
想要了解有關廣告技術的更多信息?請查看我們的廣告技術分析系列,為您揭開廣告技術行業中常見術語和複雜概念的神秘面紗,連結:https://blog.applovin.com/what-developers-should-know-about-cpi-and-cpcv-for-rewarded-video/
作者:遊苗